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堪布您好,我听说您特别重视持戒,而我平时的工作中很难不应酬,这样还能作您的弟子吗?

希阿荣博堪布答:我是一介凡夫,本没有作上师的功德,只因为我很幸运地有一位伟大的上师,他慈悲无私地授予我珍贵的法教,并鼓励我把自己的所学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从佛法中受益。

戒、定、慧三无漏学涵盖了佛法实修的全部内容,其中戒是基础。佛陀示现灭度时,告诉弟子们:“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并不是我特别强调持戒,而是后世佛弟子都应该谨记佛陀的遗训,老实持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好好持戒的话,即使没能显发智慧、证悟空性,至少可以保证远离恶业、积植德行。

你提出的问题可能主要涉及的是居士戒:工作中要应酬恐怕,难持酒戒、杀戒;有时在工作环境中不免打妄语,难持妄语戒;银钱物资往来,难以严格持守不予取戒等等。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看:

首先,佛弟子应该持守的最基本的戒律是皈依戒,这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只要不舍弃三宝,就没有失毁皈依戒。你看看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守住这条底线。做到了你就还是佛弟子,其他的戒律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受持。比如,你认为自己基本能做到杜绝不予取的行为,那么你可以选择受持不予取戒。如果实在是觉得有困难,也不必强求,先等一等,也许明年后年情况变了,说不定就可以受这条戒。不受不予取戒,你也可以选择受其他戒,比如杀戒、邪淫戒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可受一条戒,可同时受多条戒。守持戒律的时间范围也可酌情选择,比如选择守一天、若干天,或者一年、几年、终身。戒不是约束而是保护,使我们免受恶业和烦恼的侵害,所以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按照戒律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其次,居士戒中的杀、盗、淫、妄、酒五戒,杀戒指的是不杀人,淫戒指的是不邪淫,妄语戒指的是不说大妄语,即没有开悟而说自己开悟了等等。对一般人而言,这些戒律守持起来并不是特别难。当然,杀动物、说一般的妄语等,虽然不至于破居士戒,但这些行为本身是有过失的,会招致恶的果报,给自他带来伤害和痛苦,应该尽量避免。

第三,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生意上、工作中的好伙伴、好同事,不一定非要是酒肉朋友,喝酒吃肉或许能成一时的事,但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你的办事能力、人品,你要是一个值得信赖、认真做事、肯替别人着想的人,能帮助对方达成愿望、获得利益,这样人家才愿意跟你长期合作共事,哪怕一时无法合作,也会把你当朋友。世间做事说到底是做人,做人好自然左右逢源、成事不难。至于那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凡事酒肉开道否则就跟你翻脸的“朋友”,少几个也不是坏事。人生的路既长且宽,失之东隅,焉知不会收之桑榆?

第四,居士五戒,换一个角度看,可说是做人处世、修养人格之道。不杀,即仁慈;不予取戒,即不义之财不取;不邪淫,是尊重婚姻、爱护家庭;不妄语,是诚信;酒戒,戒的是包括酒在内的所有会扰乱神智、让人行为颠倒、言语失常的东西,做人要有自制力、有威仪,若常常酒后失态,斯文扫地、洋相百出,叫人如何敬重你?

我知道大家在社会上生存,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要顾虑的事很多,守持戒律的障碍很大,但是惟其难守,守戒的功德才更大。佛陀曾说,末法时期一天守持一条清净戒律的功德,比佛陀在世时守持二百五十多条比丘戒的功德还大。佛经中还讲过,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不如在末法时期一天守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一个认真持戒的人,人天护法常卫其左右,遣除恶缘,令不受侵害,所以凭自己能力所及尽量持戒,不用担心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损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