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

问:弟子工作特忙,暂时还未入佛门。这次来参加夏令营,是母亲说这次机缘太难得,非常想让我来参加,为了满母亲的愿,孝顺母亲,我勉强来了。开始以为可以一边在网上工作,一边参加夏令营活动,没有想到课程排得这么紧,手头工作又压头,因为这些工作又必须这几天完成,所以这些天内心焦躁,睡也睡不好,不免对母亲有些怨气,课也没心思听。请问,我该怎么调控自己的情绪?怎么才能消除对母亲的怨气?

大安法师答:从你这段话来看,都能看出现代一般的……可能你是有一技之长的,可能是大白领了,骨干人士了。但是,你首先要感恩你的母亲,你母亲太慈悲了,就会感觉到你在职场上这样地干,不对生命的价值有所思惟的话,对你的现在和未来不好。所以你母亲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有眼光,让你过来。你勉强来了。来了,你就安顿下来嘛。来了,还想到要去做繁忙的工作,两头都不讨好。

这个夏令营的课程安排是让大家有一个机缘了解我们大乘佛法,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其实接受这些信息,你要生稀有难遭之想,这是在社会上听不到的,也是教育不能给你的。你的工作,难道这几天就不可以放一下吗?世间上有一些一定是必须的事情吗?如果有点空性的思惟,没有什么必须的,也没有什么离开你地球就不能转的。不要把自己看得是很重要,很唯一,很不可缺少,恰好你要从现有的惯性的生活当中要抽离出来,要空灵几天。

现在要你空的时候你空不了,这是你的烦恼,这是你的习气,这是你的业障,搞得公司的工作也没办法做,现场的课也没办法听。而且,尤其重要的你对你母亲还有怨气,那你大逆不道,不孝之子。你母亲是悲心切切,天下最值得尊敬的是父母的心,她太慈悲了,她太关爱子女的命运和前途了,她为了让子女活得更好,她可以献出她的生命的。所以,你要把自己执著的心放下,如果你就这个事情都放不下,还是这么样的一种胶着状态,说明你还真没有一种洒脱的空性的思惟。当一个没有空性的思惟的时候,这种人是干不成大事的,只能永远的就在操作层面干一点忙忙碌碌的事务而已,成不了一个领袖人物,领袖人物不是你这个样子的。

所以现在怎么调控自己情绪呢?你就想,只当自己活埋了,只当自己在这个世间不存在了,公司的事情让它该怎么着怎么着,你就跟公司说:“我没办法完成这几天工作了,以后再说。”不能心挂两头。世间也说,既来之则安之,这叫随遇而安。世间上没有什么绝对的确定性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学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物质世界的任何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没有一个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这是测不准定律给我们最大的启发,跟佛法非常的接近。

因为我们总认为有一个客观的、永恒不变的、跟自己的心性没有关系的东西,没有这个事。测不准定律在量子层面,物质是呈现波动还是呈现粒子,是不知道的。当你想知道,去观察它,带着观察的仪器、目标、手段,去干预的过程,马上那个基本粒子的状态就改变。改变成什么?改变成你想看到的情形,这很微妙。西方的科学测不准定律竟然是得了诺贝尔奖金的,而且它也就是不确定,一切法的无常就是一个真理。

所以,你这里就不是说要必须这几天完成,这个必须就犯了大忌,世界上没有什么必须的东西。孔子有一句话,君子“四毋”,毋必、毋我、毋固、毋意。孔子这简短的这八个字让我们回味无穷。意,不要意气用事,“毋意”;“毋必”,不是说非得必须怎么样的,“无适也,无莫也”,无可无不可,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哪有什么必须的?

“毋我”,不要有一个很坚强的我;“毋固”,不要固执。“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实际上都是谈般若的,谈智慧的,谈空性的。只要把这个空性把握了,那行云流水,做人做事随方就圆,上善若水,才会做得圆融、自在,而且能够成就一番大业。你这样的一个情绪状态——执著的状态,你是干不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