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屡蒙开诲念佛往生之诀,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论之苦。

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往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此秽身超生净土,能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敞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咛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困难之语,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需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 。若病重将临终之际,家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若有丝毫恋世之心,便成挂念,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往生,无可疑也。

又问:求医服药,还可用否?

答曰:求医服药,初不相妨。然药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若尽时,药其奈何?若杀物命以为药,以求身安,此则尤为不可。余多见世人,因病持斋,方获少愈,复为医者以鱼肉佐药,其病复作。信知佛力可救,肉食无益。

又问曰:求神祈福如何?

答曰:人命长短,生时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仰,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但增恶业,反损寿矣。大命将尽,小鬼奈何?!空自憧惶,俱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此文,贴向目前,时时见之,免致临危忘失。

又问:平生未会念佛人,还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乃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至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生死事大,须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

善导大师在他的《答往生念佛文》中提出了临命终时蒙佛接引的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有生必有死,若能生极乐,得大解脱,是大快人心的事,应满怀喜悦,欣求极乐。

2.莫生恋着:要放下一切身心,看得破,放得下,不留恋娑婆,临终时不再去想如梦幻泡影的世事,也不要舍不得假我的身驱。

3.临终助念:“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困难之语,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需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家属亲友不得哀叹哭泣,惑乱心神,失其正念。而应“一时同声念佛”,临终助念。因为“若有丝毫恋世之心.便成挂念,不得解脱”。

4.临终开示:“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善导大师说:“若依此者,决定往生,无可疑也”。

这几件事办到了,“无论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