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请大家开讲义第十一面,甲三、随文释义。

前面的两科是解释标题跟作者略史,这两科是对于我们学习正文之前的一个应有的认识。这以下我们就正式的随顺于本文来解释它的义理,以下等于是正文。分三科:初、总论;二、分论;三、结论。

我们先一个总论,对于本文的内容做一个大纲的说明;其次再分论,再个别的把整个止观的修行的十科,把它开展出来,个别的解释;第三是一个结论,最后做一个总结。先看第一个总论,分三小科:初、总标佛法大纲;二、略述止观功德;三、结示著述缘起。

我们先说明总标佛法大纲:

甲三、随文释义。分三:初总论。二、分论。三、结论。今初。

乙一、总论。分三:初总标佛法大纲。二、略述止观功德。三结示著述缘起。今初。

丙一、总标佛法大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智者大师在解释止观的内涵之前,他先总标佛法的大纲,整个佛法的修行大纲。这段的偈颂是出自于了迦叶佛的略教戒,就是我们释迦牟尼佛前一尊佛的略教戒,迦叶佛。

关于这个修行大纲,我们知道一切的修行,他一定是依止一定的理论,才能够有所谓的实际的操作。换句话说,我们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样的修行之前,一定要先建立一个生命正确的认识。

佛陀在出世之前,印度对于生命的解释基本上有两个主要思想: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常见。常见的思想认为,我们的生命有快乐跟痛苦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完全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那么是谁决定的呢?是大梵天,或者我们现在说的上帝,他能够决定我们生命是健康,是多病,是富贵,是贫穷。换句话说,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我们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唯一的可行性就是向大梵天礼拜赞叹供养,乞求大梵天赐给我们福报,这个就是所谓的常见。

这样的思想他认为生命当中有一个常一主宰、万德万能的大梵天,他能够决定我们的生命是快乐是痛苦,这是一种思想。

第二种思想是断见。断见是认为生命的快乐跟痛苦,是完全没有理由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这个树叶,被这个突然间的风吹下来,掉到地上一样,生命是没有理由的。为什么会快乐为什么会痛苦,这件事情完全没有理由,无因缘。那么,没有因缘当然就没有所谓的来世了,就是说所谓的生命的现象就只有今生,你能够把握的就是今生,在这种观念之下,我们想要离苦得乐,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把握今生,及时行乐。因为既然没有来生,那么所谓的断恶修善,所谓的积功累德就变成没有意义,这种思想叫做断见。

前面的叫做邪因缘论,认为生命是有因缘,是什么因缘呢?是大梵天的因缘,是邪,是不正确的。第二种思想更可怕,第一种思想他不敢随便乱做,怕大梵天会处罚他,内心当中多少还有一点畏惧;第二种这个无因缘论,这个思想就非常的可怕,什么事都敢做了。

佛陀出世以后,提出了正因缘论,就是说,生命是有因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那么,生命的因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业力,我们由于善业的因缘而引生快乐的果报,由于恶业的因缘引生了痛苦的果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就是对于这样一种佛法的业果思想建立了一个信心,从这样的信心的支持,我们就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等于是一个持戒的功德。

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内心的依止,主要的依止的就是一个信心,对于业果的信心,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断除我们的身业、口业、意业的恶法,身三、口四、意三的恶法,我们不断的生起我们身口意的善法,我们会使令我们的今生、乃至于来生,成就安乐的果报,这个是信心在支持我们。当然这个信心当中也会引生一个惭愧心,我们内心当中会有惭跟愧,崇重贤圣,轻拒暴恶,既然善业会给我们快乐,恶业会给我们痛苦,我们内心当中开始会尊重善法。我们过去不把善法当一回事,现在我们知道善法的重要,也知道恶法的过患,轻拒暴恶,对恶法特别的轻贱,这个就是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的第一阶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样子的持戒行为,能够使令我们的身口意的恶法慢慢的减少,这个善法慢慢的增加,身心世界也会由极端的痛苦变成一种安乐的相貌出现。

