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净界法师文章

这句佛号怎么念

这句佛号怎么念呢?印光大师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净土宗它是以音声...

净土宗的人,你要成就两种观照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个见就是感应。忆佛主要是一种智慧门...

诵持楞严神咒的功德、方法与注意事项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诵咒心即诵佛心,与佛心相接,受佛气分,而佛心远离诸过患,持...

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我们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么说呢?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是先从...

把因缘这个门关掉,真如的门就打开了

《楞严经》跟《法华经》的共同点,都是正念真如,都是把心带回家。 《楞严经》偏重...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三、思惟暇满难得。 闲暇圆满的人生是难得的。前面两个思惟生死的过患、思惟死殁的...

生命是让你来历练的,把今生当真,临终往生就很难了

《楞严经》在看今生,是认为今生的生命,是没头没尾,你本来没有,后来也没有,就现...

忽于中夜,遥见远方街巷亲族眷属,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辛九,逼心飞出夜见远方。 这个逼心,就是说那个止观的力量去逼迫无明妄想,突然使...

四体忽然同于草木,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看第七科,尘并入纯烧斫无碍。 这个尘指的是内外的四大。内在的叫色身,外在的是五...

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

我们看第六科, 心见密澄暗室睹物 。 这个心见,就是在禅定的内心当中产生这个见...

见胜成慢这种大我慢魔如何对治

他这种我慢心,我们看佛陀他的对治方法。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因果究竟是同时还是不同时

这里,讲到两个观念:因果不同时跟因果同时。 第一、我们一般在论断因果,是偏重因...

是什么力量让业果相续呢

我们讲到缘起篇的第二个重点业果相续。 前面一科我们讲到业果的形成。业力是第六意...

布施后为什么要加一个持戒呢

这个布施以后为什么加一个持戒呢?因为布施会让菩萨积集广大的福德,未来他的福报会...

六即佛之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我们知道《法华经》...

六即佛之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五品位随喜、读诵、说法、兼行...

比丘的三层含义

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正慧观察,...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天把佛像执著是真实的,产生执...

六即佛之理即佛

六显因果之事相 即显佛性之理体 佛性的理体是平等的,就是说,你不管打妄想也好,...

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圆证三不退

第二个约正念的功德。能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你往生的话,都能够阿鞞跋致...

高慢之人得果报是怎么样呢

我们看经文的第三段─慢。 所谓的慢是一个高举相,就是这个人仗恃自己的功德,把自...

十种受阴魔(一)过抑生悲

前面等于是一个前言,这以下就正式地进入我们破除受阴执取的正宗分了,叫别明发相,...

十六个菩萨沙弥各自所成哪些佛

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

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句话是印光大师在描述众生的心跟佛的心感应道交的一种状态。...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念佛人一定要...

修「空」不能住「空」

智者大师说,我们修空观不能住。空观不是不能修,但是你不能执著在空的内涵上,不能...

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

禅宗有一个雪峰禅师,他在福建的一个道场做方丈。福建是沿海地方,有一个内陆的比丘...

法施有无量的作用,财施只有有量的作用

这当中有三个内容: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财施就是用财物来布施,使令...

修行要发这四种力量

我们明白了修行没有退路,应该怎么精进呢?发四种力量。 一、发胜解力此中胜解,即...

得到智慧的原因

谓应亲近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若不尔者,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则不知...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

问: 请示法师,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为何? 净界法师答: 一、如果你是年纪已大,...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到底有生有去吗

我们净土宗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说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要不学《法华经》,...

为什么会有魔和鬼神来干扰呢

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

凡夫菩萨道的种类

智者大师把凡夫的菩萨道,分成三类: 第一个叫做事六度。 就是你这个六度,都是在...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讲出两句话来形容,就是在禅定的境界,觉身空...

九品往生之中品上生

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利根回大声闻,即法行人。 这个是属于声闻人,但是他临命终...

平常就要告诉自己,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的

过去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大将军,这个将军一生身经百战,从来没有怕过。面对敌人的...

晚年要是受了病苦,一定要忍耐下来

问: 如果已知道身体已经败坏严重,虽不是立即会死亡,但想求往生,开始不进食,不...

中辈往生的情况

再看中辈的,中辈的因地有三个: 一、发菩提心 二、一向专念彼佛 三、多少修善 ...

你把佛号念好了,佛陀自然现前

有一位上师有一天去弘法,在回程的过程当中他看到一只受伤的老鼠,寒冷到发抖,他就...

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六...

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着与对治的方法

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执着有两块: 一个来自于色身,来自于物质世界的贪爱,以色身...

