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请打开讲义第四十四面,三者体真止。智者大师把这个止的所缘境,分成了三个:

第一个是系缘守境止。系缘守境止的所缘境是一个色法,或者是鼻端或者是丹田,或者是佛号,它就是一个色法。

第二个制心止。它是一种对内心的反观的觉照,它的所缘境是心法,就是一个正知的力量。前面的系缘守境止是一个正念的力量,这个制心止它是一个正知。这两个事实上在操作的时候,这两个是同时的互相配合,这两个都是属于止,完全是属于禅定的方法。智者大师说,此二者皆是事相,不须分别。它是一个事相,虽然明了寂静,但是这种寂静它还是一个相状。

三者体真止,这个体真止,它就是一个无相的境界。它也不是散乱,它也不是寂静,非寂静非散乱,它是一种无相的真理,离开了那种所有的对待。前面的寂静它是对待于散乱安立的,它还是有相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换句话说,这种有相的境界还是容易破坏的。

这个体真止,这个体,就是体会通达;真,是真如理,我空法空的真理。那么为什么叫真如呢?真就是真实不虚,我空法空的道理是生命的真相,是真实不虚的。如者,不变,它是恒常不变。你不管是打妄想,造了很多的罪业,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我空法空;你修了很多善业,我们的身心世界还是我空法空。这样的一种道理是不随顺染净的因缘而有变化的,叫做如。

那么我们体会了真如理以后,在这种真如的境界安住而不动,这个叫做体真止。事实上这个样的体真止,是先观后止,先观察真如的道理,使令真如的道理在我们的心中现前,然后再安住在这个真如的境界不动,这叫体真止,先观后止。

我们看智者大师的说明。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

这是讲出一个大纲。说什么是体真止呢?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它不像前面的修止,它是锁定一定的所缘境,而是你心中想到什么所缘境都可以。都可以怎么去修止观呢?刚开始你想到什么,或者是想到三宝的境界或者想到五欲的境界,你悉知从因缘生,它都是假借因缘的力量而生起的。所以说,假借因缘生它的本性是没有真实的体性的。

这个时候,你知道没有真实体性,那么当然内心不取着了,你取着也取不到什么东西,因为它没有真实性,如梦如幻。这样子,妄念停下来,所以安立做止,是这样安立止的。把这样的内涵再引经证明:

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 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

这段经文我们分两段: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这个是讲到修观的方法;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是赞叹观的功德。

首先我们观察这个体真,怎么样去体达真如呢?这以下有一个法语来引导我们这一念心去体达真如。他说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这一切的诸法,当然主要的就是色心二法,开出来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相貌有十法界的差别,有佛菩萨这种功德庄严的五蕴,有二乘的偏空的五蕴,有人天可乐果报的五蕴,有三恶道痛苦的五蕴,这五蕴有十法界的差别。

当然,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识——了别,每一个人的生命的色心的活动状态不会完全一样,这一切的法叫一切诸法。我们刚开始先不要管别人的五蕴,你就管你现前的五蕴。你怎么去观察你现在的身心世界呢?你是一个人的果报,人的思想,你观察你的身心世界,因缘空无主,这个因缘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在修观的时候,这个一切法因缘生,这句话当然是龙树菩萨的根本思想,智者大师在修观的时候,他引用很多龙树菩萨的思想,就是因缘观,因缘性空。

佛法说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缘有,因缘而有,我们凡夫对一切身心世界的存在认为是自性有。就是说,在佛法的观念当中,我们凡夫最大最大的毛病,我们认为我们这个身心的生命体是真实的,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我们认为我们的生命体是真实有,是真实有就不能有变化,我现在是这样的状态,我明年也是这样的状态,我三十年后也应该是这样的状态,因为我的生命是真实有。那么,只要我的身心有变化,我就会痛苦,乃至于我有癌症,我就不能接受,因为我的身心世界是真实有,怎么会有变化呢?有变化,我们会认为不正常。所以我们凡夫会起很多很多的烦恼。

在佛法思想的解释,他为什么会起烦恼?一个人好端端的谁会起烦恼呢?就是我们会认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真实有,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件事情非常严重。这样子的想法,是我们个人的一相情愿的想法。但事实上我们的身心世界,佛陀否定了自性有,佛陀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因缘有,这个因缘主要就是业力。

