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12页)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求往生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属于事持,一...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并不十分起眼的舍利塔。这里,...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佛之人,说参禅是顿超法门...
净土宗的重点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弥陀佛来接引你。那么阿弥陀佛他到底会选择去...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在华严法会上的二大肋...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亲李氏,年到四十岁,吃长斋敬奉佛陀,但是不了解诵经。修...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练。一定要懂理,否则不能成就...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了解佛心不仅是我们业力凡夫,...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在本体上我、众生和佛没...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之为安身立命之处以外,并且不...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得到安心立命的一个开示。勾曲...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可是平时念《普贤行愿品》,...
问: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还是需要来生投人身后才能得到超度? 宏海...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有三意: 一为彼佛与此土人...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有更丰富的认知。但是极乐世...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土法门于理极为圆顿究竟,于事...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天天念佛,天天...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以必须在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看到一位身材矮小、年逾花甲...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人所为乎?噫!予昔曾辩之矣...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迦牟尼佛的恩并不了解。因为释...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果德愿...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净界法师答: 蕅...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 不疑之谓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罪业,为什么临终十声念佛就能...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佛号,发清净愿往生西方极...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修观佛三昧还是念佛三昧,就...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 ...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场合应该要有不同的对待。你要...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佛声不间断,就是十念念佛不间...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前谓诸佛怜...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是被大乘佛法所熏习,自然地就...
下品中生者乘着那个莲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之内,他在莲华里面待了...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等,末法时期,念佛以...
杨杰,字次公,安徽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官职太常(掌管礼乐郊庙...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二...
发菩提心我们天天谈,那怎么下手去发呢?善导大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下手的方便,就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一种磁场的吸...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不能起颠倒。这是整个净土宗的...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你就应当至诚恳切,一心念佛,...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意三者。比如天亲菩萨把阿弥陀...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界定清楚人间佛教...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净土法门事理、因果、性相,我...
一般来说普通大众对佛门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为是跟影视剧里边说的送你上西...
四所被阶品,分二:初料简,二总收。初料简。已知此经文略义丰,言近旨远,未委被何...
提到往生的问题,有很多居士问:临命终时,是不是最后一念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如...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观照这个世间苦空无常,都在做...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这也要从真实心里面出来...
问: 我打坐念佛好几年了,近三年打坐气一直在头上鼓,就是不往下走。而且气越聚越...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 愿共诸众生...
问: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础上,能上品上生吗?我常想,自己真的就是罪恶...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行交织。中国莲宗祖师中,多有...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名龙音...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很高。上品三人都认为是登地以...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了,念佛很用力听佛号,感觉...
奶奶出院了,康复得不错,精神状态很好,常给大家讲当初幸亏念佛。又给大家讲,在救...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我所见闻的助念团队在宣说他...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答: 如果你的工作生活很忙...
问: 单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大安法师答: 你...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心。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诵...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在讲极乐世界的三类二十九种庄...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阿弥陀佛自己证的所有的功德。...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首先他的知见就有问题,造恶的...
释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诸法,皆为彻底解除吾人生死大患,亲证如来本地风光。法门计...
问: 如果跟着念佛音频一起念佛,此时是否可以专心忆念佛像而不计数呢? 宏海法师...

【原文】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横截诸恶趣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念珠的数目就是你将来往生净土的日期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四土圆融速成佛果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各宗要略——净土宗

极乐世界的天人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极乐世界可以活着去吗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应该如何解决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罪恶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吗

空有不二契真如

净土经论撷要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奶奶的往生纪实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