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楞严道友们,在这几次讲义中,我们也跟着这个经文的板块,走的这个跨度非常跟经文吻合,每一次要么是讲五蕴,要么是讲六入,要么是讲十二处十二住。今天讲什么呢?讲十八界。那么从一路走过来,这个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些都属于施设的教法。大家要明白,为什么说诸佛应机施教?他施设的教法,这个教法就是,每一个层面都让你这么去悟,这么去解。所以说对于十八界,它又是在十二入的根本层面上又延伸出来,把我们的妄想就像分子因式一样又进行了一个分离和安立,就像又用这个支点一样,它又支出来六个支点。但是最后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爆破,我们不要学这个越学越多了。所以说今天开始我们讲十八界,虽然好像是在这个名词上又多了,其实它的理还是这一门,如来藏妙真如性。

那要了解十八界,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什么叫做界。一般我们说,不是宇宙里边世界嘛,就是上下左右曰宇,古往今来曰宙。那世界它一定是有一个界限,就是隔断的意思,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今天我们还要赋予它一个理解是什么呢?界还有相连之意,就是说,你这个隔断这个地方是从哪儿隔断的?两个东西连起来连接在哪里?今天我们在破这个十八界的时候就是说,这个识在哪儿?大家参悟一下,这个识,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界限。那么就说明,就内而言,能缘的是属于根。就外而言,所缘的属于尘。那我们就下意识说,中间能分别的这个肯定属于识,所以就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我们通常一学,往往就学成这样了。所以我们要正反两面,一个是从中隔断,有界限;二一个,在此相连,有关系。所以这个界,它也有根、尘和识三者相互依附而成就的,它还有一个依附的意思。这是我们对于界首先这么了解一下。

其次我们就要明确一下,上次我们也讲到说,为什么佛要说这个五蕴,再加上这个十二处、十八界呢?有时候加六入,有时候不加六入。这叫做三科。佛当时讲这三科的原意是什么呢?一个是你看,色受想行识他是略说,对吧,上根一听就悟到这个空性了。十二入就相对广了一点,对于中根而言的。那么这个十八界就等于更广了,他是为钝根人,他必须细细地跟他一点一点地说才能听明白。当时佛是这么给定位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而言,大家我们今天这里说,定性地说就有上根中根下根,有钝根有利根,那么我们就明白,这个上、中、下、钝根、利根,他也是一个分别起的,没有一个定性。大家说,你说他就是一个因缘而已。他有的人应该听了广法才能悟,那么你听略法他不起这个缘,明白吧,所以他必须。有的人他只能听略法他就悟,讲性他越讲越糊涂了。所以就是从因缘上来讲悟法有别,不是法有高下。所以你看有的人必须打坐在禅堂里,正经八本的他能够见性。那有的人天天出去云游,到歌舞酒楼妓院场所,他不小心悟道了。这就叫缘法。万事离不开这个缘。所以说悟来悟去,说来说去,就是为了这个如来藏,一切的眼、色、眼识都是如来藏的体现。但是我们悟与不悟就是迥然不同了。

关于这段话,如果我们回去看《印光法师文钞》,里边有这么一段复海曙法师书,特别有名,就是这个法师当时请印光法师就《楞严经》里面的比如说直指见性、见性是心不是眼,这个我们都讲过了,又说这个色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让他作一篇论文,以作这个就是说大家学习的范本一样。那印祖当时就,印祖是最不喜欢这些卖弄文字的,他是说通的人了,所以他说:你让我这么细细讲,你这个人真是找不着个北,说像我这样的荒唐学问,没有学识,怎么能写呢,说你应当找这个能写的法师,但是你既然问了,我也必须敦伦尽分,给你一个回答。就把这七道题一串穿来。所以短短的甚至还没到上百个字,就把《楞严经》就给讲透了。大家看,印祖怎么说的呢?他说到这个我们讲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他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包括后面要讲的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说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是周遍法界的。如果你说有在有不在,这就不对了。你看我们前面学七处征心,对吧,心不在内、外、中间,我们一直是这么讲。但是印祖就说,执著心在内、外、中间等,这是凡夫之见。但是如果你执著心一定不在内、外、中间等还是凡夫之见。你看所以他说,有在有不在,这就不算了。说如来藏它是包括众生和佛,空和有,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能出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这个悟与未悟呢?

以凡情观之,就是以凡夫的眼来讲,那么不但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生灭法,就是成佛,断惑、证真如、成佛,还是生灭法,因为凡夫看见的全是生灭法。

以圣智观之。就是以圣人的智慧,来观的话,不但说断惑、证真、成佛道是属于真如法,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体真如,从本以来就没有一念生灭相可得。你看这就是凡情和圣智就在之间,这一段这个开示特别精彩。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复海曙师,大海的海,曙光的曙。

那么我们讲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说,我们讲五阴、六入、十二处都是如来藏真如性,那么上次也说,就是说等于说每一次都是一个悟入口。讲到这里我们才能知道,什么叫做一门深入。因为我们通常理解一门深入就是总是说,你好好地抱着这个法门好好修就行了。还有一种是什么呢?门门入,就往这一门上会。这才是真正的佛门里的心地法门一门深入,大家知道吗?就是不论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如来藏的这一门;十二处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门,离不开这一门;十八界依然还是这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入此门。所以说念佛求生净土只不过是为深入此门,而设的一门深入之方便。这个大背景大家要知道,然后再知道什么叫做一门深入,什么叫做深入一门。这样会,那么才能够说,原来念佛念的不是用妄识念。我们现在十八界就开始讲识了,要用根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一旦落到识的时候,全是妄识了。那么根尘相对的时候,就是这个根之现量境界,念佛就往这儿锁,往这儿守,念念都是现量境界。是这么来理解的。所以说你看,一切凡情和圣智,佛法的修行巧妙转化就是在这儿,转识成智。后来印祖还说,这一段话不是我诌的,二十年前梦见的,其实就是二十年前明心见性悟如来藏。这祖师们讲法就是这么,看你会不会悟。

我们今天讲这个十八界的时候,就比十二处又多了一层识,意识,到眼识,眼耳鼻舌身意之识。那么我们就在这里大家再看一下,做个现场试验。那讲十二处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说,原来十二处既不能住在这个,十二住嘛又叫,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能住在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幻的。那如果说又出来一个十八住,十八处,这个识就好像说,这个识好像另外一层东西,妄识嘛,上哪儿找去呀?你说它没有的话,我们念念在起这个分别;你说它有,你就根本逮不着。就咱们屋子里面你想想这会儿你,每个人都有识,你说这识在哪儿呢?所以说这就叫设教。对于概念的认可,都源于我们所谓的六根门头的自以为感。

你比如我们都会讲,那古诗里面,远看山有色,眼看色,就是远看山有色,为什么下意识就觉得这个湖光山色很远呢?那你的湖光山色是从我眼这儿看到的,眼就在我的面上。近听水无声,他又觉得好像哗啦啦的这个流水,在我耳根上面在响。那诸位想想你们看我的时候,到底是这个识起的看我的,分别宏海的这个感觉,在我这儿呢?还是在你那儿呢?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有时候又说余音绕梁,三天都完不了,那难不成这个识它会转吗?耳根的耳识会转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为有还是未有啊?为有暗香来。那你就觉得原来是眼看错了,妄相,以为是梅花误成雪了,结果又暗香扑鼻,这个鼻,这个分别香臭的这个在哪儿呢?为有暗香来,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都搞不清楚。这你看,生活多么有情趣,都给我们提供悟道的,湖光山色。这才叫尽大地万物都叫《楞严经》呀!

