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讲)

请打开讲义七十五面,己三、修息二边分别止成就中观。

这个证果篇呢,智者大师依止他的证果的次第,分为空假中三观。那么,前面的空观呢,是观察诸法的本性,来息灭我们对一切法的执着。那么这个假观呢,是分别一切法的假名、假相、假用,他这个活动的范围、观察的范围,是从假相去分别。那么这个中观呢,他是把前面的空观和假观做一个平衡。事实上,这个中观,他不是另外案例的一个观法,他是把空跟假两个观法圆融在一起,把它达到一种平衡的境界,这个就是中观。我们看智者大师的开示:

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是名方便观门,非正观也。故经云:前二种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

这以下讲中观修学的目的。

为什么修学中观呢?说我们成就的前面两种的观:空观,假观,这是一个方便的观门而已,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观法。那么以下就以这个《璎珞经》来引证,说前二种为方便道,前二种就是空观跟假观是方便道,那么因是二空观,因为我空法空观的缘故,我们能够慢慢地进一步悟入到中道的第一义观,就是实相观。

那么什么是第一义观呢?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我们一念心现前的时候,同时知道这个众生他是假借因缘生。这个众生长的特别的庄严,但是这个庄严的相貌它不是自性有的,它是因缘有的,因缘有当然就会有变化的了。那么一方面知道它的本性是空,一方面知道它是因缘而有,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这个寂灭就是不分别,对空有二边都不分别。

所以这个地方讲息二边分别,就是我们要停息对于空假二边的分别,那么内心当中流入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子。那么流入萨婆若海,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若菩萨欲于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这个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这个是佛的境界。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这一念心,有这个我执跟法执啊,我们有时候也会起善心,我现在要布施,我要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的修止或者修观,但是我们一念心在修一个善法的时候,不可能兼顾另一个善法,比如我布施的时候,就会忘掉忍辱,我修止的时候就忘了观,修观的时候就不能同时操作止,我们凡夫的心里有这个执着,他就有障碍。

那么佛的那一念清净的心,他能够同时的具足一切一切的善法,没有障碍。佛陀在行布施的时候,他一定也具足了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佛的那一念心,他有这样一种堪能性,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佛法的功德。当然,这个我们非常羡慕了,那应该怎么办呢?应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

看这段文的意思,智者大师是讲出了一个消息,我们想要成佛,我们非常羡慕佛陀有这么大的功能作用,那同样是一个有情众生,佛陀那一念心也是有明了性,我们这一念心也是有明了性,为什么佛陀那一念心能创造那么大的功德,我们这一念心就不行呢?这个地方智者大师在讲述一个消息,说因为佛陀有中道正观的智慧。

说这个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是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一切诸佛,他凭什么成佛呢?他不是凭他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都是共外道的,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凭借的就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一个佛是例外的,没有一个佛。说他没有智慧,他成佛了,没有这回事情。

在这个地方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想要成就佛的功德,在一念心中,具足一切法,一切佛法,怎么办呢?怎么下手呢?应该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这个地方等于智者大师赞叹中道正观的一个功德,勉励我们去修习。

那么应该怎么修中道正观呢?中道正观的堪能性这么大,怎么修呢?看智者大师怎么说:

云何修正观?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

这以下讲这个中道正观的一个修法,先讲这个正。什么是正?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正。说我们现在有三条路,三条路只有中间这条路是正的,那么我们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空,它也不是完全的就是空;它也不是完全就是假,那么你能够去消灭你对于空假的执着,这个就是中。

智者大师讲这个正啊,他这个口气,就类似龙树菩萨在讲《中观论》的口气,他用否定的方式来开讲,他不用肯定的。那这个心性非真非假,所以你要去消灭你对真假的执着,你真假的执着消灭以后,你内心所呈现的相貌这个就是正。

那么什么是中道呢?

