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印光大师《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无比庆幸自己往昔所种善根,今生闻信净土法门;无比庆幸自己宿世所修福慧,五次参加东林祖庭闭关念佛。五次闭关,如五入宝山,虽时隔数年,却恍如隔日,历历在目。
第一次闭关是在2018年。那时学佛还没多久,听大安法师和一些莲友介绍闭关的各种好处,我心里满是好奇和期待,对闭关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可是第一天下午念佛没多久,就感受到身体的苦痛带来的各种烦恼-恐惧、怀疑、后悔。尤其是对黑夜的恐惧,差点令我第一晚就冲出关房。好在有小夜灯,借助美丽的莲花小夜灯,我勉强克服了恐惧。在“把‘死’字挂在额颅上,在此苦空幻化的浊世,唯有全身心交托给阿弥陀佛,方可得救”的指引下,我紧紧抓住阿弥陀佛名号,总算完成了十天百万佛号。
第二次闭关,身体的苦痛不适、咽喉的火烧火燎、对黑夜的恐惧等都有好转,但仍是以完成念佛数量为目的。闭关中对自己生命的世间及出世间目标的确立,以及闭关后来到山门外的潜然泪下,依然是记忆犹新。
第三次闭关,不再满足于完成念佛数量,开始思考如何提高闭关念佛的质量,如何“牧心”。
第四次闭关,没有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不再恐惧黑暗。面对昏沉、妄念,不气不恼,不急不躁,基本做到了安静泰然地念佛。尤其是“死必呀”的蝉鸣声带给我的“必死呀”的伤感,让我深刻反思了闭关念佛的目的,明白了“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复徐彦如、轶如二居士书》)年7月中旬,我第五次来到祖庭参加闭关。这次闭关的目标是念清楚、听清楚、计数清楚。不过,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昏沉时不时会跳出来搅扰一下,妄念也依然不请自来,所以念清、听清、数清的时候并不多。我曾有过着急与自责,但想到以前法师曾开示过:“闭关要求快念,每一句都听清,难度很大。坚持用此法,能很快提高念佛质量。”
于是我不再执着,开始老老实实念,力行念清、听清、数清,实在听不清就尽量做到计数清楚。我发现,念得好时,妄念真的无处着脚,声声佛号,绵绵密密,仿佛有巨大的能量·…··我相信,功夫坚持做,心力慢慢强大,能念清、听清、数清的佛号一定会越来越多,念佛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次闭关我还尝试了一下昼夜念佛。虽然夜间念佛昏沉困乏,念佛数量也不多,更别说质量,但总算坚持下来了。这对于从未有过熬夜经历的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次日的念佛中,也并没有因为少睡而昏沉增多。到了下午,念着念着反而越来越清明,越来越轻松。在声声佛号中,照见了自己的贪痴慢疑,五毒俱全;照见了自己的“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地藏经》)。在佛前忏悔,愿我心慈柔。
五次闭关,一次比一次轻松,一次比一次进步。回顾几次闭关经历,最大的收获是信愿的增长。其一,对佛陀教诲的信心得到提升。以前我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总是信不及,可关房中的一些亲身经历,让我对《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有了一点模模糊糊的认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既然如此,那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乃至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不难相信了。所以“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佛说无量寿经》)其二,对名号的认知更深入。平时念佛,常常觉得佛号只是一个空洞的音声符号,第五次闭关念佛却让我感觉到佛号是有质量、有能量的。大安法师在讲述《佛说无量寿经》第九十一讲时说:“六字洪名或者四字洪名,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的结晶,有无量的能量。你用信愿庄严这句名号,来念这句名号,你就能够得到世间和出世间一切的功德。”
这句名号具有着其本体性的‘实相身’,但这个实相身传达给众生那边他会没有感觉,因为实相是无相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们根本就没有信心。所以就得要建立个‘为物身’,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要施设一个音声符号,让众生能够有一个把手,他能把得住,于是就建立这么一个‘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名号不是空洞的音声符号了,它里面就凝聚着阿弥陀佛果地上所证的一切的功德,他的光明、他的愿力、他的智慧、他的善巧、他的神通、他的相好、他的福德,都凝聚在这个名号里面。
所以这个名号就具体显现为真实智慧。这个名号就运载着阿弥陀佛的所有的功德,运载着他四十八大愿的功德,运载着能满一切众生愿的这种慈悲。”南无阿弥陀佛!有了这样的感受和认知,自然就更愿意、更喜欢念这句名号了。
其三,对净土法门的信心悄然增长。记得第一次闭关时,心里有种种的担心与顾虑:担心起不了早床,担心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担心日中食会饥饿,担心一天完不成十万声佛号…愚鲁憨傻的我,经历几次闭关后,冥冥中才发现,只要发心闭关,老实念佛,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一定会加持自己,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对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有了感知,对净土法门的信心也在悄然增长。第四次闭关中萦绕于耳旁的“死必呀”的蝉鸣声,更是让我把“死”字贴到了额颅上。怎么面对死亡?糊糊涂涂地随业力牵引,继续轮回?那简直太可怕了!定要谨记印光大师的殷殷劝诫:“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使汝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畏惧。人命无常,速如电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悟,力修净业,则与木石无情,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我非血性汉子,但也绝不愿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一定要老老实实,仰靠弥陀悲愿,登上弥陀大愿船,到达解脱的彼岸!
