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善人的情

人非草木,谁属无情?所以人,不但是万物之灵,而且是情感最丰富的动物。无论古今中外,人类为了舒展丰富的情感,故有艺术的创作,家庭的组织,以及人际与国际间情感的交流。

可惜时至今日,很多艺术作品,都无法发挥其舒情悦性,陶冶德性,辅导人向善发展的功能;反而变成色情的媒介,诲盗诲淫。令一般青少年,耳染目濡,小小年纪,就学会骄奢放纵,吃喝玩乐,学会滥交异性,或吸毒贩毒,甚至学会持械打劫,开枪杀人。而杀害的竟然是自己的父母,或是师长与同学;作为继往开来的下一代,竟然沦落至如此地步,试问社会怎得不乱?

至于一般家庭,情感的维系,又是那么脆弱,毫无保障;而人际与国际关系的情感交流,亦每况愈下。加上人的情感不稳定,往往千变万化,忽善忽恶,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就是滥情溺爱,被情所困,自寻烦恼,害己害人。

甚或有人,因为不能善于处理个人的感情,而导致婚姻破裂,给社会带来困扰,给人生舞台制造悲剧。我们为了阻止人间悲剧不断上演,更为了扩展人类的爱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互爱互助;非设法改善人的情不可。

人类的情,可以分为自私有限的,推己及人的,以及无我大悲的,三种不同类型。

(一)自私有限的情

人性的情,原本是广大无限,不分彼此的博爱。可惜众生因无明烦恼的障蔽,固执自我,人人都希望扩大自我,爱惜自己,而被自我所蒙蔽,无法冲出自我所编织的烦恼圈套,无法跳出自我所制造私欲的陷阱。所以很多人只知爱自己,不懂得去爱别人,关怀别人;致使人性中的情,变为卑鄙的自私心,尊贵的同情心,也变得那么渺小、有限。而人性原本的博爱,亦随之缩小为五伦的爱;再由五伦的爱,缩小为只爱自己的爱,不肯爱自己以外的人,反而要人迁就自己。

投合自己所爱则欢‘喜’,违背自己所爱就嗔‘怒’,失去自己所爱使悲‘哀’不已,随顺自己所爱心中就快‘乐’无穷,妨害自己所爱则心生厌‘恶’,满足自己所爱则纵‘欲’。于是在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七情六欲驱使下的人生,人圣洁的情,竟然沦落为肉体的爱;再加上人贪新忘旧的毛病,旧的占有了,新的欲念又产生,不是移情别恋,就是制造色情紏纷,破坏家庭幸福。

箫伯纳说:‘结婚没有特殊的权力,使夫妇永久结合’。当夫妇之间,情感发生变化时,昔日的恩爱,变成满怀的仇恨,不是抱恨分手,给社会制造问题儿童;便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

即使是夫妇的情,能够天长地久,永远相爱,又能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国吧!但人的爱,毕竟是自私的、有限的;爱自己的家,就不能爱他人的家,爱自己的国,就不能爱他人的国。或有人为了爱自己的家,使自己的妻儿幸福,就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为了爱自己的国,使自己的国家富强,就不择手段,侵犯他国的权益。目前世界人类,所以无法和平相处,共存共荣,主要原因,就是爱己害人,爱私害公的人太多。

(二)推己及人的情

古之圣贤,为了改善人间的情,而提倡仁慈博爱,推己及人。例如:孔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樊迟问:仁是甚么?子曰:‘爱人’。可知仁慈的发展,就是推爱己之心而爱人。

孟子说:‘恻忍之心,人皆有之,’此恻忍之心,就是人性的挚爱,但人应该以爱己之心而爱人,故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乐与天下,忧与天下。

其他墨子所主张的兼爱,耶稣所提倡的博爱,都是推己及人之情,希望人的情,走出自私的范畴,爱及同伦。至于社会上很多乐善好施的善长仁翁,实行扩大爱心,济世益群,给冷酷的人间,送来无限的温暖;这种爱己而又爱人的情,比较一般自私有限的爱,的确伟大而又善美。可惜这种爱,仍然未能忘我,往往困于人我是非的圈子里;不能冤亲平等,一视同仁,更不能恩及禽兽,爱心仍然有限。

