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18页)商场上,企业的经营,赚钱就是成功,蚀本就是失败;学术界,科学的试验,能达到目标,就是成功;不能完成任务,就...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才有了开始,接着就后力不继,这就是只有五分钟的热度。 有的人染上...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事。有一天,全班同学都被派去擦窗户,我很快就把分配到的玻...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活,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发展自己的抱负,追求自己的理...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事实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无法达到无我的...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钱来整容、塑身,或是购买高级化妆品,所以在各种媒体上,我...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开始。所谓好习惯,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 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众生为了...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划,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但自我成长之后则要自我消融,人格的升华,便为清净心的完成...我们先要善恶分明,才能开始修行。善恶分明的人,是正直明理的好人,善恶不分的人是胡涂虫或是烂好人。孔子说的乡...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卷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实,注重当下眼前,不要耽于过去或幻想未来? 师:的确是这...问: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大家都答不出来。泰钦禅师正好路过,答了一句:系者解得。这...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事、行住坐卧,或是起...我修净土宗,专心念佛,一门深入,只有这个能了生死,其他是魔,其他经典不能看!不惜诽谤、攻击其他不同的宗派,...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佛法是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回,最终往生极乐世界,圆成佛道。但是我们也看到身边很多念...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突破重重困 难,何况是修行?修行路上,从凡夫到成佛,一...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外无心,这种情况才是真正修行得力的开始。通常,人们都是处...儿童、青少年是我们社会、国家的未来主人翁。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问题在于:如何成为主人翁? 首先要问:我们...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心外没有安全的空间,也没有安全的时间,不可...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过不去;可是,横冲直撞的话,山还在那里,人已经不行了。 ...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这样过去,会藉着诸如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来排遣无力感...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是与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因缘罢,整个飘摇、动荡的青春,我...《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被最亲爱的人背叛时,恐怕就空不了。 这时,你不要想说该不...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到批评的声音,说:这个人做事怎么笨手笨脚的? 这时候你应...编按:许多禅师的法名与高山、雪有关,这是因为禅师通常会选择严寒的环境修行,来坚定自己的意志。相较之下,今日...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有名望、没名望,总是有著许多的...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 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念完准提咒二十万遍后,问题一定会解决。 结...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 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赞美你、肯定你,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价值也不...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为了名利,一天到晚辗转在世俗...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府抗争,要求安住的房屋。不胜任的职员,被老板扫地出门,为不知今后安住...一条黑漆漆的通路,深更半夜行走其间,四周和前后好象都不时的闪现出一股不寻常的气氛和一些怪异的声音;这时好不...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一年、两年。诵《无量寿经》诵了十年、二十年一直烦恼,她没...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 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两年以前...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也看过《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等类似修积福...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每...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司给压力,下属又不合作,工作得很辛苦,她想不如去出家好了...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 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 如能突破我执...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行无碍。 佛陀在时世,僧团中有一位比丘经常炫耀自己的贵族...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问我。 我想这是因为我从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总是先做义工的义工,所以...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佛教认为人生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是由六根...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这里讲演佛学的第三天,也就是这次佛学演讲会的最后一天。第...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地独修、独忏吗?也许,会有人也升起如是的疑惑。 这是由于...一、什么叫作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从基本的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解...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十二时辰。 在中国古代,十二时辰指...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如果我们再给他一点小的帮助,那么他会做得更好、更完...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么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也不会说:我...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事业、家庭、学业、感情,需要运用智慧来处理问题时,才发现...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方是指应把握佛法的原则和自己的身分、立场,不要放弃自己的...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分度时光 世事起落无常,变化多端,就像闹市飞扬的尘埃...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名远播。小沙弥整日按师傅所授之法打坐,读经, 日复一日。...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儿...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嗔心重。据佛经说,嗔心重的修罗,专喜与帝释斗争。所以斗...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园中经行,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道后,一心想要度化他们,于是前往他们所住的波罗奈国。途中...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别人效法的模范。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相貌丑陋,从很远的地方来拜见佛陀。 当时,围绕在佛陀四...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从前,有一个青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客栈。由于青年的精心经营及家人对他的支持,客栈的生意十分红火。 不久...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无奈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这里先以「如筏喻者」作...○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谋日固,悲欢得失荣...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想兼善天下,实行菩萨道,自利利他;都可以在佛所说的无量法...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念六十二亿恒河沙数的菩萨,和拜一尊阿弥陀...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2、从今以后,决心不犯偷盗。 3、看见别人从事偷盗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好,心情放轻松,我们今天来作一个专题演讲,【谈初发心】。那么我们都是修...
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也都有习惯。习气多数是不好不坏,例如好吃、好买、好睡、好美,这都是习气;而习惯则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