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大安法师文章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样的福...
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师在这里非...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念不退。...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言世人至重者身命,举身命而归...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这里就...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全体的就是我...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前一念之心和西方净土相即的道...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说,一切树木花草它都有根。根...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反衬我们在娑婆世界怎么样呢...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念是指我们能观察的智慧。处...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们从心理的念头到行为是大打折...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来寺院...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
无生毕竟有生在。 无生是谈理的,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真如理体,它是无生的。但是...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飞? 大安法师答: 杂念是...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这是总结开示阿...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修行当中,主要是两个大流派...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切愿,...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八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
辨体一实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体,辨释这部经典的体性。一般表述,是以实相为体...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
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
问: 有一些同修讲,广东某一寺院有某法师讲自己随时可以往返西方极乐世界,并可以...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上?曰:能敬养,能为善,以无...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应该念佛。但是往往处在老病的时候,不能回光返照...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省庵大师《...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欲海回狂》 这是好色每堕女身疑,这是跟...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喻进一步加深理解。因为在大...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
省庵大师悲心切切,劝勉我们去去莫愁途路远。去去,就是赶紧去啊,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来哪得心无苦。谈这个过量境...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释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间俗情贻害病人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凡夫能去极乐全靠这句万德洪名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极乐世界离开了这三苦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为了让你拜,我来做点怪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老病宜念佛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好色之士,后世每堕女身,何以故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