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念佛法门文章(第3页)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入,可...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修念佛的,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我们。而我们,...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放下身心来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这个七打的还是比较精进的。为...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全体的就是我...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普遍十方,充满法界,故名法...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反衬我们在娑婆世界怎么样呢...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天资不行,咋办...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飞? 大安法师答: 杂念是...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
大乘佛法的一个观念是这样,诸位要知道,你要修圆顿止观,你要有一个观念:你不管是...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观照的心,做一个圆满的结合。...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创造...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家学习净土学的最...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诸位法师慈悲...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重点是念佛法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主题,以一种比较深入...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应该念佛。但是往往处在老病的时候,不能回光返照...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 净界法师答...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是能显法性之体的。天亲菩萨在...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我想这样,你忆念佛陀的...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出广长...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与义工所从事的各项慈善活动...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号的,一定是精进办道的,一定...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法时代众生的大慈舟航。修这个...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
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一起。我跟很多道友谈过,当你...
心、境是一对,一对就是合而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心,阿弥陀佛...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面看过有好多鸟类,特别是八...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煮这个大锅菜,用大火去煮,阿...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恒河沙...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学就是戒、定、慧。教下对于...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念佛,便云火发。何故汝终日...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今日遇到一个病例,我一边抢...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译大总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时候就是十天百...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始暗动,被六尘所蔽,人们的知...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我们分析了六道,也分析了地狱...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
(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须信心深佛更深, 梦眼未开情逐逐, 慈光常照夜沉沉。...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一个是你所念的佛号;能念的心...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当然是从执持名号下手。执...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想至诚恳切,但发不出来。...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 唯思念佛无馀事...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
《甘露疏》云: 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 二、念缘...
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灵力量的贯注,要念兹在兹。你...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六种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种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声音...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 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属于事持,一...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佛之人,说参禅是顿超法门...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练。一定要懂理,否则不能成就...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土法门于理极为圆顿究竟,于事...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天天念佛,天天...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愿,没...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念佛是谁,重点是在「谁」字上面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这样念佛能入如来法身果海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念佛法要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老病宜念佛

如何才是真念佛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五点计数念佛法的实际操作

凡夫念佛十疑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念佛必须持戒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无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没有销罪方便法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彻悟大师念佛偈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

佛号要怎么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舍咒来念佛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