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面: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这个是说明第六意识在凡夫位的一种杂染的情况。前面的偈子讲到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心王。这一段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是说明它相应的心所。

第六意识所相应的心所的数目是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心所有善有恶,而且是在临时个别地支配,看第六意识它所面对的所缘境是染污、是清净,就怎么来支配它是善是恶,这个是这个偈颂的大意。

关于蕅益大师的注解,我们前面都讲过了,我们看二十面,五十一个心所蕅益大师已经把大部分在前面都说过了,只有三类还没有讲到。所以他这个地方在五十一个心所当中只列出了三类,就是根本烦恼跟随烦恼,小随烦恼的十个,还有不定的四个。根本烦恼我们前面也说过了,我们今天从这个随烦恼,就是小随烦恼十开始说起。

随十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

这个小随烦恼,就是说它的一个活动范围,它不能够普遍一切的不善心所,就是说有的地方是有,有的地方没有,他有一定的活动的限制,活动的范围比较小,叫做小随烦恼。

先看第一个忿:

这个忿是面对于不如意的境界,不如意的境界内心产生一种愤发。说我们这个第六意识的心王,跟我们心中所不如意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本来是寂静的,那么这个时候开始愤,开始发,就开始波动而不寂静了,这是第一个。

忿了以后,当然有些人愤发以后,事情过去了它也就会消失掉,但是有些人不是,有的人会怀而不舍,结怨为性。就是会把前面的不如意的境界那个影像在心中怀念,一次一次地去怀念当时所发生的过程。这怀念的过程当中,念念念念就结下一个怨,结下这个怨就是恨,这个恨就比忿更加地坚固了。

更加坚固以后,但这个时候还没发起行动。到了这个恼,这个恼就是在跟不如意的境界第二次的接触。前面已经经过愤发的阶段了,内心已经有一个恨的心在里面,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再出现,这个时候就控制不住了,就产生一个暴力的行动,或者是身业的恼,或者是语业的恼,当然这当中都有内心的恼。身口意的恼,内心就像箭一样,就射出毒箭,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当这个恼的时候就是要采取暴力的行动了。

这个忿、恨、恼它生起的因缘都是在不如意的境界。这件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这个修行,不管你自利、利他,一定会有不如意的境界,但是我们怎么处理,这是个问题了。

我们在自利的过程、修行的过程当中,比如说我们以我们学院来说,我们学院奉忏公上人——导师的慈悲指示,就是解行并重,我们早上的功课是以行门为主,拜佛、打坐、诵经,以这个行门为主;下午就是以解门,上课为主。就是解行并重,如目足双运,我们在前进的过程当中,眼睛来抉择是非,由这个脚来使令我们前进,目足双运。

但是修行人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就是喜欢行门:我只欢喜修行,我不喜欢看教理。那么下午的上课他内心就不欢喜,不欢喜就离开了。有些人喜欢解门,早上的行门他就觉得障碍他研究教理,他就离开了,是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当然,我们从事教育的当然是以无所得为方便,这个虚空是无障碍的,离开就离开了。但是有时候我们还会再见面,见面之后谈到:哎,你最近到哪里去了?结果他出去以后还是没找到他如法的道场,甚至于更加糟糕。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佛法讲万法唯识,说这个障碍的生起,障碍的生起它不是从外境生起的,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能够要了解,障碍的生起是从内心生起的。如果障碍的生起,是外境生起的障碍,那当然外境改变,这个障碍就消失掉了。但是这个障碍的生起不是外境,是我们的心识。我们的第六意识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第一刹那绝对没问题的,性境、现量。

但是第二刹那,我们这个分别心,名言分别一分别以后,就落入非量,这个时候我们对于所缘境的认识就错误了,事情不是这样但是我们认为是这样,我们自己活在自己的名言当中不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没有靠修行来突破,把自己的名言分别冲破过去,可能就会有障碍。所以我们在自利的过程当中,我们面对不如意的境界就是——忍,忍辱。不但自利是忍,我们看以后,你以后要弘扬佛法,利他也是要忍。