但是,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又会出现另外一个更深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这一念心它永远在一个有相的境界活动,我们不断的去断恶修善,但心中这个有所得的心是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经常活在一种得跟失的分别当中,这样的一种得失的状态,就使令我们心不安。所以当我们寂静下来,会发现更深的问题就是,弟子心不安,我们会进一步的想要找到一个更深的皈依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个时候,我们会从有相的业果当中,就会学习到无相的空性的道理,从业的表相看到业的本性,原来这整个善恶的因果当中无常的流动,它是无常无我的。从无常无我当中我们能够觉悟到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这个时候我们会发觉,虽然我们安住在善业是如此的幸福,但是这个善业是如此的脆弱,人天的安乐果报是如此的脆弱,随时是可以破坏的,所以我们会进一步对于善业的皈依而形成对空性的皈依,这个时候,就是自净其意了。开始用止观的修持,来熄灭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使令我们这一念心在毕竟空的境界里面,全面的安住下来,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自净其意了,这个就是一个止观的修学。

我们可以把佛法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阶段,就是说我们每一个有情是喜欢追求身心安乐,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痛苦,从这个离苦得乐的次第,我们应该要先通过持戒来断除恶法、修习善法,使令我们的身心起码能够保住人天的安乐,虽然它是如此的脆弱,但是起码它能够暂时不到三恶道去。

从这个人天的安乐当中,我们再进一步的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去熄灭我们心中的执取,爱取,这个时候就达到了究竟的安乐,一种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去,这样子的修学,是诸佛教。这个是三世诸佛的一种共同教诲。

智者大师在讲止观之前,他必须把整个佛法的修学做一个大纲的解释。从后文上来看,在小止观,智者大师在正修部分,他是偏重在自净其意,但是他也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把这个列入前方便。他认为你不能够做到断除恶法,修学善法,你就不能自净其意,所以说,这个佛法的大纲,前面是后面的基础,它是有一定次第的。

这段是总标佛法大纲,使令我们在学习之前先有一个大纲的认识。

看丙二、略述止观功德。

这段我们分成两段,丁一、正明止观功德。

若夫泥洹真法,入乃多途,

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这段是一个总标。

智者大师说,若夫,我们讲到泥洹真法,泥洹简单说就是涅槃,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涅槃。这个泥洹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是一个真法,是一个真实的法,这个真实的法是相对于虚妄之法来说的。就是说,这个法它会随顺因缘而有变化,这个就是虚妄之法。

比如说,我们今天是个人,这个人法界的法,它会有变化。就是说,你这个人修了善业,下辈子到天上去享受福报,天福享尽以后,坠落到人间变成一只蚂蚁,所以说,这个三界的果报是不真实的,就是我们讲的欺逛性。这个欺逛性怎么说呢?就像一个魔术师,他拿出一个手帕变成一个人,但是这个人不真实,随时会变成一个兔子,变成一个蚂蚁。所以说这个三界的果报,它随顺我们的善恶业的因缘会有很多很多的变化,不真实,它会欺逛我们。

那么涅槃就不是了,涅槃的法,当你得到以后,它所给你的功德,是不可破坏的,那个因缘不可以破坏。

你们看《楞严经》,《楞严经》里面说,佛陀在受余报的时候,他带着僧团受一个国王的祈请,国王说,三个月的安居由我来全部护持,佛陀安居的时候,他不出外托钵的,就由这个国王来护持。但是这个中间国王受到魔王的干扰,就把这个事给忘掉了,这个时候,佛陀就得不到饮食了。旁边刚好有一个养马的马夫,就把这个养马的马麦,很硬的那个糠,就拿这个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当然,一般的凡夫触到这个糠,就真的吃到糠,直接的触到糠这种相状,这种作用,但是佛陀的嘴巴跟这个糠一接触的时候,佛陀那个大般涅槃的功德跟这个糠一接触的时候,入此人口成甘露味,那个常乐我净的功德,马上把这个糠转成甘露味。

换句话说,在佛陀的身心世界,他的常乐我净的功德是不随着因缘有所改变的,他所得到的功德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确定,不能有任何的变化。所以我们说,这是真正的皈依处,皈依法皈依涅槃。

