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六道轮回文章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同时刮起,会将船只吹倒翻覆;...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所以我们...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吗?到了很多地方吗、...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三车一车,还有一个...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没有人供养他,衣服破破烂烂,...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于大佛顶呢?这就是楞严经所要...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把他...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前,庶...
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帝释天,虽居崇高显荣之位,而恒常作苦、空、无常、无...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起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在凡...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事情...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这个地方...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尘的客...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是正念比较多,妄想比较少,但...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最终临死你一点都带不走。再加...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这个地方就把为什么...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这个所谓的果报的相续。业果...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倒霉事。一有...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是一个...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对于...
一般来说普通大众对佛门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为是跟影视剧里边说的送你上西...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师给四空定一句话,说是为三昧...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要。请看疏文: 又白一切往生...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漏业一定要受有漏的果报,无漏...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一个总结,总共有五段。 第一...
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随福所资。果报不等。胜福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诸行无常 行者,造作迁流...
问: 如果一个师父能转世的话那么这个师父转世后小的时候对于他前世的事情是不是都...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流是约...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行是逆烦恼而动,它当然在一般...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入一心...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弟有四人。老二有点不务正业,...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于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若能恭敬持诵观世音菩萨名...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耕田为业,娶了门当户对...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 就是说得到人身不容...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生了又...
第一个,人道的暇满。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当中流转,大部份的时间都在三恶...
净土法门下手的方法又极为容易,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但是念六字洪名一定...

昔日,佛在波罗奈私国弘化。当时,国内有一位大富长者,名叫越难,拥有众多珍奇珠宝...

入海采宝七难喻

生死轮回的根本——无明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死亡犹如搬家

猕猴入海喻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三生石的故事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只隔了一世见面,就彼此不知不识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横截诸恶趣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极乐世界可以活着去吗

四空定的过失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出家人转世后能否记得前世的事情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五母同悲一子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月光儿生天的因缘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自我激励,思惟暇满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