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大安法师文章(第13页)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最方便的法门,就是念这个名号...

极乐世界何故名为极乐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极乐?就在于无有众苦但受极乐。极乐就是超越了现象界,苦乐对...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毋不敬。礼要表达恭敬,要如孔...

法灭之际特留此经,独留一百年

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闻而及塔寺。今当斗争坚固之时...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的四尊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 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放不下色身,执著于这个身体,请开示怎样放下我执? 大安...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摄受,不令漏失。阿弥陀佛阴...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比丘不能称为僧,一定是四比丘...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鸠摩罗什大师

说起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彩。首先看鸠摩罗什,翻译成中...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在会客,我们坐在一旁等待。第...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观是在谈恋爱时就同居,与婚姻相同,都是单一性伴侣。谈恋爱...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垢义,三势力义,四庄严义,五...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品名: 入就是证入。 不...

外道精进的故事

关于精进修行这一点,连外道都很强调。 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说你想...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其中有一...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

只要执持名号,就具足了一切

阿弥陀佛叫万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实相德能,凝聚在这个假名里面音声符号里面。既...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感就愈...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所成

菩萨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尔等念佛,昼夜不能如一,乱想...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 大...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指称,就是无的意思、空的意思...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很多修学净土的人都知道来自...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床明月夜三更。 无如尘累心...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此非常厌恶,所以经常吵架。弟子的瞋恨心这样重,会火烧功德...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要克服它的时候,你首先要认知:妄想杂念到底是什么?妄想...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有四个人在一起谈...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床就是这样,就不想起来,睡累...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根都用佛号来摄住。六根当中最...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很忙,有时间时也赶紧念佛,可是还是不得力,心里惭愧,请问...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佛号也不想念,请慈悲开示如何度过懈怠期? 大安法师答:...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问: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人也在供养佛,他们除了香歌舞乐和供养佛外,还干点什么?净...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贫...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侯门户但寒云。 身登上品方...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该书从研究黑洞出...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的DVD片。内容非常丰富,举例繁多,看了之后疑惑丛生,请...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 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学佛,但我信佛是半信半疑,我也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为...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待的...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问: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师答: 疾病有种种情形,有的是现生的四大不调产生的疾病,那就要调整我们...

金色容颜转凡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这一愿是各得真金色...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猛之心。在动经无央数劫这个不...

造的罪业太深重了,阿弥陀佛能要我吗

问: 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堕胎杀生,开了十年大酒店,杀生无数,罪业太深重了。学佛后也忏悔了,但是心里总有...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门,及后经文中辩。消归自己者...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在东林祖庭和净土苑是...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却内向寡言,不善交流,...

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现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诸...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 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深入如何理解及处理好其关系? 大安法师答: 信、愿、行三...

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问: 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修了。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三个老师三条路,四...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

反观深究心佛一如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无能无所。如是谛观...

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

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首先通途佛法讲信,净土法门更要讲信。由于净土法门要信...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心佛两忘。如何理解心佛两忘的忘,还有念而不念,不念而念?...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你想节约点钱,以防生病时可用,这样你就一定会生病。...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念,这是可以的,慢慢系念。 ...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且他示现的每一个身都在娑婆世...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首先,我们...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大安法师答: 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卑怯,不能做到随喜功德且常生妒忌,请问法师如何克服这种...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奏家在台上表演一曲非常成功的...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在修行过程中都是凡夫,对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没有热情这也是可以理解,因为你修行的...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是要做。修行也是如此,也要经...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好的习气,我们应该要改,烟里面有尼古丁,那这个对我们的...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看到的也不同。对上座部的比丘...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不论有罪无罪,都不会堕落三恶道,如果有人临终不能认人,神...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知道自己没...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融,譬...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

五浊恶世的成佛之法

这五浊恶世实际上是让我们要观察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我们内心的这种真实的相状,由...

能够弘扬因果轮回观念,他的功德是巨大的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知到这...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怎...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播比如《地藏经》的录像,这样的动机是为度家人、度无形...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的种子...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代表着阿弥陀佛的慈悲。这位菩...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道路后,就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