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123页)

比比谁更有「道」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

天人的寿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不死的吗?如果不是,寿命又是...

「索命」的甲鱼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迫于生计,从小自立。在我们一...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树木花草吗?同样,没有十善业...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家里吉祥,如果天天在家里杀羊...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活动,深感师父们乃至身边师兄...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金融、经济危机的时代...

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菩萨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来整个七宝地面都会动摇。你看《观经》讲观大势...

自杀真的能「一了百了」吗

自杀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走到了这个地步,是相当可悲的,所以对于有这类倾向者需特...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时间的概念。这种时间的概念用...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

业障障碍我们修净土法门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却不去修。这到底是什么原...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必要他去谈论,谈论了可能还会...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和佛号。可能你们对此并不感兴...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敦,是行持,伦,是五伦关系...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化,像富楼那、舍利弗这些弘法...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为什么这个戒是十方三世诸佛都要去制定的?而且大小乘经典都赞叹...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师,如莲宗诸祖等,身后须经...

两家人的兴衰

前几天听一位同事讲了他姑姑的故事。 姑姑在昆明做生意,在老家公路边买了一块宅基...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康健、头脑清晰时立遗嘱,你们不要觉得惊诧...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若以念佛一门、摄生...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十分钟里,我会想到此生...

审视自己的个性

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

一、问世间成功为何物 几年前,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国最贫困的西海固地区采访。所谓...

要想彩票中奖应念哪尊佛号

问: 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名号好?我不是想占他人便宜,我只是想过去累劫修的福...

为父亲担心,该咋办

问: 顶礼法师。我心里很痛苦,小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了父亲。父亲对我比较冷淡,我前面的二十几年不快乐...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藏经有什么方法?依循什么次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这条街的商业中心。路口对面的几栋楼,原来全是一个老太太的...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我相信,这一百个答案都会是...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离不开禅定的实践。禅定的...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学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两...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地藏经》中末法众生无不是业...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疑点困扰着学佛行人,念佛能...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她却能夜以继日安静地呆在单调的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纵...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很受一些年轻人喜欢,也算是名言了吧。的确,这句话写...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 但这位富...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失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非常...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看见厅台上的观世音菩萨像,为了给自己多一点清静的时...

楞严经导读

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一份理想的科判,借以梳理全经的脉络结构,然后再剖析...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都是谈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们今天的时代,学佛人...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

但愿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奢求别人都要以平等心对待自己。因为,各人...

对坏习惯不能沽息

有一男的,立志要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人做妻子,他找呀找,中年了,还未找着。一天,他找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

不相信机遇,哪来的机遇

不少人,你提醒他说什么什么事不能这样,否则,有不良后果,他会说:不会那么巧吧,而现实中,偏偏就有这么...

要谦虚、勿骄傲

在佛教中,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有天人。 我们人,在这宇宙中,是非常脆弱、渺小、低智慧的动物,你看:...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坏了,然后才发臭的。 佛教中也说:狮子是被自己身上...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世上有佛,他就说:我怎么没看见。你说:极乐世界很庄...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佛教中,有个盲人摸...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也找不到。 不说古代,就说现在,各国的总统、总理、...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天,这么多人还在朝拜他仿效他学习他。 许多时候,身...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2.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 为什么平等,因为,众生皆有...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亲对儿女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父母对儿女的感情表达方...

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超越老,不能超越病苦,不能超越死亡,我们所拥有的一...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佛陀教他们要不妄语等,而不讲高深的业、轮回理论;对...

寻找禅心

南天寺无德禅师举行小参时(禅师依学僧的需要,而不定时举行的一种座谈会或开示),...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

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去或未来中。 一部分的人他们...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1)戒:...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应化...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大意...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熟了! 今天在半途的凉亭休息...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

不要逃避压力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难测;压力不会自然消失,常常...

喻解无生四句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中对于缘起的甚深义──...

造塔礼拜脱猴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回佛剃了头发,就叫须曼将剃下...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佛陀劝之道:...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德规范中显得大逆不道的行为,...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正只有好处,没坏处嘛!如果上...

人生旅途要随缘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能成立一切现象。因是种,缘是...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生...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一心念佛,为惟一无二,决...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性所带来这一生的因果遭遇。换...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夫。大家千万不要把染缘认为是...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三、应学恭敬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漫谈

我们要发忏悔心来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部经中有一品,叫《忏悔品》,就是要...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了达夫妻皆是缘,因此不可...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人有这个想法了。淼镇上有户人...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

保护动物行为指南

01、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自由生活。 02、野生动物不是商品,生命无价,不要图财害命。...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更忽略责...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了位于京都岚山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