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13页)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大安法师答: 这得要...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大师的《劝念佛偈》,大家可以...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没有这么一个次第。谈这个圆顿...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重戒律。 第二对于念佛往生西...
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往生。常见彼...
问: 有很多助念团在助念时,若感觉助念现场的氛围不大好,比如助念人员普遍较昏沉...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加持,发愿舍弃这个报身之后往生到西方...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事也。我等众生,旷劫以...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 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 述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讳圣量,字印光...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讳际醒,字彻悟...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师禅,有如来禅。 那么我们说...
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予尝试之,自今初日分,至明初日分,足十二时百刻,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要。请看疏文: 又白一切往生...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讨甚自性弥陀,只此岂属...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灾难...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儿?请法师开...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么要注重我们的念?我们是失念...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好的忏悔方法也就是至诚念这句...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佛吗?是否可以将念佛声音作...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问: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观想的成分,其发起既然有次第顺...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只是遍缘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是哪几种呢?蕅益大师概述了五点。 第一,就是横超同...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电话,太太告诉我们她的身体很...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一法,则绝无希望矣...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
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就是无量寿,真实智慧就是无量...
问: 师父,平时念佛的时候,我是上班回来,晚上坐下来,或者走着念,然后就是念不...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奄奄一息,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第十七愿诸佛称名赞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大门。从2011年退休开...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心,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比喻: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法性真如海...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里面却有碍了。这个有碍是来自...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然现生亲证念佛三昧,临...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听,现在是口念心听,心里非...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者曰观世音在。独不曰西方极...
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去拜见师父,就跟着皈依了。不...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个名是假名。用这个假名,里...
何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纯熟的时候,你嘴上在吃饭,你的心还在念。你们试试看,到...
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声凡念海全潮 浊流寸寸...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你说:...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缘就会主...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
民国时候,浙江慈溪有一农妇,家里非常穷,和儿子挤在一间小破屋里勉强度日。 儿...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
我们展开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当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意思,指寿命而言,我们只是一...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个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
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念阿弥陀佛想往生,他会在这...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我何人哉!我们是...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倒,也做不到对尘世毫不留恋...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陀名号,都能成为成就佛果的种...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 我们讲到第二个...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土是怎么样的缘起。这里的净土...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欣求心、厌离心真正生起...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
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观经四...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示现让人看到,人们对净土的...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生,往生的条件是非常非常低的...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听说留恋娑婆世界的一根稻...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弥陀佛,我反正信佛了。那么简...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无有休息,故藉弥陀胜愿为增...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不能由于你没有见过,你就说...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要把这个佛号念出味道,...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了佛的戒法,或五戒、八戒、沙...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艰难的回归路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助念时需要给亡者和冤亲债主立牌位吗

只要这样做,决定能生极乐世界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昼夜十万佛号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这句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叹愿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游名山不愿西方

战「痘」女孩的学佛之路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极乐世界离开了八苦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观经四帖疏》的不思议缘起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大集经》中没有这句经文,这是以讹传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