所以说,我们在讲十二处的时候,是有六根有六尘,到十八界的根本就是说,于六尘中起了差别相,在六根上起了差别心了,由于差别相和差别心相对作用,一旦我们产生定见,就各个隔绝开来,没办法融通会通了,这就不圆融了。这就是十八界的由来,所以才称之为十八界。

好,那么我们要开始贯文了,请大家拿起经本翻到这个,“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句开始。先把第一句大家看一下,因为又要给大家讲一下,有一个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这个我们换一个角度,今天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们就我读一下,大家找着这一句,然后把这一句先记下来,扣死了。“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找着这句话,那么先放下来。

我们要从,《楞严经》始终是在破,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到底为什么这里讲到“眼色为缘”?好,我们先熟悉一下,我写的给大家读一下。这里讲到的是“眼色为缘”。那么既然“眼色为缘”,相互做因缘。那么我们知道,如果在唯识法的教理阐述中,它都讲到有四种缘嘛。一个是因缘,就是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亲因。第二个叫做等无间缘,就是我们念念,前念后念相续不断的这个念头。第三个就是所缘缘和增上缘。那么增上缘一般都属于外境,扑面而来的这个外境,激荡我们的六根,尘嘛外尘嘛。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讲一下“眼色为缘”,那么色属于增上缘。

眼属于所缘缘。大家听过所缘缘这个词吧?有的听过,有的没有。所缘缘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缘是认识的意思。第二个缘是条件,就是对象的意思。所以就眼根属于说,眼根它能认识,能认识所缘的对象,就所以叫做所缘缘。我眼根是能认识的一个缘,我能认识,能认识什么呢,能认识外在的现象,所以叫做所缘缘。

好,那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眼、色互为因缘,怎么感觉到我们的识里边觉得我在看见东西了?首先来讲,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不是说,种子是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吗?这是阿赖耶识一个总变。那么总变了以后我们一定要承认,还是相对,记住我说的前提是相对,相对有主客观世界存在。这是相对法,在色法,就是在这个俗谛里面讲了。咱们《楞严经》一直在讲真谛,就一法都不立的。俗谛里面讲这个主客观世界的时候。

那么我们眼见境界是怎么见呢?一定是还要有一个概念大家了解,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什么意思呢?

亲所缘缘就是我们的眼根。比如说我看见大家了,我们大家都看见这个杯子了。看见这个杯子,我们要知道,杯子并不是真的我们直接看到杯子,明白吗?这个杯子如果我们现在暂时不看,它在不在呢?它还在。它现在只是一个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一个外境,一个客观,相对客观的世界。那么我们看见杯子是怎么操作出来的呢?是由眼根仗这个杯子作为外境,那么它会刺激我们的眼根,刺激眼根,这个眼根接收到这个外界的刺激以后,这是第一层面。但是他的真正的这个内识是怎么变的呢?储藏在我们自我,每个人都有阿赖耶识,自我阿赖耶识里面有这个造色种,就是色法种子的那个种子,变现色法的,大家明白吧,就是变现我看见的物质的。这个造色种它不能够单独生,一定要携带而起。携带大家明白吗?就是我携带着这个,仗着这个境界,但是由我阿赖耶识内,这个眼识里面马上就去阿赖耶识里面去扫描,扫描到有这个种子,携带而起,从见分和相分相互做互动,而生起现行来。生起现行的时候,这个携带的相分,就是等于说到了我们眼球上,它就会融二为一,融二为一又去舒广放大,辐射到这个客观境界上,为我们的眼所认识。但是我们真正眼睛看见的杯子,其实是我自识里边变现出来的那个影像,明白吗?就是说由这个影像再跟它相对吻合,这个时候,这个不是我们真实看见的,而我们又真实看见的是我当下我们每个人根识里边变现出来的杯子。每个人都有一个杯子。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我说的这个能听得懂么?所以,相对的客观就叫做疏所缘缘,因为我们毕竟要仗境而生,对吧,刺激我们的眼根,调动我们阿赖耶识的种子。那么真实看见的杯子,我们每个人看见的这个杯子,是我们每个人的亲所缘缘。这才叫做“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能听明白吗?

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个,就说明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可是识是妄相。唯识虽然这么讲,可是它最后还是归到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都是通的。但是在相对的里边,这个为什么要给大家讲呢?就再联系到我们刚才讲到的,凡情和圣智所见不同,那么这时候我们就明白了,怎么转这个智的呢?在这个经书上面,比如说同样的境界,我们的世界是染污的境界,对吧,阿赖耶识变现的染污有漏的境界,染土嘛。可是这个染土如果是由如来的圣智观的话,他同样也是仗着这个染土的境界,可是他的智识种里面全是无漏的清净种子,明白吗?所以他仗着这个染境,但是他变现的,疏所缘缘是染境,亲所缘缘他可以修和改,全程无漏地显现出来就是佛国净土。亲所缘缘显现出来他所见的就是佛国净土。所以圣见凡不见,凡所见非圣见。这就叫做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仗境方生。虽然圣人无漏智慧,也一定要仗我们凡夫的这个染土,有漏世界。可是他别变的时候,自己的这个无漏识,圣人已经叫阿陀那识了,就是清净不染污了,在凡夫层面叫阿赖耶识。他的这个阿陀那识在变现的时候,仗的这个本质境还是杂染的,可是变现出来的亲所缘的境已经是无漏的了。那同样,凡夫,如果就算我们现在当下就是净土,可是我们仗境,净的这个国土,可是我们变现亲所缘缘的时候,我们因为是有漏染污的种子,所以看见的还是依然是凡情。

所以叫做转识成智。我们现在破这个眼见色而生眼识的这个境界,就是从这儿下手的,明白吗?这就叫做变现。所以这个很有意思,大家看这就叫相对世界,还是有的,从这个事相上来讲。

为什么要往生净土?为什么?念佛念佛就是强行地把仗外染境将要变现为染漏的污染的种子,就让它变成净种子,观想极乐世界就是用亲所缘缘替代疏所缘缘提供我们的境界,不认这个理儿,不认这个事儿,我要重新缔造清净种子。那这不就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吗?

你比如说这样的话,就等于说,我们每个人有阿赖耶识,那么你们的身体是你们自己阿赖耶识的亲所缘缘,我的这个色身是我阿赖耶识的亲所缘缘。但是,如果你的身体对于我的阿赖耶识,就成了疏所缘缘,为什么呢?就是我看在我眼里的你,未必跟你眼里的你是一样的品质,一样的秉性,乃至美丑好丑都不一样,有的人看你顺眼,有的人看你一看就,想起你都恶心。这就叫仗境别变,明白吗?那如果由这样来讲,这就很好明白了。为什么?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我们讲的这个跨度比较小,大家觉得说是这样的吗?

