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二面,丁六、正修行第六。

这个是我们小止观正宗分的第六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方便,是我们在修习止观的一个前方便,这一科是说明修习止观的正式的方法。

这个方便跟正修的关系,我们可以讲一个譬喻来理解,说我们在弹这个琴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先把弦的松紧调弄好,调弄弦的松紧,就好像是我们的前方便,就是我们在修止修观之前,你必须把你的身心状态调到一种随顺你止观的一种因缘,他能够随顺于止观,虽然你还没有正式修止观,但是你的身心状态是随顺于止观,这个叫做调弦。这个弦的松紧调好以后,我们来正式的来弹奏这个乐曲,弹奏出美妙的音声,这个就是譬喻就是正修。

我们经过前面的具五缘、诃五欲、去五盖、调五事,乃至于五方便行,把这个身心状态调到一种随顺于止观的情况,这以下我们就正式说明止观的修行内涵。分二:初、坐中修;二、历缘对境修。

首先我们讲坐中修。

戊一、坐中修

分五:

一、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

三、随便宜修止观。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坐中修,它的内涵,智者大师提出了五个,这五个内涵我们可以分成三段来说明:

第一段,就是第一个,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这是一个修止观的总相。这个科题当然是对治这个粗心,就是刚刚修习止观这种粗重散乱的心,如何来修止修观。那这一科等于是把止和观的内涵做一个拢总的介绍,所以这一科是一个总相。

第二段,就是二跟三,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和随便宜修止观。我们在修止修观的时候,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或者是修止,或者是修观,我们这一念心在这两个法门操作的时候,它不是很顺利,它有时候会有障碍,或者是在一种不调顺的情况,那这个时候就要对治,这第二第三就是在粗重心的时候一个对治的方法。所以二三是一个对治,对治这种粗心的时候,这种止观的不调和状态。

第三段四跟五,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这个是在细心,微细的心,就是你的心已经达到寂静明了的状态,在这种微细的心情当中,你也会有一些障碍会出现,这个时候如何的对治。

第二至第五实际上都是止观的时候对治的方便,只是二三是一种粗心的对治,四五是一种细心的对治。第一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是把整个止跟观的操作方法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智者大师讲止观的修行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先看第一科。

己一、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这是讲到我们刚开始修止观,我们如何来对治我们粗重散乱的心,我们分两科。

庚一、总标止观类别

先说明止观的种类差别。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止观的类别,第一个是坐中修,第二个是历缘对境修,这个类别事实上也标出了止观的修学次第。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你必须要息诸缘务,就是你专心的在佛堂当中修止修观,这是坐中修,这个时候,一切的外缘都要完全放下,这是坐中修。

第二个,我们有坐中修的基础,我们开始走出佛堂面对大众,历缘对境,在行住坐卧当中,在广泛的顺逆境缘当中,来锻炼我们这一念心,把你在佛堂当中修止修观的力量,把它表现出来,让它在一切的境界当中去历练,这个就是历缘对境修。当然,它要以坐中修做基础,所以这个止观的类别是两个,两个次第。

一于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

这以下说明他的止观的次第。我们刚开始是坐中修,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在理论上这个止观的操作,这个身体是不能修止观的,完全是一个心地的法门。

就是说,你坐在那个地方,一具臭皮囊,何来立功德?身体是不能做功课的,那么谁来做功课呢?念佛是谁?就是你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它能修止修观。那么这样子讲,既然是明了的心能够修止修观,那么行住坐卧都可以修,理论上是这样。

但是学道者坐为胜。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个坐姿是最为殊胜的,因为这个行跟住,你身体动来动去,身动者心动,它就不容易寂静,虽然明了,但是不寂静,它不随顺于止观的相貌。那么你躺在床上,卧姿,虽然身体寂静内心也寂静,但是它不容易明了,容易打瞌睡,它也不随顺止观的相貌。

那么你坐在那个地方,身体也能够寂静,也能够明了,你这一念心,它的状态容易明了而寂静,这是随顺于止观的相貌。所以坐姿,它所创造的一种身心状态是最随顺于止观的相貌,所以初学者以坐姿最为殊胜。所以这个地方,照次第,先约坐以明止观,它是这样的一个次第。

