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文殊师利菩萨应弥勒菩萨的请,弥勒菩萨让文殊师利菩萨说说现在佛入三昧这种现相。文殊师利菩萨就跟弥勒菩萨说,在过去的时候也有如是现相。现在释迦牟尼佛入三昧,说无量义经完了入三昧。过去在往昔的时候,有世尊具足十号,号日月灯明如来,演说的正法,“初、中、后”都是善。善就是深远的意思,好的。演说法都是先顿后渐,先是说顿教义,讲的清白梵行的行相。以后渐渐的说二乘法,摄受一切众生,最后进入大乘圆满教义。这种义理非常的深远,乃至于中间所说的法语言是巧妙的,对机说法。纯一无杂。中间说了很多的比喻、很多的过程,目的只有一个,不是杂乱的。什么目的?梵行清白。梵行本身就是清净,极清净,清白无染欲。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因为在释迦牟尼佛入定当中,演完无量义经之后入定了;入定,前头讲现种种的祥瑞相,乃至天上降华、供养具,种种的威仪,所有的现相。这种境界相与会大众都不知道,弥勒菩萨看大众心里都有不知道茫然的样子,弥勒菩萨就向文殊师利菩萨请,说:文殊菩萨你是智者,你见过的事太多了。请他讲一讲这种现相是什么因缘。文殊师利菩萨就对弥勒菩萨说:这种现相我过去遇见过,日月灯明如来,这说过去的故事。大家不在听故事,文殊师利菩萨跟弥勒菩萨讲无量无量劫前的故事,讲日月灯明如来说法的情况。那个时候有向日月灯明佛求声闻乘的,日月灯明佛就给他说四谛法。四谛法是“苦、集、灭、道”四谛,世间因果和出世因果,销灭世间因果,断绝世间因果,求出世的因果,断绝生老病死,达到涅槃,就是达到不生死。或有求辟支佛乘的,缘觉乘菩萨,佛就给他说十二因缘法。或者是求菩萨乘的,佛就给他说六波罗蜜法。目的是让他们都成佛,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成一切种智。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当日月灯明佛说法的时候,这个是最后的日月灯明佛,与日月灯明佛相续的有二万佛。一个佛入灭了又一个佛降生了,一个佛入灭了又一个佛降生了,都叫日月灯明,相继有二万佛都同一个名字,号日月灯明。同一个姓,姓颇罗堕。文殊菩萨就跟弥勒菩萨说,弥勒当知,二万佛指说最后这尊佛,不一个一个说了。最后这尊佛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说法初中后善。完全是妙法,最初开始说的,乃至到最后说的,就是好的。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在最后日月灯明佛他没有出家的时候,在家的时候,他是国王,他有八个儿子。这个国王有八个儿子,八王子。八王子的名字,第一个叫有意。第二个叫善意。第三个名字叫无量意。第四个王子叫宝意。第五个叫增意。第六个叫除疑意。第七个叫响意。第八个叫法意。