你比如说人的阿赖耶识跟老虎的阿赖耶识,对吧。我们伸出一只手,大家说,这比如说女众的手,我们就说这个纤纤玉手。但是我们是仗着这个手的外境,而生起人的亲所缘缘,认识这是个手。如果让老虎或者狮子的话,它看见这个手,同样是仗着这个手的外境而生,它下意识产生的是什么呢?吃的。它的亲所缘缘,就变成吃的。所以你看这就叫别变。一个手如果长得美了,我们赞叹说纤纤玉手,可是让一个修不净观的人来看,他即刻就把它转化成骷髅了。这就差别大了。

那想想十法界就是这么差别来的,人看见水是水,天人看是琉璃,恶鬼看是脓血嘛。一样的境,仗境为自己识所变。那这样一明白了,大家说修行跟其他人有关吗?没有关系,都是你唯识所变。

那这样的话大家想想,比如说我们转世投胎吧,这很有意思从唯识上。比如说我们的中阴身,每个人死了以后的中阴身是我们每个,我自己阿赖耶识的什么呢?对,亲所缘缘。那么中阴身去投胎的时候,一旦这个中阴身受这个淫欲心的这种外相的吸引,看到父精母血结合,那么这个时候,父精母血就跟我们刚才讲的外境的这个杯子一样,它就有刺激引发作用,明白吗?引发作用就牵带起这个中阴身带着亲所缘缘的这个淫欲心去投胎,执持,就把父精母血给执持过来了。执持过来以后就变成自己的色身了,对吧,一个神识投进去,这个时候就把疏所缘缘给转成亲所缘缘了。所以我们为什么有的儿女有少分长得像父母,就这么来的。可是儿女又有多分长得不像父母,为什么?他在他的生活过程中,后来的情形是他仗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的四大种子地水火风变现。跟过去的种子业力有关,非常复杂。所以因果、佛法、解脱都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起信,对了,就是这么个意思,就可以了。

所以这里我们讲到的这句话叫作,“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就是这么变现的。这是从有的层面,进行一个诠释。下面我们又要从《楞严经》的角度进行破斥。好,这一段,我们再找到这段,大家一起来开始读。“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翻到没有?好,我们一起来。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是第一段。下面我们就又开始枯燥地要贯这个经文了。我那天饭桌上跟一个法师,我说讲《楞严经》讲得现在到了一个相对这个经文也比较枯燥,不知道这个讲的(怎么样)。那法师说,修行本身就是枯燥的,你怕什么?我们来看,第一段就叫作定关。你看,阿难如你所知道的,这个眼根和色尘相互为缘而生的眼识,这是我们唯识上讲的,刚才讲到的共许的,是的。那么通过这个常理我要问你。这个识是从眼根所生,以眼根为识的这个界呢?还是因色尘所生,以色尘为识的界限?就是你这个识是依附于眼根,还是从色尘而起?从哪儿来的这个识?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在哪儿呢?在哪里?那么它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从根而生,一个是从色尘而生。如果眼识是由眼根而生的,对吧,那么由我们的眼根而生的话,你就跟外在的这个尘境没有关系。可是尘境里边只有,要么是有色,有物质,要么是空,看见虚空,无非色空两种尘境。如果跟这没有关系,就没有色空了。没有色空的话大家想想,你还有一个可分别的外境吗?色空没有了呀!外境除了色就是空,那没有的话,纵然你有这个分别的识是从眼根生起的,那没有可分别的尘,你这个识有什么用呢?这是其一。

况且,你这个眼根的这个见性生起的这个识,它是没办法用这个,你看这里,“又非青黄赤白”,没办法用这个青黄赤白,也没有个方圆长短。那么没有什么表示你这个识,从哪儿立这个界呢?就是这个东西你怎么给我画一个,这是你的眼识出来了?没办法表示呀,看不见摸不着。那你说立这个眼识界,怎么从眼根而生呢?说明不能从眼根而生。

那么就只好从外尘而生,色尘而生了。大家再往下看。如果说这个眼识是由色尘而生的,那么这个空没有色的时候,你的眼,就是你的这个识,应该随着色尘消灭。因为外界的色尘,大家这块儿要停顿一下,我提醒下。我一说色尘就包括空和有两种,明白吗?一个是色,一个是空,这才叫做色尘。那么随着色尘而消灭了,识灭了就没有辨别的能力了,因为你的识是从色尘生的。那么色尘里边,从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色它会变成空的,变成空的,你的识也就空了,消灭了,就没有辨别的能力了。怎么能知道前面的境界是虚空呢?可是问题是,没有色的时候我们也能知道是空。所以就不能够认为是从色尘之生,尘境生的。

那么下面你看,“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这句话找着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再如果,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定为它是,好,纵然依你说的,这个识是从色尘生的,从尘境而生,那么如果说这个色境变迁的时候,你这个识是跟着变不变呢?如果跟着不变,就是你的识不动,看着这个色在消亡,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这个识才能看见这个色的变迁,你的识又不随着色变迁而变迁,那么色已经没有了,你的识还在,一存一亡,你的色生识的界从哪儿生起呢?色没有了呀,你怎么生识呢?纵然你的识不变,可是色没有了,你认为说识是从色而生的。

再随着来说,如果这个色境变迁的时候,眼识也跟着变,也跟着它是同步的,那么这个色变成空的时候,你所生的识也变成空的了,色和识都是空的了,就没了呀,那你从哪儿立界呢?这又是一层。

最后说到,说如果能生的色尘虽然变,但是你所生的这个识又不变,那么你的这个识性是恒常的,恒常的话,为色尘所生,那就属于无知之物了,因为色尘是没有知觉的。为色尘所生就是不能知道,无知之物的话,色灭了你的识还在,怎么辨别虚空所在呢?因为它是无知的呀。那么现在我们明明知道虚空,色没了,空我还知道这是空,则不能说从色尘而生。

就这一段过来、过去就绕了这么个弯。大家能听明白吗?能跟得上吗?全能跟得上吗?我看有的不行了。好,那么我们再找一下经文吧。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说眼识和眼根,就是眼识是从眼根跟色尘两个和合共生的,我的眼根跟外界的这个色空二尘是和合而生的眼识。那么你这个所生的识,肯定是一半从根生,一半从尘生。那两个生的话,你要把它弄成一个,中间得有一个缝隙呀,你现在给我找找这个缝隙在哪儿?找不着这个缝隙,实际上识怎么会有缝隙呢?你看我们说在你那儿还是在我这儿,来回倒腾,它就这样游走一样,没有个一刀切的东西。假如说你是,这是合起来生的。就算这个根和尘没有合起来,离开,但是生了眼识,那么就说明所生的识,眼根生的这一半有知,对吧,色尘生的那一半无知,有知无知合在一起,体性就杂乱了,你怎么能生眼识界呢?这是这句话的意思。