我们看看玄奘大师就清楚了,我们从中国两大翻译家,一个玄奘大师,一个罗什大师,这两个过程当中都不是很顺利的。

玄奘大师因为现常、当常的观念,誓游天竺以问惑辩疑,经过八百里的沙河,那草木不生,飞沙走石,就一个人牵着一匹马走过了八百多里的沙河。他到了印度以后,也还不是完全顺境,很多的盗贼威胁他的生命,很多的国王也是障碍他。当然他就是忍,安忍不动,念观世音菩萨,念《般若心经》,哎,事情就过去了。

你看罗什大师也是这样,罗什大师本来是龟兹国的一个国师,后来我们中国这个苻坚趁这个时候篡位了,自称为大秦天王,苻坚。他有一个臣子,晚上夜睹明星,夜睹明星不是开悟,看到龟兹国的上空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星。这个大臣就跟苻坚大王说,他说龟兹国有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这个人要请到我们国家来辅助大王,大王一定能够完成统一的大业。苻坚说好,那就派军队去请来,就请吕光派了七万大军,一下子把龟兹国给打败了,打败以后就强迫地把罗什大师要请到长安城。

但是这个吕光大将军把罗什大师请到凉州的时候,苻坚就被他的部下姚苌给杀死了,杀死以后这吕光就不回去了,就在凉州自立为王,自称凉王。罗什大师在之前就有阿罗汉给他入定观察,说你以后的因缘在中国,你能够在中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对你的损伤很大,对你的道业损伤很大。罗什大师说没关系,能够利益众生,我损伤无所谓。所以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他的因缘在中国,所以他那个时候也知道他的因缘在长安。

当时吕光把他留在凉州,留了十六年。吕光这个人是完全不学佛的,甚至于对佛法是排斥的,处处地来触恼罗什大师,也不让他讲经,也不让他翻译经典,整天就问他一些世间的事情。因为罗什大师会卜卦,问他事情会怎么样怎么样,问一些世间的事情。罗什大师安忍不动,每天就诵《大品般若经》。在凉州忍了十六年,后来姚苌死掉了,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姚兴就派了大军又把吕光给打败了,在这个时候才把罗什大师请到长安。

姚兴好一点,就请他翻译经典。但是姚兴虽然学佛,他也是学得没有很深,世间的习气还是很重。他以强迫的命令送给罗什大师十个宫女,要他一定要接受。你说不接受,不可以,不能不接受。这个时候罗什大师已经收了很多徒弟,他翻译很多经典,但是他收了这个宫女以后,议论纷纷,很多人就讥嫌他,甚至对于他所翻译的经典不信任。这个时候罗什大师被迫在大众当中吞针,就把那个针捣碎了以后吞下去,他说:一个人能够像我这样吞针,你就能够向我学习,接受这些宫女。

我看罗什大师跟玄奘大师的思想都是一样,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它不是以忿、恨、恼的方式来处理,不是,他就是安忍,他知道因缘没有成熟,这个障碍过去了他继续走。就是我们人,走路的时候遇到障碍的时候先不要动,但是也不退转,但是这个事情总会过去,障碍总会过去,过去了继续走。

结果你看,罗什大师在中国终于翻出了《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那都是很重要的经典!今天罗什大师要不忍,他要在凉州那十六年,他早就退心了:我是要来中国翻译经典的,你把我一耽搁,耽搁了我十六年!所以这个忍力很重要的。

就是说,我们要讲得实在一点,我们这整个菩提道,你说我不要不如意的境,不可能的。这件事是不可能,因为这牵扯到我们个人的业力,也牵扯到众生的共业,问题是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些不如意的境界,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它。

既然这件事情是不可避免,不如意的境界是不可避免,你怎么办?