略出五意不同: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我们刚开始心粗乱,或者用止来破,止不能破,就修观,修无常无我的观,这个是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先做一个大意的说明。这以下就详细的说明什么叫做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庚二、别明止观修法。分二:初修止方法。二、修观方法。今初。

先说明修止的方法。

辛一、修止方法

今明修止观有二意:一者修止。止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锁。

这个修止的第一个,智者大师讲了这个系缘守境止,这个系就是把这一念心给绑住,叫系。绑在什么情况呢?绑在你的所缘境,叫做系缘;这个守境,就是系缘,系缘就是守境,这两个意义是完全一样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凡夫的这一念心,它无始劫来颠倒的相貌,它这一念心就是要有所住,不像圣人的心能够无住。所以我们在修止的时候要随顺这样的相貌,因为你的心已经是这样子了,所以你刚开始修止,一定要选择一个所缘境,以这个所缘境来摄持你这一念粗重散乱的心,这是系缘守境止,你要选一个所缘境,把你这一念心绑在所缘境上,使令它明静不动。

这以下智者大师提出了两个所缘境,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

智者大师提出的所缘境,第一个是鼻端,第二个是脐间,这个都是完全根据六妙门安排出来的。鼻端是一个风门,风出入的一个门,六妙门的所缘境,就是气息,这个气息要从外面来到我们的身体,它有一个门,它能够从外面进入到我们的身体,从身体再出去到外面,它有一个门。就像我们这个教室,我们从外面来到教室,一定要有个门,我们从教室里面要出去,也是要有个门。这个风在我们身体活动,它也要有个门,就是我们的鼻端。所以这个鼻端,它也是一个所缘境。

其次就是脐间,前面的鼻端是一个风门,这个脐间是一个气海。我们身体的气息,它是普遍在我们身体的各个经脉,它能够推动血液输送到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去,这个气息有推动血液的功能。

这个气息它有一个依止处,就像无量无边的水流都是从大海流动出来的,我们的身体的气息亦复如是,它有一个依止处就是丹田,这是气息的一个依止处,就叫气海。这个丹田也是一个所缘境,智者大师他后面有讲到,他讲到治病,他赞叹这个丹田为所缘境。他说有两个理由,以这个丹田当所缘境:

第一个它容易得定,你注意你这个脐下的两寸到三寸的丹田,你的心容易静下来。第二个它有治病的功能。你注意丹田,你这个气会比较充足,它会产生一种抵抗力。所以注意这个丹田,第一个容易得定,第二个它能够治病,有这两种功能。

这是两个所缘境,总之,令心不散故。使令你这一念心,在鼻端或者在丹田,专一相续的安住。这以下引证。

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锁。

这个修止的条件就是系心,把你这一念攀缘的心,把它绑住,使令它不能在广泛的六尘的境界里面活动。

这个修止的相貌讲一个譬喻,像一个猴子着锁,它锁在一个柱上。这个猴子的情况,它是非常的躁动,它不习惯在一个定点上安住下来。这怎么办呢?你用一个绳子把它绑在柱子上,当然它刚开始会反抗,东跳西跳,但是你一直绑它,跳久了,它也习惯了,它就不会离开那个柱子的活动范围。比喻我们这一念心亦复如是,你要摄持你这一念心,要有一个柱子,就是要有一个所缘境,你要一次一次的强迫你的这一念心,安住在你的所缘境上。这个是讲到一个修止的相貌,这是第一个系缘守境止。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

第二个是制心止,这个制当调伏的意思,把我们这一念攀缘的心,把它调伏下来。怎么个调伏法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止,不令驰散故。

前面的系缘守境止,它的所缘境是一个色法,是一个没有明了性的色法,这个制心止的所缘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它就是观照你现前一念心,它只要是发现了昏沉或者发现了掉举,它马上就制止,并把它调伏下来,使令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明静不动。这个制心止其实就是一个觉察的功夫,觉察或者觉照。印光大师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它就是一种觉照的功夫。

这以下引经来说明: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我们想要调伏这眼耳鼻舌身五根,你要把它的主人找出来,就是这一念心是主人。这个心不动,你的眼耳鼻舌身是不动的,所以,是故汝等,想要调伏五根,应该好好调伏你的现前一念妄心。这个地方是讲到制心止,它是一种觉照的功夫。

