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四、闻名得益  分十二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一面。丙四,闻名得益。

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种种的权势来受到别人的赞叹,这种身外之物都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离苦得乐。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生命当中,能够永远离开痛苦而成就种种的安乐,所以我们才修学佛法。

这个离苦得乐的宗旨,在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要把握得住:第一个,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

首先,在大乘佛法当中,你要找到一个安住处。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内心的安住,简单地讲就是以净土的功德为住,或者说以四十八愿为住。我们要相信四十八愿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相信,四十八愿的功德在我们未来的生命当中一定可以成就。你的心就住在这个目标当中,以这个当作你生命的目标。

那么,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能够确认你整个修学的方向。我们以四十八愿为住的时候,就  不再去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时间的浪费、修学的摸索,我们能够集中心力,一  门深入。这样子,能够在短暂的生命当中成就广大的功德,因为你生命当中  有一个方向。

第二个,你有目标以后,就能够产生一种修学的动力。我们过去心中没有四十八愿,所以我们拜佛念佛的时候没有力量,没有那个心灵的意乐放进去,所以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当我们心中有了四十八愿的目标、有愿景的时候,我们在拜佛念佛的时候就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意乐。这个就是产生目  标的好处。

当有了目标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去降伏其心?就是在这整个过程当中,蕅益大师讲,以戒定慧为助行,以忆佛念佛为正行。这整个调伏的过程当中,重点就是让自己保持生命的进步。就好像说,我们今天到台北去,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要到哪里去。第二个,在整个前进的过程当中,你那个方向盘要不断地调整,让你自己的生命往这个目标不断地迈进。让我们跟娑婆世界的因缘慢慢地淡薄,跟极乐世界的功德慢慢地接近,这就是一种调伏的功夫。

我们看丙四,闻名得益。

前面的功德,是讲到我们往生以后的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还没有往生之前,我们在娑婆世界这种现世的功德利益。这当中有十二个愿。

丁一、诸根无缺愿(四十一)

我们先看第一个愿。丁一,诸根无缺愿。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这是现世安乐的第一个愿。我们看经文的消释。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发菩提心的这些大乘的菩萨,“闻我名字”(这个是讲他修学的方法),这个“闻”,蕅益大师讲包括闻持,要能够受持不失。什么叫受持不失呢?就包括你对阿弥陀佛的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跟意业的观想。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今天在修习其他戒定慧当中,能够以弥陀的功德当本尊,不断地礼拜、赞叹、观想。这样子在学佛过程当中有什么好处呢?“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我们今天以弥陀的功德当本尊的时候,在未来生命当中就不会招感六根不具足的果报。

这个六根不具足,在修大乘佛法是八难之一,障道。

从自利的角度,我们今天的修学,能够吸收外在的佛法,是靠六根门头。如果你六根不具,特别是耳根跟眼根,耳朵听不到声音,眼睛看不到东西,你就不能够去向圣贤学习,那么你这生命当中就不能有增上的因缘,你这个生命就空过了。所以六根不具是障道。

从利他的角度,古人说“六根有缺,受世轻慢”,会受到世人的轻慢,所以你“度众不广”,你就不能广泛地度化众生。但是,当我们能够修习弥陀的“本尊”,也就是说,当我们这个明了的心不断地去忆念弥陀的功德、去礼拜弥陀的功德,在生命当中,我们的心跟佛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你再也不会出现六根不具足的果报。这是本尊功德的加持。当然,这个保证对未来行菩萨道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丁二、脱离女身愿(三十五)

我们看第二个,脱离女身愿。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 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的很多很多的女众,这些女众在修学过程当中,选择以弥陀功德当作她的本尊相应法门。她每天不断地对弥陀的功德加以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而且内心当中保持一种欢喜信乐,一种真实的信心,相信本尊的功德是真实的存在,相信本尊的功德她自己可以成就;而且能够依止菩提心来厌恶女身——这个地方很重要,她心中有这个愿望,对女众的这种污秽的色身产生厌恶。这样子,一方面她本身有厌恶女身的愿望,一方面她的心进入弥陀的本愿的功德,有什么加持力呢?“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在她未来的生命当中,就不再出现女众的果报。