我永远记得忏公师父有一次,前几年我们学院办学有一点障碍,我去找他,那个时候很沮丧。忏公师父在斋堂,跟我讲一句话,他说:你呀,要忍辱以积大德。这句话在我的心中,永远存在我的心中,一直的盘旋,忍辱以积大德。说我们,你今生要积集广大的功德,你自己有很高的戒定慧,有很大的慈悲心,有很大的善巧,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因缘,但是还不是完全这样子就可以。你说你有能力可以完成很大的自利利他的功德,但是你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环境,人跟人的接触,你跟环境的接触,你没有忍辱,还没办法积大德的,是不可以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很深,这句话,我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很受用,所以我愿意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忍辱以积大德!

就是说,我们一定会面对不如意的境界,你有两个选择:

你第一个选择就是过去的老毛病,随着毛病走,就是忿、恨、恼,就是把这个事情弄砸了,你自己有障碍,别人也有障碍,搞得两方面都有障碍,这是一个方式。

第二个方式就是:忍,忍辱,内心当中能够安忍。当然你忍的时候,你加一点无我观会好一点,把这个自我拿掉。就是人与人之间,人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你把心中那个自我的分别,那个我,我不可得,把那个我拿掉以后,你就能够安忍不动。安忍不动,这个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可能恒常存在,它会过去。暴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要出来,这个时候你就顺利过关了。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忍辱以积大德,这句话是很重要的。

这个是讲到忿、恨、恼,这个都是面对不如意的境界所发动的三个心所。

覆,这个覆就是:

于自作罪,恐失利养,隐藏为性。

这个覆的意思就是自己造了罪业了,或者身业造了罪,或者口业造了罪业。造了罪业以后我们要是发露出来就会失去自己的名闻利养,这怎么办呢?隐藏!隐藏的结果不但不能使令罪业消失,还从这个根本罪当中引生了一些从生罪,增长他的罪业。所以这当中应该发露。

在《业疏》,道宣律祖作的《业疏》,说我们忏悔,我们修忏,修大悲忏或者是修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要具足五个条件:

第一个,请佛菩萨为证。你要请一个忏悔主,大乘的忏悔主都是请菩萨,不是请人。八十八佛是请普贤菩萨当忏悔主,大悲忏就请观世音菩萨当忏悔主,请佛菩萨为证明。

第二个,说己罪名。这个就是发露,你写一个忏悔文,发愿文,把你自己要忏悔的罪都写出来。说你要吃药,要对治这个病,要先把病讲出来,我在什么时候造了什么罪业,把这个罪业讲出来,说己罪名。

第三个,立定誓愿。忏悔以后要发愿,我从今天以后,面对这些罪业,我宁舍身命,不再造作了。不过当然这个说己罪名跟立定誓愿都是在佛菩萨面前,观想佛菩萨现前,在佛菩萨面前白告,立定誓愿。

第四个,讽诵经咒。这有一个方便法门,或者诵经,或者持咒来加持,加行。

第五个,如教明证。如教明证就是说,就是要有瑞相,在梦中或者见华、见光、见到口吐黑物等等,如我们圣教量所说的这些情况来作证明,证明我的罪已经消除了。这个就是一种忏悔的方法,这当中就是要说己罪名,这个说己罪名就是要发露,来对治我们的覆藏。

嫉。这个嫉就是嫉妒,就是看到别人有荣耀的事情,不耐他荣。这一般都是我执比较重的人嫉妒心会比较重,因为他认为这些荣耀都应该归于我。这个荣耀在别人的身上出现,他内心不欢喜。这个嫉,嫉妒。

这个嫉妒,嫉妒再严重一点就会去破坏别人了,就会造罪业了。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在这个大乘佛法去利益众生的时候,每一个众生有他得度的因缘。这些众生因为过去生跟他结缘了,应该由他得度的,这个人应该得他的度的,各有各的过去因缘,不可能全世界的众生都依你得度,不可能的。那么我们自己看到别人有殊胜的功德应该随喜,因为随喜对自己有好处。

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说,他说别人心中有火把,但是我没有火把,但是我能够随喜他的火把,哎,我心中也能够生起火把。说他有功德,我内心能够随喜,我自己也有一部分的功德。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要经常观这个因缘观,不要站在自我的角度。多痴众生因缘观,这个世间上各有因缘,你从各有因缘,你从这个因缘的观察以后,你去随喜别人的功德,这个就是对治这个嫉妒。