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

这个中道就是说,你观察一切法是非空非假,但是呢,你还不能破坏它的空假的存在。就是说,它是非空非假,但是它可也是即空即假,即空即假即中,智者大师经常说,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但是这个空假,它讲即空即假,不是有真实的空假的体性可得。那么这样子呢,就是中道的意思。

那么他修行的次第呢,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则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就是你刚开始先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然后再观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这样一个意思,这样的一个次第。

这以下,智者大师引证这个《中观论》的偈颂来证明这个空假中三观,他这个观法是有经论根据的,是根据龙树菩萨的《中观论》。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这个天台宗的观心法门,它这个传承来自于最初的慧文禅师,慧文禅师传给慧思禅师,再传给智者大师。而慧文禅师这个三观的智慧,这个灵感是来自于这个《中观论》的偈颂,所以这个偈颂我们也应该解释一下。

因缘所生法,它是一个所观境。修观,有一个能观的心,一个所观的境界,这个就是所观境。这个所观境是怎么回事呢?是假借染净的因缘所生的法,当然这个时候又包括了十法界的一切的依正诸法,一切十法界的五蕴六处十二因缘十八界。从天台宗的意思,它偏重在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你也可以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就是你现前这一念分别心。

说我这念分别心,我喜欢这件事,我喜欢那件事,我不喜欢这,我不喜欢那,为什么呢?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分别呢?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那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缘所生法,因为你过去有这样的因缘,有这样的造作,有这样的串习,所以你内心当中累积了这样的等流习性。这个就是你的所观境,就是你现前一念染净的心性,当然这当中也有染的有净的,都是因缘所生法。

那么我们对现前的一念分别心,应该怎么观呢?底下有三种智慧来观:

第一个,我说即是空。你观察你心中的一切染净诸法都是自性不可得,它的本性就是空。

我们一个修行人,有些人他对于自己的障碍,他能够很快的超越过去。说这个人学习佛法没多久,他的个性几乎是脱胎换骨了,这个人跟过去判若两人了。有些人学佛,你看他学佛三十年,还是老样子,原封不动,这个是怎么回事呢?跟修空观有关系。你一个人不修空观,那个自性执:哎呀,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不能改,能不能改变,不能改,我个性就是这样子,那果然不能改变了。你认为一个人一定有一个这样的个性,你一辈子不能改变,你下辈子还是这样子,这个改造生命,离苦得乐,就是一句空话,因为你的心性不能突破,你怎么改变呢?

所以说,我说即是空,这句话到是蛮重要的。你要去观察你心中任何一个想法、一个概念,都是可以改变的。你心中不管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没有关系,都能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站在因缘所生法的角度我们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它本性是空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造的。他过去喜欢拜佛,他的思想喜欢拜佛,他一拜佛他就欢喜,为什么,因缘所生法;这个人喜欢持戒,因缘所生法;这个人它不喜欢持戒,它喜欢布施,这也是因缘所生法;这个人贪烦恼重,这个人嗔心重,都是因缘所生法。换句话说,这些都可以假借因缘来修正,来改变,这就叫我说即是空。

另外一个观照智慧,亦名为假名,虽然本性是空,但是你动了一念头,它就会带动整个十法界的因果的变化,这整个十法界就是一个受生的力量,你动了一个菩提心的念头,你这个生命体就往这个佛菩萨的功德前进一步;你动了出离心的念头,就往二乘人的涅槃动了一步;动了一种增上的善心,就往人天的果报动了一步;动了一个增上的恶念,就往这个三恶道的果报近了一步。就是说,在毕竟空当中,你动了任何一个念头,它就有十法界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这个就是假观,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当我们把前面的自性空跟因缘有这两种道理,把它融合在一起,所谓的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也不要去障碍真空,这就是亦名中道义,这个中道就是这样安立起来的。你这个真空的智慧,这个自性空不要障碍因缘有,因缘有也不要障碍你的自性空,这个就是中道义。智者大师的中道,他是传承于龙树菩萨的思想。

深寻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别中观之相,亦是兼明前二方便观门旨趣。

我们就能够明白三止三观的真实内涵。

前面是说明中道正观的内涵,这以下赞叹中道正观的功德。这个功德我们分成两大段,第一个是总标,第二个是别释。看总标:

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则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

这段是一个总叹。说我们内心当中去观照中道的正观,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子表示你开始有佛的智慧了。佛眼,有一切种智了。

你内心当中能够安住在中道正观,安住在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正观,定慧均等,了了见到中道佛性。怎么个见佛性法呢?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这个是智者大师引用《法华经》的话。我们内心当中念念的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表示我们内心当中安住在大白牛车,行步平正。这个大白牛车走的时候,它是平正,不弯曲,就是说你生命当中不会堕入二乘,而且是其疾如风,直接了当,直趋涅槃城,直接趋向大般涅槃,速度很快,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获得一切种智了。

行如来行,就是成就如来的事业。什么是如来的事业呢?这以下开出来三种:

第一,入如来室。如来室者大悲心,内心当中安住在大悲心。

第二,着忍辱衣,成就这个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如来衣者柔和忍辱是。用这个忍辱的境界来保护自己。

