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8页)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但行起来呢,却是打问...

依《地藏经》修行,功德利益无量

我们讲地藏经之前,先讲讲地藏经的大意,还有地藏经修行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大愿地藏...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因为相识多年,彼此间非常了...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唯...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甚至是...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

广钦老和尚的考试,您能及格吗

练就忍辱不动心 我的两位剃度恩师,是跟随上广下钦老和尚,修行将近二十年的比丘尼...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此语彼所自证,真实不虚,...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不快呢?这个就是无常嘛。一天...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可学道...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的只园寺,平常修习极乐净...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补一补,东西坏了要修一修,人...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

若能专一其心,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

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犯困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愿往生为人生皆大欢喜,那么随着佛法的兴盛,现在很多中青年...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问: 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虽说念一佛名等于念千佛名,念一部经等于三藏十二部,可是最...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不会认为闻思和实修没有关系。...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要多,因为现在人的心普遍虎头...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行,自认为到了一定境界修行成就了,于是准备下山,下山途中...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

修行要回光返照,不向外驰求

你拿一个球往墙上打,它也就弹回来,那就是股回力。菩萨自性常生快乐,菩萨他常生快...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此打坐,皆是为有所求而来──...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以及持咒,与念佛号是否冲突?该如...

持斋诵经其功尤大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多少分钟可以过,还是几...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

五件不可得之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种...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掉它,能否戒烟成功,取决于他...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很不可思议的,不是讲神通,这...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念,有没有离开过失?如果把昨...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经》...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你就知道内心当中,有二种重要...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来学《华严...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的六个字,但已经把修行的方法...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高妙,为什么我就觉得够不...

如是修五门行,速得成就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的愿力,就是一心往生净土,可以去么?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

汉传显宗有没有系统的修行次第

问: 现在的藏传佛教很兴盛,修行很有次第。汉传显宗好像没有很系统的一个培训课程指导修行,这个事情法师您怎么...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行三资粮。 信为道源功德母。...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么修? 宏海法师答: 心地法门,可能在我给大家做交流时老...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一点,要深信因果轮回。如果不相信这一点的话,不能说他学...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然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

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发心和修行两不误。他们被分配...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但其数量不一,如果是善人,...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

担水的启示

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这种种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础。没...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场雨。晌午刚过,雾起...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不知道转烦恼,不知道转念头,...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无聚之束缚; 不成大人自在...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示:过去圣王在治理国家时,若...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有一户卖...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没有任何有形的事物存在,只有活跃的思维,...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有这样一...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若是牧牛人做了以下十一件...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敌我执、我所执依然会改头换面地发展。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佛教...

当淫欲心在活动时,你要回光返照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遇...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示:比丘们!如果能成就十一种...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

想让自己不断成长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的内容,就是要通过闻思修来获...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世尊!您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告...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事情,做到有事成无事,操心用...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

七种不退转之法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有一天,摩竭国阿阇世...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学徒掌握佛门礼仪的理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