当然,这个涅槃的真实的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追求的,因为哪一个人得到了这个涅槃的法,就表示了我们未来的生命就是永远的安乐了,不可能有痛苦出现了,当然这个是我们心目中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泥洹真法。我们现在要关心的是,一切法因缘生,那么这个涅槃是在什么样的因缘下才能够成就呢?入乃多途。当然去的方法很多,禅宗有禅宗的说法,天台宗有天台宗的说法,乃至于唯识,净土宗,各式各样的途径。

但是,智者大师说,我们把它做一个归纳,论其切要,这些枝枝叶叶的修行,我们就不说,讲到最扼要的修行,不出止观二法。

我们可以这样子讲,任何的宗派在修学的过程,刚开始一定是持戒,持戒为本。但是持戒以后,所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后,每一个宗派进一步要自净其意,那肯定是止跟观的修学。虽然每一个宗派在修观的时候,所观察的境界,有的法偏重在佛法界的庄严,有的修行是偏重在众生法界五蕴的诃责,观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一定是跟止观相应,所以说不出止观二法。

这个是强调涅槃的功德是由止观所生起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这以下就各别解释止跟观的差别相。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这第二段是一个别释。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这个结就是烦恼,这个烦恼对我们内心的障碍,就像这个绳子打一个结一样,我们心中有烦恼,我们心中就通不过去,这种烦恼的障碍就像结一样,这个止,他能够调伏烦恼。观是断惑之正要。调伏烦恼以后,谁来断除烦恼呢?就是观。就是我空法空的观行,来断除烦恼。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这个爱,就是保护,这个养就是增长,修止能够增长保护我们的心识;观则策发神解,引发我们心中不可思议的智慧。

这个事情是这样,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我们平常这一念心,假设我们不去强迫它去修行,它的一个等流的习性,它是欢喜在六尘境界中攀缘的,在这个色声香触法的境界里面跑过来,跑过去,这样就会使令我们内心的精神分散耗神,心光外泄。现在我们修止,它是心一性境,你要强迫你这一念心,安住在你所锁定的所缘境。

比如我们以这个佛号为所缘境,刚开始强迫你自己,告诉你自己,你这一念心现在的活动范围要受限制,你这个心只能在佛号的境界里面活动,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把你这一念心划出一个活动范围,在这个佛号上活动,刚开始它不会习惯,但是习久成性,时间久了它就慢慢慢慢习惯了。经过你这个长时间的专注,你内心的堪能性就增加,精神力特别强,就是这种境界,它能够长养心识,有这种功能,让你的精神力特别强。

所以这个修禅定的人,你看他的眼神就跟别人不一样,你看那个老和尚,他的色身已经败坏到站都站不起来,坐在轮椅上,但是你眼睛看到他的眼神的时候特别的明亮,特别的寂静。这是怎么回事呢?凡夫的眼神,特别是年轻人的眼神,这个精神涣散,没有眼神。你跟老和尚眼光一接触的时候,他那个眼神散发出明了寂静的功德,他那个心不到处跑的,专注,专注在三宝的境界安住,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说他这个止长养心识,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长养心识是不能生起智慧的,这个智慧的抉择就是要透过你的闻思修,不断的去思惟观察无常无我的道理,才能够去策发这种不可思议的智慧。这个止跟观各有各的作用,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止能够使令成就禅定,观是成就智慧,是这个意思。这以上是各别的说明止跟观的功德。

第三段是总结,把止跟观的功德做一个总结。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智者大师最后做一个总结说,若人成就定慧二法,如果一个人他在他的内心当中经过长时间的修习,内心有这个定有这个慧,一方面他能够寂静住,一方面他能如实观察生命的真相,有定有慧,这个人他有什么功德呢?这个人自利利他法皆具足,他肯定具足了自受用的功德,他也一定具足了利他的功德。

智者大师讲出了这句话以后,以下就引证,引用佛陀的话,来证明这件事情: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这当中以佛陀的内心状态来证明止观的功德。这当中,佛的内心状态我们分成两部分来说明,先说明佛陀自受用的状态,再说明他受用的状态。

