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如瑞法师文章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见后常会问:为...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34岁只身返回五台山建...

知行合一最实际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些、多学一些。随后又调皮地说...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最为开心的时候,但我听说有几位女士却高兴不起来,她们不敢让家人...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有位喜欢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说:以前喜欢古玩,碰到看好的,能力允许就得想办法买回...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近来却因为父母去世留下的财产...

思惟世无常,珍惜好时光

无常吞噬着岁月,太习惯于拥有,就会忽视无常的存在。正如一位大善知识所言:今后我...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呀! 我讲了一段虚云老和尚的开示来...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流泪,感慨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怎样面对生病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为寺内的住...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禾谷孰也。在此,孰通于熟。所...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讲的是,...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不和自己沟通,还是自身存在问...

灌浴如来净自心

为了纪念本师的诞生,在四月初八这一天,佛教寺院会举行隆重的浴佛法会,供奉太子佛...

要平息愤怒,必须舍去对他人的怀恨

常常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应该想一想是否是我的想法不...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提到改过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宽...

净土三资粮之如何发愿

云何作愿 世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往生论)中讲:若善男子善女人,...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

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

检验出离心 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而不听闻修习佛法、精进断恶...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虽然也能闻到花香...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送给大...

过去造了很多恶业,怎样消除这些恐惧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么恐怖的...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平气和成大器。 有年轻人来访...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学佛的教法,就是要把自己培养...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

找到业障的根,才能够真正忏悔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离过,所以金山活佛说,修行就...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段时间。我对她说:你为什么会...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布在一切众生身上,这样出家无家才能以大家为家,以众生的心...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我们同情一个人,就能让他一下...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恭敬中求的,如果我们见到佛像...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倒过来。本来我们这个心从本体...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奈国有一个长者家的孩子,名叫...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的实际...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同学也好,我觉的培养慈悲、谦...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昨天上课我们了解了,《观...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我:我每天忙着修行,国内国...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墙之隔,却不知道推...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大...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

结了善缘,才能得蒙救度

《智论》里面说,一种可能,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现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蚂...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来上课学习,或者到念佛堂去念...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时候乞到了,有时候甚至没有。...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总说,后面的六种是别说。在论...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生,如果是五个人,这五个人可...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思无越行...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欲乘电梯下楼,长长的楼道里...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次第,只是在行门用功的时候,...

笨有笨的办法,就这样去坚持

我们现在念佛,从哪儿开始念?一定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开始。只是口念心不念,喊破喉...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他认识的一个人,给他讲了这...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契机殊胜。上至文殊普贤,...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归纳一下,无非说了解、行这两...

念哪一尊菩萨好呢?

有人问:我念这尊菩萨好呢,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告诉大家,念哪一尊菩萨,功德都是...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如果我今天烦恼了,就要想想是谁给的我烦恼,实际是自己心里接受了不顺的境,所以就...

猴猴衣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着一件带帽子的猴猴衣(棉猴儿...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心出家,羡慕于道来修行的。但...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热情,...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是随做而不着。 就像在家庭中...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

佛门里的大孝

佛教里说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够真正地学佛。自己学佛,发愿断恶、修善、利益一切众生...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修行,因为道心不足,贪恋于世...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但行起来呢,却是打问...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物质,有的人会不惜一切手段。...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果,而忽视其往生因地的勤苦修...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大...

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能令人速堕地狱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这首偈颂的大意是说,奉侍孝...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自利,也是推荐给大家的一种...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劈柴,可他却天天都在喊木柴太...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上就是一个瞬间。有时候我也会...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很容易被诱惑。我们常常说境不...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使鬼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摄护好我们的身业,就是练习在...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不要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极...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

调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和一些热血青年,我们在一起经常讨论...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从谦下做起,很容易进步。...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题,心很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

依于业力而活着

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睡觉的时候听见两个大臣在争执...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么地方,于是就用这颗心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