由此而知,这个你看,“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是我们刚才给大家讲的虚妄之相。从它的性上而言,还是本非因缘而生非自然而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从眼识而言。好,我们再趁热打铁,再读一段。“阿难,又汝所明”,找着了没有?好,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我们稍微慢一点,大家盯紧经文,我们一小段一小段地讲,大家跟着这个思路,哪怕就是现场能跟得上,也是功德无量的。阿难如你所知,这个耳根与声尘互为因缘生的耳识,大家都这么认为的。那么这个耳识我就问你,是因耳根所生的呢?还是以耳识为识呢?就是因耳根所生,以耳识为识的界呢?还是因声尘所生,以声尘为识的界?就是这个你的耳识的分别,是从耳根生起来的还是从声尘生起来的?属于哪边?还是这个问题。那么这里就是,首先一个大家看,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说阿难,如果你说耳识是由耳根生的,这是一个层面。那么以耳根为界的话,动静二相才算声尘的相,就是我们听声音,耳根是一个方面,那么我们听什么呢?大家听到我讲了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做动了,对吧,我不说话了,就叫静了,我又开始说了,又叫动了。就是不断地有人说这个话,起伏起伏,这才叫声尘,声音的境界。这个动静不现前的时候,耳根就不成有知之根了。就是没有动静二相的时候,你的耳根就没有知了嘛,因为你的耳根要有知,一定是听外面的动静二种声尘之相。那么你的耳根没有知的话,必然就没有所知的尘了,外在的动静没有。动静没有,反过来,你能知的耳根也不成了,耳根没有作用了,失去作用了。失去作用的话,那你所生的耳识是什么相状呢?你耳根现在的根都没有了,那生起来的识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是第一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为什么?就是耳根的知都没有了。为什么知没有了?外面的根尘都没有了,因为你说耳识是由耳根生的,跟这个声尘无关。这句话能听得懂吗?好,那么下面。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这句话我们再来讲,说如果你这个识,刚才耳识是从耳根生的,那么现在纵然你这个识是从耳闻,就是识,你的耳根有作用了,能闻了,从这个而来的,对吧,能闻的这个功能而来的,那么你这个没有动静两种声尘的时候,能闻的根也是不可得的,一样的道理。再一个,何况你现在认为这个有形的,就是这里讲到的这个“云何耳形杂色触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耳朵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有肉么。你看猪耳朵那叫层层脆,一盘一盘切出来为什么,它有骨头有肉有筋呀。那么这个有肉之形的耳能生识,这是说不通的,为什么呢?这个肉耳,就是这个我们头上长的这个耳朵,大家想,它不属于眼耳鼻舌身意的耳根,属于眼耳鼻舌身意的身根,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明白吧,它不是耳根。那么既然是身体的话,那它所对的是触尘,而不是声尘了。它是一个耳根的这个色相,那么所生的识也应该是身识,而不是耳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那么既然不是耳识界的话,你这个耳识从哪里建立呢?这又是这一段话,“则耳识界,复从谁立”。为什么?因为它属于身根,不属于耳根了,那么所对的就不是声尘了,而是这个触尘。这是这一段话。下面这一段话就更加地层层递进了。

首先我们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这句话是什么呢?说如果你这个耳识,耳听声的这个耳识是从声音所生起的,声尘所生的,那么就不关耳闻之事,耳朵的闻性就不关它的事。你说的是从外在的声尘所生起的。但是这个声音它一定是由我的耳闻才能够显现的,你现在说不关于耳闻,那没有所闻之相,亡失掉了,那么也就没有声相所在之处,也亡失掉了,都亡失掉了的话,你怎么生识呢?这就是这一句话,“无闻则亡声相所在”。看到了吗?那么下面又一句。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说耳识一定是从这个声尘生的,好吧,依你所说,纵然此声尘是由闻而有的声相,就是你说的对。可是这样说来的话,既然是声生的,那么这个声音中、声尘中就应该有识,你说的是耳识是由外界的声尘生出来的嘛,那么这个声,声尘里边就应该有这个耳识,同时为耳根所闻了。你说是由声音生的识嘛,那我的耳根是用来听声音的,既然是声音生的识,那么这个识也得让我的耳根来闻了。那在这种情况下,就都是耳根的相对之境了,那我们耳根在闻声的时候,应该同时能够闻到识。我们能闻到识吗?闻不到。如果我们闻声的时候不能闻到识,那么这个识就绝对不是从声音生出来的,不应该为声识界。那你现在说这个耳识是从声尘生起的,这就是不对的。那么再下面一句。

“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就是说如果你闻声的时候同时也能闻到识,这是又退了一步,纵然你觉得识是由声音的这个尘境生起的,那么你又说我耳朵闻的时候同时也能够闻到声音,也能够闻到识。那么这个识就同于声音了,成了被闻被听到的对象了。那么你的这个耳朵能听声音又反而全是靠识的分别作用,你这个识已经被闻了,那么就是同于无情一样,你这个听声音的识从哪儿生起呢?识已经变成无情了,跟声音一样被你闻了,那你闻声音的这个识从哪儿生起呀?而且所闻之声同声一样无知的话,就同草木一样,你怎么能说它名之为识呢?它没有知觉呀。这是这句话。所以下面。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就是说不应该说到说,由能闻的耳根和声尘合杂起来,成就了我们中间的耳识,不能够这么说,为什么呢?现在中间的这个耳识,我给你摆活了半天没有啊,如果你们听不懂了,你们记住这个是假的、没有就行了,这也无妨。既然没有的话,中间的这个东西没有的,你说两边是合成的,中间没有那两边也建立不起来呀!那这样的话,外在的声相和内在的耳根,这两条界怎么建立呢?由此而知,不要寻觅了,都是徒有虚名的虚妄之相,究其体性,耳根与声尘乃至耳识三界,都是非因缘而生,非自然而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还是体现的这个。

能听得懂吗?听懂一句算一句。实在累得不行了,稍微歇会儿,十五分钟以后我们回来继续,到十点零五。好,阿弥陀佛!