佛陀的自受用,佛陀的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是我们所关心的,佛陀的内心,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我们凡夫这一念心在五蕴的境界里面攀缘,这是我们凡夫的状态,但是佛的内心是安住在一个大乘的境界,这个大乘在《起信论》上说,就是自性清净心,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光明的心。就是说,这个自性清净心是什么样的相貌?就是我们长时间的修习我空观法空观,这一念无明的心解脱了我执法执以后,所展现的一个本来面目,这个我执法执的系缚给解脱了,现出一个清净的光明的明了的心性。佛陀的内心就安住在这样一个境界。

这个清净心,如其所得法,他还不是一个短时间的安住,他是如,如者念念随顺也,佛陀在这种大乘的清净心当中,他不是说菩萨只是短时间的安住,他是念念的随顺在这种清净的法当中,当然这种境界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是佛陀内心当中自受用的一种状态。

佛陀的他受用境界,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在这样的一个清净心当中,他能够生起两个重要的功德,一个是禅定的功德,一个智慧的功德,这两种功德来庄严他的清净心,也依两种功德来度化一切的有情众生。

这个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一个小故事,说这个国王跟狐狸的故事。说城里面住着一个国王,领导很多老百姓。有一天,这个狐狸就到城里去找食物吃,路上就遇到国王带着公主出巡,队伍非常的威严,庄严。看他们走过来,那这个狐狸就很羡慕这个国王实在是非常的殊胜,它下定决心它也要做王,但是它是一只卑贱的狐狸,它怎么办呢?它就去找一个仙人,这个仙人他研究兵法,在山中盖个小茅棚,研究兵法。狐狸就在窗下偷偷的听这个仙人读诵这个兵法战术,经过三年以后,它也能够熟悉这样的一种兵法战术,它就离开了仙人住所,到森林里面去了。

到森林以后,第一件事情它就找一个体弱多病的狐狸,长得又小,身体又虚弱的狐狸,说:你从现在开始要听我的话,要不然我就把你杀死,这个体弱多病的狐狸只好听它的话,于是两个狐狸就在一起了。没多久,它又找到一个更强大的狐狸说,你要听我的话,要不然我们两个就把你杀死,那就听你的吧。三个狐狸在一起以后,又找了一个更强大的狐狸,说,你要听我的,要不然我们三个就把你杀死。如此的辗转,就把所有的狐狸都征服了,也把老虎、狮子,森林里全部的动物都征服了。征服以后,它就做了森林之王,所有的事情都听它来安排招呼。

但是这个狐狸,小人得志,它就想,我现在是森林之王,我应该娶国王的女儿才是相应的,决定了以后,它就带着这些狮子老虎,这些动物就到城里面去,把国王的城全部围起来,围起来以后,就说,把国王的公主交出来,否则就把你们城里面的人全部杀死。那国王就紧张了,召大臣开会,说,现在狐狸要娶我们的公主,这怎么办呢?

这当中一个有智慧的臣子就说,狐狸是一个卑贱的动物,娶我们国家的公主是不合理的,那怎么办呢?这个智臣说,这个狐狸它没有真实的功德,它完全是靠权术才征服的这些动物,我们可以跟它一战,怎么战法呢?这个狐狸的习性,它特别怕狮子吼,虽然它现在做狮子王,它只是靠权术得到的,狮子一吼的时候,它就受不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跟它打仗,但是我们跟它约法三章,说你应该把其它的动物派在前面,不要把狮子派在前面,我们最怕狮子了。我们这样表态以后,这个狐狸生性多疑,它一定会用相反的方式来操作,它一定会把狮子派在前面。那个狮子在战争之前,它一定会先吼,这个时候,狐狸就要倒霉。

这个智臣这样说,国王说好,就这样做吧。就下了战书说,要打仗可以,但是咱们要先约定一下,就是这个狮子先不要战,要退后,其它动物先战。果然这个狐狸生性多疑,它以为人类是怕狮子,就把狮子排在前头。狮子在战争之前,它的习性是要先吼,所有的狮子一吼的时候,坐在大象上面的那个狐狸王,听到这么多的狮子一吼,心脏就破掉了,就从大象上面掉下来,死掉了。

