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阿弥陀佛文章(第4页)

以一句佛号念诵听与本愿相应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提到二个念佛的原则:...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竟然有念佛的声音!我就问:我...

烦恼如沙石,弥陀是巨航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应当依照佛的教导去做,才会有实际的益处。否则,虽然有信心...

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莫贪旧游,前途永失。 这是开...

印光大师归心净土的因缘

身为苦本 印光大师在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有眼睛的毛病,乃至于几乎是丧明,几乎完...

福报越大越危险,还是要欣求极乐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 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是的,福报跟智慧、...

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须了解这两个法门的道理。就像...

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吗

问: 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心忏悔求往生,能否有往生的...

下品往生要多劫后才能见佛吗

问: 听说下品往生生于铁莲华中,多劫后才能华开见佛。不知有这种说法吗?如这样,...

我们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种信解,这种信解建立才能随顺...

当信、当愿,剩下的就是尽形寿念佛

净土法门他是怎么拣择种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种性上拣,他是拣择的是决定种性。...

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第六个问题,是讨论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 那有人就问,依据《十善业道经...

【佛学漫画】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

我从最初到庐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见到西方三圣的圣像,今天又再一次见到,...

净土的横超法门

横超这个词就是给我们点出了净土的特色,就叫横超法。在《无量寿经》里面就讲过说,...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有什么差别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还是有差别。诸位你去读读《阿弥陀经通赞疏》,窥基大师作的,他列...

什么叫临终的正念呢

在净土宗的往生因缘当中,有两种的差别。 第一种叫做随业往生: 这个随业往生,就...

得到弥陀的功德摄受以后有两个好处

明光义 ─ 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

往生极乐与往生其他的佛国土,条件有什么不同

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

关于念佛助念法器的开示

第一个环节,叩磬人员的岗位责任和注意事项,引磬是佛教里最常用的一种法器,主要是...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系缘念呀,就是比如说咱们现在...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回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种观法。十六种前十三种叫定善,就是你必须修定力。后...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么叫做正行杂行?正行和杂行...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到一念的清净心,它是没有相,...

念佛有两个重点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照三个: 第一个,忆念真如。...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

第二个,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那这有什么好处呢? 二、极乐世...

临终十念往生,在心,在缘,在决定

智者大师说为什么以十念为重,五逆十恶的重罪为轻呢?他说为什么有往生的可能呢?原...

助念以佛为本,佛来比人来容易

我们现在助念团功德无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缘,这个真的是不可思议。助念,如果真...

五方便念佛门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门的修法有五: 一、称名往生...

「阿弥陀」是什么意思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

至诚念佛莲已种

请看第十段:至诚念佛莲已种。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只要发起至诚心称念弥陀的名...

有这四种力量,就能容易达到临终的正念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个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他提出...

佛的愿力不可思议,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经》说: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有这样的...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

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为此经教起之所因故。 疏...

为众生为三宝做事,哪会耽误你的往生呢

如果德亮法师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没什么希望了。是吧?那说明这个往生太难了,不是这...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

什么叫做「一心」呢

一心,就是全心全意。我们现在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告诉大家一心一意就是一门深入。 ...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力降到最低,这一点对净土宗往...

净土岂有十万亿之遥耶

然娑婆秽土,全是众生染想感结,纯一秽恶;而蠡髻梵王见之,纯一净土。正如恒河,人...

【佛学漫画】风尘女子迷途知返勤念佛,预知时至回极乐

生为女人,其业障已重。为女人而又堕入风尘,业障尤其深重。但是业海茫茫,回头是岸...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定,不是靠你的功夫,不是靠你...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方有两大段,第一段举过出由,...

判断晚年能不能往生的两个指标

这个无我的智慧,跟我们净土宗关系密切。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让愿力强过业力,那你这...

为何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国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的衣食、住宅、正报身心是怎么...

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

【原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这样念佛往生有障碍吗?更...

念佛只贵真实修行

【原文】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

观想佛陀的方法

(四)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这一段是把前面的极乐世界所...

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示一次,那助念人员怎么掌握...

怎样才能做到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问: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万到两万佛号,但是近一年来,只是在佛堂才念得下去,做事...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了达佛之智慧,深明如来一代时...

怎么念佛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

掐珠记数念佛

【原文】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

《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详略异同之所以然

疏文 《无量寿经》,详见部类译释二门。以对今经,世称大本,盖部同而广略异也。彼...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净界法师答: 那...

到了极乐你可以选择留在那里,也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

如何忆念极乐的庄严以及四十八愿的功德

我们念佛,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他有两个,一个是念佛的力道,一个是念佛的引导,引...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讲) 《禅观与净土》...

【佛学漫画】潘太夫人的故事

潘太夫人生病当中的五、六天,始终没有任何的痛苦,并且比平时更慈祥。每日默念佛号...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

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悔法门的时候讲得很清楚。蕅益...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给我们留了几句话:万法如梦,...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 答:欲决...

闻名得究竟不退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讲出世的善根,就是说我们闻持...

四十八大愿——(第46愿)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

四十八大愿——(第44愿)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则你很难解释一个人造了五逆十...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万行回向等。实相之佛,虽云...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

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我们凡夫众生能感之机,就是信...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以这个...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出家修行。他出家后与比丘们修...

你不是来哭的,你是来念佛的

我们看受阴的魔境。就这个人,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光耀。就是一个人开始打佛七以...

念佛能得到人间的福报吗

问: 念佛能够得到人间福报吗?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不离世间法,诸佛菩萨大慈大悲...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前面是讲因地的随顺,这个地方是讲果地的妙用。当...

如何避免起贪心见佛而著魔

问: 弟子学佛时间不长,业重福轻,障深慧浅,生怕起贪见佛之心而著魔。故而在诵《...

四十八大愿——(第43愿)闻名生处尊贵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

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岂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无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属凡夫,而因生无生,故云即凡成圣。就路还家...

念佛含摄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专修?很多居士你不能不说他没...

【佛学漫画】既然明白世间是苦,为何不把苦卖掉

如此的贫妇,对净土法门一无所知,只是念佛数年就能预知时至,由此可见,净土法门真...

这样算是舍大求小吗

问: 我以前修学《金刚经》,最近一年多修学净土持名念佛,有的师兄说我是舍大求小...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即净即密

问: 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即密?净密双修的注意事项是...

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吗

问: 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是这样...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

四十八大愿——(第39愿)受乐同于漏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

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深,这样能感佛来迎吗

问: 如果有人对此世间的苦难已经刻骨铭心了,内心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真实愿生极...

以专修念佛来对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弥远者,厌生为患,亟欲灭生以归于无。而灭非真灭,祇益劬劳,终成轮转。如牛...

《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正体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要被它现象所迷惑。《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