说你今生是个男人,你用男人的相貌,男人的思想在过你这一生,当然男人有男人的思想,男人是以事业为重嘛,你这个工作就是为了家庭,养家糊口,创造你的事业。你死掉以后,你没有到天上去,也没有到三恶道去,你变成一个女人,你变成一个女人的相貌,女人的思想,女人有女人的思想,照顾家庭,相夫教子。你的身心从今生到来生起了那么大的变化,不管色身的外表,不管内在的思想,完全不同,这怎么回事呢?就是因缘有,就是业力,你今生所造的业力,不断的薰习你这一念心识,你这一念的心识就变现了这样的果报出现。

就是说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现在的身心状态,你不可能经常保持这个状态,它会流动,会变化的,这是讲诸行无常,生灭变异,而且是诸法无我,虚伪无主。什么叫虚伪无主?你的身心世界就像流水不断的变化,而你对这个变化的相貌完全没有自主性,你的身心世界的每一个刹、每一个刹,在老病死当中,你说我的身心世界不可以老病死,这个老病死的法要停下来,你停不下来,因为你没有自主性,这个身心世界不是你能够主宰的,你只能用你这个果报体,来断恶修善,可以。你这个果报体的背后的因缘是由业力来主宰你的生命的,你的身心世界会变好,变成可乐,变的不可乐,变成什么什么情况,你完全不能参杂你个人的意见。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自性有,它是因缘有。

这个自性有就是说,你不必假借因缘,它就能存在,它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一个东西,它是如此的独立,如此的有自主性,我们凡夫是这样的看法了,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它是因缘空无主,你的身心世界的出现,它背后有一定的轨则。什么样的轨则?就是善业恶业的轨则,它的这样一种变现流动,使令你的身心世界也不断的流动,不断的变化,所以说空无主。

佛法安立这个空的意思就是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就是空。第一个它无常,无常故空;第二个无我故空。它这个变化相,你完全没有自主性,无我,你不能决定的。你什么时候变老,有些人老的快,有些人老的慢,什么时候死亡,你完全不能自主性的,这个就是你没有一个主宰性,所以佛法安立空,是就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简单的讲,就是生灭变异,虚伪无我,所安立的空,这个空叫自性空,否定我们对于自性的一种执取。

我们透过这样的一种无常无我的观察,我们知道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不断的刹那刹那的生灭流动,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个时候有什么好处呢?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这个时候就把我们的攀缘心,慢慢慢慢的调伏了,能够通达到身心的本源,通达到我们身心的本来面目。

我们要把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暂时的停下来,假借佛陀的法语的引导,就是说,你不要老是用你过去的思考模式来想你的身心世界,就是把你心中的思想先停下来,然后你依止佛陀的法语的引导,来观察身心世界。

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因为因缘立故,所以是空无主的。这样子,你就能通达你身心世界的本来面目,你就有资格称为一个沙门,一个修行人。

这个体达真如,跟前面的禅定不一样。前面的心缘守境止跟制心止,内心这种寂静的相貌,内心是无分别住的,他还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它还是一个因缘所生法,通于外道的。那么这种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跟它的境界不同,离一切的相,离一切的分别。

五祖弘忍大师,他晚年的时候要找一个传法的弟子,他座下有两个弟子,提出他们两个对佛法的理解。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从这个偈颂我们看出来,神秀大师还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怎么说呢?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两个都比喻都讲的好,身体就像一个菩提树一样,内心就像一个镜子,观照万法。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当然是照心,把我们这一念心有烦恼活动的时候,让它停止下来,有善心的时候,尽量让它增长,这也是很难得的,断恶修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自我的执着是在的。

就是说,用功了几十年,你还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还是在一种很粗浅的有相境界里面活动。

六祖慧能大师的见地就不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能够在抉择身心的时候,他这一念明了的心它能够观察到本来无一物,你看这种境界,看到我们身心世界,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在整个生灭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存在。就是这个身心世界,它就是一个色法跟一个明了性的合和体,它不断的流动变化,今生是一个男人,死了以后变成一个女人,也可能变成一个卑贱的蚂蚁,蚂蚁的业力受完以后,善业起现行变成一个尊贵的转轮圣王,那是一个高贵的色身,充满自信的内心。我们的身心世界在流动当中,恒转如暴流,像水流一样,不断不断的相续,可也不断不断的变化,而整个相续变化的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

六祖大师看到的是一个真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宗喀巴大师的上师阿底峡尊者,他从印度来到了西藏,他到西藏以后,他就问西藏人说,你们是怎么修空观的?西藏人说,我们修空观,就好像说,前面有一头牛,在这个地方跑过来跑过去,我们就观想说,这头牛本来不是一个牛,它是一个木头做的一个木马,不能活动的,没有生命体的木马。那它怎么会出现牛呢?因为我加持了咒术,使令它变成了一头牛,把这个木马用了咒术的因缘,使令它变成一头牛。