佛陀说,这个狐狸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这个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这个提婆达多他想要得到王位,得到这种广大的功德,他又不从内心上的功德下功夫,心外求法,终于是得不到这样的功德。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在度化有情,他所依靠的是一种内心的定慧力的功德,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我们现在发的菩提心,我们希望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观察这一切的有情,都是我们过去的母亲,我们都有一份责任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是我们现在每天在佛堂当中静坐,每天早课做一个小时,晚课做一个小时,事实上,表面上我们对一切有情在痛苦当中,我们一点的尽心尽力的手段都没有,表面上你这个人还是在做你的功课,但是,随着你内心止观的力量的增长,你临终的时候,一念的正念现前,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采取行动了,你的神足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能够到十万亿佛土广度众生,当然也可能到凡夫的世界来度化众生。

那我们会想,你为什么会有极乐世界那么广大的正报的功德,怎么会有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因缘,当然是佛力的加被,这是一个事实,这个关键点说,追根究底,还是在你在佛堂当中那一小时的礼拜绕佛,乃至于内心当中的止观操作,念念的栽培,才有临终的正念,也才有极乐世界那样的正报功德。我们现在在佛堂当中一个止观的操作,它是你未来菩萨道的基础,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能够成就广大的功德,它最初的因缘,就是你现在栽培的,你现在没有修学止观,你不可能有未来的功德,是这个意思。

所以讲,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智者大师的意思就是说,所有自利利他的功德,都是依止止观而生起的。这段是说明止观的功德。

丁二、合释止观双运

这个是讲止跟观在操作的时候,止跟观是缺一不可。

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这个是总论的第二段,合释止观双运。当知此之二法,这个此就是止观,止跟观这两个法门,它们两个的关系,智者大师讲出两个譬喻:第一个譬喻如车之双轮,这古时候的车子是两个双轮而已,现在的车子有四个轮子,古时候的车子是两个轮子。假设我们失掉一个轮子,这个车就不能前进了,就在原地打滚了,这是以车的双轮来譬喻止跟观的均等的重要性。鸟之两翼,失去这个翅膀这个鸟也不能飞动。所以说,假设我们只是偏重在修习止或者修习观,我们很容易邪曲、颠倒,当然不可能趋向涅槃,以下就引经典来证明。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如果我们欢喜修习禅定,这个禅定是一种福德,事实上六度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一种福德,只有般若波罗蜜是智慧。我们经常的使令内心当中在所缘的境界无分别住,虽然内心当中有这种寂静明了的功德,也会产生殊胜的三昧乐,但是你不经常用佛法的正见来观察人生,观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就在那一念寂静的心当中,摄持了无量无边的颠倒。所以说,你还是不能够看到生命的真相,这叫做愚痴。

比方说,你看这个外道,外道他修习禅定,他那一念明了的心有强大的堪能性,他对于现象界的观察,比我们凡夫的肉眼更加广大。比如说,他看到牛跟狗死了以后,它能够升天,他能够看到这件事情,但是牛跟狗怎么升天,他不知道,他心中就乱猜了,这牛为什么会升天呢?因为它有牛的这个行为,它今生做牛,所以它升天了,因为它今生做狗,所以升天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升天,那怎么办呢?哦,我找到答案了,向牛向狗学习,学习牛的行为,学习狗的行为,这就是持牛戒持狗戒。

这就表示什么呢?他修习了禅定,但是没有修习智慧,所以内心当中就是愚痴的。如果是阿罗汉,阿罗汉的天眼通,他看到这个牛升天,他也会同时知道,这是什么因缘,叫天眼明,他会知道这个牛升天不是他做牛的关系,是他过去生,曾经有善业,这是有因缘观的,正因缘的智慧在里面,有善业的因缘才升天的。这个是说明假设我们修禅定而不修智慧,会使令我们愚痴。

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你只是不断的去学习经论,你也不使令内心当中去修禅定,专注,那么你内心当中会狂妄,内心一直在掉举燥动当中,这个也是不圆满。

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狂跟愚的过失虽然有不同,但是他们两个的共同相貌就是邪见轮转,盖无差别。总之他们俩个谁也不能够离开三界,依止心中的邪见颠倒,在三界当中不断流转,这件事情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说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他先说出,偏修禅定,不修智慧,或者偏修智慧,不修禅定的过失,他们两个的共同点就是邪见流转,盖无差别。但是这两个地方我们要简别一下,这两个过失还是有所不同。