我们的颠倒妄想有这两个要处理

《楞严经》讲这个颠倒妄想,其实颠倒妄想是很多很多。但是从净土宗这一块,我们只要...

你临终起业障那就惨了

净土宗的成败只有一句话就是你临终是不是往生,这是关键!临终成功,你就是成功;临...

如何才能超越色阴的障碍

再看辛三的悬示色阴尽相。这个地方佛陀先预先地显示这个色阴穷尽之相。看经文,什么...

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

这一段佛陀指示修学圆通的一个正行。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先把它的内涵标出来。我们...

魔境其实是不能干扰你的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 汝如沸汤...

妄想加上业力,才会产生轮回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你要先离开娑婆世界。你连娑婆...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它来自三个方向

我们先看第一个示相。什么是苦呢?我们先知道,这个苦的定义就是逼迫。三界的果报产...

为什么会产生魔境

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这当中有两段。先看第一个,就是虚空跟世界是怎...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地方讲到受用果报。就是说我们...

为什么楞严咒一定要用心去持

佛陀在讲楞严咒之前,他把楞严咒的一个持诵的方法,跟它的一个受持的功德,用一个简...

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以微少善根,成就广大功德,故名方便。 说我们这一念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碍的,我们的...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臂头颈,次动二足,悉...

果报有哪五种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两个种子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五...

这个心一动,身体也就会随着而动

何等是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

初入禅调三事的方法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个假观其实是法华三昧的关键。...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每一个土...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到了一条河的地方,因为佛陀规...

主导我们生命升沉的两个因素

楞严经讲生命的缘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当然,所谓的真如,简单地说就是...

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大的一个作用,简单地讲就是破...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如是展转相续,形成有情众生之...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内外的问题。它对外有感受的刺...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泊。我们在三界当中一下子到天...

极乐世界光明所蕴藏的功德藏

极乐世界的光明,一个是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这是赞叹它光明的相貌,就是极乐世...

对明天,我们永远没有安全感

我们凡夫呢?是生灭变化,虚伪无主。变化不可怕哦,生灭的变化不可怕,可怕在诸法无...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根身生起了别,所以根身有障碍...

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 此空为当因土所...

把顺逆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

《法华经》认为,你应该是历事炼心,把顺逆的境界转成真如本性的历练。它是透过内观...

古代的圣贤都到哪里去了

那么,我们看它虚空的相状跟作用是怎么出来的。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陀慈悲就用佛像来代替。这个地...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这个是彻悟禅师非常重要的法语。就...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

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现呢?原来我们在多生多劫当中...

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有两种差别

我们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一个佛力加持的法门。也就是...

你这个临终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被破坏了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诸位可能也听过,不过再复习一...

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

六欲天以男女的欲望来作指标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这个欲界,它的名称是...

在对治烦恼时,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先,我们先讲到它的作用。这个眼入的...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楞严经说啊我们一个人都是哪,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障碍,你们猜猜看,世间上只有...

这个「想」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有五阴。从造业的功能而言,五阴当中对我们来生的一个极大的影响...

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我们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 第一个、至诚心 第一个我们要成就一...

我拜了三部楞严经,消了不少业

我以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遇到《弥陀要解》之前,我曾经发愿要礼拜《楞严经...

怎么知道你今生有价值呢

这个人天乘,其实《阿含经》里面不是只有出世间的四谛十二因缘,也讲到人天乘。人天...

生死由妄想所变现,而妄本无因

妄本无因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

念佛人修行的三个次第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呢?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

【推荐】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十种的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

凡是念佛的老和尚福报都特别大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这个声音,它就是所有阿弥陀佛的化身,这就是阿弥陀佛,对我来说...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虚云老和尚在他的传记里面讲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修行是怎么样。他有一天在禅堂...

怎么知道生死业力重不重

一个人怎么知道你生死业力重?你看我们同样念佛,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他很容易就能...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终的正念操作!临终的正念有两...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是佛教里面的大护法。他生前就...

六识其实是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识,是眼识、耳...

【推荐】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走的时候就越轻松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作本来面目来主宰,这不能主...

不正当的钱财是守不住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偷盗有关系的,大家体会一下。古时候在扬州有一个富贵人家,这...

往生有没有征兆

前几个月,在莲因学院斋戒会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问我一个问题,说这个往生...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法。就是说,你不要去改变外境...

净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 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

恶梦换好梦;最后让你醒梦

我过去在佛学院带学生的时候,发觉越是新生修行越有特色。你看我们同学有些人,他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