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恪守诚信

燕子、鸿雁按照季节的变化准时迁徙,圣君的诚信使走兽、鱼类受到感化。人若失去信用,就像车子缺少輗軏,根本无法行驶。指着滔滔江水立下郑重的誓言,即使历经患难也信守不移。

申州虎(《警心录》)

唐朝贞元年间,王征担任申州太守,当时辖区内经常受到老虎的侵扰,王征下令如果捕杀一只老虎就酬赏十匹细绢。有位年老的差役名叫丁岩,擅于设陷阱,没几天就有一只老虎掉进陷阱里,围观的人成百上千。当时丁岩喝了酒,衣襟被树根挂了一下,不小心也掉进陷阱里。大家都害怕极了,用辘轳放下一根粗绳,让丁岩把自己捆住,然后把他吊上来。丁岩被拉离地面二、三尺的时候,老虎踩住绳子不让他上去,一连几次都是如此。丁岩对老虎说:“你们这些老虎行凶伤人,理应翦除。现在大家没有马上把你除掉,是因为怕伤着我。你要是听我的,让我出去,我就禀告太守,保证不再伤害你们的性命,你就带着虎群远远地离开这里。我对天发誓,绝不违背这个誓约。”老虎仔细听着,好像明白了。丁岩再被拉上去时,老虎不再阻止。丁岩出来后就拜见太守说:“现在就是杀掉这只老虎,也还是不能免除群虎之害。请求您把它放了,让它带着虎群离开。”王征同意了。丁岩就向坑中慢慢填土,老虎最后一跃而出,哮吼着带风而去。从此以后,当地的虎群就没了踪迹。

诗曰:

食言罕见信由中,心诺潜消坎窞凶。

擒虎不难难纵虎, , 腥风万壑转仁风。

 

虎赴西关约(《排闷录》)

山西孝义县城外,周围山上有很多老虎。一天早晨,一位樵夫穿行在草木丛中,失足掉进老虎的洞穴。虎穴内卧着两只小老虎,洞穴像一个倒扣的锅,其中三面是锋利的石齿,只有前壁稍微平坦,有一丈多高,长满苔藓,十分湿滑,这便是老虎出入的路径。樵夫跳了几次都摔了下来,只好绕着洞壁无奈地走来走去,哭着等死。

太阳下山时,洞口一阵风起,老虎呼啸着翻越石壁而入,口里衔着一只活鹿,给两只小老虎喂食。当它发现樵夫蹲在洞里,就张开虎爪准备搏斗。一会儿又四下看看,见小老虎没有受到伤害,好像若有所思,把剩下的肉给了樵夫,然后进去抱着小老虎睡了。樵夫心里想,今天老虎已经吃饱了,明天早上起来肯定会吃掉自己。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虎从洞中一跃而出。正午时,又衔来一只鹿,喂它的幼子,依然把剩肉给樵夫吃。樵夫饿极了,拿着就吃,渴了就喝自己的尿。这样过了一个月,慢慢与老虎熟悉了。

小老虎渐渐长大,这天老虎背着它们出了洞穴。樵夫一看急了,仰天大叫:“大王救我!”不一会儿老虎又回来了,弯曲两腿,低着头让樵夫骑到它身上,腾壁而出。老虎放下樵夫,带着小老虎走了。阴森森的山崖里长满了灌木,连鸟儿的叫声都听不见,只有阵阵阴风从林中生起。樵夫一看又急了,再次呼叫大王,老虎回头看他。樵夫跪着说:“承蒙大王救我出来,大王若是离开,我担心还会遇害。请您救人救到底,把我领到大路上,我死也不会忘记报达您。”老虎点头同意了,就在前面带路,到了大路上,转身看着樵夫。樵夫又对它说:“我是县城西关的一个穷人,今天回去后再也见不到您了。回家后我要养一头猪,在西关三里外的邮亭等候大王,请您在某日某时前来食用,不要忘了。”老虎点点头。樵夫哭起来,老虎也留下眼泪。等樵夫回到家中,家里人惊讶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樵夫就把这些天的经历告诉大家,全家人都非常欢喜。

到了约定的时间,樵夫准备好了猪,正在忙着宰割。老虎却已提前来到邮亭,没见到樵夫,竟然进了西关找他。居民们看见老虎,赶紧叫来猎人,把路口的栅栏关上。猎人们带着长矛、棍棒、火铳、弓弩,纷纷赶来,打算把它活捉了献给县令。樵夫听到后急忙赶来救它,他对大家说:“这只老虎对我有大恩,请你们不要伤害它。”尽管这样,大家还是把老虎捉住,送到了县府。樵夫击鼓大喊冤枉,县官很生气,责问樵夫,樵夫把以前的事诉说了一遍,县官不信。樵夫说:“请您亲自验证一下,如果我说了谎,愿受打罚。”县官亲自来到关押老虎的地方,樵夫抱着老虎痛哭道:“救我一命的是大王吗?”老虎点头。“大王是因为赴约才来西关的吗?”老虎又点头。“我为大王请求释放,如果不行的话,我愿以死跟随大王。”话还没说完,老虎就泪如雨下。围观的几千人,莫不为之叹息。县官大惊,赶紧下令放了它。老虎到了邮亭,人们把准备好的猪肉扔给它,老虎翘着尾巴大嚼,吃完后回头看看樵夫便离去了。后来就把这座亭命名为“义虎亭”。南昌王猷定记。