好,那各位同修,我们来进行这个第二十讲的下半场。因为今天是讲十八界,比较繁琐,希望大家用神来听,把这个神给凝聚起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要讲到鼻香识三界了,由鼻子嗅香味而产生的鼻识,那么这三个界到底是真实存在呢,还是依然虚妄?这一大段特别是在讲到鼻识的时候层次比较分明,但是它的文也比较长,我们来一起先把它文贯一遍。一气呵成,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好像从十八界上慢慢地这样微细讲开了以后,我们的感觉就比较多了,是吧。你比如说讲到五蕴的时候,就是一个色受想行识,那我们基本上能够粗重感知到的,色是没问题,对吧,好像这个行呀识呀是比较微细的,好像是与已无关。那么讲到这个十二处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像比如说这些,好像眼耳鼻乃至舌还可以,有时候我们把身和触的这个就容易忽略。意跟法那就更需要反观的能力了,就更想不到了。所以这些为什么,就是体现我们的粗重烦恼,体现得比较突出。那么我们在听闻这个法义的时候,就是说你的心没到这里,就是我们都还是烦恼障碍障着。特别是我想如果开了眼的人,只能说我想,我设想,那么他就是说能够进出自如,宗通说通的时候,可能就这一段话,他可以几个字表达明白,特别是如果跟你有因缘的话,还可以让你听得完全清楚。所以我们也要发心,大家劲儿往一起使。那么这会儿又讲到咱们的鼻子上了。开始也是例行公事。

“阿难”像你所知的那样,鼻根与香尘互相为缘,“生于鼻识”。那么我这里现在问你,你这个鼻的识是依鼻根所生,以鼻根为识的界限呢?还是从香尘所生,以香尘为识的界限?这是每一段前面都是这样。那么下面又开始定关了。这个鼻,鼻香生鼻识,那么前面的这一大段文我们看到了,我给大家画了一下,基本上是表达鼻根,就是假如说你这个鼻识是以鼻根为鼻识的界限,那么我就要开始问你,首先你是以什么为鼻子?你现在给我定调,你的这个鼻子是以什么,是以肉爪,就是说我们脸上长得像爪子一样两个窟窿的这个肉为鼻子呢?还是你吸一下能够嗅知的这个知的这个感觉为鼻子?你首先给我定关,这两个是怎么样的。所以你看下面,这里讲到了说,“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你首先给我定性,你是以什么为鼻子的?以什么为鼻子的这个性质?“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这是两个,大家看到了吗?我列出来了。那么首先破的是什么呢?以这块肉为鼻子。如果你取脸上的肉形为鼻,“若取肉形,肉质乃身”,找到这句话了吗?这个肉质还不是属于鼻根,跟刚才的耳朵一样,属于身根。那么身根所知的是触尘,“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为身根,那么它就不能够称之为鼻根了,对吧?那么这样的话,名为触尘,也不是能称之为香尘了,不是香,外界的六尘之中是触的尘,而不是香的尘。那么这样说来的话,你这个鼻根,你说这是个鼻根,连它的名,它是身根,不是鼻根,连名都建立不起来的话,你怎么能说依这个鼻子所生的鼻识界呢?所以看到了吗?以肉爪为鼻就把它破掉了,对吧。那么下面进一步言知。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看见这句话了吗?如果你是定调定的说,你就是以我们鼻子吸一下能嗅的这个知觉性,你把它定为鼻子,把它定为说这是鼻子。那么,“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看到了吗?还是说你把这个定为鼻子的话,那么第一条以鼻肉为知,就是说,知的这个感觉是从这块肉生起来的吗?是不是?不是嘛。还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说你以这块肉为知的话,那还是什么呢?还是身根,触尘,还是触,不是鼻子。这是第一条,看到了吗?以鼻肉为知是错的。

第二个,“以空为知”。大家知道以空为知是什么呢?就是鼻窟窿里边的这个小空间。这个小空间大家首先知道,是跟外面的大空间是连的,对吧,那这就是一个虚空。如果你以为说,吸一下说哎哟,不是这块肉闻到的味道产生的识,那肯定是在鼻孔里面这两个地方有味道进去,塞满了,对吧,好像我才有识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以鼻孔中的空为知了。“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看到这段了吗?就是说如果是“以空为知”的话,空是没有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空是没有知的,对吧。那你现在说它有知,那就是这个空它自己知了,自己知的话,就跟你的鼻子、任何鼻子都没有关系了。那么这样的话,跟鼻子没有关系,不会闻东西,虚空来知,那说明,你现在明明是你阿难知嘛,那就是说明虚空就是你,这个身体反而不是你了,成了无知之物了,对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虚空既然是你,虚空没有相貌,那么现在你阿难也没有个相貌了,所以讲到说应无所在。这是第二条,以鼻中空为知,明白吧?

那么下面的话是“以香为知”,这段比较长了,大家看他说“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你是以这个鼻孔中你感觉到的香,说这个是你的鼻的这个鼻识,以这个为知,那么你要知道这个知是由香,属于香,而跟你的鼻子同样无关,跟你鼻孔里面这个虚空也无关了,它跟香味有关了。那么这样的话,跟你的鼻根没有关系,怎么能说鼻根生识呢?这是这一段,你看,“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特别简单,谁能,有没有人给我举手回答一下?我看看你们的心这会儿有没有跟得上来。谁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就是假如说这个,我们闻到的味道最典型的不是香就是臭,对吧,如果这两个气味必定是生于你的鼻根,你现在非得要说了,刚才已经三方面都不是了,你现在说非得要生于你的鼻根,生这个香臭这两种流气。你看这讲的还是流气,因为味道一定是窜到我们鼻孔里边了,对吧,我们闻到这个味道飘过来。那么就说明,两种流气就不生伊兰及栴檀木。就典型的印度的话,说香味一般就是旃檀最香;说臭呀,伊兰,有一种叫做伊兰草,特别臭,臭得闻都不能闻,不能靠近了。那么就说明,既然香臭之味是从你的鼻,能知的这个味道,能知是从你的鼻子里面的香臭生起来的,那说明香臭之味就跟你的鼻子闻有关,跟旃檀跟伊兰没有关系了,不是旃檀、伊兰了,所以说“不生伊兰及栴檀木”。这句话听得懂吗?再看下面。

“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这是什么呢?又进一步说,如果香和臭两种气味,你还是说不是从那个旃檀和伊兰来的,就是你的鼻子,你咬定了,这么犟,就是你的鼻子生的。那么你自己知道,鼻子闻了,闻的到底是香呢还是臭?因为我们闻香就不闻臭,闻臭就不闻香嘛。

当然可能诸位同修说,谁说的?我们有时候就觉得又臭又香。臭豆腐。我告诉你啊,那叫做一念臭一念香,臭的时候绝对就是臭,香的时候还是香。就是我们的念头。

所以这里讲到的说,“臭则非香,香应非臭”。那么如果你非犟着说,你的鼻孔同时能够又闻到香又闻到臭,那就说明你有两个鼻的知觉了,不是一个知了,因为你同时知香知臭,对吧。那么就应该,既然有两个鼻知,那你向我这会儿问法的话,就有两个阿难了。两个知呀,一般我们都知道人身体只有一个知觉,你现在有两个知,就有两个阿难,那哪一个是你的本体呢?这是又是这句话,“谁为汝体”。下面再一句,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非得说你的鼻子知是一个,那么你所闻的香臭,同时能够闻香闻臭的话,鼻子的知是一个,你只能闻一个,香和臭就不是两个味,成了一个味,对吧。那么一个味的话,香也成了臭了,臭也能香了,香和臭就没有香臭的区别了,没有它们的属性了,你闻到一个味了。既然是一个味了,你都分不开香和臭了,你还说什么鼻子的,鼻的识从哪儿而来呢?整个这段话就这么个意思。听懂了吗?