阿底峡尊者听到以后,说:哎呀,我来到西藏就是来对了,你们果然不知道空观。西藏人就问阿底峡尊者:上师啊,你怎么修空观?他说,我修空观,我看到前面有一条牛,我不是依止木马,对木马持咒而变成一头牛,我这个咒是对虚空持咒,从虚空当中变现出一条牛的相貌出来。阿底峡尊者他这样的看法,跟原来西藏人的看法,就是这句话,一个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一般人对于生命的轮回,有些人他相信了佛法,他也能够相信生命是变化的,他能够接受,生命是相续的。但是他认为说,我这个生命是一个男人,下辈子变成一个女人,这是果报体的变化,我那一念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是不变化的。讲一个譬喻,我今天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坏了以后,我的房子不要了,我到另外一个房子去,更高贵的房子,我积集了善业嘛。但是这个房子有破坏,有变化,里面的人是不变化的,就是这个我是不变化的。

就是说,我们总是认为生命当中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问题很严重,就像说你对木马施咒术而变成一头牛,你还是认为这个牛的本质是木马,还是一个木头,还是有实质的东西,这个空观是不彻底的。阿底峡尊者的空观是认为,牛是由咒术加给了虚空,从毕竟空当中,咒术当然是指的业力,这个咒术的因缘而变现了一只牛,如梦如幻。这个牛的因缘结束了以后,再用咒术变现一个兔子,等等。

所以说,我们在修观的时候,关键在因缘空无主,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前面修的禅定,内心当中明了寂静安乐,但如果外道到这个时候,他认为他那一念心的自我是在的,是我很寂静。什么是我呢?我这一念心当中有一个常一的自我,前面的我是躁动的,现在的这个我变成寂静了,这个寂静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寂静的我存在,这个就是禅定的境界。

到了观的时候,把那个自我的执着给消灭了,你为什么会寂静?因缘所生法,我不断的正念正知的因缘,使令它现出了寂静的相貌,这个寂静的相貌当中没有一个常一的我的,没有的。当我遇到了扰动的因缘,我寂静的相貌消失了,又恢复了散乱心,禅定会破坏,所以有相的境界就会变化。

不管我是散乱,不管我是寂静,这当中都没有一个常一的我存在,都是因缘所生法,这个就是我们在修空观的一个观法。就是观察它因缘所生,所以它的本性是毕竟空的,它的自性是毕竟空的,这就是我们要观察的一个方向,这个样子观察以后,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这个真实的把我们的散乱心熄灭,还把我们的颠倒无明的心也熄灭,这个时候通达到生命的真相,就是恢复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不要加上你的个人意见,我们色身的情况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相貌,让它呈现它本来的面目,这样子你有资格成为一个修行人。这是一个总说。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

我们在坐禅的时候,我们虽然观察一切法因缘空无主,但是妄念不能停下来,这以下怎么办呢?

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前面的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这是一个总相观,这以下把它分成时间跟空间的两个别相观。

先看时间:说我们现在这样的观法还是不能切入,心还停不下来,那个妄念还在,反观所起之心。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忆念说这一切所生法,我们就观照这一念心,从三个时段: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比如我们现在起了一个贪烦恼,我们第一个会认为这个贪烦恼是真实性的,既然是真实性,当然对我们的扰动性和对我们的影响力就很大,我们只好跟着它走,因为它有真实性,它有主宰性,我们不得不随顺它而活动。那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把这个贪烦恼的活动,去观察它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相貌。

说这个贪烦恼,我本来没有这个贪烦恼,我本来在贪烦恼活动之前我的心很平静。未生无潜处,这个贪烦恼未生之前,它是潜伏在哪里呢?觅之了不可得。因为没有生之前,它没有一个潜伏的处所。

正生无住处,它正活动的时候,你的贪烦恼在活动,它在恼害你,但是贪烦恼正生的时候,它住在哪里呢?它没有一个依止处,在身内,在身外,在中间都找不到,它只是有一个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你找不出来它的真实体性,正生无住处。

生已无去处,贪烦恼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它就是生灭变异的,时间久了,它过去了,当然,它可能造业,它也可能被你克制住了,它不造业。它现在离开了以后,生已无去处,它到哪里去了呢?也觅之了不可得。