如果一个外道的学者,他一路修禅定。当然修禅定,他内心的集中,他心的堪能性强,就会有神通,很多人就会赞叹他,会皈依他,但是他对生命的因缘观,正因缘的这种智慧,他什么都没有,只有修习禅定会产生一个很严重的过失,一般的外道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过失,他在这一念的寂静心当中很容易产生常见,他认为,我这一念恒常住、不变异、能够明了的心性,是不可破坏的,我一入定,我这个寂静的心就是涅槃,但是他这个禅定的境界只是因缘所生法,他是假借这个专注的因缘而显现的一个寂静的相貌,等到他的业力一现前的时候,他那个寂静的相貌破坏以后,心中的痛苦那不得了。所以佛陀要我们观心无常,就是对治这个依止禅定的寂静而执着为常的一种邪见。所以说修禅定的人,如果不学习佛法,在后面智者大师会讲到,这个人很容易坠落到外道种性,就是常见。

假设我们一路的修习佛法,你完全不打坐,心中散散乱乱的,当然你对烦恼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这当中有一段值得我们珍惜的就是,你栽培的一个佛法的善根,你对佛法有这么一个好乐心,欢喜心,虽然你没有修习禅定,你的心的一种粗糙性,你学习了很多的佛法,事实上都不能落实到你的心中,是的,你的身口意事实上跟平常人一样,但是你内心当中所栽培的佛法的善根,它就会使令你在生命当中,你就容易遇到三宝,生生世世遇到三宝,做三宝的佛弟子,在三宝光明的加被之下,你的内心就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进步,一生比一生好,你迟早还是可以得到解脱。

所以说这个种性很重要,你看看那个经典,以佛陀的威德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修三大阿僧祇劫,那些外道看到佛陀,他不当一回事,佛陀跟他说法他不相信,他那个邪见的坚固,你看,我们不要说佛陀,我们看到忏公师父的威德,内心当中就马上摄心了。那么佛陀那个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给外道开示,不能消灭他的邪见,佛陀也没办法,这种外道种性,他一种下去以后,那个散发的因缘就是一种对立性的。

所以说,你完全没有宗教信仰还有办法救度,你一但落入外道种性,就很难了,这个邪知邪见,就很难改变你,尤其是你要有点禅定,那更不得了,你看谁都看不起,但是你那一念的颠倒,你内心的寂静当中,那无量无边的颠倒,你一点都没少,如石压草而已,石头一翻开以后,春风吹又生。

所以这个地方,虽然偏修禅定,偏修智慧,都有过失,但是如果从长远的眼光来说,偏修智慧至少是保险的,还是保险的。

这以下再引用经文: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这以下就引三乘的圣人,来说明这个止跟观的差别。

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二乘种性人,我们看《阿含经》,声闻人对于这个无量无边的佛法,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对这件事情他没有好乐心,他欢喜就是受持一个简单的法,修习四念处,观察身心世界是无常苦无我,把心中那个我执的颠倒给熄灭了,入涅槃就可以了。这个声闻人他偏重在定,对于广大的智慧,他没有欢喜心,所以不能见到佛性。这个佛性是中道的实相,因为他偏在空的这一部分,对于这个诸法的中道实相,不能圆满的见到。

那么十住菩萨,就是权教的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权教的菩萨,智慧力多,虽然能够见到中道实相,他对宇宙的真相,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清楚的,但是因为偏重在智慧,但是定力不足,所以不明了。

菩萨的定力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就是他还没有入这个法身之前,同样一个菩萨跟一个阿罗汉比起来,那菩萨的定力显然比阿罗汉不足。为什么菩萨的定力会不足呢?因为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当然不一样。当然佛陀的功德圆满,但是在成佛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人的取舍抉择不同,菩萨他依止的是菩提心,这一点就会影响他的禅定,因为这个菩提心的摄持,他要上求佛道,他必须要广学一切的法门,广学一切法门,当然就要去分别了,这一分别的时候,就会使令他的禅定薄弱,因为观察诸法的真实相,这种分别相是违背禅定的无分别住的,就是他的广学多闻障碍他的禅定,这是第一个。