我们往回再推一遍。你看,你现在从鼻子的肉知不对,从鼻中空知也不对,从鼻孔的香为知还不对。那就说明什么呢?你鼻中吸动的这个嗅知觉为鼻识不对。为鼻就不对。你定你的鼻根,你定位成你能够闻味道的感觉是鼻根,这就不对了。推回来这不对。

那么你以这块肉,像爪子一样的这块肉为鼻子,也不对。那我现在问你说以什么为鼻根?这两种为鼻根都不对。

那么首先你说鼻根生鼻识,不对,鼻根都建立不起来嘛。那么没办法,只好再转念是什么呀?鼻识是由香尘而生的。下面一段话就是讲到说“若因香生”了,看到了吗?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我们讲到这里,大家锁到这儿,看到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你的这个鼻识是从香尘而生的,那么这个识就因香而有了,对吧。可是问题是,我们的眼睛是有什么呢?眼睛有见。可是我们的这个眼睛的见能不能反观其眼呢?因为眼见是由眼生的嘛,对吧,那么眼的见就不能够观自己的眼,观不到。那你这个鼻识是由香而生的话,你这个识就应该嗅不到香了,因为是因香而有的,就如同眼见因眼而有而不能够见眼一样。可是你现在既然因香而有,就不能够自知其香了。这是头一句。

第二句的话,如果你说这个识能够知香,既然是由香生的识,还能够知香,那么这个鼻识就非香尘所生了。能够知就不是它生的,它生的就不能够知,对吧。那如果不知香的话,它又不能名为知的识嘛,这样的话,由这个识来知有香,这是说不通的。那么这个香识界自然就不能建立了,识不能知香,因这个识而生的界,香识界也绝不是从香建立起来的。就是这段话,“因界则非从香建立”。识不知香呀,因为你这个识没办法知香,从香生的嘛。所以这上面的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从香尘生识比较短,主要是从鼻根生识比较长,所以给大家列了,这个大家记住,看不懂回去再看一下。下面又开始说了。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什么意思呢?既然鼻根为内,香尘为外,那么没有中间的鼻识,那么你这个内之鼻根和外之香尘都不存在,能嗅的这个闻性也不存在了。所以大家要知,这个鼻根与香尘为缘生鼻识界乃是顺世而谈,就是随顺着世间而说的。真正的真如法界如来藏性中,还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讲到眼耳鼻了。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舌味识界。找着了吗?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不自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个舌味比较好理解,简单。那么开始还是问到说,如你所知,相互为缘,生于舌识,那么这个舌识是以舌根为界,舌根所生,以舌根为舌识界呢?还是因味尘所生,以味尘为舌识界?又是一个定关。那么首先我们来看。

“阿难,若因舌生”,如果说这个味道是由于这个舌根,单由这个舌根而生的,对吧。那么单由舌根而生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世间上的这些什么,这是叫甜甘呀,酸梅呀,黄连呀,或者这个石盐呀,或者辣的生姜肉桂等等,就没有滋味了。我一开始读到这个时候说,怎么就黄连乌梅就没有了滋味呢?大家说为什么没有滋味?你看有时候这人一下子拐不过来,他就是拐不过来,我就为这个想了大概快半个小时,最后才一句话说,因为你说味道全由舌头生了,就不从东西上生了,明白了吗?就这么简单。我当时就绕不过弯来,我说单由舌根而生,世界上的这些就没有味道了,怎么这么说呢?就因为这个味道全是这些东西的酸甜苦辣。那么你现在说这个味识是由舌根生的,就是由舌头一个就搞定了,想变什么味变什么味,跟所有东西没关了,它们没味儿,就这个意思。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不信念佛呢?就这么简单,他还以为说有多复杂,就回不过神儿来。那么如果没有,你看就不都成了没有滋味了,下面说,如果都没有味儿的话。

“汝自尝舌,为甜为苦”,那么你试着尝一下自己的,那这样的话,你自己尝一下自己的舌根,有这么多的味,究竟是甜味呢还是苦味呢?这个甜味我们这里把它理解成为淡,就是有苦呢还是没味呢?那么说,如果这个舌根它的性是苦的,你这个味道是苦的,那么由谁来尝这个舌而知其是苦的?因为你舌根生的,这个生的都是这么多味,那谁来尝这个苦呢?苦是由舌根生的,就不能尝了,对吧,那由谁来尝呢?舌不能自己尝呀,谁知道这个是苦呢?那么如果你要说这个舌头它不苦,不是苦的,那就说明是淡的,就没有味道了,没有味道的话,那么你的舌根都没有味道,你说这个舌的识,识别的这个酸甜苦辣的生于你的舌根,怎么立呢?就立不起来呀。所以说“云何立界”,这是说从舌根而生,是一方面,对吧。

“若因味生”,大家看到了吗?这个我们再一句一句地给大家稍微弄一下,因为它比较环卯多。“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就是假如说你舌的这个识,就是尝味道的这个识,是单由味尘所生的,是由味道生的,那么你的这个识已经成了味了。已经成了味了,就跟刚才那个从香生嗅知一样,对吧,那么你的这个知就成了香了。那同样的,那么你这个舌根就不能自己尝自己的味了,因为你是由味生的,那你怎么去尝自己的味呢?就如眼不能自见一样。那么再一个,既然舌是从味尘生的,舌已经成了味了,那这个味还能自己知道味吗?你的这个知觉,尝舌的这个识是从味尘生的嘛,那就已经成了味了,谁生的就是谁呀,那你怎么能够自己又味来知味呢?你怎么还能够觉知说,这是什么味,酸甜苦辣味,或者有没有,这一味是甜味苦味,有味没味?都尝不起来,为什么?从味生的呀。我们仔细想想都不赶趟,为什么?味道已经出来了,你还没生呢,等你生出来你怎么知道呢?这是第一句,一个层面。

再看另一个,“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切味,就是所有的酸甜苦辣,它不是从一个东西生的,对吧。那么就是说明从一切物品生的。那么既然能够生味道的这个从很多物品来的,那你现在所生的识也应该有很多个体。因为你的识是从味里来的,味是从很多种东西来的,那你的识也就变成很多种了,有多体了。这是第二句。

第三句,“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这段话是什么呢?说如果你觉得,刚才讲到的识变成多个体了,好吧就如你所说。假如说识体还是一,那么其体又必定从味而生,生的那么多的味,生的舌识的体是一个,那么就成了这些咸淡酸甜苦辣混在一起共生,成了一个味道了,对吧。成了一个味道就应该没有分别,那么这个味道的分别没有了,你所生的识还能有分别性吗?所生的识没有分别性,识的功能是什么?是什么?是分别呀。那么就应该,没有分别了就不应该说还有识了,怎么能说从味道而生你的识界呢?难道你这个是从虚空出现的你的识吗?这明白吗?