第三,坐如来座,安住在我空法空的座,以如来的功德而自庄严。

说你观照这个中道的正观,你等于是跟三世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你内心当中,有诸佛菩萨的功德在内心当中慢慢的出现,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总叹。

这以下别叹。别释当中我们分成二门,先讲本门,再讲迹门。先看本门:

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则是普现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严净一切佛刹,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悟入大菩萨位,则与普贤文殊为其等侣。常住法性身中,则为诸佛称叹授记。

这个是赞叹他本门的功德。

你安住在中道正观,有什么好处呢?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这个六根清净是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功德。外道也能够修禅定,外道也能够在那一念寂静的心中:哦,今天有人要来找我,大概几点来找我,那个人是什么名字,是什么事情,外道也能够在禅定当中显种种的神通变化,但是外道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他不能够做到六根清净,他一定有所住,他有很多的执着,他有很多的挂碍。这个大乘的菩萨他也有神通,他也会预知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个境界跟他的心接触的时候,六根清净,他有这个无住的力量,当然这是一种智慧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六根清净呢?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一切佛法皆现在前。他无染着,一切功德都能自在显现。成就念佛三昧,我们一般凡夫念佛,我们能念的当然是我们能分别的心,所念的是阿弥陀佛功德的庄严,我们一般要不修中道的智慧,这个念佛的心情就是我是业障深重,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了脱生死,能够念的这念心是有真实性的,我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我是不能够解脱生死,所念的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一定能够救拔我,所以,怎么办呢?我对阿弥陀佛通身靠倒,这也不错。

但是,这样的念佛是一种有能所的自性的执着,能念的这一念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体性不能改变了。说我业障深重,真的是业障深重,不能改变了。那么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我只好去投靠他了,就像一个乞丐去投靠大富长者一样,当然这样的心境也是可以往生,不过这叫事持,这样的念佛三昧是事相念佛三昧。

这个地方讲念佛三昧就讲的更深刻,更深入了。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既然讲念佛三昧,那当然是感应道交了。这个地方的感应道交是怎么安立的呢?是安立在能念的心,我能念的这个明了寂静的心是毕竟空,那一念清净心的本性是毕竟空,佛的万德庄严也是假借因缘生,我们把它恢复到原点,它的本性也是毕竟空,一如无二如,所以说,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的万德庄严是我心内的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这个时候的念佛三昧是这样的意境,是安立在能念所念性空寂的境界,同体的法性见面了,在同体的法性里面感应道交了,这个当然就更深,更深入了。

安住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就是修这个首楞严大定。则是普现色身三昧,怎么个普现色身法呢?下面解释了:

普入十方佛土,他还不是一个身体了,现出各式各样的色身,到十方国土去,干什么呢?一方面教化众生,一方面严净佛土。他还能供养十方诸佛,供养诸佛,他还能听闻佛法,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悟入大菩萨位,则与普贤文殊等为其伴侣,也有这种境界。这个中道正观,他在自受用的本门有这么多的功德。

这以下总结本门的功德。

总之修中道正观的人,他的那一念心常住法性身中,则为诸佛称叹授记。佛陀要给一个人授记做佛,这个人要入正定聚才行,说佛陀为你授记作佛,结果你这个人造业到三恶道去了,这是不可以的。所以成就诸佛的授记,他这是入正定聚,那一定是初地以上。

这是赞叹本门的功德,这以下讲迹门的功德,从本垂迹。

则是庄严兜率陀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魔怨,成正觉,转法轮,入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则是初发心菩萨也。

迹门的功德就是说他能够从前面的本门,法报二身能够变现出一个应化身,先到兜率天,贤劫千佛都是在兜率天准备,然后降神母胎,然后出家,然后到菩提树下修行,然后降魔,然后成就无上菩提,转法轮入涅槃,八相成道。当然他不是在一个国土示现八相成道,在十方国土示现一切的八相成道,成就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真就是法身报身,是本门;这个应,就是应化身,这个就是初发心菩萨。

这个地方是赞叹修习中道正观能够成就这么多的功德境界。

这以下就引经典做证明。

《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华严经》讲初发心,他发起的那一念心是清净心,清净的菩提心,这个时候就是成佛了,当然成的是分证即佛。分证即佛是什么样的境界呢?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明白一切法的真实体性是即空即假即中,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就是说这个智慧的开展是我们自性本具的。

