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一定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念佛人一定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它有无量无边的无量光、无量寿、福德安乐的资粮,你要把那个资粮念出来。什么叫把味道念出来,诸位知道吗?我们在念佛之前是培养信愿,对不对?你用信愿来念佛,但念完佛以后,你又增长你的信愿;信愿又更想念佛,又去念佛,念完佛以后又产生另外一层信愿。

所以,信愿跟持名是互相辗转增胜。依止信愿来念佛,念完佛以后更有信愿。以愿导行,行又来引导这个愿,产生一种辗转增胜、相辅相成的力量,所以无边妙义广含藏。你要把那里面的安乐道、解脱道念出来。

临终的时候,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我们念完佛以后,正常的念佛人你要是方法正确、心态准备做得对,你要对娑婆世界越来越淡薄才对。

如果你念完佛,你对娑婆世界还是很贪爱,表示你的信愿的资粮不具足,没有正确地念佛。不在世间论短长就是说,你知道人世间是暂时的、如梦如幻的,你只是在应付当下的因缘。所以念佛人,如果你真实地照着我们前面所说的,有名号功德的信仰、有净土庄严的愿力来念佛的话,慢慢慢慢产生一定的力量的时候,念佛人应该对娑婆世界的名闻利养、各式各样的五欲的快乐会慢慢淡薄,就算不断,也应该慢慢地淡薄下来,这才是正确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往生的信仰跟愿力,这个是一个判定标准。

所以修行,我们可以从因来推论果,也可以从果来推论因。从果证来判断、检查因地的方法对不对。如果你念佛到现在,还没有产生一种对娑婆世界看破、放下的功德相,表示你的因地方法有问题,否则这个功德相不可能没有出现。

如是因,一定有如是果。如果你念完佛以后,你的心态还是跟以前一样,看到什么事情都很当真,该贪爱的你还是贪爱,该发脾气的你还是发脾气,那这个佛号,它的方向就表示不是往净土去了,而是人天福报。

其实我们可以从每一年当中的内心状态,来检查你的方法对不对,因地可以推论果报,果地功德可以判定你的因地对不对。

所以讲,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这是一个果地的判断。念佛以后,你一定要对娑婆世界的所有因缘淡薄,对极乐世界的往生更有希望、更有愿力,那这就是你修行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