所以最后你看说到,“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这个舌和味和合的时候,它根本就没有一个自性,你现在说它和合而生,不可能的。没有了自性了,什么叫做没有了自性了?大家知道,舌是有知,对吧。我们都知道,那么这个味是无知的,对吧。舌和味如果一结合,那么一结合它们本身的体性就失掉了,就跟水跟土一结合,水的流动性就没了,对吧,土的干燥性就没了,变成泥了,泥不会流动,又不干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说明三种都不可得,搅在一块儿,本身就是虚幻的。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都没了,还怎么去生识界呢?

所以从此可见,这个“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段是不是好明白一点呢?那下面两段你们要歇一下吗?不要是吧?勇往直前,那好,咱们一起来读第五个环节,身和触,根身和触尘乃至身识界。这个就是文虽短,但是比较难理解。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不是先刚给大家讲了,就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根身,就是自己的身体好像,自我感觉一下,马上有感觉了对吧。特别是我们在这里大家一定要知道,触尘呀,就是我们的身体触,不是说光碰东西叫做触,碰完东西离开了,这也同样叫做触。所以这就有合离二种,都称之为触。这个我们首先要给大家讲,因为一般我们以为触就是,碰上了我触到了,好像离开了不算触了,就到了空中了,是吧。所以对这个你要,说出来似乎很抽象,我们要有一个感觉。那么首先这里就还是,阿难如你所知,我们的身根和触尘为缘而生的我们的身体有识,身识嘛,那么这个身识是“因根所生,以身根为界”呢?还是“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好像有时候我们仔细比划琢磨一下,这眼耳鼻舌跟身能分得开吗?好像是分不开吧。那怎么这会儿又说身、触,又来了一套呢?这不是平地捏坟堆儿吗?所以就是说让你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大家再回忆一下,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就一个。你钻到这一个里面,随便它怎么样就万变不离这一个。所以这里就讲到说。

阿难,如果你的身识是由身根所生,对吧,那么就与外面的尘境无关,与触尘无关了,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必然没有外界离合两种,就是触的时候是合,离开的时候是离,对吧,就没有这个感觉了,没有触尘了。那么没有这个触尘,你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

就以为觉观时的助缘了,大家看到了没有,“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就是我们的这个根身的感觉我在触东西,一定是从合跟离开的,对吧。那没有外界的触尘的这个离跟合,就没有这个助缘了。那么我们的根身,身体产生识是以合为所知道的境界,这个识分别的境界没有了,离开这个,是根身所生,就没有触尘了,对吧。可是我们的根身所生的识是对触尘有感觉的,你现在没有触尘了,根身所生的识没有感觉了,以何为缘呢?所以你说从根生识就错了。这是第一句就已经定了说,属于从身根所生的身识界是成立不了的。那么下面说。

再一个,“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这一句话是什么呢?如果说你的这个身识是由触尘所生的,对吧,那么就又没有你的根身了,因为与触尘有关嘛,这个识是由触尘所生的。这样的话,那么就有外境,没有身,是不是?那可是我要反观,就要问你一句,试问一下,哪个我们知道触尘能离开根身去知呢?能吗?离开根身的参与跟触尘的接触,你能生起来我根的识吗?生不起来。那么如果说,你看阿难,世间万物不能自触而成知呀,任何一个东西都不可以自己知道自己在触。没有触不能知嘛,对吧,若想知必须触嘛,那不触你自知,不可能的嘛。所以必须要与身和合方知有触,你现在说这个身识是单单由触尘生起来的,是不可以的,对吧。那么下面这几句就是对前面的这个又进一步的一个发挥。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因触而知道有身,对吧,触摸才知道有身嘛。那么则知是从这个触而生的,就是触尘了,对吧。如果这个因身而知有触,那么这个知是从身而生的,那么就是根身了,对吧。但你现在的这个知既然是从触尘生的,就跟根身无关了,对吧。那么如果是从根身生的,就与触尘无关了。那么这个根身与触尘,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呢?原本就没有一个相对立之处所内外。大家发现了没有?触与根身,就是我们触摸的时候其实是以根身为主体有感觉的,这个触的感觉完全是以根的这个体性而体现的,对吧。那么你现在触尘离开了根身了,就等于说在虚空里面求触一样,了不可得呀。我们触的时候离开根身了去触,不可以呀。而且有感觉也主要是以根为主导的,对吧。那你现在说由触尘而生起,是不行的。所以,“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刚才讲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样的话。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就是根身与外触尘都不能成立,你所中间生起的识从何处得以安立?这还是老一套了,中间的识不能成立,内根外尘其性也空,识生不起来,就不可以立界。所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还不是生,既不是自然生也不是因缘生,根本就没有一个生了。

怎么回事听得懂吗?这后面的一章的话更麻烦,这身体至少我还摸一下有,意识在哪儿呢?你仔细从脑子里面抽出来一条,能抽得出来吗?有时候我们说脑瓜子想,心里盘算。到底意识在哪儿呢?好,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读完。今天能够讲完,正好一个板块。一起来。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当然一开始还是讲到说你的意根为缘。大家一直能够理解什么叫法尘吗?我再问一下。

法尘是什么感觉呢?对,有同修就记得住,这很好。就是我们五根对五尘进行了碰撞以后谢落的影子,由意识进行对照分别。

所以相对来讲,就讲到我们刚才看杯子的时候,其实意识进行认识杯子的时候属于谢落的影子了,也有一点亲疏的关系,谢落,就是已经迈到第二步了。所以我们的意识是妄识嘛,它不是现量的清净无漏识了,已经有分别了。分别的东西都是人家吃剩的渣儿,那你吃的渣儿,你把真正的营养能吃到吗?一定是假的,妄想的。

所以说,意根与法尘互为缘“生于意识”,这个识是由意根生,以意识为识的界呢?还是由法尘生,以法尘为识的界?首先定关,还是分文而破。如果这个意识,好吧我就抛开这个文,一贯还糊涂,我们再这样笼统地来讲一下,看大家能听明白吗?

说如果这个意识单单是由意根所生的,对吧。那么它就属于意识的层面,那么属于意识的层面,我们想意识,我思故我在,我思要有一个思的东西,对吧,不是光思在这儿干巴巴地思,它在思什么?所以说必定有一个所思的法尘来发明、促成你的意根有能思的功能,对吧。要有一个法尘。而如果没有现前所思的法尘,那么你能思的意根就没有所生。那么这会儿你觉得意根离开所缘的法尘,就这样根尘双泯,无形无相,那你生的这个意根有什么用处呢?生的这个意根,能生的意识,有什么用处呢?没有法尘,是单从意根所生的,意根所生没有对境嘛。可是你的意识反过来也有个反作用,说明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意识一旦思惟的时候,能没有对境吗?大家说意识能没有对境吗?那它思惟什么呢?所以但凡有思惟,必须有对境,现在你说单单的,离开对境单独由这个意根而生,那本来就是个悖论,明白吗?这是第一个。