文殊菩萨跟弥勒菩萨说这个故事,说这八个王子威德自在。威德就是庄严,自在是指王子他都有权力。八个王子每个王子都领四天下,统领的天下就三十二,四八三十二。就是日月灯明佛最后的,二万佛最后这尊佛,统领三十二天。还有他自己的本土,八个王子每个王子都领四天下。日月灯明佛弃家出道,不当国王出道了,出家成佛了;不但修道,而且成佛了。他这八个儿子听说父亲出家了,他们也都出家了。听他父亲出家成了佛了,他们也把王位舍掉,也随着他父亲出家。常修梵行,就是修道,修清净法门。这八个王子出家之后都当了法师,都能说法。同时在千万佛所,不是一世了。因为文殊菩萨向弥勒菩萨说的是古老了,很远,无量劫无量劫前了,说故事嘛!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在这个时候二万佛最后的日月灯明佛,也是像现在释迦牟尼佛一样说无量义经。无量义经教授的都是菩萨法门,教授的菩萨法,这是唯佛所护念的。说无量义经完了,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跟现在释迦牟尼佛入无量义三昧一样的,身得安稳,心不动摇。身心不动,入定了。在这个时间也像现在一样的,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华的名词,这华不是人间的,都是天上的,天人供佛的。那个时候佛世界也是六种震动。在那个时候的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四众弟子,还有天龙八部、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八部鬼神众,还有人间的诸小王,还有转轮圣王,大家都在那欢欢喜喜的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这是文殊师利菩萨跟弥勒菩萨说,在过去无量无量劫前有二万日月灯明佛,最后的日月灯明佛也像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在这要说法华经一样的入定。把这段故事介绍完了,文殊师利菩萨又跟弥勒菩萨说,弥勒当知,你应该知道在那个时候的会场当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大家都想听佛说法。那些菩萨都看见佛眉间放光明,普照一切佛国土,得未曾有。大家也像现在一样都想知道为什么放光明,想知道这个因缘。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在那个时间有位菩萨名曰妙光,妙光菩萨。妙光菩萨他带着八百个弟子也在会场当中,妙光菩萨是说法者。“是时”,就是那个时候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在日月灯明佛入定的时候,这法会当中妙光菩萨给大家说法,说大乘经。大乘经叫什么名字?妙法莲华。这是说日月灯明佛无量劫前说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他入定,他的座下有位菩萨叫妙光菩萨,妙光菩萨就演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所教授的都是菩萨法,佛所护念。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这一说法说了好长时间?六十小劫。坐着不动,一坐坐了六十小劫。一小劫是好多年?在一般的我们佛经上讲,人的寿命从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十岁;这一增一减算一个小劫。六十个小劫就是六十个增减,这个时间不是数字所能计算的。一座说法,不起于座,听法的人也是六十小劫没动听佛所说法。时间这么长,他们感觉到就像吃顿饭的时间一样的,谓如食顷。在这会中闻法的人没有一个人身体感觉疲劳了、懈怠了、疲倦了,没有!没有一个人心生疲倦想。这个是妙光菩萨说法,后头就告诉你了妙光菩萨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完经了,在大众就出定了,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天、人、阿修罗宣说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日月灯明佛向大众说,我在今天中夜时候圆寂了。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大众,释迦牟尼佛入了定,说完法华经他也要圆寂了。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在那会中有位菩萨叫德藏,是日月灯明佛的弟子,德藏菩萨日月灯明佛就给他授最后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如来、应供、正觉,也翻正遍知。

【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佛授记已,日月灯明佛给德藏菩萨授记完了之后,于中夜入无余涅槃,圆寂了。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又说了八十小劫。日月灯明佛有八王子,这八个王子都拜妙光法师为师。妙光法师就跟这八个王子说,让他们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让他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坚固不退,直至成佛,达到正等正觉。这八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都成佛道了。其最后成佛的名叫然灯。在妙光菩萨他的八百弟子当中,有一个叫求名,名字叫求名,他不好修行,贪着利养。他也念经、也学法,但是不通利,不通达,多所忘失,因此给他名字就叫求名。虽然他不精进,但是他善根因缘,他也遇到无量百千万亿佛,也对于诸佛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这是求名菩萨。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弥勒当知”,文殊师利菩萨跟弥勒菩萨说,你知道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妙光菩萨不是别人,“岂异人乎,我身是也”,就是我文殊师利。求名菩萨是谁?就是你弥勒,“汝身是也”。在另一部经上说,释迦牟尼佛比弥勒菩萨学法晚,弥勒菩萨在前,但是弥勒菩萨懈懈怠怠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超过他了,超前成佛了。弥勒菩萨过去懈懈怠怠的。现在我们供的弥勒像,大肚弥勒,我们斋堂也是那样画的,你看那个像就是懈懈怠怠的。但是我在雁荡山修的能仁寺,我没有供这个弥勒菩萨像,单做的印度弥勒菩萨像,非常庄严,跟文殊、普贤一样的。