我们也可以透过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来观察,其实我们这一念心的自性是不可得,这也是一个方法,观察这一念心的相貌真实性是不可得。

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

这是一个调伏内心的方法。

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

这个很重要了。我们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毕竟空,可不能落断灭见,因为我们所谓的观空是因缘性空,从它的一个因缘的变化,知道它的自性是毕竟空,但是它刹那刹那的暂时的作用是存在的。

所以智者大师说,即空、即假、即中,当体即空,当体可是即假,空假不二就是即中。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不能否定缘起的差别作用,因为它刹那刹那的善念,它会引生未来可乐庄严的五蕴果报;因为它刹那刹那的恶念,会对我们引生未来丑陋不可乐的五蕴果报,这样的一种善恶功能的作用,我们是不能否定的,我们所要否定的,所要熄灭的是一种自性的执着。

所以说,虽然观察这一念心不住,它的自性绝无所有,但是它刹那任运觉知的善恶的念头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叫因缘有。那么这是一个时间的观察,再看空间的观察:

又观此心念,以内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

这个讲空间的观察。说我为什么会有这一念心呢?这个十八界,这个是要有内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在的六根跟外在的六尘接触,就是我们根,眼睛跟色尘接触,这个眼识才能够生起活动。这个根尘没有相对之前,这个识是不能活动的,可见这个识的活动,是假借因缘而生,离开了因缘它就不存在了,离开了根尘的因缘,识就无生了。那么既然是因缘生,那么生就是无生了,它只是暂时的因缘生。那么观察到识的生起是这样,住相灭相,亦复如是,它都是假借因缘而生住异灭。

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生灭的这种相貌,它是假立的。因为事实上它的自性从来没有生的,只是我们约着它暂时的作用因缘而安立它是生灭,当我们的生灭心停下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寂静的这种真理就现前了,了无所得。我们明白了一切法的真实体性是不可得,都是假借因缘生,这个就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

这个涅槃空寂之理,在大乘的角度,它不是死了以后才出现,而是就着你的身心世界,你能够如实的抉择,知道你的若身若心若识,都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刹那刹那的生灭,生灭变异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有主宰性的自体存在,这个就是涅槃空寂之理,你安住了这个道理以后,你所有的攀缘心,有所得的心,全部的停下来了,这就是体真止。

这以下引证。

《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这以下就引《起信论》来解释这个体真止的相貌。

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修止观很重要,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不管是修止修观,它有时候就会向外奔驰散乱,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摄来住于正念,把它摄持,安住在正念。

那么什么是正念?这以下解释了: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你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心所变现,而能变现的心,它的自相也是念念之间的生灭,也是不可得。

这个自心不可得,我们再把它做一个附表把它解释一下,这个观念很重要,看附表第五。

这个附表第五是一个说明无我观,出自龙树菩萨的《中观论》。前面的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它是比较广泛的观察一切法,包括我空也包括法空,这段的《中观论》,它讲的比较扼要,直接从我空下手。这个我空观,他怎么观呢?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若我是五阴 我即为生灭

若我异五阴 则非五阴相

若无有我者 何得有我所

灭我我所故 名得无我智

得无我智者 是则名实观

得无我智者 是人为希有

——《中论》观法品

这当中有三段的偈颂,前面的两段是一个正修,第三段是一个叹德。正修当中,第一段是修我空观,第二段是修法空观。先说明我空观。

这个我空观的修法它是这样:我们凡夫的心情总是认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就使令我们很容易起烦恼,无明就会缘行,就会造作很多有漏的业力,由这个行就会创造这个识,一个有漏的阿赖耶识,生命的一个自体,这个心识就会创造一个名舍六入处,乃至于生老病死,现在的关键是生命体的执我,这是流转生死的根源。

那么我们修无我观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先把这个我做一个定义。什么是我?这个我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常一,恒常住不变异。

第二个,它有主宰性,常一主宰。

说这个我,要能够成立,第一,它要恒常住不变异,叫常一。小时候的我跟长大时候的我是一样的,长大以后的我跟老的我是一样的,不能变化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都不能变化,我生生世世这个自我都不能变化,这就是我的定义,常一。

第二个主宰,它必须有主宰性,我对我的身心世界能够主宰,我能够决定我身心世界一切的相貌。

这是一般的我的定义,这样子才能够成立的。现在我们把这个我做了定义以后,我们要把这样的做一个观察,看我们的身心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相貌。它的无我观是这样子,先把这个我的定义把它决定下来,然后你把这个定义放到身心世界去观察,看你的身心世界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说若我是五蕴,我即为生灭,这是第一个即蕴即我。