在本尊功德的修学过程当中,是先远离两种被讥嫌的、有过失的果报:  第一个,六根不具;第二个,女众的果报。

女众的果报体,在古德讲有两个障碍:第一个,胸量狭小;第二个,贪爱心重。当我们得到这个果报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这种胸量狭小跟贪爱心重的交互作用,就容易产生一种嫉妒、高慢。当你有所得,你就很容易高慢;当你有所失,你就会嫉妒。这两种心态正是障碍我们发广大的菩提心。

在经典上说,女众有五种不能:第一个,她不能做转轮圣王。人间的大国王,不能现出女相的。第二个,她不得做释提桓因,帝释天,帝释天王。第三个,她不得做梵王,大梵天王。第四个,她不能做魔王。第五个,她不能做佛。因为这五个都必须现出大丈夫相。

唯识学的意思就是说,色法跟心法是交互影响,心法创造了色法,但是色法也影响心法。所以唯识学说是“随所生所系”,你变现这个果报,这个果报体就把你障碍住了。系,就是你被果报所系缚。你变成一只蚂蚁,你就很容易产生蚂蚁的心态;你变成一个天人,你就会产生天人的状态;你今天显现一个女众的色身,你就很容易产生女众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障碍菩提心的。

所以,当我们不断地修本尊相应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不断地忆念弥陀的功德、礼拜弥陀的功德,能够保证不会出现女众的果报体。这是第二个保证。

丁三、闻名得福愿(四十三)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 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的本尊功德,所成就的是远离过失,远离六根不具、女众果报,  障碍大乘佛法的这两种过失。这个地方是,除了离过以外,它还是一个增上,   成就尊贵身。我们看经文的消释。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当然,菩萨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修六波罗蜜。但是,这些菩萨除了修六波罗蜜之外,还能够兼修“闻我名字”,能够加修弥陀的本尊相应法,每天有空能够拨出时间,礼拜阿弥陀佛、赞叹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身口意的三密相应。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这一期生命之后,假设他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他来生会出现什么果报呢?他会生在  一种被人恭敬赞叹的果报的家庭。“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生尊贵家”,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解释,有三种的果报体是“尊贵家”:第一个,生在刹帝利的王族,为有权势力的。你来生很可能生长在一个王宫大臣的家族,家庭很有权势。第二个,你生在婆罗门家。婆罗门就是我们说的士大夫,有学问的家庭。第三个,你生长在居士家,有财富  的家庭。权势、财富、学问,这三个都叫作尊贵家。

那么身为一个菩萨,为什么要生在尊贵家呢?因为他容易为世人所尊重,而能够度众广大。同样的菩提心、同样的道德学问,你出现的是一个尊贵的色身,别人容易恭敬你,你度化众生的因缘就特别的广泛。所以这个尊贵家是有利于我们行菩萨道。

我亲近过很多的长老,当然这些长老都有福报,但是我觉得忏公师父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气质特别的尊贵,很多人有这种感觉。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就充满了贵气。当然我们知道,世间上的事情要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就探讨为什么这个长老有这种特殊的气质。后来我发觉,忏公师父非常喜欢拜佛。诸位要知道我的用词!他“非常喜欢”,他已经超过一般人的喜欢。现在是十点五十分,假设是还有五分钟吃饭,这五分钟他就去拜三拜,拜完再来吃饭;你跟他约时间要外出,还有三分钟,他又跑去拜三拜。他逮到机会就拜佛。所以说事出必有因。

我自己看到很多的学生,我过去在佛学院的时候辅导新生,我发觉有些人看起来就是没有什么福报力,因为看起来俗里俗气的。但是他慢慢拜佛、慢慢拜佛……但拜佛不能拜太快,慢慢拜,他这个身口意,内心要很寂静、专注。他只要肯拜佛,他的气质就改变,很奇怪!

这个本尊的功德叫作无量光、无量寿。你这个心一进去的时候,你就感受到弥陀功德的加持,那个尊贵的果报,现世的花报,就慢慢出现。所以说“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当然,这个名号的功德之所以产生加持力,是因为弥陀因地所发的愿,他有这种加持力。

前面是远离过失,这个地方是讲增上果报。

丁四、常修梵行愿(三十六)

