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8页)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但行起来呢,却是打问...
我们讲地藏经之前,先讲讲地藏经的大意,还有地藏经修行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大愿地藏...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因为相识多年,彼此间非常了...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唯...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甚至是...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尚,修行将近二十年的比丘尼...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此语彼所自证,真实不虚,...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不快呢?这个就是无常嘛。一天...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可学道...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园寺,平常修习极乐净...
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补一补,东西坏了要修一修,人...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愿往生为人生皆大欢喜,那么随着佛法的兴盛,现在很多中青年...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问: 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虽说念一佛名等于念千佛名,念一部经等于三藏十二部,可是最...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不会认为闻思和实修没有关系。...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要多,因为现在人的心普遍虎头...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行,自认为到了一定境界修行成就了,于是准备下山,下山途中...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
你拿一个球往墙上打,它也就弹回来,那就是股回力。菩萨自性常生快乐,菩萨他常生快...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此打坐,皆是为有所求而来──...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以及持咒,与念佛号是否冲突?该如...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多少分钟可以过,还是几...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种...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掉它,能否戒烟成功,取决于他...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很不可思议的,不是讲神通,这...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念,有没有离开过失?如果把昨...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经》...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你就知道内心当中,有二种重要...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来学《华严...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的六个字,但已经把修行的方法...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先...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高妙,为什么我就觉得够不...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的愿力,就是一心往生净土,可以去么?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问: 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好像没有很系统的一个培训课程指导修行,这个事情法师您怎么...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行三资粮。 信为道源功德母。...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么修? 宏海法师答: 心地法门,可能在我给大家做交流时老...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一点,要深信因果轮回。如果不相信这一点的话,不能说他学...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然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发心和修行两不误。他们被分配...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但其数量不一,如果是善人,...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这种种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础。没...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场雨。晌午刚过,雾起...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不知道转烦恼,不知道转念头,...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无聚之束缚; 不成大人自在...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示:过去圣王在治理国家时,若...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有一户卖...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没有任何有形的事物存在,只有活跃的思维,...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有这样一...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若是牧牛人做了以下十一件...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敌我执、我所执依然会改头换面地发展。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佛教...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遇...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示:比丘们!如果能成就十一种...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的内容,就是要通过闻思修来获...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世尊!您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告...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事情,做到有事成无事,操心用...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有一天,摩竭国阿阇世...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学徒掌握佛门礼仪的理论指南,...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依《地藏经》修行,功德利益无量

人生弹指有何欢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事怕有心人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若能专一其心,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

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犯困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修行要回光返照,不向外驰求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持斋诵经其功尤大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五件不可得之事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转五蕴为五智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如是修五门行,速得成就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担水的启示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拜佛礼忏之要诀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当淫欲心在活动时,你要回光返照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想让自己不断成长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七种不退转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