假设我们就着这个五蕴就执着是我,好,色蕴是我,你说五蕴就是我,五蕴的本质就是我。什么是我呢?有些人说,色就是我。什么是我呢?我现在表现出来的这个两个眼睛耳朵一个鼻子的这个身体就是我,我慢慢慢慢变老,最后我就死掉了,这样的执我,容易落入断灭见的。或者说我的思考模式就是我,我现在很多很多的思想分别,我思故我在。但是这样龙树菩萨就提出一个反驳,若我是五蕴,我即为生灭,这个五蕴的法是生灭的,你的色身不断的老病死,你的内心随着你不断的学习,它们接受思想的这种薰习,这个思想会变化,你小时候的思想跟长大时候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你今生的思想跟来生的思想不一样。如果说,我是五蕴的某一个自体,或者是色或者是受想行识,那么我就是生灭相。那么这个生灭相就违背了我的定义,那这个我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即蕴即我是不能成立的。

那么即蕴即我不存在,那么离开了五蕴,五蕴不是我,有另外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住在五蕴当中,离开了五蕴有一个我,这样子可以成立吗?

若我异五蕴,则非五蕴相。那么我是离开了五蕴单独存在,那么你这个我就不是五蕴的相貌,那么请你说出这个我的相貌是什么?那就讲不出来了。说,我是有颜色的,或者是能思考的,你讲出一个都是被五蕴所摄受,佛陀说,身心世界离开了五蕴没有东西了,佛陀的五蕴的内涵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都涵盖在里面,你随便讲一个一定是摄受在五蕴的一部分。

所以说,离开了五蕴有一个我,那个我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因为你讲不出离开五蕴另外有一个什么东西,你讲不出来。所以若我异五蕴,则非五蕴相。那么不是五蕴相,那相貌是什么?讲不出来。所以这个东西是你自己捏造的,没有真实相的。

那这样子,五蕴本身是我不能成立的,因为五蕴是生灭的,那么离开了五蕴有一个我,也不能成立,那结论,我是不可得,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是我们自己的遍计执捏造出来的,这个是我空观。

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名得无我智。我们由此类推,我不可得,我所取的境界亦复如是,也不可得,都是假借因缘生,它的本性是毕竟空。那么消灭了我跟我所的执着,这个就是无我智。什么叫无我智?它不是否定你的身心世界的存在,而是把那种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的执着给消灭了,这个是讲正修。

这以下叹德,龙树菩萨对这个无我智慧的赞叹。

得无我智者,是则名实观;

得无我智者,是人为希有。

你能够得到无我的智慧,你真实观察到你生命的真实相,真实观。你前面认为有一个我,那是活在你自己的颠倒妄想中,本来不是这样子的,你认为是这样子的。那么,得无我智者,是人为稀有。这个人是甚为稀有,不是一般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所能够做到的,这是一个过人法,那是一个圣道的法门,这个人特别的珍贵,特别的稀有。

这个无我观,在佛法当中,不管是小乘的学者,不管是大乘的学者,都是以无我观做基础。我们刚开始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对经论的学习不够,我们会认为有一个我,当然,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我们也会强迫自己去断除身口意的恶业,强迫自己会修习一些善业,但是,你内心的执我的分别还在啊,你断恶修善始终不彻底,因为,当你的断恶修善跟你的自我,你碍着这个我啊,因为有我啊,就会我爱、我痴、我见、我慢。当你断恶修善跟你的自我利益冲突的时候,你就做不下去了。

当这个断恶修善的行为跟自我有冲突的时候,你这个断恶修善就做不下去了。而且,人跟人之间的相处,有自我,那你就会有对立,你不是骄慢,就是嫉妒;不是嫉妒,就是骄慢。看到另外一个我比你这个我更殊胜,你就嫉妒他;看到别人这个我,比你这个自我还差,你就骄慢。所以这个有我啊,罪即生啊。这句话讲的对,自我的执着不消灭,我们真正要断恶修善是困难的。

我们内心当中那个躁动不安,那个不安全感啊,要保护自我,就经常很疲惫,你总是觉得内心寂静不下来,你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弟子心不安,因为你要保护这个我,很辛苦。

那么你能够慢慢的观,随顺佛菩萨的这个法语的引导,若我是五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蕴,则非五蕴相。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生灭,五蕴的自体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会平静下来。