其次,这个菩萨的悲心重,他内心当中,对于这个所谓的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哀,他内心当中所关心的不完全是他内心的圣道而已,他会拔出一点时间,来观察众生的苦恼,这个佛法在世间流通的相貌,只要圣教哀微了,外道的思想一强盛的时候,菩萨就会采取行动,破邪显正,菩萨经常跟苦恼众生在一起,教化他们,也会耽误他们的禅定,耽误他的禅定的修学。

所以说菩萨在广学多闻的时候,在做一些利他事业的时候,这当中对他的禅定是有影响的。这个不是讲法身菩萨,法身之前的权教菩萨。所以,他虽然见到了佛性,但是他不圆满不明了。

那么谁是见到佛性最圆满呢?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佛陀禅定智慧均等了,所以能够完全的见到中道实相。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我们刚开始在止跟观的修学,会有所偏重,这个偏重的习惯跟每一个人过去的习性有观,有些人他修习止,他很容易,他的心,你让他专注非常容易,但是你告诉他一些深妙的道理,你让他去观察,你觉得非常的困难,修观有困难,这个人他肯定会先得到禅定,再成就圣道。就是说,他可能会先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在四禅当中,去观我空法空的智慧,再成就圣道。

那么有一种人,他宿世的智慧特别强,他很容易就能拿佛法的知见来观察他的身心世界,观察宇宙人生的相貌,但是你让他坐下来专注,他很困难。这个人的因缘他肯定会先成就圣道,他可能会在未到地定,那么微弱的禅定当中,就成就圣道,但是他没有禅定,没有禅定,也就没有神通。你问他什么事,他完全不知道,但是他对生命的抉择是非常清楚的,就会有这样的差别。

总归一句话,你要成佛,你迟早要把定慧均等,迟早。当然这个过程谁也不能圆满,就是会有不均等的情况。

丙三,结示著述缘起

这段是说明智者大师编写这个《小止观》的因缘。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所以说,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这个修习止观,它不是说像外道一样练气,只是让身体健康而已,这不是这样的小境界,那是一个成佛的法门。在这样一个广大的成佛之道当中,我们现在所关心的就是初学,要接引一个初学之流,要开蒙冥,这个蒙冥,就是昏昧不明,在整个菩提道当中,他根本就是还没有踏出第一步。这个昏昧不明的人,要引导他契入圣道,这件事情说易行难。

我们大乘佛法经常说,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这句话就这样说过去了。但是折服现行烦恼,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那是几十年的苦修,你不知道要在佛堂当中,拜破了几个蒲团,你不知道要在哪一支香当中,如何去调伏你的妄想,去勉强你自己,告诉你自己,不能做要他做,不能修要他修,才达到这样一个折服现行烦恼,才达到了临终的正念,所以说,说易行难。

在这种情况之下,岂可广论深妙?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佛法,我们会学习很多的开示,很多的经论,当然这都需要学习,每一个经论都会引导我们趋向于圣道的方便法门,但是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学佛久了以后,我们会比较务实,会比较脚踏实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谁能引导我很务实的,从我内心当中一个的颠倒妄想的境界,踏出第一步,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所以智者大师这个《小止观》的特色,他能够广学经论,在无量无边的法门当中,他能够在抉择出一个很简要的修行法门。这个修行法门当中从来不谈玄说妙,他能够很简单的引导你踏出修习止观的第一步,这个是他的一个著述缘起。

这个《小止观》的重点,他的引导者不是法身菩萨。比如我们说《金刚经》,《金刚经》的法门他通凡通圣,菩萨就是无住,心无所住。但是心无所住是很圆融,但是可能性也就很多了,怎么得到心无所住,这是一个问题了。《金刚经》的法门事实上所摄受的众生通于凡夫也通于圣人,只要在没有成佛的圣人,心无所住都是他修行的一个目标。

但是《小止观》,我们看这个缘起,看他的著作因缘,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智者大师他之所以要作这本书真正的用意,就是对于一个初学者,对于一个身心粗重的初学者,如何引导他,从凡夫的心情而慢慢慢慢契入圣道的功德,所以,以下的整个内涵是朝着这个目标在安排的,这个是智者大师的著述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