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都是有为的事相,不须分别。

这个地方我们把心缘所境止跟制心止的内涵,我们简单说明一下。看附表第四,这以下我们配合念佛的方法,来说明修止的方法跟次第。附表四、修止的方法。分成两科:第一科先说明它的念佛的方法,第二科再讲它的次第。先看第一科:附表四、修止的方法。

一、念佛方法

所谓三摩地者,谓心于所缘专一而住,更须于所缘能相续住。此须二种方便: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

所谓三摩地者,这个三摩地就是一个修止功德的相貌。我们这一念心成就止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安立做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三昧,也叫等持,就是你这一念心能够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就是你这一念心对止的力量,能够摄持。

怎么个摄持法呢?平等的摄持。换句话说,你这一念心它不昏沉,它也不掉举,昏沉的心就是不平等,太低了,这是第一个;那这个掉举的心它也不平等,太高了。所以修这个止,你能够用正念正知的力量,把这一念心能够平等的摄持,然后再于一境转,在一个所缘境,或者讲佛号,在你的佛号当中,专一相续的运转,这个就是三摩地。

净土宗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一心不乱。要达到这种境界,这当中要有两个方法:一、谓心于所缘专一而住;二、心于所缘能相续住。这当中对于所缘境,我们要做到两件事:第一个专一的安住,第二个相续的安住,即要有一种专一的力量,使令这个妄想不能活动,其次你还有一种相续的功力,这是两个。

此须二种方便: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

你要达到这个专注力跟相续力,这当中有两个方法:第一个,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这是一种念力,心中的一种专注的力量,当然这个刚开始是强迫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要强迫你这一念心专一的安住在你的所缘境。

第二个,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这个是正知。你不但只是专一的安住在所缘境,你的心同时要保持一个觉察,觉照。就是说,你这一念心,它是不是已经生起昏沉生起掉举了,你的心是不是已经忘失了所缘,到这个五欲的境界活动了,你随时要保持觉照,如果没有这个正知,我们内心当中可能已经打妄打很久了,才会发觉,或者打瞌睡已经打了很久,你才发觉。这个正知,就是你随时要去检查你这一念心,它是不是如实的安住在所缘境上,它是一种检查的觉照的功夫,这个我们安立做正知,前面的专注力叫做正念力。

关于这个我们画了一个表来总持它的意思,把它前面的文做一个总持。

我们修念佛,对于佛号,我们这念心,主要是正念正知。正念,心于所缘专一安住;正知,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这两个。这以下讲一个譬喻,就是说,就像我们在调这个狂象,这个狂妄的象,它欢喜东跑西跑,现在我们要求这个象要很挺直的往前面走路,这怎么办呢?要有两个方法:

第一, 用这个绳子把这个像的头给绑起来,有一个大力士在前面拉它往前走,这个绳锁就是正念力,你有这个专注的力量,强迫你这一念心,专一的安住在这个所缘境上。

第二个,你要有这个正知力,就是这个铁勾,旁边有一个人他专门拿一个铁勾,这个大象只要走歪了,就打它一下,使令它恢复到你原来限制的范围里面,这个铁勾,就是正知。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个大象就是比喻我们这一念散乱的心。换句话说,整个念佛的方法就是一个正念,一个正知,这两个内涵。

二、修学次第

第二个我们看修学次第。这个修学次第刚开始的就是九心住,我们讲欲界定。这个欲界定,就是说,他虽然得定,但是他三界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男女的欲望、睡眠的欲望,都还是在的,但是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寂静的力量,这就安立做定,欲界定。

九心住欲(欲界定)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内住 —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就是我们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心它是在外境里面活动,我们这一念心的相貌,如果我们平常去观察这一念心,它是在一个广大的境界里面活动,色声香味触法,过去现在未来的境界当中不断不断的活动,现在,我们要把这一念心摄持,使令它安住在一个内心的所缘境。

这个以净土法门来说,这念佛它要有一个前方便的。你在念佛之前,你要先建立信心,我们讲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因为净土法门关键在于感应道交,你一定要对弥陀生起皈依的心。那现在有一个问题,谁能够代表阿弥陀佛?当然,从佛的根本角度来说,法身就是佛。什么是佛?这一念的清净心,就是佛。但是佛的清净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们凡夫的这一念心不能到无相的境界活动,那我们就不能接触阿弥陀佛了,所以在《阿弥陀经》当中,名以召德。什么是阿弥陀佛?就是这个弥陀的名号,它能够总持阿弥陀佛一切的功德,这是古德说的。