我们一个人修无我观,他会有一个很特别的感觉,你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自我,你不会怕死,不怕死。因为,我们一个人,有我的人,他特别害怕死亡,他面临死亡的时候特别害怕,因为他害怕这个我会受到伤害。

那么你一个修无我观的人呐,已有空依故,一切法得者,你观察到无我的同时,你会深切的感觉到,原来生命是无量的。你观到我空观的时候,你同时会觉察到生命是相续的,你同时会感觉到,而且这个时候你不但不怕死,你对于断恶修善你更主动积极,原来积集善业是如此的重要,那个时候你观察业果,断恶修善会做的更彻底。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长者,叫须达长者,大家应该不陌生,又叫给孤独长者。当然,他是一个证得初果的人,他已经证得我空,断了见惑,断了我见的烦恼,对我空的智慧有这个圣解。他本来是很有钱的,这是一个富贵的家族嘛,世代都是有钱人。但是他后来…一个证得我空的人那还得了,对于佛、法、僧、戒,四不坏性。那么他看到佛陀,看到出家人尽心尽力供养,把家产都耗费殆尽。

这当中呢,他的家里面有一个守护神,就出现了,就说主人啊,我守护你们家族已经好几代了,我看你们祖先都很有钱呐,到你这一代,你都把钱都供养三宝了,你从现在开始不要供养三宝了,钱要留下来自己用。须达长者当时就很生气,他是一个初果的人,他对三宝皈依的心很强,他说,你这样的看法,你出去好了,我不要你护持了,这守护神就没办法了。这初果的人也是有威德的,叫你出去你就出去了。

出去以后,他在外面流浪了几年以后,他就后悔了,我应该回到我主人的身边,我主人是一个有德行的人,那么他想要回来又不敢回来,就找这个释帝桓因,说我过去,讲话触恼我的主人,他把我赶出来,我现在想要回去怎么办呢?

释帝桓因说,你要向你的主人忏悔。然后呢?你告诉你的主人,在一个山头有一些珍宝,这些珍宝都是无主物,就是历代很多很多人留下来,现在地层流动啊,本来是留给子孙,但是这个子孙都死亡殆尽了,而这个地层在动,这个珍宝流动到某一个山区的某一个地点,你把这个珍宝告诉你主人,他就有钱了,但是你以后不能再障碍你主人护持三宝,你要向他忏悔。然后这个守护者回去以后就如实忏悔,把这个珍宝告诉这个须达长者,他后来又变得很有钱。

这个意思就是说呢,我们一个人,要真心的皈依三宝,你还得修无我观才可以。我们可以试试看,一个我很大的人,你念阿弥陀佛,那个皈依的心是有限的,因为你这一念能皈依的心在忆念弥陀佛号的时候中间有一个自我,谈不上通身靠倒。

什么叫通身靠倒呢?就是完全的皈依上去。一个有自我的人,不能够通身靠倒,你经常爱着自我,保护自我,你很难完全皈依在弥陀的名号之下。所以这个无我观,它是所有修行善法的基础,这种观跟禅定不同,禅定会退失的,这无我观,你乃至一刹那的相应,功德就不可思议。

你看这个大乘经佛陀说,你修无我观,你就是这么短暂的观一次,功德就是无量无边的,你曾经有这么一样的感觉,无我感觉出现了,就不得了。因为这个无我观一念的相应了,它是从根本去动摇你无始劫的烦恼跟罪业,从根本上动摇。因为你无始的烦恼和罪业都是以自我作为依止,这个我被你消灭以后,烦恼和罪业就没有依止处了,是这样子的。

所以说,我们能够修观,这个功德超过止。当然你内心当中不寂静,修观还不容易相应,这两个是要配合的。

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就是体真止,这个体真止事实上,它是先修观,先修我空观,法空观,然后再安住在这种空观的境界里面,叫止。最后我们看智者大师的一段结论。

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我们在修习止观,刚开始很难马上安住,这个时候你不能强迫自己安住的。你太过用功,太过用力了,有时会发狂的。所以你有这个我空观、法空观会好一点。你知道我空观以后,在调伏妄想就会有力量,跟你过去有一个自我的人,感觉不一样,你在调伏这个妄想会比较轻松一点,这个妄想不是那么的真实,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有力量。

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修止观就像这个射箭,刚开始射箭,就射不到红心,但是你慢慢地、慢慢地,它就会接近红心,总有一天,一箭射入红心,跟这个止这个观相应,慢慢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