诗曰:

虎解回思悯负薪,荷恩急难两全身。

临歧对泣悲风起,千载荒亭感路人。

 

黄耳冢(《述异记》)

晋朝的陆机,年轻时喜欢打猎。在吴地时,有人送给他一条快犬,取名叫“黄耳”。陆机到了洛阳,常随身带着它。这条犬很聪明,能听懂人话。有一次把它借给三百里外的一个朋友,它认识路独自返回,当天就到了家。陆机在京城做官,很久没有家信,开玩笑地跟它说:“我家里很久没有音信,你能带着我的书信回去,再把家里的消息捎回来吗?”黄耳听了很高兴,摇着尾巴出声应答。陆机试着写了封信,装在竹筒里,系在它的脖子上。黄耳沿着驿路出发,朝吴地方向跑去。每当经过江河,它就向摆渡的人驯顺地摇着尾巴,因而总能把它渡过去。到了陆机的家里,黄耳口衔竹筒,发出声音让他们来看。家里的人打开竹筒,取出书信看完,黄耳又对着人叫,好像若有所求。他家里就写了回信放在竹筒里,还系在它的脖子上,黄耳又一路飞奔返回洛阳。这段路程一般人要走五十天,而黄耳往返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后来这条犬死去,葬在陆机家村南两百步的地方,用土堆成坟墓,村里人都称为“黄耳冢”。

诗曰:

绮年入洛饮香名,黄耳还乡路几程。

一纸家书万金抵,洪乔投渚太无情。

 

围城犬负米(《圣师录》)

后晋时,杨光远在青州城叛乱,朝廷派遣军队讨伐。孙中舍住在被围困的城中,家族中的亲属都在西州乡下的别墅。当时城门久闭,所有的粮食都吃光了,全家人都发愁叹息。此时家里养的狗,在孙中舍的身边徘徊,若有所思。孙中舍就对它说:“你能为我回乡下取米吗?”这条狗听了之后摇着尾巴,表示答应。到了晚上,孙中舍取来一个布袋,又写了一封信,系在狗的背上。这条狗从城墙的水洞出去,到了他家的田庄就开始吠叫。田庄的人开门出来,认出了这条狗,取出书信看过后,让它把米背回去。这样过了几个月,直到叛乱平息,城门重新开放,孙氏全家人靠这条狗才没有挨饿,此后更加宠爱这条狗。几年后这条狗死去,把它安葬在乡下的别墅。后来孙中舍的孙子孙彭年,将此事告诉了龙图阁学士赵师民,把它的事迹写下来,刻在墓前的石碑上,名为《灵犬志》。

诗曰:

围城坐困绝糇粮,乞米帖谁邮旧庄。

尽室回生灵犬力,亏他一路负归囊。

 

博罗犬(《偃曝余谈》)

博罗人何宇,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的小屋里守坟。家里没有仆从,只有一条黄狗,隔一天就到墓前守候。何宇需要什么就写在一张纸上,系到它的脖子上带回家。家人看见后就准备好,绑在黄狗的身上,让它背到守坟的地方,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诗曰:

往来供乏历年华,庐墓邮书望眼赊。

萧颖士奴输捷足,陆家黄耳复何家。

 

鹤寄诗(《内观日疏》)

唐朝的才女晁采养了一只白鹤,取名叫“素素”。一天,她在书房里坐听雨声,想念自己出远门的丈夫,很久没有音信。她就对这只鹤说:“从前西王母的青鸾、郭绍兰的紫燕,都能到很远的地方送信,难道你就不行吗?”白鹤向晁采伸长脖子,像是在接受她的嘱托。晁采拿起笔写了两首绝句,系在它的脚上,果然送给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看后很感动,立即整理行装返乡了。

诗曰:

征夫聿至喜无端,鹤使多劳瘁羽翰。

翦烛西窗同话雨,诗笺旧泪未全干。

 

燕寄诗(《情史》)