因为这句名号,它有无量光的意思,它有无量光意,所以能够使令我们招感未来的广大无边的依报国土,因为无量寿义,能够使令我们成就长远无尽的正报寿命。所以你未来到极乐国土那种无量无边的正报的寿命,那种广大的极乐国土,那种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报国土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从这个名号创造出来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那么你在念佛之前,你必须有这样子的心理建设,就是你要观想,这句佛号它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它一定能让你现身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它也一定能让你临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简单的说,它就是阿弥陀佛的一个代表。那这个时候,你思惟名号的功德,思惟你散乱的过失,我一天到晚打妄想,除了创造生死业力以外,对我未来的生命离苦得乐一点没有帮助。这个时候,你要不断的思惟名号的功德,思惟散乱的过失,强迫你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当然,完全靠信心是不行的,只有一念的信心,这个时候的念力还是很薄弱的,一下子就打妄想,这个内住,他安住的时间很短,安住在佛号的时候非常的短,完全只是一念的对弥陀名号的一个清静的信心,如此而已。

二、等住 — 于内所缘相续安住。

这个等,就是前一个念头跟后一个念头都相等。就是说你前一个念头安住在佛号,你下一个念头也安住在佛号,这叫等。就是说,他能够对佛号有一种相续安住的力量。一般来说,就是有一串念珠的时间。

有位大德叫阿旺浪吉仁波切,他解释,这个等住,差不多是一串念珠的时间。换句说话,这个时候你对的所缘境有一点念力了,那个绳子能够把这个大象拉走一段时间了,这个就是等住,有一种正念力。

三、安住 — 由妄念向外散乱,速当了知,还令安住前所缘境。

这个安住,就是当我们妄想生起的时候,当然是向外散乱的,你马上能够觉察了知,那么把这一念心,重新的摄持回来,安住在前面的所缘境上。

前面的等住,是一种正念的力量,但是那个觉察的功夫非常薄弱,这个安住就是说你在这当中有一种正知力生起了,你那个觉察的功夫很厉害了。就是说,昏沉掉举生起的时候,你能够马上觉察的到,因为你对明了跟寂静的相貌已经有一点印像了,当你这一念心失掉了明了性,或者失掉了寂静的相貌,你马上能够感觉的出来。

当然我们这个是要修行才会知道的。因为我们不修行,我们的心不明了不寂静,我们会认为很正常。但是你曾经有这个明了寂静的经验,这个时候你可能昏沉了或者掉举了,这个时候你马上会知道,你已经偏离了明了性,或者偏离了寂静性,这个安住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正知力生起了,那个觉照的功夫生起了。

四、近住 — 于广大境数数摄心,令心渐细,上上而住。

这个近住,就是我们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跟佛号的距离拉近了。我们过去在念佛的时候,总觉得佛号跟自己有一段距离,中间有障碍,就是有这个粗重的妄想的障碍,念了一句佛号,中间插了好几个妄想,使令我们内心跟这个佛号有很大的距离,这个时候他已经破除了粗的掉举,这叫近住。

我们这一念心在广大的境界,你数数摄心。我们这一念心,它是无自性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就是无自性。无自性的意思就是说,它的相貌是会随因缘而变化的,你经常放纵它去攀缘六尘的境界,它的相貌就是散乱;你经常的摄心,它的相貌就是令心渐细,上上而住,心就会有变化,它就会由粗而细,慢慢慢慢的寂静下来。

这个粗的掉举,这个掉举就是不寂静的相貌,打妄想。这个粗的掉举它生起的时候,会中断你的佛号,你的佛号的所缘境会失掉。这个细的掉举生起的时候,你佛号还在,但是已经在打妄想,这叫细的掉举。这个近住把粗重的掉举熄灭了,当然还是仰仗前面正念正知的力量。

