
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11页)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场所的租金也不行,说这么...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内...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坐、卧、睡觉、乃至于吃饭。...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提起来?你真的能够一心归命、...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知识性的问题,不是法义,...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事情...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一朵光彩夺目的大白莲花在古...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须信心深佛更深, 梦眼未开情逐逐, 慈光常照夜沉沉。...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一个是你所念的佛号;能念的心...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清...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而证...
梁云娣老居士,是江苏省宜兴市新街百合村人,于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农历四月二十...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呢?...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当然是从执持名号下手。执...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个是一体的── 一句佛号,信...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尘的客...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比如说,我相信这里有个普陀...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信心就...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佛那里。这是怎样去的呢?请...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想至诚恳切,但发不出来。...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劝愿后,望众生力...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愿定得往生...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 唯思念佛无馀事...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
《甘露疏》云: 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 二、念缘...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一个小村子里,大多数村民的...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佛往生法门是大乘圆顿之法。有...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身与心相依,念兹复在兹。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 好,...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以净土与大家结缘,希望同生西...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是正念比较多,妄想比较少,但...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诚的心念出来,心和音声要相依...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最终临死你一点都带不走。再加...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十声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
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灵力量的贯注,要念兹在兹。你...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然有时也会起颠倒,造了很多罪...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助念效果是否一样?如果附近...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这个点示确实具...
庭前有遗粟,鸟雀共欣欣。 回首见人影,翻然入远云。 机心如得尽,万物可同群。 ...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六种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
道绰大师继承龙树、昙鸾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判教,根据佛法三期法运说,加以进一步的...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法照大师...
问: 顶礼法师!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上在净土修行百年。弟子有时...
问: 平时深信切愿,行持也坚持,但临终时四大分解,凡夫保持不住佛念,只能随业投...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种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声音...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乐世界!也不要说我来生怎么怎...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开示中,...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时就念佛的弟子,就像是我这...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 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没有做利他之事,为啥也能临...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禾山剃度,在未遇明...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 这一...
问: 末学就是根据某居士讲课中说的和写的一本《化解看不见的障碍》小册子,经常烧...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要去追逐修...
问: 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常常听说要想往生有...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败就在十年而已。什么叫黄金十...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国土有哪三种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极乐世界的鸟是怎么来的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净土简易早课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彻悟大师念佛偈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至诚心

佛号要怎么念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教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三圣都指归净土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临终神识失控,如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舍咒来念佛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已经明心见性,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

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专修、助修与杂修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