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就能由弱小变为强大。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同仁堂”来说,为什么叫“同仁”呢?就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意思。

它的创始人认为,做医药最能服务大众、利益社会,当时说了一句“可以济世,可以养生,惟医药为最”。这并不是因为医药这一行来钱最快,而是大众需要、社会需要,能够救苦救难。因为有这样的一份存心,才有了同仁堂“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的企业文化。

中国文化就是体现和合,病人生病了,就是不和,药剂师在调制药的时候,就是修和。这样的企业精神,一直贯穿在同仁堂300多年的历程中,并一直传承到今天。

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中国,当时中药制剂非常紧缺,政府出面向各个医药企业下了订单,让医药企业生产治疗和预防非典的冲剂。有些企业收到订单,只是应付政府的任务。因为当时原材料涨价,每瓶药剂的成本就有九元,而售价政府又限制为七元。而同仁堂认为,社会人民有需要,正是我们企业做贡献的时候。

他们加班加点地生产,但是仍满足不了需要,于是就停下了制药酒的生产线,转产治疗“非典”的制剂。在“非典”期间,同仁堂生产了300万瓶的汤药,每一瓶药亏两元,总共要亏600万。但面对亏损,同仁堂的领导人说:这对同仁堂来说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在面临义利选择的时候,同仁堂首先想到自己应当做的事,而不是赚多少钱。然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到如今已经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即使在2003年“非典”期间这样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企业效益仍然增长了30%。在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潜力50强评选中,连续七年都入选的企业有两家,其中一家就是同仁堂。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德行,他的财富就不能够长久维持。所以《大学》提醒我们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当一个人自己有德行的时候,他所感召的人才才是好的人才。所以一定要有德,有德行就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指的是员工、顾客、合作伙伴等方方面面有缘的人,甚至是整个社会所有的人;“土”,是企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能力,可能是技术、营销能力,也可能就是员工本身。有了人才,大家众志成城,就可以把机会运用得很好,自然就会创造财富。如果你没有德行,只是很有钱,用钱来挖墙脚,结果这些人才今天是因为钱而来,改天也会因为钱而走。“有财此有用”,财富要用在哪里?要用在成就所有员工的幸福生活上,所以财散人聚。假如只是富你一个人,员工的生活你都没有去好好地关心爱护,那财聚就会人散,你就留不住人。

因此,要回馈你的员工,“财散则民聚”;还要把它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还要回馈消费者,让消费者以最合理的价钱拿到最优质的产品。有这样的心量、这样的态度,这个团体就会赢得整个社会人群的尊重,所有在这个团体里的人都会有一种荣誉感。这样,这个企业的形象才会越来越好,才能够永续地发展。这就是企业的保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