悭。这个悭贪,有时候是悭财,或者悭法。悭财的结果就是贫穷了,悭法的结果就是愚痴,这是悭。

诳。诳就是诡诈,就是我们为了获得利养,表现出有道德的样子。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诡诈,比如说我们一个出家人在僧团里面,有一个居士来了,你看到居士以后你马上把念珠拿出来拨念珠,或者到佛堂去拜佛。这个就是诳,就是为了获得利养而表现出一种有道德的样子,有修持的样子,这个是比较微细的了,诳。

谄。这个谄是险曲,为了欺骗他人现出特别的威仪,险曲。

这个诳多数自己还没有什么过失,只是要强调自己的而一种有修行的样子,但是这个谄媚多数自己有一点过失了,有一点缺陷。有一点缺陷,他不想让人家知道,怎么办呢,就是现出一些特别的威仪,特别的声音来欺骗他人,使令别人不知道他有这个缺点。所以这个是险曲,险曲的结果当然他的过失就永远改不过来了。这是谄,谄媚。

害,这个害,就是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业。这个害跟忿恨恼又不太一样,忿恨恼是有不如意的境界刺激以后才会发生的。这个害不是,这个害就是不必等待有逆境,人家也没有触恼你,但是你内心当中你想着我高兴就好,我不管别人高不高兴。我要进门的时候我这个门的声音大响声的,讲话也大响声的,反正我内心喜欢就好,是不是触恼别人我不管,这个就是害。这个粗心大意,就是这个人个性很任性,害。不必等到别人来触恼我们,我们就会去主动触恼别人。当然这个害有时候故意,有时候不故意,但是不管故意不故意,对别人都有损恼。

我们看这个每一个人的修行的因缘会不一样,有些人的修行,哎,你看他出家以后,哎呀环境也好,身体也健康,一切很顺利,就慢慢慢慢罪障也消除了,福慧也增长了。有些人修行的时候,身体也障碍,外在的环境也障碍,别人也障碍他,内忧外患,障碍重重。这件事情跟你过去去损恼别人有关系。

所以你在损恼别人的时候你要注意,你不要认为说我高兴就好。这个业力,等到你真是吃到苦头以后,正式想要修行的时候,你就会有很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所以我们平常,我一再的地强调,我们在这个团体当中修行,你要求不要损恼别人。拿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轻轻地放,开门的时候轻轻地开,晚上到寮房去,别人都睡觉了,不要随便开灯。人家睡得好好的被你吵醒,被你吵醒有些人睡不着觉,整个晚上睡不好。而这个损恼的业一定是累积在你的身心上,你以后会有问题。

所以我们在一起,你注意你每一个动作发动以后,你经常要注意这个动作是不是会损恼别人。你经常这样子注意,你以后修行没有障碍。所以这个害也是很麻烦的。

憍。这个憍就是于自胜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这个憍。

这个憍跟前面的慢又不太一样,在《成唯识论》上说,这个憍是对于自己的功德就生起醉傲,染着,深生染着而醉傲,不必跟别人比较。反正我有这个功德,我就骄傲了,我这个功德别人有我也是骄傲。但是这个慢不同,慢一定要称量自他,这个慢的功德就是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这个慢一定要跟别人比较,你说我考九十五分,他说我考全班最低的,大家全班都是考九十六以上,只有我考九十五分,你不可能起慢的,因为这个慢是要比较的,称量自他才能够生起慢的。但是这个憍不是,我考九十五分,我全班考最低,但是我还是憍,因为已经不错了,不必跟别人比较。所以这个憍是比较粗重的,慢是比较微细的,所以这个慢被判作根本烦恼。

这个是属于随烦恼,这是随顺根本烦恼这微细的烦恼而生起的比较粗重的烦恼,就是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这个烦恼的体性都是恶的,都是决定的,跟前面根本烦恼都是一样,这烦恼的活动会引生我们今生、他生不可乐的果报。