这就是弥勒菩萨请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菩萨就讲讲他俩的故事。文殊菩萨自己就是妙光菩萨,弥勒菩萨就是八百弟子其中一个求名菩萨,所以我看见今天释迦牟尼佛这个瑞相,与咱们过去看见没什么差别。其实弥勒菩萨他现在的地位;我们刚讲完华严经,善财童子参弥勒菩萨,等觉菩萨了!这些事弥勒菩萨都晓得,拿文殊跟弥勒来作例子,让与会大众见这瑞相生欢喜心。但是还是不行,等到后文到方便品了,五千退席。佛将要说法华经,他们不听了,走了。等方便品里头再讲。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现在这个瑞相你让我说,跟过去咱们那时候是一样的。现在佛也要说大乘经典了,说什么?妙法莲华,完全教菩萨成佛的法,佛佛所护念的妙法莲华经。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于大众中,想把这个故事简短再说一遍,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我回忆过去没有量,无数劫,时间非常长。那个时候有佛叫日月灯明,也演说妙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的智慧。重颂以前的文。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佛在没出家的时候,他生了八个儿子(八个王子),见他父王出家了,见大圣出家了,他们也都出家了,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

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典,说无量义经,跟释迦牟尼佛现在说无量义经一样的。“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分别,就是讲无量义经如何修菩萨道、如何行菩萨道、如何利益众生,就是广分别这个菩萨法。佛说无量义经完了,于法座上结跏趺坐,入了三昧。什么三昧?无量义三昧。这个时候天雨曼陀华,现瑞相了。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都供养佛,人中最尊贵的。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跟现在释迦牟尼佛现相一样一样的。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干闼紧那罗。各供养其佛。】“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放的眉间光照向东边八千佛国土。同时也光中示现一切众生生死业报轮回,光中显现的生死业报,乃至造业起业种种社会现象。同时诸佛国土也现到净佛国土,七宝庄严;七宝就是玻璃、琉璃、玛瑙、金珠,金银财宝这些东西。但是这是由佛光照,显现的是佛光照显现的。这个会中人都能见到的原因,是假佛的神力。还看到那个世界的人,天人、龙,八部鬼神,紧那罗,八部鬼神众供养佛。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自然的时候,就是他修行到成佛的时候。修行功力到了,成就佛果了,自然而成的。又见佛的身如金山,光明遍照。“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见的是现相。真金像是指着法身,净琉璃是化身。从化身见到佛的报身,报身见到佛的法身,就是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我在那个会上演的是甚深法,无量义法。“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为什么能见到?是因为佛的光照原因,假佛的加持力,所以能见到了。或者看见那个佛国土,也有些个出家比丘,有在山林中修行的,有在持净戒的,也在行菩萨道。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这是行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禅定。那些佛国土的菩萨如恒河沙,见到每一个菩萨修行。这种能见到的原因是由佛的光、佛的智慧照而现的,就是眉间光照现的。“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光照当中看那些菩萨有修这个法门、有修那个法门,看见菩萨修定,心不动,求无上道果。或者见菩萨知道一切诸法寂灭相,现法的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尔时四部众”,就是佛光所照的那些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都很高兴、赞叹、随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都互相的问佛眉间放光什么因缘?跟现在一样。文殊菩萨跟弥勒菩萨说,你来问我,那个时候日月灯明佛照也有如是现相。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说是法华经。】以后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佛在三昧中,妙光菩萨在那演唱妙法莲华经。佛从三昧起就赞叹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你是人天的眼目,指示人间的明灯,一切都归信你,归依信仰你。“能奉持法藏”,你能够持一切诸佛的法藏,宣扬法藏。“如我所说法”,我所演说的法。“唯汝能证知”,那是妙光菩萨,唯汝妙光菩萨能证得。“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世尊赞叹妙光菩萨,使妙光菩萨欢喜。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悉皆能受持。】往昔一切诸佛法,妙光法师都能受持。赞叹妙光法师,其实是文殊菩萨赞叹他自己,妙光法师就是他,他就是妙光法师。赞叹自己,批评弥勒,说:你是很懈怠的。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佛说完了法华经,讲完法华经,大众欢喜。“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诸佛真实的道理,我已经向你们宣说完了。“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我要走了,缘尽了。缘尽了,佛到哪去了?入涅槃,咱们这讲性空。因为我们讲华严经时候,要讲大乘起信论;讲妙法莲华经时候,给大家讲讲缘起性空,你就归于缘起性空。