我们看丁四的“常修梵行愿”。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前面是偏重在世间的福德,远离六根不具,远离女众的色身而成就尊贵身。这个地方就慢慢地讲到,我们修本尊相应成就这样的一种出世的善根。我们加以消释。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当中这么多的菩萨众,这个菩萨众除了每天忙于六波罗蜜的修学,他每天的定课,能够“闻我名字”,对我的功德礼拜、赞叹、观想,身口意的相应,那么寿终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说这个人即使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他今生当中因为有拜佛的关系、念佛的关系、观想佛的关系,他的内心会比一般人来得清净无欲,欲望会淡薄。这种状态会一直维持到成佛为止。“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梵行”这句话,狭义来说是约着持戒清净,远离身口二业的过失;但是广义来说,应该也包括了禅定、智慧,包括意业的清净。这个地方的梵行包括身口意的清净。

佛法的功德有两个:一个叫世间的福报,就是我们讲的世间的慈善事业;一个是讲出世间的善根,就是我们讲的戒定慧,或者讲梵行。我们经常在《金刚经》听到说,我们能够受持大乘经典的四句偈,超过用无量珍宝的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用珍宝的布施,这种善业叫作心外求法。这种善业,虽然会让你产生一时安乐的果报,但是对内心的烦恼没有对治力。也就是说,它不随顺于解脱分。你这个慈善事业做完以后,你还是老样子,你完全没有改变。你唯一的改变就是增加一点善业,增加一点生灭法的善业,把它用完就完全一样。但是,我们修习戒定慧,这个善根进入你内心当中,它会对治烦恼,你会觉得一天比一天地,烦恼慢慢地轻薄了,它有随顺解脱的力量。所以这个不一样。

我们今天修习弥陀本尊亦复如是。这个佛号进入你心中的时候,它能够对你的烦恼产生对治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个名号,你用身口意的造作,只要进入到你的心中,这个名号的其中一个愿望,所谓常修梵行的愿望就会发挥作用,它就会把你内心当中的烦恼,即使不能断,也会慢慢地调伏下来。这个是本尊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修梵行,至成佛道”。

当然,一个人能够常修梵行,他就不容易造业。一个人造业是从内心发动的。他为什么造业?就是因为有烦恼他才造业。

这个地方就是说,即使你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你每天所拜的佛、所念的佛都没有空过,让你来生成就尊贵身,让你来生能够烦恼轻薄。为什么?因为佛力不可思议。弥陀的本愿只要在一天,他对你的加持力就在一天,除非阿弥陀佛的因缘结束了,他的这一期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结束了。只要阿弥陀佛在一天,你心中的佛号对你的加持力就经常地存在。

丁五、天人致敬愿(三十七)

我们看第五个,天人致敬愿。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 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的本尊功德的殊胜,是讲到受到世人所尊重,能够成就尊贵身,成就世间人所尊重。这个地方是,你经过身口意的一种很专注的加行,你能够得到天人的尊重。这更殊胜了。我们看经文的消释。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有很多的天人跟世俗人,他能够以我的功德当本尊,礼拜、赞叹、作愿,修学三密相应法,而且是怎么修呢?“五体投地,稽首作礼。”这个地方就强调这个观念,这个功德的成就不是你随随便便地拜一拜,而是你整个内心非常地摄心专注,而且很至诚恳切。要加上这个条件。而且,你有欢喜的菩提心来修习六波罗蜜。一方面修六波罗蜜,一方面以弥陀的本尊当功德,这样子诸天世人对你都会产生一种恭敬护持的心态。“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在末法时代就非常重要。你要是生长在正法、像法,鬼神障、魔障的力量很薄弱,因为那个时候法的力量特别的强。世间上有很多大修行者,这些鬼神、魔王谁也不敢造次,不敢作乱。到了末法时代刚好相反,魔强法弱,法的力量慢慢衰微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广大的鬼王的势力增长了。而这个时候成就天人的护持,护法神的护持,非常重要。所以阿弥陀佛发了这个愿,就是保障在末法时代的修行者,即使生长在一种魔强法弱的时代当中,你很至诚恳切地礼拜我的名号、称念我的名号、观想我的功德,你就能够得到护法天人的护持,远离这些魔障。

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在台中莲社的《念佛感应见闻录》讲到一个公案。在新竹念佛会有一个年轻的莲友,他的外号叫钳哥,左边一个金字旁,右边一个甘,甘蔗的甘。这个钳哥是一个水泥工。他的家族,大概是他曾祖母那一代,他的曾祖母跟她的长辈发生了一些严重的冲突,后来他曾祖母是含恨而死。看这个意思是自杀而死,可能是上吊或者服毒而死,所以这个曾祖母死的时候心中是怀着非常深重的怨恨,含恨而亡。我们都知道,色身是会死掉,但是你内心是不会死掉。这个明了的心它会怎么样?它会相续,就像水流,它会流到下面去,有等流性。所以她的恨一直没有解开来。