不定四,谓悔、眠、寻、伺。

这个不定,就是说它的体性不决定,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看他用在什么情况。看第一个:悔。

这个悔就是已经做了事情,追悔。如果你做了善事你追悔,你当初做了某一种布施持戒的善事,后来你后悔:我当初不应该这样做,那么这样子的追悔是属于恶,对善法的追悔。如果是对恶法的追悔,这个是属于善。这个就是看它用在什么情况。

眠。这个睡眠,我们这个欲界的果报,有吃饭一定要睡觉的。你说我也吃饭,但是我不要睡觉,你不要睡觉就是打瞌睡,一定会这样子的。因为你有吃饭,一定要睡眠。正当的睡眠它是善,如果你是因为放逸而睡眠,那这个就是恶。

寻、伺。这个寻伺就是觉观,对内心名言的境界,粗转叫寻,细转叫伺。

这个寻伺,我们讲观心法门,你看唯识学跟天台宗都很强调观心,观现前一念心识,就是观第六意识。其实观就是有一点调整的意思了,调整这一念心识。

天台宗的观心法它是安立了十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它第一个是观这个相,内心的相貌。这个相就是我们这个五遍行的这个想,作意、触、受、想。因为这个第一个念头生起的时候,作意、触、受都没有相貌,到想的时候相貌出现了,是染着的相貌,是瞋恨的相貌,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的相貌,各式各样善的相貌、恶的相貌。天台宗的观心是相貌来决定它内在的体性以及它的因缘果报,这个比较细。

但是这个《瑜伽师地论》在观心的时候它注重寻伺。我们这个念头,五遍行过去以后,作意、触、受、想、思以后,下一刹那就是寻伺,这个寻伺的下一刹那善恶的心所就活动。如果你在五欲的境界寻伺,那带动的就是烦恼的心所;你在三宝的境界寻伺,觉观,那就是善的心所。所以这个唯识的观法,它观这个寻伺比较容易观,因为寻伺比较明显。

不过我们修行,这个寻伺它有次第的。我们看普贤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到这个八个你可以看得出来,前面的八个它的寻伺都是在佛跟法的境界寻伺。就是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以后,你要忏除罪障、积集资粮,怎么办呢?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个多数都是在佛的境界,礼拜、赞叹、供养。跟佛赞叹这个寻伺以后,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在佛法当中闻思修。你在佛法当中寻伺一段时间以后,内心有一点正念的力量以后,这个时候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你能够广泛地以你的大悲心,在众生的境界寻伺,施设种种的方便。如果你一出家以后,一开始就在众生的境界寻伺,那个寻伺的本身很可能跟名利心相应,就是杂染。

所以我们可以从十大愿王看得出来,你看他生起的次第,一开始是先在佛的境界寻伺,一开始是在佛堂当中礼拜、称叹、供养如来,供养以后开始请善知识的住世,听闻佛法,常随佛学,把内心的正知见栽培起来,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内心有一点清净的力量以后,再以大悲心,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个时候广泛地在有缘无缘的众生里面寻伺,观察他的根机为他说法,所以这个寻伺有次第的。

这个是讲到不定,悔、眠、寻、伺,有四个不定。到这里我们也等于是把五十一个心所再第二次全部都讲过了,在《百法》讲过一次,现在讲第二遍。

这个第六意识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看得出来,我们第六意识它的势力有善的势力,有恶的势力。当然恶的势力我们以前已经造了,这个也没办法再怎么样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做一些加行的功夫。

在智者大师的《法华文句》里面,他把众生分成四类,就是第六意识的状态分成四类:

第一个是根利遮轻,这一种人他的善根特别的利,这个善根主要是指信心跟智慧的善根,信进念定慧,主要是信心还有般若的善根,根机特别利,而这个遮轻,烦恼障业障很轻。这种人他举个例子,舍利弗、目犍连尊者。这两个虽然是外道,但是在听到佛法以后,在七天之内就证到阿罗汉果了。为什么呢?根机利,而且障碍很少,烦恼障也轻,业障也轻,过去没有重大的罪业。这是最好的修行人,一下子就成就圣道,根利遮轻。