“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想遇见佛很难,经过很长的劫数才能遇到。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圣主法中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后。汝等勿忧怖。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世尊就是是日月灯明如来,他有八个儿子,他那八个儿子听到佛入涅槃了,各各怀悲恼。悲是伤感,恼是烦恼。“佛灭一何速”,佛为什么这么快就涅槃了。“圣主法中王,安慰无量众”,佛就安慰他们说,我灭度的时候,你们不要忧愁也不要恐怖,德藏菩萨他已经得到无漏实相,他心已得到通达,他马上就成佛了。“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就是净身如来。“亦度无量众”,他会度你们的。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佛要入涅槃就像那柴火烧尽了,那火就没有了。薪是木材,木材烧尽了,火就没有了。“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在日月灯佛涅槃的时候,那些比丘、比丘尼有好多?像恒河沙那么多。“倍复加精进”,佛在时候,或者是精进还不够;佛涅槃了,没有导师了,那自己要勤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是妙光菩萨。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着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是妙光菩萨,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佛不在世,妙光法师就住世了,继续说法华经。“是诸八王子”,国王的八个儿子。“妙光所开化”,他们以后就以妙光为师了。“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都在行菩萨道。“相继得成佛”,这八个王子都相继成佛的。最后弥勒菩萨也要成佛了,八王子最后的王子。“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着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经常到居士家去,不好好在庙里修行,就是这样的含义。“弃舍所习诵”,大乘经典不念,专门搞名利,“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虽然这样子,但是他还做了很多的善业,亦能行一切善业,他也见着无量佛,也供养诸佛。“随顺行大道”,也随着佛的教诲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就是你,你要成佛了。“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灯明佛也如是说无量义经,也如是放眉间光,现在释迦牟尼佛也如是,现在佛要说法华经了。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今相如本瑞”,现在释迦牟尼佛的瑞相跟日月灯明佛所现的一样,这是诸佛的方便善巧。“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你合着掌祈求等待。等待什么?“佛当雨法雨”,佛很快就要说法华经了。“充足求道者”,求道的人都能满足。“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这是法华经的序品,咱们现在讲完一品了,现在讲第二品方便品。七卷,二十八品,现在还是第一卷,二十八品的第二品。什么叫方便品?方便就是善巧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入了无量义三昧,就告诉舍利弗;佛从定起之后,对舍利弗说,这种甚深的义理,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这是一切诸法的实入,佛的诸法实相也是性空,方便就是缘起,因此这个因缘成熟了,就是说法华经的因缘成熟了,以这个方便善起。方就是法,方法、方法。学佛有方法,就是学佛的方便法。便是用的意思。方便就是法的用,你怎么用善巧方便。方便是对着真实说的,法华经的真实义你不能进入,怎么办?就用方便善巧来接引。所以有第二品方便品。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佛入定,又出定了。“尔时”,就在这个弥勒问,文殊答,说完这个时候,佛就从三昧起了。诸佛的智慧甚深无量。这个意思我们佛弟子都知道,佛的智慧是甚深无量的。因为他甚深无量,我们明白不了,难解,也很难入到佛的智慧,像一切二乘人声闻、辟支佛,乃至一般的菩萨所不能知的。这个咱们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讲得那么多了,大家都明白了。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为什么这样说呢?“所以者何”,什么原因,乃至说什么道理?因为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佛经过学习,很长很长的时间,亲近过无量无量诸佛。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已经把诸佛的道法都学到了,成就佛了。勇猛精进,名称普闻。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因为现在佛已经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这是专指法华经说的。随众生的根器,现在已经有这个因缘了,众生能够理解了,难解的能解。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佛又跟舍利弗说,“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我成就佛道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缘起诸法无量,种种的因缘,用种种方法、种种譬喻、种种善巧,说三乘法,说人天法。“广演言教”,凡是所说的法。“无数方便”,所以佛说人间叫苦集灭道,说十二因缘,说六度四摄,说慈悲喜舍,都叫方便。这一方便做什么?令众生不要执着。目的只有一个,不执着就解脱了,解脱就自在了,自在就是成佛了。但是得有因缘,没有缘起,没有因缘,不能进入。所以才要说方便法。