长安富豪郭行先,他的女儿名叫绍兰,嫁给了巨商任宗。任宗在湖南经商,几年都没有回家。绍兰看到一对燕子在屋梁间嬉戏,长叹一声对它们说:“我听说燕子从东海飞来,往返都要经过湖南。我的夫君离家已经几年,音讯杳然,生死不明。想请你们替我带封书信,交给我的夫君。”说完泪如雨下。这对燕子似乎表示应允,绍兰又对它们说:“你们要是答应了,就请飞到我的怀里来。”燕子直接飞落到她的膝上。绍兰吟诗道:“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用小字写好,封上口,系在燕子脚上,燕子鸣叫着飞走了。任宗当时正在荆州,忽然有两只燕子在他的头上盘旋,他惊讶地抬头观看,燕子飞落在他的肩头,发现有信函系在燕子的脚上。他解下打开一看,原来是妻子寄来的诗,不禁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燕子又鸣叫着飞走了。第二年任宗回到家里,把燕子带去的诗给绍兰看。当时的宰相张说,把这件事记述下来广为流传。

诗曰:

裁诗好寄任公子,临发开封带泪哦。

湘月莫迟送双影,倚楼南望夜如何。

 

飞奴(《开元遗事》)

唐代的张九龄,韶州曲江人,年少的时候养了一群鸽子。给亲戚朋友的书信,就系在鸽子的脚上,它们按交代的地方飞去送信,一次也没有出过错,因此昵称它们为“飞奴”。(注:古人在动物名称的后面加“奴”字,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诗曰:

雁帛鱼书杳莫寻,停云空自抚幽琴。

相思绵渺关山隔,仗尔飞奴达素心。

 

真定鸽(《辍耕录》)

颜清甫的幼子射死了一只鸽子,发现它的翅膀里有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家信交儿子郭禹收”。郭禹是曲阜县的县令郭仲贤,这封信是他的父亲从真定老家寄来的。当时郭仲贤已调任为远平县的县令,鸽子不知道,四处寻找,所以遇害。颜清甫看见后,把他的孩子责骂了一顿,令人取小木盒把鸽子装上,立即前往郭仲贤的官署,把信和鸽子都交给他,并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郭仲贤感伤地说:“这只鸽子已经养了十七年,只要有家信,即使远隔几千里也能送到。”派仆人把它埋葬了。

诗曰:

拜命燕山寄好音,移官何处几回寻。

一缄空系身先死,地下犹悬未了心。

八、清廉自持

桑扈鸟喜欢偷吃油脂,马却不吃油类食物,鸡的秉性清廉,狼却非常贪婪,动物的习性各有不同。我怀念志尚高远的古人,安贫守道,乐而忘饥。

周藩驯虎(《池北偶谈》)

我的祖父担任过省级地方长官,在他任河南按察使时,见到周王府有一只被驯化的老虎,每天只吃豆腐几斤。猛虎能够如此,与不伤害任何生命的义兽驺虞有什么区别?

鹤子点评说:与这只老虎相比,那位“封使君”真应该惭愧而死。(注:据《述异记》所记,汉代宣城太守封邵,忽然有一天变成了一只老虎,啖食当地的百姓,百姓称这只老虎为“封使君”。)

诗曰:

不知肉味有余欢,守素休嗤骨相寒。

豪气渐平心渐淡,向来虎穴捋须难。

 

浯溪白驴(王念莪述)

我的外祖父东川纪公,居住在浯溪。他曾养了一头白驴,有力而驯良,即使特别饿的时候,也从不吃田中的庄稼,纪公非常喜爱它。没有多久,这头驴被人偷走。一天,纪公偶然路过一个地方,有头驴远远向着他哀鸣。他过去一看,正是被偷走的那头驴,就用四两银子把它赎了回来。后来这头驴衰老有病,有人劝纪公把它杀了,用它的皮来熬阿胶。纪公回答说:“这头驴为我效力十多年,现在却因为它老了就杀掉,实在太不忍心。”这头驴正好在一旁听见,泪水潸然而下。这头驴死后,纪公让人用破席裹着将它埋葬。

诗曰:

浯溪水草乐忘年,风雪桥头忍饿旋。

天物岂容轻暴殄,怒渠黄犊惯蹊田。

 

芮氏犬(《圣师录》)

常州有户姓芮的人家,家里贫穷,每天用糠秕喂狗。邻居是一位姓姚的富户,他家的狗经常有食物剩下。两家养狗的地方只隔了一道竹篱,姚家的狗每次都对着竹篱的洞孔,摇着尾巴低声叫唤,好像是在叫芮家的狗过去。芮家的狗蜷曲着趴在地上,只是抬起头打个招呼,绝不过去吃它的剩饭,平常总是这样。

鹤子点评说:《五代史》说:“南唐时期,江州的陈氏家族,总共有七百口人。所养的一百多条狗,都在同一个地方进食。开饭的时候只要有一条狗不到,其余的狗都不先吃。”看到这个记载,就知道狗不但能固守清廉,还懂得相互礼让。

诗曰:

食贫守窦历星霜,多谢邻情惠岂忘。

糠秕膏粱都有命,触籓何敢效羝羊。

 

陆氏犬(《警心录》)