怎么知道呢?就是他这个外祖母的坟墓很特别。哪一个人要不小心踩到她的坟墓,那就要生重病。哪一个人赶牛羊经过,只要是踏到她的坟墓,这个畜生就一定要死掉。所以他曾祖母的坟墓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凶墓,非常凶恶的一个坟墓,没有人敢去碰它。大概是人家看到它远远就离开了。所以他曾祖母的坟墓都没有人敢去整理,因为你一踏到,不是生病就是死掉,她那个恨心很重。

后来,因为发生了大水灾,附近的坟墓都被冲坏了,这些子孙就各自修各自祖先的坟墓。他的曾祖母坟墓没有人敢动,就是非常的破旧,泥土也被冲掉了很多。于是村人就讥嫌,说你看看你们这些子孙,不孝啊,家族的坟墓都没修理!这时候钳哥的家族就召开家族会议,这怎么办呢?一定要修理啊。那么找谁修理呢?大家就决定找钳哥修理,因为你是个水泥工嘛。

钳哥担当这个重任以后,他就很紧张,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去修这个凶墓了!当然这个时候他唯一的依靠就是阿弥陀佛。他平常就更加地用功,祈求阿弥陀佛的加被,请阿弥陀佛作主。后来他拜佛、念佛,到了要修这个坟墓的前一个礼拜,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从他祖母那个坟墓走出一个女众,穿的是古代的衣服,看样子非常凶恶,披头散发,两个眼睛露出凶光,看那意思就是恨心很重的样子。后来钳哥就起慈悲心,不断地给她念佛,观想弥陀放光,化解她这个障碍。一方面起慈悲心,一方面求本尊功德加持。他这样子念念念,念一段时间以后,他看到那个女众的相,从一个凶恶的相慢慢转成一个善良微笑的相貌。后来他从这个梦醒过来,觉得没问题了。果然,一个礼拜以后,他把这个坟墓修好,这个坟墓就再也没有出其他的事情。

我个人的感觉,对治鬼神障,持咒跟念佛同样有效,但是持咒跟念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持咒是比较刚性的:你要不要走?你不走,我就把你赶走!这种态度,持咒是刚性的。念佛是柔性的,他是用光明,比较彻底地来解决这种彼此的障碍。

当然,这个地方,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为什么能够产生天人的护佑,能够远离鬼神的障碍呢?因为弥陀本愿的加持!因为弥陀的圣号背后有这个广大的愿力,能够得到诸天世人的恭敬,也就能够得到天人的护佑。当然,对我们远离鬼神障、远离魔障,这个是有帮助的。

丁六、修行具德愿(四十四)

我们看第六个愿,修行具德愿。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 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现在再说一个,本尊相应功德的第六个功德。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有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这个菩萨能够选择以阿弥陀佛当本尊,每天作身口意的礼拜、赞叹、观想,三密相应,而且他是“欢喜踊跃”。这个欢喜踊跃,古人讲,这个地方是一种加功用行。他一定是要有一定的加行力,不是前面说的可能只是拜一百拜、两百拜而已,而是一个非常相续的专注的用功,而且他能够广修六度的这种福慧两种资粮。这个时候,因为福慧的加持还有本尊的加持,他的生命体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功德呢?“具足德本。”就是他那个明了的心有一个很特殊的功能——心想事成,   他想要什么事情出现,那个事情就非得要出现。为什么?因为他有本尊的加持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十七岁的时候考上了功名,在地方上可以说是小有名气了。他在十七岁的时候看到他的邻居,一个老妇人,整天拿着念珠在念佛,他就觉得很奇怪,就问她说,老太太,你为什么老是念佛呢?那个老妇人说,我念佛,是因为我先生在世的时候很虔诚地念佛,他这样子念佛一生,要死的时候完全没有病痛,这个很特别;而且临终的时候还把我叫到床前去,很清楚地跟我告别。死掉以后又身体柔软,身体当中又释放香气。所以我对念佛法门生起了信心。

莲池大师听完以后,回去就有感而发,晚上就在书房当中写了四个字:生死事大。他觉得说,追求功名固然重要,但是临终的正念是特别重要,生死事大。他就开始修本尊相应,每天就是拜佛、念佛。后来,在弥陀本尊的加持之下,他二十二岁就善根成熟,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就到处参学,在二十五岁左右,出家大概三四年就到了云栖山。他觉得这个地方环境很不错,就盖一个茅蓬在那个地方修学。