五、调顺 — 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喜。

这个调顺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当然要有一些心理建设了,思惟三昧的功德,三昧当中能够使令我内心寂静明了,能够使令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能够生起正念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时候,你对这个正定的境界心生欣喜,这个时候就破除了粗的昏沉,这个昏沉的相貌就失掉了。

我们到调顺的时候,你的身心世界会有一点不太一样,这个佛号在念的时候,你会感觉不那么吃力。你刚开始要这个佛号在你的心中操作的时候,你感觉到很吃力,非常的吃力,这个时候的修行完全是勉强的,因为你一操作起来就觉得很费力,你觉得平常打妄想你的身体很轻松,放纵它,反正它想什么就让它去吧,那现在你要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你刚开始要操作的时候就很吃力。这怎么会吃力呢?他就是有粗的昏沉掉举来障碍你。这个时候粗的昏沉掉举调伏了以后,这个佛号在你心中的运转就比较自然一点。

这个调顺,你要能够把粗的昏沉掉举调伏了以后,你的个性也会改变,你的动作也不会像过去那么粗重。平常的走路呀,关门呀,你会发觉你这个性格比较调顺,就像这个标题一样,不像前面那么粗重,你会有明显的感觉,旁边的人也会明显的感觉你的个性有改变了。

六、寂静 — 观散乱过失,于三摩地寂灭不喜之心。

这个时候的寂静,人总是往高处爬,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观察这个散乱的过失,这个时候对这个三昧寂静的功德,消灭这个不欢喜之心,这个时候的寂静主要就是调伏了这个细的掉举跟昏沉,这个时候微细的掉举跟昏沉完全消灭了,你这个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它自然就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而且不是很吃力,就是很自然,操作起来很自然,你觉得安住佛号很自然,你觉得到外面去攀缘你觉得是不自然。

这个寂静,一个人能够把昏沉掉举调伏了以后,他这个时候还没得定,他有时候也会散乱,当然,这个时候他主要是在佛堂当中,他走出佛堂也可能会失去正念,但是他跟一般人还不完全一样,他这个佛号念起来,他有一个法喜的感受,他有法喜,阿弥陀佛的名号,无量光无量寿,它是一个宝啊!这个时候你对佛号的信心会加强。因为我们这一念心以前接触佛号,就是根本没有接触佛号,你完全被昏沉跟掉举给中断了,没有一个人的心真正接触佛号,阿弥陀佛的名号,万德洪名,应该是有功德的,怎么跟佛号接触这么久都没有什么功德,这就是有障碍了。

到了寂静的时候,你内心当中真实跟阿弥陀佛名号接触了,广大的法喜出现,这个是不同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对往生也有一点信心了,内心当中有一种力量,把心带回家,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当中心中有一个家。你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触,这个八风,人家讲你一句话,你就东倒西歪,就不一样了,内心当中有一个安全的家保护着你,心中不快乐的时候把你的家现出来,你这一念心安住在你的家中,风不能吹你,雨不能打你,野兽不能干扰你,你内心当中有一个保护你的家,跟你以前那个散散乱乱纷纷扰扰的苦恼相就不一样了,这个就是寂静,内心有寂静的境界。

七、最极寂静 — 谓于贪欲、忧戚、惛沉、睡眠等生起时,寂灭令息。

前面的寂静,他是偏重在坐中修,在息诸缘务当中身体寂静,这个最极寂静,你乃至于在一切境缘当中,生起的贪欲、忧戚、昏沉、睡眠等时候,你的佛号只要一现前,所有的烦恼的相貌都要停下来,这个套一句古德的话说,由生转熟,由熟转生。就是说,无量劫来,在你内心当中经常活动的贪嗔痴烦恼,你已经跟它慢慢慢慢的疏远了,无量劫来你内心当中未曾有佛号在你内心当中活动,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是一个熟境界,是一个有力量的境界,在你所有的内心功能当中,佛号是最大的功能,只要它一现前,佛号生,一切法不生。

就是说,我现在打妄想,可以,但是只要我的佛号一现前,所有妄想马上要停下来。我的法宝不现则已,一现出来,所有的烦恼都要停下来,这个佛号有一种对治,对治调伏的力量,跟以前刚开始被昏沉掉举控制住的心那完全不一样,最极寂静,当然这个时候对于往生更有把握了,他能够折服现行烦恼,他有这种力量。