陆思俊是秀州吕氏家的一位老仆人。他家养了一条狗,特别驯顺,已经养了七、八年。后来陆思俊夫妇相继去世,房子无人居住,从外面上了锁。这条狗还是每天卧在门前,有时神情沮丧地到别的地方去,一会儿又回来,常呜呜地发出声音,好像在寻找什么而伤心哽咽。邻里的人们不忍心,就拿着糟糠喂它,它不肯吃。时间一长,这条狗变得皮包骨头,大声叫了几声就死了。

鹤子点评说:这条狗多么具有独立的品格和对主人的忠诚!霜月寒宵,独自守候在已故主人的门前,仿佛往来空中的鬼神也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诗曰:

皮毛脱落卧柴关,老屋荒凉蔓草间。

不食嗟来甘饿死,清风想见首阳山。

 

丹穴凤(《孔演图》)

凤凰出生于丹穴山,如果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止,如果不是竹子的果实就不吃,如果不是醴泉的水就不喝。它身上的羽毛五色鲜明,鸣叫的声音与五音相符。天下有道时才会出现,在空中飞翔时鸟类都跟随在后面。

诗曰:

归昌应瑞德徽昭,不易来仪下绛霄。

顾视清高桐百尺,劳劳尘世等鹪鹩。

 

禽避食卵(《括地图》)

孟亏,人头鸟身,他的祖先一直负责掌管山林川泽,驯养百禽。夏代晚期,人们开始吃鸟蛋。孟亏便退隐而去,凤凰跟随着他,最后停留在丹山,这里距九嶷山有一万八千里。这座山里竹子很多,高达千仞,凤凰吃竹子的果实,孟亏吃树木的果实。

诗曰:

丹山木实足忘饥,世味浓时古味稀。

莫谓玉团非肉食,未开混沌满生机。

 

审山鹤(《居易录》)

我曾记述过扬州官署贞鸾的事,最近看到朱近修的《义鹤记》,同样感到惊异。在审山有一户姓周的人,养了两只鹤。清朝顺治乙酉年,周家满门都在战乱中被杀死。士兵把鹤带走,卖给了溪上的陈家。雄鹤哀鸣绝食而死,雌鹤不再与别的雄鹤相伴。一天,这只雌鹤在野外飞翔时看见了审山的佛塔,就从百里之外飞到那里,在塔下徘徊了三天。周家以前的一个仆人听说后,就到那里去看。这只鹤见到他,就飞到他的怀中不肯离去,仆人把它带回自己家中。开始时喂它吃鱼,供不起了就喂它吃粟,可还是供不起。这只鹤便飞到灶下,等仆人家吃饭时,自己啄食剩下的饭粒。有时整天都要挨饿,身上的羽毛变得稀疏凋零,还是不肯离开去别的地方谋食。看到的人都为它的叹息,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鹤子点评说:这两只鹤,无论是雄鹤还是雌鹤,都具备贞节和忠义的品格。从这只雌鹤跟随仆人回家,终日挨饿也不肯离去的情形来看,它坚持自己的操守是多么的坚毅!

诗曰:

未同殉主错孤飞,甘饿归来举目非。

含泪相看唯老仆,青苔白骨黯斜晖。

 

介鸟(《禽经》)

雉,是一种清高的鸟类,具有独立的品格,始终如一。

《尔雅翼》说:“生长在沼泽地中的雉,每走十步取一次食,每走百步喝一次水。根据水边的地形作为边界,各自守护自己的地域,互不侵犯。”

诗曰:

棱棱介节仰昂藏,饮啄翛然步武详。

尽日山光自怡悦,时哉何处不山梁。

 

黄山白鹇(《唐诗金粉》)

李白在诗序中说:“听说黄山的胡公有一对白鹇,由家鸡所孵化,从小就特别驯顺,一点都不怕人。只要叫它们的名字,就会到手上来取食。但这种鸟性情耿介,特别难养。我平生虽然酷爱此鸟,却一直没有机会得到。胡公决定把这对白鹇赠送给我,只求我做一首诗。我听到后十分高兴,终于实现了想养白鹇的愿望,于是情不自禁拿起笔叫了三声,信手写来,不加修饰,以此赠送给胡公。”诗中写道:“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鹤子点评说:王羲之用书法笼得山阴道士之鹅,李太白以诗篇换取黄山胡公之鹇,都是一样的风雅韵事。

诗曰:

拜贶双鹇喜且讴,飘然尘外两风流。

他时好谢碧山月,还汝黄山云水秋。

 

越王鸟(《本草纲目》)

《罗山疏》说:越王鸟,其形状与乌鸦、老鹰相近,脚长,嘴上有勾,尾部为冠状。从不落在地上,不饮江湖的水,不啄食百草,不吃鱼,仅以树叶为食。

诗曰:

谁将乌喙越王称,木叶充饥冷笑鹰。

罕见禽中陈仲子,不咽半李胜於陵。

九、护持善行

善良的气息氤氲弥漫,善良的心量深广无边。为什么动物也被感动,全都缘于心灵的至诚。至诚的情意达到极处,鬼神也会为之感泣。

鹿绕坟鸣(《孝子传》)

