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禅修法门文章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盘,(可先学坐单盘,习惯了,...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法师答: 这个在优波鞠多的...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始者云门文偃禅师(864-9...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师禅,有如来禅。 那么我们说...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每天念佛号5万遍。他是夜...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无可比,任世间一切千万重要,...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人生所面对的,有许多问题,许...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不知太太已怀孕,等到他回家时...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无敌意。所以,第一个对象是...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我何人哉!我们是...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于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大家熟知的...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听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当讲...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定之中有很多的魔事,你要能分...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居山虚老在世时,也亲自问过老...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然身在藕花中 二 才生一...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在那里不准动、不准说话、不准...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其他的宗可不是这样弄。...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会禅师被船子德诚禅师三次打入...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
一、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 言语即是大道...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著的心,那就...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
问: 净土法门念佛往生西方,禅、密行者功成后去哪里? 大安法师答: 是啊,念佛...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要追溯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来的往生传,特别是...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即是上定,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如何能见性呢...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就是苏东坡。苏东坡在做杭州太...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四威仪...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觉,今一旦知愧,已是三四十岁...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他很欢喜游方参访诸山长老,曾...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则二粥一饭,衣则任冷任寒。儒...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击竹悟道,就是他整理菜园子...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苏州有一个江南园林甲天下,...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尴尬,就是佛教讲的空,中国...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者虽多,而发心出世者实少,不...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照,观...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信心往往有时候还生不起来,会...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不能提到这字。那么平时佛前...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这个公案应该大家都知道,很有...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在《六祖坛经》中参悟人生三重境界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修慈心禅的方法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平常心要如何修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永觉元贤禅师:示净土社诸善友七首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

父母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禅密行者成就后去哪里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来去自由的良介禅师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修行应发三种心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