八、专注一趣 — 谓得任运转故,精进修习。

这个时候他为了要能够达到任运的在心中运转的缘故,精进的修行,专注一趣。

九、等持 — 由修专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运而转。

这个时候佛号在心中任运的现前,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个时候不必假借正念正知的如理作意,任运现前,这个时候就得定,这种定叫欲界定。这个欲界定就是说,你虽然能够得到禅定,有明了寂静的功能,但是你三界的欲望还是存在的,只是它不活动。

进一步就是近分定,未到地定,他还没有到达根本禅,这叫未到地定,但是他已经接近了初禅,他是欲界定跟初禅的一个过渡时期,叫做近分,接近了初禅,叫近分定。这当中的内涵,我们看下文。

近分定(未到地定)

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有能引发身轻安风来入身中。由此风大遍全身转,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能对治品身轻安性即得生起,由风势力,令身生起极大快乐,由此为依,心中亦生最妙欢喜。要生如是轻安,始名有作意,由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所摄少分作意。——糅合《瑜伽师地论》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的调柔跟轻安性做基础。你内心要先破除欲界的昏沉跟掉举,就是近分定要以欲界定做基础,这个心调柔心轻安性就是欲界定的相貌,心调柔心轻安生性起以后,慢慢的引发身轻安风来入身中。

是怎么个来入法呢?这以下讲出两个内涵,先讲身轻安,再讲心轻安。

由此风大遍全身转,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能对治品身轻安性即得生起。这个风,就是在我们身体当中有一个气息,它会遍全身转,它令你的色身特别的调畅,这个气血的调畅,使令你这个色身的粗重性皆得远离。

我们这个平常人,要是心是散乱的,就算你没有生病,你这个色身还是一种粗重,你这个身体五十公斤或者是六十公斤,这一块肉重重的压在你这一念心上,你感到你这个色身在活动的时候,有一种粗重的感觉。这个时候,未到地定的人,他的色身若有若无,他那个粗重的感觉消失了,能对治品身轻安性,能对治粗重的那种功能生起了。

能对治品的意思就是说,他这种粗重性不是偶然出现的,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对治的力量,有轻安的力量现前,把他的粗重性给消灭了,这个是身轻安,主要是风大引起的。由风势力,令身生起极大快乐。这时候色身有殊胜的三昧乐,这种快乐跟世间的欲乐还不同。世间的欲乐是局部的,这种三昧乐是周遍整个身体,从头部到脚部,全身的快乐,这个时候是极大的快乐。

由此为依,心中亦生最妙欢喜。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也是有一种轻安的感觉。因为我们无始劫来,内心当中感到非常大的负担,心中有种种的压力。怎么有压力呢?就是昏沉掉举。就像一个人呢,担着两担很重很重的东西放下来。我们过去的心情,总是觉得,打打妄想,没事打打妄想很快乐,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哦,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内心很轻松,没有负担,这个时候内心有轻安乐。

最后做个总结:要生如是轻安,始名有作意,这个作意就是禅定。由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乃得定所摄少分作意。这个少分作意,就是初禅的少分的功德少分的禅定。

欲界定的相貌是明了跟寂静两种功德,他对治昏沉也对治着掉举,可是身心的粗重性还没有消灭。这个未到地定的功德有三个,明了、寂静还有轻安乐,有乐受,他有对治粗重的相貌的力量。

我们净土法门在得到定跟修圣道门以数息得到的定还不完全一样,因为净土法门得定以后,对佛号是不舍离的,他心中还有佛号,这心中有一个坚固的佛号,有一个家在保护着我们,万德洪名。因为净土法门他有他力的摄持,不像这个数息,他这个数息观,数、随、止、观、还、境,刚开始是数,从一数到十,从十数到一,这个时候,心中有一个数目的累积。

随,到随的时候,把这个数目给舍掉了,就是注意这个呼吸而已,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经常观察你这个息,从鼻孔到丹田,从丹田到鼻孔,发现这个息它是流动的,干扰你这个寂静性,干脆息也放弃了,数随,不随息了。怎么办呢?就是止,安住在一个定点,这个时候或者是安住在鼻端的风门,气息进来的第一个地方,或者安住是丹田,就是气息最后的终点,气海,或者在鼻端或者在丹田,这个就是止。