伍袭,字世公,在父亲的墓旁守孝。搭建的小屋外有一头鹿,每当伍袭哀哭时,就绕着坟墓悲鸣。

诗曰:

荒庐吊影独衔悲,怪鹿云何共涕洟。

一样椎心风木痛,想他踯躅绕坟时。

 

群鹿感孝(《唐书》)

唐朝的孝子褚无量,母亲去世后,在墓旁建小屋守坟。有野鹿啃吃坟上种植的松柏,褚无量流着眼泪对它们说:“山中并不缺少草木,你们怎么忍心吃我母亲坟上的树呢?”于是整个晚上都在坟上守护着。从此以后,鹿群变得驯顺亲近,不再来侵害坟上的树木。

按:皇甫山《逸士传》说:罗威,字德仁,南海番禺人,母亲去世后极为哀痛。为母守坟时,周围的白鹿都驯顺地在墓旁绕行。

诗曰:

误侵茔木恕无知,怒犯山灵罪敢辞。

万点长条短条泪,鹿群相视亦含悲。

 

虎避孝子(《圣师录》)

上虞人杨威,年幼时失去了父亲,对母亲非常孝顺。有一次与母亲一起进山打柴,遇上老虎袭击。杨威自思无力抵挡,于是抱着母亲,一边哭叫一边逃走。老虎看到这种情形,便垂下耳朵离去了。

诗曰:

抱母惊惶走且哀,磨牙攫爪出蒿莱。

回头底事荒山窜,知是樵苏孝子来。

 

虎释孝女(《警心录》)

鹳坑隶属于罗源,山岭上有一块平顶,当地人称为“簥上”。有一位农妇回娘家时经过这里,发现上面蹲着一只老虎。她看自己难以幸免,就大声哭喊着说:“斑哥!我今天回家探望父母,与你无冤无仇,你怎么忍心害我?”老虎垂下耳朵仔细听着,然后就拖着尾巴从陡峻的山崖上匆忙离去,农妇因此得以脱险。

李斯义点评说:只要有孝心,便可以免除灾难。从来当事情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只要存一份诚恳的善心,一直坚持下去,绝不会遇到灾祸,天理就是如此。

鹤子点评说:这位农妇越哭越悲伤,其情景多么凄惨。读到这里,就知道泰山虎也要甘拜下风。

诗曰:

盘陀坐待怒张眸,有女前行哭诉愁。

听到归宁风动谷,公然让路虎低头。

 

虎守忠义尸(《莼乡赘笔》)

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后攻陷南京,福王朱由崧被擒。随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为“隆武”。次年福州被攻陷,唐王遇害。桂王之子永明王朱由榔,接着在肇庆又被拥立为帝,年号为“永历”。后来他逃入缅甸,被平西王吴三桂抓获遇害。

永历称帝后,曾在广东西部一带与清兵周旋,受制于孙可望。当时追随永历帝的忠烈之士,大半都被他杀害。辅臣严起恒、杨畏知,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孙可望逼迫朝廷封自己为秦王,严起恒坚决不同意。孙可望就派手下把他拦截杀害,推入河中,尸体漂了三十多里。忽然有一只老虎背着尸体上岸,守护着不离开,派来的杀手们都惊得目瞪口呆,严起恒的尸体因此得以收葬。杨畏知闻知孙可望的卑劣行径,感到非常愤怒,就赤手空拳当面击打他,结果也被杀害。

张献忠的几个养子,除了晋王李定国归顺朝廷以外,其他如刘文秀、艾能奇等,都喜欢制造灾难,嗜杀成性,比传说中吃人的猛兽猰貐还要凶残。老虎尚且知道忠义,相比之下,这些逆贼真是禽兽不如!

鹤子点评说:东汉的刘昆,任弘农太守三年后,仁政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的老虎纷纷背着幼子渡河而去。此外,宋均调任九江太守时,当地有很多老虎,常发生伤害人畜的事件。以前官府常派人设置各种捕捉机关和陷坑,可老虎还是经常造成伤害。宋均到任后,向所属各县发布命令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四处捕捉,并非治理虎患、维护安定的根本。当务之急是在官吏中清除违法欺诈、贪污受贿的人,奖励提拔忠义善良之士。因此要拆除所有捕捉老虎的机关陷坑,全面减免向百姓征收的赋税。”不久以后,虎群就结伴渡江东去。这两件事,记载于《后汉书》。昔日因为感念德政而离去,今天则因为感念忠义来保护,老虎真可以称得上是豪杰!此外《后汉书》还记载刘陵担任长沙安成长,注重修德,虎群越境而去,这也是由于感念德政的缘故。

诗曰:

谁藏碧血慰泉台,抗节如山志不回。

天悯忠魂葬鱼腹,怒涛驱虎渡河来。

 