通过闭关,我还体会到印光大师说的“念佛方能消宿业”的真实不虚。前三次闭关,皆离不开一个“苦”字,但紧紧抓住一句佛号,就能吃苦了苦,业障渐消。尤其是第一次闭关,对黑暗的恐惧,真是刻骨铭心。因身体苦痛而盼望天黑休息,又因对黑夜的恐惧而盼着白天的到来,这样的矛盾心理,怎一个“苦”字了得?原先以为怕黑只是因为胆小而已,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宿业。通过一次次闭关,我对黑暗的恐惧越来越弱,到第四次闭关时,已不再为其所恼了,每夜都能安然入睡。尤其是第五次闭关时,竟然有勇气昼夜念佛,这是胆小怕黑又体弱心怯的我以前仅能想一下的事。这次能付诸行动,不得不说是几次闭关念佛帮我消除了宿业,化解了对黑暗的恐惧。南无阿弥陀佛!无比感恩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加持护佑!
闭关念佛,还有益身心。印光大师说:“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则神气自然充畅。”(《复冯不疚居士书》)闭关念佛,让平时一味追逐五欲六尘、驳杂散乱的心得到收敛,转为内观,转为自省,心有佛号,心自清净。此外,关中早睡早起的作息安排、过午不食或日中一食的饮食调节,皆符合健康之道。所以每次闭关回来,我都是身心轻安,平和怡然。闭关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是由内而外的,真是谁闭关谁知道!五次闭关,每一次念佛都逾百万,业障消,信愿长,资粮增,身心受益,真是如入宝山,满载而归!
对于如何顺利圆满地完成闭关,我有几点小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每一次闭关都是一次殊胜难得的精进念佛机会,做好关前准备非常重要。每次闭关前,我都会一边料理家务,一边礼佛、诵经、持咒,修行离不开佛力加持,离不开三宝加持。同时我会加强学习,阅读《念佛闭关讲座》了解闭关注意事项、闭关禁忌等;或拜读《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中关于闭关念佛的开示,了解闭关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治方法;或是拜读《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掌握念佛方法,把握念佛心态等。闭关准备充分,能减少挂碍,提升信心,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准备都有助于更好地完成闭关任务,提高闭关念佛的质量。
二、闭关念佛时,尽量做到计时与计数两个指标都完成,尤其是计数,否则心里没底。计数,对于念佛是一种增上的压力和动力。祖师大德也大都倡导计数念佛,如善导大师、莲池大师、萬益大师、印光大师等。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念佛以持名为稳当,持名以计数为稳当。大安法师也说,我们凡夫众生实实在在用功夫,还是要用笨拙的方式计数为好。如何计数呢?印光大师倡导十念计数法:“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心不乱,久当自得耳。··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复高邵麟居士书四》)用此十念计数法,每念十声数一颗珠子,数满圈即是1080声,如此数满93圈即完成了天十万佛号的任务。因为有这样的计数任务,你会感觉每天时间过得很快呢!
三、闭关中,要常怀感恩心和忏悔心。能来祖庭参加闭关,都是要各种善缘和合才能成就,要心怀感恩。念佛中有受用,要感恩佛力加持护佑。如果业障现前,就一心忏悔。想起往昔的各种人与事,有恩于己,合掌感恩;自己言行有亏,亦合掌真诚忏悔。尤其是想到东林祖庭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清修条件,想到护关师父入关前的悉心指导、耐心叮宁,想到义工师兄们用心做出的品种多样、精粗搭配、营养美味的斋饭,感恩之心油然生起。带着感恩心和忏悔心,生起恭敬心,有利于至诚念佛。感恩三宝加持!感恩东林祖庭正法道场!感恩法师们的淳淳开示、慈悲护持!感恩护关义工师兄们的大乘菩萨道精神!愿大家都能仰佛悲愿,俯谢娑婆,径登极乐,莲开九品!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