第二种人是根利遮重。善根很利,但是障碍也很重。是谁呢?鸯掘摩罗。鸯掘摩罗本来是一个外道,是一个婆罗门外道,外道就是梵志,志向是要生大梵天。他有一天得罪他的师父的母亲,他的师母。他师母要害他,就在他师父面前说他的坏话。他师父也很生气,就把鸯掘摩罗找来,说:你想生大梵天,我告诉你一个修行方法。好,感谢师父!他说,你从现在开始,你要杀一千个人,杀一千个人,每杀一个人,把那个手指剁下来,用绳子把它串起来,然后挂在胸前,持某一个咒,你就能够生大梵天。

鸯掘摩罗就听他师父的话,就拿了个刀。他这个人武功很高强,鸯掘摩罗,看到人就杀,城里面见人就杀,杀死以后就把手指剁下来,串在他的胸前。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差一个人,这个时候没有人让他杀,因为怕都躲起来。躲起来以后,他想:哎呀,这个城里面都没有人了,怎么办呢?哦,他家里面还有个老母亲。他要杀他的母亲,这个是五逆的重罪,他就往他家里走过去。

这个时候佛陀的大悲心发动了以后,就来到了鸯掘摩罗的面前。这个时候鸯掘摩罗看到佛,哎呀,这个沙门可以,我干脆不杀母亲了,杀这个沙门。但是他杀佛陀的时候,他就是追不到佛陀。他走得慢,佛陀也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也走得快。这个时候鸯掘摩罗说:沙门,你停下来,你停下来。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你还没停下来。我早就停下来了,我的心早就停下来了,你应该停下来。这个时候,他听到这句话以后,所以这个根机利的人也是不得了,他心就静下来了。静下来佛陀为他说法,他就证得初果了,证到初果以后又证得阿罗汉果了,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证得阿罗汉果。

这个意思,你虽然业障烦恼障很重,很厚,但是你有高深的般若波罗蜜的善根,能够冲破,冲破你那个粗重的烦恼跟罪业,可以的。根利遮重还是可以成就圣道。不过这个多数都要有大善知识出现,圣人佛菩萨的境界才能够加持你。

第三个是根钝遮轻。这个在佛法当中栽培得很不够,很钝,在佛法当中也没有信心,也没有智慧,但是他的烦恼障、业障很薄。就是四禅定、四空定的天人这些外道,他也做一些善事,生到天上去,但是对佛法没有信心。这个人成就圣道也是比较慢的。

根钝遮重那就最糟糕了。在佛法当中的根机也钝,业障也重,这个多数在三恶道了。

不过我们看这个经典上,这个根利,佛陀是很注重你的善根,说你有一点罪业,你的善根深厚,烦恼罪业不能障碍你。你这个般若波罗蜜过去熏习得够,有殊胜的因缘还是可以冲破的。所以这个第六意识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这个你要紧就是多栽培善根,把心中的光明加强以后,黑暗就慢慢消失掉了。

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心王以及它相应的心所。

我们再看下一个偈颂: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前面的偈颂是把第六意识的心王跟心所个别地解释,这个偈颂是把心王心所把它合起来解释,合起来一起运转的时候它的一个情况。

性界受三恒转易。前面讲到第六意识的心王它的情况是三性三量通三境,可以说明第六意识的心王活动范围很广。这一段再进一步说它的活动范围广,但是它的范围是有变化的,不像第七跟第八。第八识活动范围也很广,第八识所明了的境界,根身器界种子,但是它的所缘境是不变化的。第七意识它的活动范围很窄,它也不变化。但第六意识它活动范围广,但是它的情况是恒转易。是什么事情恒转易呢?性、界、受这三个情况。就是这个体性是恒转易,它的界,三界,这个受就是五受,这三种情况是恒常变易的。

在这个变易当中,根随信等总相连。或者是根本烦恼,或者是随烦恼,或者是善心所总相连。就是说,它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有时候起恶,有时候起善。它的情况是一种转化、变易的情况。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心王跟心所它们两个合起来一个运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