善士义虎墓(《井蛙录》)

清朝初期,赣邑的郭士俊品行端正,心地淳厚,待人友好温和,乡里人都称他为善人。他事奉父母非常孝顺,却很少为人所知。当时赣邑有虎为患,往来的人都要事先做好防范才能出门。一天,郭士俊到田庄去催租,有两位仆人跟他一起去,路过一片茂密的草木丛时,忽然窜出一只老虎,横挡在路上。两位仆人一看,扔下包袱就逃跑了。郭士俊虽然想逃,可是脚却吓得动不了,只好坐在原地看着老虎,等它来吃自己,这只老虎也和郭士俊对着坐下。郭士俊看自己难以逃脱,就对老虎说:“我不幸与你相遇,是我命当如此。请你赶快吃了我,免得让我长时间恐惧战栗。”老虎忽然起来,靠近郭士俊的身体,与他亲密相依,显得非常驯顺。郭士俊说:“你既然不想加害于我,来这里干什么呢?”老虎衔着包袱放在他面前,好像是要帮他背,抬起头,躬着背,让郭士俊放在它身上。郭士俊明白了它的意思,就将包袱系在它的背上。郭士俊动身往前走,老虎就一路跟着他。

前面两个仆人逃到田庄,把遇到老虎的事告诉了佃农们,大家都感到惊骇和惋惜,感叹郭士俊这样的人都被老虎吃掉,天道真是无常。不一会儿,忽然看见一只老虎跟着郭士俊来了,大家都吓得掉头跑回家里,插上门喊叫。郭士俊说:“大家不要害怕,这只老虎不会伤害你们。”就让他们开门出来。这只老虎果然垂着耳朵和尾巴,听从郭士俊的指使。于是人们转惊为喜,争着给它喂肉,老虎一一舔着吃了,晚上就睡在门外。郭士俊办完事回家,老虎依然背着包袱跟着他。快到家时,村里人见到都很吃惊,郭士俊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大家都说郭士俊品德高尚,连老虎也受到感化,对他更加敬爱。从此当地的虎患也平息了。

当时郡里有严重的旱灾,官府建坛祈祷,屡次向土地神呈送牒文,却没有应验。有一天晚上,郡长忽然梦见城隍神对他说:“明天在北郊外,有一位老人带着老虎往东去,他就是能为大家求雨的人,你应该去找他。”第二天,他派官吏前去恭候,郭士俊果然来了。这位官吏早就知道老虎不伤人,也不害怕,拉着郭士俊去见郡长。郡长觉得很惊奇,以隆重的礼节欢迎他,请他为郡里的百姓祈雨。郭士俊一再推说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但郡长的态度更加诚恳,他不得已,只好登坛拜跪,老虎就趴在坛下。正午时分,有一缕黑云像一条龙从东南方蜿蜒而来,不一会儿就大雨如注。郡长大喜,请郭士俊进城款谢他。郭士俊坚决推辞,带着老虎离去。郡长回府后,手书“降龙伏虎”四个大字,令官吏备好花酒,敲锣打鼓送到郭士俊的家里,从此他的名望就更大了。

后来郭士俊辞世,老虎绕着他的床长吼,家人听到它的吼声很害怕,它就不再鸣叫。郭士俊入殓的那天,老虎的眼泪像线一样往下流,每天晚上都睡在棺柩下。等郭士俊安葬完毕,老虎伏地大吼,撞碑而死。人们被他的忠义所感动,把这件事报告了郡长。郡长来到郭士俊墓前,见老虎头破而死,心中恻然悲悼,便让人们在郭士俊的墓旁选了一块地,将老虎用布裹好埋葬了。在老虎的墓前立了一块碑,题为“郭善士义虎之墓”,至今还在。

诗曰:

虎俯坛前祷雨哀,一般真气薄风雷。

白杨萧瑟累累墓,几见朱幡哭拜来。

 

虎护高士庐(《独异志》)

成应元的《事统》记载:刘牧,字子仁,曾经居住在南沙的山野中,聆听山鸟的啼鸣,观赏松风的拂动,在周围种植果树、蔬菜。山民欺负他,常来砍伐他种的树木,践踏菜园。刘牧说:“我从不损害别人,别人为什么要来损害我?”有一只老虎到离他不远的地方作窝,看见刘牧就摇尾。刘牧说:“你是来保护我的吗?”老虎听了就低下头。几年中,山民不敢再来侵犯。直到刘牧去世以后,这只老虎才离去。

鹤子点评说:人们总爱欺负善良的人,老虎却庇护他们。这些人的横暴无理,反倒不如老虎驯良。

诗曰:

鸟啼松韵寂声闻,稳坐南沙一片云。

可叹抱茅欺杜老,村童幸未遇山君。

 

义虎传(祝枝山作)