在一般经论里讲六度,咱们刚讲完华严经,现在说法华。华严经讲十度,方便是一度,把智慧开力度、愿度、方便度、智慧。那个慧不是智,指的方便善巧慧。为什么?引导众生。不然众生离不开执着,让一切众生“你放下吧!不要执着了,执着入不了道的,离开执着就入道了”。那得有善巧方便让他离开执着!众生他就是执着惯了,习惯力量,有什么方便让他离开执着?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离开执着了,就以善巧方便的波罗蜜法门让众生具足了,就离开执着了。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佛又跟舍利弗说,“舍利弗,如来的知见”,如来看问题,如来的想法,看一切事物的看法,那是广大的、深远的,无量无碍,有力量,无所畏惧,一切无畏。我们对于成佛心里有恐怖感,要行好多菩萨道才能成佛?那需无量无量无量劫。但是你有力量了,信仰深了,万劫一念,一念即万劫,修禅定也好,修解脱三昧也好,成就如来的一切未曾有法。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如来善能分别,为什么?他了知众生根,知众生性。如来是从性空而悟道的,所以能产生缘起,用种种的方便,能可使大家都欢喜。佛说法,众生闻到都能欢喜。巧说,假因缘,假譬喻,假本事,假未曾有。现在文殊师利菩萨跟弥勒菩萨就说的本事未曾有,十二分经的本事,讲过去诸佛成佛、信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佛。所以如来有方便善巧,能够种种方便“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使听的人都能够进入、都能够欢喜。

【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都成就了,无量无边那些稀奇的妙法佛都成就了。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行了,说到这就止住吧!舍利弗,不能再讲下去了。佛就不说了。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者何”,为什么我不说了呢?“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佛成就的是希有难解之法。唯有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等觉菩萨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够成佛。究竟诸法实相,就是证得空的道理。现在这都是缘起的法相,诸法实相就是性空;达到性空,就是华严经一真法界,咱们说妙明真心。所谓的诸法实相是什么?诸法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这就是生法。如是是什么?佛的心,就是性空,这就是如是,一共有十种,这是根本。

相如是,你看见相知道它的性,就叫如是。从相而见它的性,善恶现于外,而产生善恶的相是什么?是心,见相观心。咱们俗话说察言观色,听他的话,看看他的表现,就知道他心想什么了。这就叫神通。

性如是,是内在的,人人本俱的。但是你自己不能悟得,不是我们肉眼看见我们的性,也不是我们心里想像我们的性,识之不到,见也见不到。这就是性如是。

体如是,体有两种,一个是我们现在身体的体,离开身体还有性体,那个不坏的性体、轮转的性体,那个我们见不到了,明白了就是佛。还有力如是,力就是功能,你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力的功能。

作如是,作是造作,任何事情都是造作出来的。你怎么造作的?就是你的身口意。你身不造杀、盗、淫,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起贪、瞋、痴,这三业翻过来,三业就是十业,如是回归本体,不造三业了,既不作恶也不作善,本体不动。

因如是,因有两种,一个习,熏习来的因;熏习来的因也有两种,一个善因,一个恶因。咱们讲大乘起信论二种熏习,你从三宝的教法来熏习,那你就成佛了;你从贪瞋痴来熏习,那就下地狱了。看你如何的熏习。因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帮助你熏习的是什么?缘。你在什么环境里头,你在任何情况之下,就有什么熏习。在城市里有城市熏习,在农村有农村熏习,在工厂有工厂的熏习,但是你在佛教团体当佛的弟子,那就佛的熏习了。

因缘如是,有什么因结什么果,也是熏习含义。你要种麦子,绝不会长出稻米来。你种黄豆,黄豆的种子你想把它变成大米,能办得到吗?什么因结什么果,因必具果,果必成因。

报,就是你所做的业。有了因就是报果,因必得报,报即是果。果报!果报!你要想种恶因,杀人放火,那你也被人家杀。你起贪瞋痴,这是恶因,你想得戒定慧办不到,两个不是因。

本末究竟,你后来的报为末,前报为本。当你做件事里头夹杂很多因缘,叫异熟因果,异熟因,异熟果。有一个人一生波波喳喳的,时而好了,时而很顺利,时而很悲哀,时而灾难重重,时而又很幸福,为什么?当你做的时候善善恶恶。一个人并不是一生都作善事,他时而做好事、时而又做坏事,起心动念就造成你因因果果。