其次,“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这是第二个,就是说再一个说,这还是属于说由意根而生的范畴。你的识心,就是你能意识的心,这个很微细,与能思量的意根,现在跟做实验一样,假设把它给剖开,对吧,一个意根,一个意识嘛。那么假如说你的这个所生的意识和你能生的意根现在都成立,对吧,那么两个都有了别的感觉,意根跟意识都有了别的感觉。意根本身就有了别的作用,对不对?那么你能生的意识也是,识以了别为义呀。那么如果说都有了别的感觉,我问你一下,所生的这个意识跟能生的意根,它是同呢还是异呢?对吧。假如说同于意根,那么这个识心就是意根,你怎么能说由意根所生呢?它是一个,相同呀,对不对?假如说这个意识和意根不同,那么意根已经有了知的作用了,那么生的这个识心就没有了知了,因为意根已经在了知了,这个已经被它抢摊了,这个功能是属于它所有,你就没这个功能,那么你就只能属于外境,属于外尘了。外尘的话自然就没有识了,没有识的作用了,那么你就跟意根不是同类,就是不同了。那你怎么能说是意根为所生之识呢?因为一旦是生出来的,必须要是同类。可是你现在又说它是不同类,对不对?那就说明,不同类的话没有知,不是所生之识。好,假如你说意识它就是有所知,那么我就问你,你怎么才能分别出,意识的了别性是由意根来了别,还是由意识来了别?由谁来了别?当正在知的时候,是谁在知呢?所以说意识和意根不管是同还是异,这两法都不能成立,你现在说从意根生起意识而建立意识界,从哪里建立呢?首先一个就是说没地方,意根生意识根本就生不起来,因为单生没有外境,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纵然能生,这两个是同还是异?同异都不行,那说明意根不能生意识。就是这个意思。那没办法。

只好再转一下,他又开始说了,如果意识单从法尘而生,就是落谢的影子,法尘来生的,跟意根没有关系了。那么好,大家都知道,世间的诸法它是不离五尘境界的,眼对色,耳对声,刚才我们一路这么讲过来。那么你可以仔细观察,当前的这些色法、声香味触等法,都是相状分明的,我看色就有一个色,我听声就有一个声,我尝东西就有一个味,我触还有一个感觉呢。这些东西不管是色法心法,它都是相状非常分明,呈现的很到位,是不是?那么相对于五根,这些都不是意识所涉的范畴,你意识所对的法尘不过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你现在觉得说意识是由法尘生的,你给我说说法尘是什么样?在哪里?它的颜色是怎样的?味道是怎样的?你能给我说清楚吗?那么前五尘都有一个相状,你现在说法尘没有相状,说不通呀!应该都有相状,可是你现在又提供不出来一个相状,那说明说,意识从法尘生,法尘都没有相状,意识怎么生啊?这是其一。

其二,再一个来讲,如果我们离开了动和静的变化,通和塞的分别,离和合的这个触,生灭的法尘等五境所落谢的这个影子,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落现的这个影子是有生灭的,对不对,你绕不开生灭。那么你现在如果离开这个生灭相,你的法尘就不可得,因为五尘是生灭的,所以法尘也是跟着生灭的,对不对?那么现在我们的法尘之性,它只不过是随着色空变换、生成有无、动静分别所落现出来的影子生,它有生的时候生,有灭的时候灭。这个法尘有没有自体呢?没有自体,随着前五识而生灭。那么因它生的意识也没有自体,对吧。意识没有自体,你现在这个生意识的相状想建立一个意识界,在哪里呀?没有自体,从哪儿生。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识与法尘及意识界三,都是虚幻之相,从根本而见,是本非因缘生,非自然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大家都想想,后边我们就会讲到说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破这个;大势至菩萨念佛都摄六根念自性,还是破这个;香颜童子闻香性,还是破这个。就是要见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

今天能听得懂吗?一半一半是吧。有的已经气馁了,还行,哎呀我觉得北京话里边说还行,那就是说有点懵懵懂懂了,其实或许就是听不懂。好,不管听懂听不懂,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

十二入是根对尘,十八界是根尘相对而生识,它这个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破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吗?根尘相对的时候,推倒一个,对吧,另外一个就倒了;或者抽走一个,你就点不起来了。那么这个十八界在破的时候,你看我们一直在,一开始都在定关,你的这个识从根生还是从尘生,对不对?就为了立这个,立起来这个识。所以其实十八界重在破什么呢?破什么?破这六识。破这六识,那么为什么呢?大家想想,根尘在前面十二处的时候已经把它破得明示得差不多了,可是十八界依然把六根六尘又带进来说。虽然带进来说,我们要知道,主攻的是破识。那既然是破识,为什么又把根和尘带进来说?为什么呢?就因为六识离开根和尘,产生不了识。就好比什么呢?

我们现在要说一个这块地,对吧,这块地要横呀竖呀划成一些田埂嘛,大家种过地的,不是田地里面有田埂嘛,对吧。现在我们为了说明这个田地,但是这块地有多大,你一定要有一个田埂进来了别,成立。所以这会儿就必须,离开这个田埂说田地说不清楚,是吧,一望无际呀。那么就这样立了一个田埂,这样就说清楚了。所以说必须要有根与尘来说这个识。但是虽然说这个根尘,还是为了表达识,就是虽然我们立了这个田埂,实际上为了让田地更加分明,重在还是田,不是埂。大家这个能听得懂这个意思吗?

所以在《楞严正脉疏》里面,交光大师就讲到,说这个十八界的破法,破这个虚妄之相,叫做三法从要破,就是根尘识这三法揪着它最主要的破,就是意识,识。从要破。他打了个比方好比什么呢?我们做弓箭,大家知道做弓箭的时候,拉的那个松紧的那个绳子,就跟打弹弓一样的,大家知道弹弓吗?那个绳子叫做筋,牛筋的筋,身体上不是有这个筋嘛,我们说筋道。这个弓的这个叫做角,就是木头,有时候是其他的材质,不是要给它弯起来嘛,叫做角。可是这个筋拉着这个角拉成一个弓的时候,最重要的关口在哪里呀?那两个接口处一定要有胶,要把它粘住。这个胶粘得紧了以后,这个才弓也弯了,绳子也拉紧了,嘣的一下就出去了。所以最最重要的关头在胶的这个关头。要破这个弓,就把这个弓给破坏了,怎么破呢?就把这个胶给它蹭掉。这里的意识就是等于说破胶。意识是粘这个根境的一个桥梁一样,对吧,你把意识一破,筋也不成筋,角也不成角了,这弓就破了,就没有作用了。

所以我们今天的破就是这样破,就跟立这个田埂是为了田地分明,说田地分明必须依照着田埂,可是不管田地和田埂,离得开一望无际的大地吗?离得开吗?整个大地没有区域,同为大地,就是一门深入,妙真如性。我们今天就主要在这个田埂上不断地给它踩平,抹去,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还是那句话,实在听不懂了,所以只能念佛。你看这样的法义听不懂,我讲的也有时候自绕,然后你们听的也把你们绕进去,这就说明我们智慧不够。我们在兜率内院听,在极乐世界听,那就不是这个情形了。兜率内院的话,大家静静的,还不知道用不用嘴巴说都不知道。在极乐世界听的话,根本就不用六根六尘六识了,全部用的现前一念心体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还是愿生西方净土中。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