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不是忆佛比念佛更重要?也就说在念佛的同时也要观想阿弥陀佛,心中忆念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答:它是这样的:忆和念交替进行。比如说我们有事不能静下心来时候,我们就忆。这个忆就是回忆。回忆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曾经看到某个景物,它就在我们的内心阿赖耶识里面有个印记,有个印象,有个种子,然后当我们离开那个地方,在不同的地方、地点,我就把我这个储存的那个印记的种子调起来,就是回忆出来。
回忆出来以后,就在我们的意念当中形成了原来所看到的那样的景物,可能这个景物比较模糊,但是它跟原来的是相似。比如我们到天安门,我看过、去过,然后回来之后,有时候我就回忆天安门广场,金水桥,那你就基本上能够有那么个意象。心越清净,想得就越清楚。
那忆佛是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随形六道,曾经跟我们结过缘。我们的潜意识里面,阿赖耶识里面有佛、有极乐世界的印记,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去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见阿弥陀佛,我就去回忆,或者我就借助着《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这样的一个经文的诱导去回忆:忆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忆阿弥陀佛的这种大愿功德,忆阿弥陀佛显现的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然后在我们的心海当中,脑幕里面依稀仿佛地有那么一种信息、能量显现。这是忆。
那念就是你当下这一念心,系念佛号,念清楚、听清楚。所以这两者的修行方法交替使用。当我们做定课,你在那里你就念;当日常你要做事的时候,做事你不动脑筋,或者你潜意识在操作一个事情,你深层意识还可以去忆佛,不妨碍我们忆佛。就好像你上班,但你家里的家里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虽然你在上班做事,你的潜意识里你还在想着家里的事情。你在想、忆想家里的事情,在意识的不同层次上你还在做这个事。所以我们忆佛要贯穿着更多的时间和做事的空间。
那么如果有忆佛念佛的功德,“现”就必定可以见佛。那见佛分两种情形,一个是现前见佛,一个是当来见佛。现前见佛就是通过忆佛、念佛的功夫,你得到了一种定力,就是叫三昧——正受正定。你在三昧状态当中就见阿弥陀佛了,这叫定中见佛。那一定要得念佛三昧才能见得到的。
就好像慧远大师三次定中见阿弥陀佛一样。但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来说,大部分人都是属于当来见佛的。这个当来见佛就是包含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这时候你见到阿弥陀佛了。有时候业力重,阿弥陀佛现前还是见不到,这时候就往生到西方世极乐世界,从莲华出来之后再见阿弥陀佛。所以当来又分这两种情形。
无论什么情形,那你念佛最终一定能见佛,是这个意思。所以这里你不要在忆佛和念佛上一定要分一个优劣,他是贯穿我们不同的这种条件的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但是你在念佛的时候就不要去观想了,你念佛就是一心一意念佛,念清楚、听清楚,自念自听、念兹在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