有一年,云栖山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好几个礼拜都没下雨,这个非常严重。老百姓没办法生活,就相邀到山上去,说:上面有一个法师在修学,请他施个法术!古人相信法师会法术,能祈雨。莲池大师说,我也没有什么法术,我就是每天拜佛、念佛。这个时候这些信徒就说,法师啊,没关系,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只要让上天下雨就好。莲池大师说,那这样子好了,就带着大家……莲池大师拿那个小木鱼,就边念“南无阿弥陀佛”,边敲木鱼,绕着村庄绕了三遍,田里面也绕了三遍。那个三遍快绕完的时候,当下就下雨了!不可思议,龙王就乖乖地下雨了。

我们同样有这个明了的心性,却很难心想事成,因为我们有很多的障碍。但是当你这一念心跟佛号加在一起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你从这个地方到台北去,你用走路的,那你体力有限;你要坐上了火车,那你的速度就变快了。为什么?因为有火车的加持。莲池大师为什么能够想象下雨就马上下雨呢?莲池大师那个时候刚出家不久,我相信那不是他自己的戒定慧的力量,而是他那个明了的心“闻我名字,欢喜踊跃”,而且修菩萨行,他能够成就本尊的相应。

我有一个师兄弟,他读佛学院的时候跟我同学,所以跟我很要好。在读佛学院那三年,他每天拜三千拜阿弥陀佛,拜一拜的时候又念十声佛号,所以他等于是每天拜三千拜,念三万声佛号。诸位!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心经常跟佛号在一起,那是什么意境?我讲给你听他是什么境界。

这个法师刚出家的时候,我看他是没什么福报的,他以前是一个工厂里面的工人。但是当他每天跟佛号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说他的枕头坏了,他要一个枕头,就马上有人送他枕头;他的杯子坏了,想要去买一个杯子,欸,有人就会送他一个杯子。后来他毕业了,想要找一个地方修学,罗东就有一个居士帮他把茅蓬盖好,整个房子整理好再请他去住。他想要修学就有人帮他准备茅蓬!后来,这几年他来找我,我说你现在还有拜那么多吗?他说现在拜得很少很少。那我说,那你以前那种心想事成还出现吗?他说现在都没有出现了。因为你现在只有靠你自己的力量了。一个凡夫有什么力量啊?诸位想想看!

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佛菩萨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共享,但善根不能共享。阿弥陀佛积功累德,无量劫来所修习的福德资粮,他把这个资粮灌在这句佛号当中,他就咒愿:这个佛号就代表我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哪一个人内心跟这个佛号接触的时候,远离六根不具、远离女众、成就尊贵身,能够成就广大的福德,能够成就天人的护佑。佛菩萨只要产生这样的咒愿,这个力量就存在这个佛号里面。我们咒愿不一定有效果,佛菩萨的咒愿那是不得了。

所以,佛菩萨所证的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一部分他不能跟我们分享,但是他成就的这种广大的福德力、加持力是可以跟我们分享的。但是有个条件,你的心要跟佛号相应,那个功德才能够启动起来。

丁七、普等三昧愿(四十五)

我们看第七,普等三昧愿。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 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前面的种种的功德,是约着一般的凡位的菩萨来说,也可以说是资粮位的菩萨。这以下的两个愿,都是加被加行位的菩萨,就是已经成就禅定的菩萨,所以对我们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切身的需要。但是我们要有随喜赞叹的心情,因为这个功德我们以后到极乐世界也迟早要成就。我们以随喜赞叹的心情来研究这个愿。

在我成佛以后,他方国土这些久修的、加行位的菩萨,在修学禅定的时候,他能够加修一个法门,就是本尊相应法门,所谓的闻我名字、能够受持我的名号、顶礼我的功德,那么这样子对他的三昧有什么好处呢?“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他就会成就一种很特殊的三昧,叫普等三昧。三昧的意思就是禅定,或者叫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为什么他这个禅定能够叫普等呢?因为,这个普就是普遍的意思,等就是平等,他能够普遍地、平等地显现一切诸佛。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我们看说明。

住是普等三昧,至于成佛,这当中有两个殊胜的特点:第一个,常见;第二个,无量不可思议诸佛。在三昧当中能够经常地见到佛陀。这两个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