荆溪有两个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后贫富不同。穷的那个人没有别的技能,只是略懂一些书写、算数,他的妻子容貌美丽。富的那个人图谋占有她,就骗穷者说: “你生活这样穷困,怎么不想想办法?”穷者告诉他想不出什么办法。富者说:“我就知道你没办法。我听说某山有某人,家财富有,缺一个算帐的管家,找了很久,你的能力正好可以担当。你要是想去,我可以帮你筹划。”穷者十分感谢。

富者出钱雇了一条船,把穷者的妻子一起带上。快到山下时,又撒谎说:“我还没和那家人提起过你们,要是他们突然见你们夫妇同去,会不会觉得不太高兴?要是不高兴,别的事就不好说了。还是让你的内人留在船上,我和你先去,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穷者同意了,就随他一起上山。富者带着它在险恶的溪流丛林中辗转穿行,穷者脚都磨破了,血流到脚踝和脚跟上。到了极其僻静的地方,富者把他踢倒在地,取出腰中的镰刀砍去,他立即昏迷在地。

富者以为他已经死了,就假装哭着下了山,对穷者的妻子说:“你的丈夫被老虎叼走了,怎么办?”她听后恸哭。富者又骗她:“哭也没有用,我和你再去看看,若是找不见,再想别的办法。”妇人同意了,就跟他一起上山。富者又领她在另外一处险恶的溪流丛林中辗转穿行,到了极其僻静的地方,抱住她想占有她。妇人还没反应过来,忽然一只老虎从丛林间窜出,咆哮着猛扑过来,叼着富者而去,富者便这样死掉了。

妇人受到惊吓,慢慢平静下来,心想老虎确实是吃人,看来我丈夫一定被吃掉了。她也不怨富者,转身往回走,可是迷了路,只好边走边哭。忽然看见一位老人向她走来,问她怎么到了这里,妇人把事情经过述说了一遍。老人说:“你不要哭,还是先去船上,就可以回家了。你的船就在那个方向。” 于是领着她返回,见到船后就忽然消失了,原来是一位山神。

妇人上了船,不知该怎么办。不一会儿,山里又有一个人哭着出来,远远一看,正是她的丈夫。妇人感到很吃惊,她的丈夫也以为她已经被富者带走了,怎么一个人在船上?直到走近了,果然就是自己夫妻俩。两人一起大哭,各自述说事情的经过。穷者说:“他想占有你,却没得逞。想害死我,也没害成。我没有什么可怨恨的了。”妇人说:“我担心你死去,你却没有死。想找他报仇,他却已经得到报应。我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于是转悲为喜,止哭为笑,平安地返回家中。

诗曰:

杀心已伏见婵娟,一旦金兰化作烟。

人巧十分天更巧,是神是虎总操天。

 

三马惊逸(《阅微草堂外集》)

洛阳的郭石洲说,邻县有一户人家,公婆接受了富家的二百两银子,把家里守寡的儿媳卖给他做妾。到了迎亲的那天,强迫她披上彩衣,用手架着她登车。这位寡妇不肯走,他们就用红布把她的手反绑上,媒婆抱着她坐在车上。围观的人全都叹息,为她抱不平,然而她娘家没有人在,别人不好出面阻止。车夫抖动马车缰绳的时候,寡妇放声哭喊,顿时狂风大作,三匹马都惊了,狂奔不停。它们没有往富家的方向跑,而是直接奔向县城,急速穿越泥泞的道路,如在平坦大路上一样,即使是经过狭窄的小路、危险的桥梁,也没有翻车。一直到了县衙前,才稳稳停住,这件事于是败露。由此可知,《淮南子》所说的民女含怨,仰天呼号,招致雷电下击,并非古书中的虚构。

诗曰:

耻见金夫不有躬,翁姑夺志诉苍穹。

一呼三马腾空起,白日冥冥鬼旋风。

 

牛助孝子(《阅微草堂外集》)

徐光大是慈溪人,康熙年间担任清河主簿,以清廉能干而知名,任职期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徐雅涵,护送棺柩返回家乡。渡黄河时,忽然刮起大风,水面的冰层冻结在一起,把船夹住无法前行。船上的人都踩着冰登上岸,只有徐雅涵独自抚着棺柩大哭,决志以身相殉。众人被他的孝心所感,打算用绳子把棺柩拉过去。刚刚拉了几步,又陷到冰洞中,没有办法用力。徐雅涵仰天狂呼,血泪交流。众人束手无策,也都为他掩面哭泣。这时忽然来了一只水牛,直奔棺柩前,用牛角顶起来。众人无不踊跃,都说:“上天怜悯孝子,派牛来帮助他。”争相拉着棺柩,很快就到了对岸。徐雅涵全家感激牛的恩德,从此戒食牛肉,已经有四代了。

诗曰:

哀动河神水不寒,乌犍戮力万灵欢。

请看孝子扶归榇,天意何曾负好官。

 

群乌衔土(《广舆记》)