所以这个禅,一般的圣道门,他只以这个气息来当做你一个摄心的方便,完成一种阶段性的任务而已。这个佛号不同,佛号你从始到终,它是经常存在的,因为那是你的皈依处,你把佛号丢掉了,你就没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了。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里面讲到一个故事说,在清朝,有一个钱翼山的居士,这个居士一开始是开酒店的,卖酒也就卖一些肉,配酒。他隔壁有一个姓谢的居士,告诉他说,你这个开酒店,卖肉杀生,老让人家喝酒,这以后会坠落到三恶道去的。

他这个人也是有善根的,听到以后就相信了,把酒店给关掉了,当然也赚了一点钱,就做一些普通的生意。这个谢居士就带他去念佛共修,经常带他去共修,回到家他也经常念佛。念了几年以后,他的太太就生了重病,就死掉了。死了以后,有的亲戚就好心,年轻,再娶一个吧,他说,不要,我现在就专心的念佛,我志不在此,他一个人就带着几个子女不断的念佛。念了几年以后,他生了一场病,这个病,看那意思就像肺结核,就是吐血,经常会吐血,刚开始吃药还有点效果,吃久了以后一点效果都没有,越来越严重,乃至于一吃饭就吐,这不得了了,吃东西就吐。这个谢居士就来看他,说,你这样子好了,你吃也是吐,干脆就断食好了,就喝开水。说你现在什么药都不要吃了,专心念佛,一心一意的求生净土好了。这个钱居士就照做,断食,不再吃饭,喝开水,念佛;念佛,喝开水。

念了七天以后,这个身体的病有好转,吐血的相貌有时候会减轻了,但是内心还是极端的散乱,专注不起来,他总是觉得这个心还是摄不住。这个钱居士很急躁,他说,这样子好了,这个就是我过去的业障,开酒店,让人家喝酒吃肉,他说我要燃香供佛,我要把我的手指头烧掉来忏悔我的业障,因为我念这么久,心都不能专一。

谢居士说,你不要这么做,你把这个色身烧了有什么意思呢?你要把这种燃香供佛的愿力,把它完全专注在这个佛号上,对佛号通身靠倒,把这个心情转入到对佛号皈依就可以了。

哦,这个人他也能够听善知识的劝导,不燃香供佛了,就继续的专心念佛。念几天以后,就在他的房间,突然间西方三圣现前,放大光明,拿一朵莲花来,然后他就断气了。断气以后,他的神识就坐在莲花上,还讲话,说:这个身体已经不是我的,我刚刚在这个身体的时候,我感到很痛苦,我现在离开了身体,我坐在莲花上,我感到很快乐。就讲了这么几句话,他坐在莲花当中,这大众,他的几个子女,在场的谢居士都看到了,然后他坐着莲花,慢慢慢慢的就消失掉了,随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了。

我看到这个公案,我想啊,念佛容易信愿难。我们今天在念佛的时候,刚开始在念的时候还没有什么问题,就怕我们无始的罪障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把这个罪障逼出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于我们所皈依的境界,信心会有所动摇,那就整个前功尽弃。

那这个钱居士为什么会成功呢?他今天要往生极乐世界还不是很顺利啊,你看他吐血,心又极端的散乱,散乱当中还看到了过去造罪业的情况,使令他非常恐怖,甚至想要燃身供佛。这意思就是说:

万德洪名,它真是能够救拔我们的,它真是有这样的力量,问题是我们能不能从始至终不改题目,通身靠倒,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

我们从这一念心,夹杂着无始的烦恼跟无始的罪障,夹带这句佛号,从最初的昏沉掉举,慢慢慢慢的通过无量无边的障碍,最后达到内心的寂静,一心不乱,跟弥陀感应道交,这整个过程,肯定不是顺利的。在加护病房当中,或者在家中,那肯定是很多很多色身的内心的障碍,但是,问题是,你是不是从始至终保持对弥陀的皈依,这就不容易了。

所以上慧下天老法师,他打了一百多个佛七,有一次我问他,老法师,你打了那么多佛七,有什么心得?

他就讲这句话,念佛容易信愿难!的确,信愿难。我们对于净土法门的理论,不断的薰习,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把这样的道理理解,才能够拔除疑根,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