所以这个止观它的方向…我们一路学过来,智者大师他说这个止观的方向,就是莫向外求,他用止用观,这两个工具来开发你内心的智慧,果地的功德是你内心本具的,假借止观两个工具把它挖出来。

所以修止观,你一有念头,要心外求法,要跟谁呀,要假借外力感应道交,你迟早要出状况的。这句话到是蛮重要的,《华严经》的这一句话,所有慧身不由它悟,无量无边的智慧都不是外来的,是你自性本具,假借止观的修德开显出来的。

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当然佛陀的这个法性身能够变现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初发心菩萨就是佛,这是分证即佛,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了,同一个生命体了。

《涅槃经》云: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

这个地方讲发心。初发心菩萨,毕竟就是佛,初发心菩萨的那一念心跟佛的那一念清净心是没有差别的,没有差别是讲本质没有差别,量是有差别的。说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这个本质是无差别的,但十五的月亮的量比较圆满。

如是二心前心难,在成就这么多的清净心,初地的清净心,二地清净心,乃至于十地的清净心,这个初地是最难的。因为你从凡夫到初地障碍特别多,初地以上就容易了。《华严经》讲一个譬喻说,就像我们从此岸到彼岸,这个船,你刚开始要离开陆地很困难,这地心引力,你要用力划,等到这个船到了中央以后,有了风,离开了大地的吸引,你就顺着风向掌握好方向就好了,它很自然的往另外一个彼岸去前进。

就是说我们初心菩萨,烦恼障碍你,你起烦恼了,我不发心修菩萨道了;罪业障碍你,你过去有杀盗淫妄罪业了,他也障碍你;果报体,老病死,它也障碍你的菩提心,三障。所以说成就这个初心是比较困难的。

《大品经》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法轮,当知则是菩萨为如佛也。

说初发心就能够安住道场,转正法轮,这个菩萨跟佛是没有差别的,这是讲本质没有差别。

《法华经》中,龙女所现珠为证。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已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这个初心菩萨就像《大品经》中的阿字法门,阿就是无生的意思。也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等等,这个都属于初发心菩萨的证果之相。

智者大师讲这个证果,本来佛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智者大师把这些功德会归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智慧,就是内心的智慧,他这段经文一路读过来,他表显佛菩萨很多很多的功德,他处处赞叹这个功德的根源就是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

过去临济宗的祖师,黄檗禅师,有一天在行脚的时候,碰到一个修苦行的比丘,他们两个人相约同时行脚,走到河边的时候,黄檗禅师在那等船,那个修苦行的比丘他有神通就踏着水,一步一步踏着河走过去了,走到对岸去了,到了对岸以后,黄檗禅师坐的船也过去了,黄檗禅师说,饶你神通变化,步步莲花,佛法还是在老僧这一边。意思是说,这种神通变化的境界,是共外道的,佛法的功德是约内心,佛法三世传承的是内心的智慧。

为什么佛陀那么重视内心的智慧呢?而不重视这种外表的东西呢?

因为你内心有智慧,你但得本不愁末,你总有一天会开显出外表的功德。你一开始就从外表去下手,会让你起颠倒心,而这个外表的东西,你没有智慧的支持,你还不一定造善业,反而让你堕落,所以他这个地方讲它的根本。

古人讲,什么是佛法的根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今天把法界摄用归体,法界当然指十法界,十法界的差别,法界整个圆融体会归,就是我一念心性的迷悟,依体起用来说,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我一念心迷悟的心就开展出染净的十法界。

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这句话怎么体会?我想我们每一个念佛人,我们在内心的深处去忆念弥陀的名号,这几年来,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应该有感应的事情出现,但是你会发觉,为什么你同样忆念一句佛号,但是你不同的心境,感应不同?当你内心越真诚的时候,阿弥陀佛在你的心中表现的功德就越大;当你的心越随便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名号在你的心中表现的功德就越小。

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表示说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无自性的,所以,你那能操作的一念心是关键点。

这个意思就是说,修止观是很重要的,虽然你今天在那个地方打坐,什么事情都不干,但是你是在改造内心,这是一个大事业。你无量无边生命的变化,就在你那一念、念念之间的止观当中慢慢成就,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你从根本上去调整你内心,你整个生命的法界就开始变化了,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是讲这个初心菩萨的证果之相。

戊二、明后心菩萨证果之相

后心菩萨,是指初地以后,初地的后心,乃至于成佛。

次后心菩萨证果之相: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

这以下我们讲后心证果之相。后心当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了,不可思议我们怎么知道呢?根据教理的说明,我们也能够判断不离止观,这以下就引证:

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云:殷勤称叹诸佛智慧。则观义,此即约观以明果也。《涅槃经》广辩百句解脱以释大涅槃者,涅槃则止义,是约止以明果也,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约观明果,则摄于止,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涅槃经》中虽止明果,则摄于观,故以三德为大涅槃。此二大经虽复文言出没不同,莫不皆约止观二门辨其究竟,并据定慧二法以明极果。

二地以上的菩萨,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不可思议,事实上他的功德也离不开止跟观的功德,这以下智者大师引经典来证明。

《法华经》使令二乘人发菩提心,他是用什么功德来引发二乘人呢?佛陀是殷勤赞叹诸佛智慧。还是以智慧来代表佛的功德,当然这个是观的意思。

《涅槃经》讲佛的功德百句解脱,解释大般涅槃,涅槃是止义,以这个止义来发明果。大般涅槃就是常寂定,这当然是止的意思。

前面是个别讲止跟观,这以下把止观给会归在一起了。

《法华经》中随约观来说明佛果,但是当中也有止的意思,所以说,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这是体真止。

《涅槃经》虽然明显的讲到这个止来发明佛果,但是,他止当中也有观,所以三德为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是止,但是他里面有三种功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个般若德就是观的意思。

所以这两部经,虽然文字上有出没的不同,出就是显露,没就是秘密。《法华经》偏重在观,以观为显露,以止为秘密;《涅槃经》是以止为显露,以观为秘密。但是,事实上都是以止观二门来说明佛果的究竟,而且以定慧二法来说明这个极果。

我们刚开始修止观,止就是止,观就是观,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有所得,很难说这个止观双运,因为止是无分别住,观是有分别住,这个对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来说,这两个是不可能同时操作的,但是圣人的那一念心就不同,他能够止观双运,二地菩萨有这种境界,他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乙三、结论

行者当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新译《金光明经》云:前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皆约修止观二心以辨其果故。

最后的总结,智者大师引这个《金光明经》来说明。

前际如来,指的是初发心,初地菩萨,见道位的菩萨,他那一念清净心现前,是不可思议的,离开一切的名言分别,一切戏论。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但不可思议,他有种种的庄严。初地菩萨开始从空出假,开始广度众生,有各式各样的功德庄严。后际如来就是究竟佛果,常无破坏,常乐我净的功德是恒长的受用,常无破坏。这是以止观来成就,来辨别它的佛果。

最后智者大师讲一个偈颂做总结:

《般舟三昧经》中偈云:

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

说诸佛的解脱,他不是改变别人,也不是改变环境,那诸佛是怎么解脱的呢?诸佛是从他自己的内心去成就解脱,三世诸佛都是以止观的力量来调伏自己的烦恼,而成就解脱,不是去改变别人。

他这个解脱的相貌是什么呢?心者清净名无垢,刚开始是先求清净心,就是修空观来调伏自己的我执和法执。

第二个修假观:五道鲜洁不受色,能够观察这五道,这五道实际上等于是六道,这六道的差别的因缘果报,都能够鲜洁,能够清楚分明,但是又能够不执着,这是假观。这个不受色,意思是这个假观是从空里面出来的,从空出假,所以他能够不受色。

有学此者成大道,你能够从这两个方向,空假二观去学习,你就能够成就佛道。

誓愿所行者:须除三障五盖。如或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修止观还是要从内心的烦恼去调伏,三障五盖。

甲四、结示劝修

我们这个小止观,将述此义,大科分四,有四大科:

甲一、解释标题,解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标题。

甲二,作者略史,介绍智者大师的简要历史。

甲三,随文释义,我们就随顺智者大师的本文来解释。

甲四,结示劝修。

这个是第四科。结示劝修是说我们刚开始修止观的那一念心,有杂染的也有清净的,所以它有空白的,也有黑点。换句话说,修止观的目的就是把那个杂染的黑点去掉,这怎么办呢?这当中依止两个法门:

第一个,自依止。这个自依止就是依止我们的菩提心,你刚开始依止你的菩提心,你修止观的目的是不求人天福报,不求感应神通,你修止观的目的,就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修止观,依止你内在的菩提心。

第二个,法依止。依止佛陀的正法,就是止观二法,当然这当中也要有持戒做基础,你还得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以持戒做基础,然后来修止修观。

根据自依止、法依止,我们这一念心慢慢慢慢就能够从杂染成就清净,我们的生命也就能够从痛苦转成安乐。

我们这次的止观就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我们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