颜乌是义乌人,他的父亲去世后,他背土修筑坟墓。一群慈乌帮着衔土,以致嘴都受伤了。以后这个县就改名叫“义乌”。

诗曰:

荒碣犹存黯夕阳,争传颜巷义乌乡。

辛勤衔土成坟后,时听啼声隐白杨。

 

群乌集舍(《周书》)

宗懔的母亲去世时,他哭得吐血。常有几千只慈乌聚集在他的家里,当他哭的时候就飞来,哭完便离去。

诗曰:

何处千乌绕帟帷,哭闻孝子百灵悲。

思亲各有伤心泪,仰视苍天两不知。

 

庭乌哀泣(《北史》)

北齐人萧放,在他父亲的丧期里,以孝行闻名。他所住的房前,有两只慈乌飞来,在树上筑巢,每天驯顺地在庭院觅食。每当萧放哀哭时,它们就展翅悲鸣,好像也在哀泣。

诗曰:

孝动三灵色惨凄,有生各自念孩提。

问乌何亦悲伤甚,声到心头不住啼。

 

仁乌蔽树(《拾遗记》)

晋文公为了让介之推下山见他,就下令放火烧山。介之推在大火中抱住一棵树,树上有白色的乌鸦,成群绕烟飞鸣着蔽护他。介子推死后,在烧山的方圆数百里内,当地百姓都不再设罗网,并称它们为“仁乌”。

鹤子点评说:慈乌能反哺其母就是孝,能够护善就是仁。晋代成公绥称其为“祥禽”,确实很有道理啊!

诗曰:

旌善绵田悔已迟,介山一炬到今悲。

棠梨寒食烟和雨,尚有啼乌绕树枝。

 

日南双雁(《警心录》)

虞国,年少的时候就有孝行,担任日南太守时,经常有双雁在厅上栖息。每次外出巡行各县,它们就飞着一路跟随太守的车。虞国在任期间去世,双雁又随着棺柩回到他的家乡余姚。到了那里就栖息在他的墓前,三年后才离去。

李斯义点评说:这两只大雁对虞国的情谊,生时同行同止,死后丧葬相随。天下为人之子的,有几个能够这样?东汉时蔡邕为母守墓,野鸡、野兔都很驯伏,不肯离去,这也是孝行所感啊!

诗曰:

双飞谁遣此勾留,五马相随几度秋。

惆怅墓田离别后,白云渺渺水悠悠。

 

神鹰(《坚瓠集》)

明代嘉禾太守杨继宗,为人庄重果断,爱护百姓,礼贤下士。遇到郡内发生饥荒,饿死了很多人。杨继宗深切悯念民众的疾苦,来不及请示司道,就打开粮仓赈灾,救活了数以万计的百姓。他的仇家把这件事上告司道,以“擅自支用粮仓,少发多占”的罪名诬陷他。当司道打开状纸时,忽然庭院中刮起一阵狂风,有几十只鹰飞来抓走状纸,飞到空中,纷纷用爪和嘴将它撕得粉碎。司道怒道:“鹰也敢来触犯我吗?”决定亲自前往抚院通报此事。刚从船上下来,这群鹰又来了,瞪着眼睛奋力拍打双翅,追逐鸣叫,就像是在辱骂他。司道气急了,命令士兵猎杀它们。士兵们有的用弩,有的用弓箭,有的用网,但飞来的鹰越来越多,根本没有办法把它们赶走。这时鹰群中的一只老鹰,向司道急扑下来,他赶紧用手挡住脸,可是头上的乌纱帽却被抓走了。群鹰再次用爪和嘴把诬谤杨继宗的公文撕得粉碎。司道吓坏了,只好掉头返回,这件事才得以平息。杨继宗在嘉禾郡当了九年太守,风调雨顺,常有祥瑞出现。在他期满离任时,郡内七个县的男女百姓,都赶来攀住车辕挽留他。当时的文士作了《神鹰录》,以传诵他的德政。

诗曰:

万骨回生只手持,为民获罪复奚辞。

愿书赫赫神鹰录,传遍黄堂太守知。

 

龟负孝子(《九江记》)

留京很有孝行,一次遇到江水暴涨,居民都被水所淹。留京背着母亲大声哭喊,忽然有一只大龟来到他们面前。全家七口人都爬到大龟的背上,一直在水中游了十多里,到了一处高岸,大龟才离去。

诗曰:

一家鱼腹只须臾,跋浪神龟载乐都。

仰见天心怜至孝,艰危随处百灵扶。

 

龟负阁(《文苑汇隽》)

徐瑞,幼时曾遭遇大水,他所在的楼阁即将沉没。这时听到空中有人说:“徐瑞是一个真宰相,应该保护他。”立刻来了几千只龟用背托着楼阁,才得以不沉。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

诗曰:

神龟天遣庇贤才,百尺岧峣黑浪回。

信是他年黄阁老,六鳌且戴海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