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妙法莲华经文章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智者大师云 【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 永不闻法...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 唐僧昙韵,定州人...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包含了几层意义: 一、天台宗...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若道,一个是方便道。 什么叫...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那么什么是权法呢?权法就...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我简单说明...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这个三界起火了。这个火的意思...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宅佛陀用两段来说明,一个是长...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三车一车,还有一个...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有一定因缘的...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华经》。听闻此经后,再如理思...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的父母到外面去流浪,流浪了五...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法华,得度。依车溪卿法师。...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分成:译经、义解、神异、习禅...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为佛陀...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经历都很神奇,善根极为深厚。...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有些人并没有马上...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的善行。所有的因缘,理论上都...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码碯。玫瑰琉璃珠。清净...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可是在...

你是富二代还是掏粪工

在《法华经》的信解品里有一个大富长者穷子喻。释迦牟尼佛给须菩提授记,授记就是授...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一个,这个五千的人他们为什么...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比较少见。但发现,念法华经和...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开悟,《法华经》是成佛。 《...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各位同修,请跟我一起合掌,跟着我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小劫。那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

为什么偏空涅槃只是个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方便品》中云:佛所得法,甚深...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条路,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古德法华偈颂云: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意广含藏,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妙字,三个月还没讲完。 ...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

露地安然坐白牛

三车已息驰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三车,是出在《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身受持法华经

终身受持法华经 道生长老终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并从中受益,得六根清净,与在中...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他七岁出家,常常诵念《法华经...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转轮圣王,深受...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讲的一部大经是《法华》,请问《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

火宅三车喻

有一位大长者,年事已高且家财万贯,拥有无数的田宅仆役,他那令人称羡的豪宅,从平...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般经典或佛陀自说,或四佛共说,而《法华》则是十方三世诸...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

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即以妙观察智观察,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陈...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

《法华经》中的七种比喻

《法华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被佛教界称为经中之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