就是心种种的变化,产生种种的因果。因为我们学小乘法、中乘法、大乘法三乘法,都有相、性、果、报、本、末,这六相都是具足的,那就看你的心怎么样做,你报自然就感什么果。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这些个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要想知道佛的所行所做,一般众生没办法知道的,等觉菩萨还不知道;若等觉菩萨都不能够知道,一般众生二乘果位的人当然不知道了。佛力无所畏,知道一切三昧,乃至佛一切法,众生无能测量。不只众生,二乘人无能测量,三乘的圣人无能测量,唯佛与佛才能究竟。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这种甚深的微妙法见不到的、值不到的,难见难值。“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得经过很长很长劫修道。一直到修道成佛了,惑业断尽了,佛说自己“我已悉知见”,我已经能完全证得这个道理了。“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这种的性相义只有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一切漏已尽。住是最后身。如是诸人等。其力所不堪。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一切漏已尽,住是最后身”,就是成了佛果,佛一入涅槃就是最后身了。“如是诸人等,其力所不堪”,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乃能受,乃能可以,其他的没有这个力量。

“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所有世间都像舍利弗你这个智慧,你们集合一起来测量佛的智慧,测不到的,无论多少人也测不到的。“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就是那些个辟支佛他的量无论多少,像竹林那样多,一心来测量。

“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想知佛的智慧,一分也不可能。“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佛智甚深难测的意思。“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那些发菩提心成住位菩萨的如恒河沙那么多,来思求佛的智慧,不能知。

【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唯佛与佛能知道这个道理,乃认识这个相。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佛说的法不要怀疑,你生起最大的信仰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世尊的法一定要跟你说真实相。

【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告诸声闻和缘觉说你令脱苦缚,到这样子才能把苦的缠缚脱尽。“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因机而说的三乘教法,这是佛的方便,不是真实的。“众生处处着”,众生见什么、闻什么、执着什么,佛以方便力来令他出离,不要执着。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以他为首,千二百人。有发声闻、辟支佛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各个都这样想。

【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今者世尊,何故慇懃称叹方便”,大家都怀疑了,佛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个法,而且是称赞方便善巧?佛不是尽说真实的吗?今天为什么光说方便善巧?佛所得的法甚深难知难解,有所说的意趣你们没法会得到,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这些个阿罗汉千二百人都是证得了。佛说这解脱义,我们都已经证得了,已经到了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佛说这个道理是什么含义?这些阿罗汉把他们证得的认为跟佛一样的,佛证得的也是这样子,我们得的涅槃不也是这个样子!今天为什么佛这样说呢?佛说的就是现在二乘人所证得的阿罗汉是佛的方便善巧,不是真证得了。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慇懃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舍利弗就代表大众跟佛说,“世尊,何因何缘”,什么因缘佛总称叹诸佛的第一方便,把方便说的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慇懃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舍利弗对佛说,我自往昔已来,跟着佛已来,我没听佛这样说过。现在佛这样说,我们这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有怀疑了。“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慇懃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什么道理在我们证得之上还有一个甚深微妙的法吗?这些阿罗汉认为他们已经究竟了,他也是证得涅槃了。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自说得如是。力无畏三昧。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今天感到很稀奇,从来没闻到佛说这个方法。“自说得如是,力无畏三昧”,佛说的十力无畏三昧法、禅定解脱不可思议法,乃至到道场所得的法,菩提法,没有人能发问的。“我意难可测”,我想不到,这是舍利弗向佛表白,也没有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佛今天的说法没有谁问,这叫无问而自说。这个智慧甚深微妙,诸佛所得的是无漏的。

【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佛何故说是。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诸天龙鬼神。及乾闼婆等。相视怀犹豫。瞻仰两足尊。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我们这些个无漏阿罗汉今天都堕了疑网,不知所措。“佛何故说是”,佛,你什么因什么缘来说这个法?这是求声闻的。求缘觉的比丘、比丘尼,乃至诸天龙鬼神、乾闼婆等,相视怀犹豫。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衷。“瞻仰两足尊,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今天佛所说的法,大家都莫名其妙了,都怀疑,佛为什么要这样说?

【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这是舍利弗的话。佛经常说我在声闻当中智慧第一,佛说我是第一。今天我的智慧像没有一样,怀疑,起了惑了,迷了,不能了知这个究竟法。“为是所行道”,究竟我们该怎么样做?怎么样修道?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