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宗明义,非常高屋建瓴地界定净土法门的胜妙: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净土这个法门,乃是十方恒河沙诸佛普度九法界众生的切要之大道。

意思就说,十方诸佛离这一法就很难实施普度众生的本怀。九法界众生快速圆证佛果的奇妙法门,暗含着九法界众生离这一法就上难于圆成佛道。这就把净土法门的胜妙特质推到极致了。

诸多的大乘经典都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开启净土法门的精要、切要和心要。就像蕅益大师所说,这个法门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都不越出这个法门之外,有这么一个要义在里面。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净土的根本经典有“三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就称为净土根本所依三经。以后再加上《普贤行愿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形成净土五经的格局了。净土三经就专门来阐明净土法门的事相、理体、深奥微妙的道理,这就是“专明其致”。

世间人对待念佛法门,大多数人是习焉不察。看到很多人都在念阿弥陀佛,他以为这很平常,甚至认为这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门。所以,就把净土法门看得很“浅近”——很肤浅、很近,认为是著相的法门,甚至是小乘法。都是这么来看的。常常跟宗门教下比较,说什么净土法门不如“教海之宏深”。

“教海”就是指像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三论宗,这些叫教下,它们经典、法义非常宏深,认为净土法门太简单了,不如教海之宏深。也不如“禅宗之直捷”。禅宗是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如这个顿悟法门来得直捷。这都是用通途的眼光去看待,不能了解净土法门特别胜妙的地方。

所以,每每地就高扬宗教而抑净土。这个“宗教”不是现在作为一个名相的意思了,这个“宗教”就是指宗门教下。高扬宗门教下而贬抑净土,看不上眼,常常认为自己根机很利,眼空四海,誓证一乘。就是崇尚自力,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能断烦恼,自己能开智慧,自己能了生脱死,而厌恶佛力加持。这种自负其高的人他就觉得:佛力加持?我不需要,愚夫愚妇才会祈祷佛力加持,我有能力渡过这个生死大海。他厌恶“佛加”。

这样就属于“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这是转用了一种法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讲,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所以有个成语叫当仁不让。从礼仪上来说是要谦让的,然而面对行仁德的时候,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这就是面对着行仁之事,不后让于师。说明行仁是当务之急,君子是以仁为己任,虽然面对老师也无所回避,应当勇往直前而为之。而且,真正的老师也是希望学生、后人能够超过老师的,所以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

这里转换说“当仁固让”。这里的“仁”的含义就是净土法门直接是指向往生净土、横超三界、出离三界火宅。这是一个至高的仁,这是一个至善,这是一个最大的利益,这是最称佛度生出世之本怀的东西。

当仁——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法门,你还固让!“固让”就是再三地辞让。让他念佛求往生,他不信,他也不愿:我为什么要求往生呢?我要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这叫当仁固让,再三地推让。

“见义不为”。这也是引用《论语》的一句话。《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个“义”就是属于应该去做的。那应该去做的,你却不能去做,不愿去做,这就是“无勇”——没有勇敢精神。如果你没有见到这个义,不为,还不足怪也;见了这个义而不为,世间的原因就是害怕,逃避。

这里讲见义不为,引用净土的法义来作一个诠释:你已经遇到了净土超越三界的当生了生脱死的法义的法门,还不去信愿称名,去修行,这叫见义不为。见义不为原因在哪里?或者是愚痴、智慧不够、善根浅薄,听了不相信;或者听到、见到净土的法义,狂妄,不屑一顾:我不需要求生极乐世界,我自己能解决问题。这就讲,闻到净土法门,两种人不能信受——非愚即狂。这叫见义不为。

当印光大师说这两句话的时候,那是用他的几十年的出家经历所见证到的教内的情形。现在也有很多人闻到净土法门,当仁固让,见义不为。

其结果就致使释迦如来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八相成道,一代时教处处苦口婆心地劝勉一切众生赶紧离开火宅的彻底悲心,“郁而不畅”,就是被阻逆而不能畅达出来。一切众生出离五浊恶世、火宅、分段生死的剧苦的捷径——本来净土法门横超三界就是出轮回苦的捷径,叫径中之又径,但由于你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这个捷径就被你的怀疑塞住了,就通不过去了,你就还在三界火宅当中打转。

所以,印祖以悲愍心——现在我在这里“不避”,不回避罪责。不回避,就是很多高扬宗教的,如果你说净土法门那么胜妙,他会指责的,说:“你怎么把这个不了义的愚夫愚妇的法说成那么高妙呢?难道就净土法门能够解决生死问题吗?”他人会说三说四。

所以就不避罪责——指责的话语,在这里“略引证据”。说这个法门这么胜妙是要引经据典来证明的,要以圣言量作为标准才能立论的,不是自己想当然的。引经据典作为证据,其目的是希望“见闻随喜”,闻到了这个法门,能够生起信愿欢喜之心,能够念佛,共同往生到极乐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