(三)无我大悲的情

无我大悲的情,可以分为四点来说明:

(1)大悲的含义

无我大悲的情,是指诸佛菩萨,由至真的智慧,与至善的情感综合于一体的慈悲。慈悲是甚么呢?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故慈悲是含有拔苦与乐的意义。

拔苦与乐有不同的层次:凡是因为看见他人痛苦,而产生怜悯同情的心,愿意尽自己的智力、财力、物力,去帮助别人解除困苦,给予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快乐,都可以说是慈悲。但这种慈悲,未解我空,未破我执;内见有我,外见有人,人我对立,自然有人我之分,冤亲之别。拔苦与乐,往往先我后人,先亲后疏,未能平等救济,只是普通人有限度的慈悲,并不是无我大悲的情。

二乘圣人,只知我空,不知法空,认为众生的痛苦,是来自四大五阴诸法所组合的色身,因而生起慈悲心,为众生解说:因缘所生的我,是无常的,苦的,空的,不应该执著,更不应该为短暂的我,造诸恶业,以免招致生死轮回的痛苦;令诸众生,破除我执,断烦恼,了生死,证涅槃。这种慈悲,亦不是无我大悲的情。

唯有诸佛菩萨,亲证平等的真理,已经冲破人我自他的界限,既没有凡夫自我的执著,亦断除二乘圣人的法执,故能够将一般人自私有限的情,与推己及人的爱,扩展为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

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情中有理,理中有情。

因为理中有情,故智中有悲,能够本著无我大悲的精神,等视众生,犹如赤子,不分种族,不分人畜,平等的、无条件的,去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以其情中有理,故悲中有智;能够化私爱为博爱,实行舍己救人,而又能够三轮体空,不生执著。虽然终日舍巳救人,但不见有能舍之我,和所救之人。

这种情理兼顾,悲智双运的慈悲,就是人性至善的真爱,与至极的同情心,而且是绝对大公无私,广大无限,清净无染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2)大悲的心愿

当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将普通人自私的情,与推巳及人的爱,扩展为无我大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后,就可以本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愿,入世救世。不但给予一切众生物质上的享乐,还给予一切众生佛道生命的快乐。如菩萨藏正法经说:‘常起慈心,救护世间;以大慈心,弃舍己乐,随与他乐。’由于慈心广大,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故名为慈无量心。

如果能够进一步实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积极参与社会赈灾济贫,赠医施药,…等慈善工作。拔除一切众生现实生活上的痛苦;或演讲佛法,或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以解救众生精神上贫乏与空虚的苦恼。令一切众生,生活愉快,精神饱满,近则远离现实的灾殃,远则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就是悲无量心。

又用无限的欢喜心,随喜赞助十法界众生所有功德。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但求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众有利益的,都以欢喜心,歌颂称赞,随喜协助。心常悦愉,面常含笑,离诸愤怒心,灭诸谄曲意;不妒忌他人的成就,反而乐意帮忙他人建功立业。进而运用种种权巧方便,使所有人都喜欢修改自己不良的行为;喜欢忍受他人的毁谤辱骂;喜欢协助他人解除困苦;喜欢执行有益世道人心的任务。进而喜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喜欢拔众生苦,与众生乐,…。因为缘于无量众生生欢喜心,故名喜无量心。

菩萨在拔苦与乐,随喜功德的同时,还能够舍弃人我是非的观念与执著,舍弃贪嗔痴慢疑的烦恼与习惯,对顺境不喜,对逆境不嗔;对亲属不生爱恋之心,对怨敌不生报复之念。内则情感与理智保持平衡,不为境转;外则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而能够怨亲平等,拔苦与乐。由于众生无量,菩萨平等拔苦与乐的心亦无量,又不分别人我,舍弃是非的争执,就是舍无量心。

(3)大悲的摄受

菩萨发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愿后,再要运用四摄法来接近众生,令众生对自己敬佩服从,肯接受自己的教化,希望从教化众生的利他行为中,不断改善个人自私的情。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是:

一、布施:布施是一种仁慈的爱心,亦是济世益群的行为。菩萨在强烈的慈悲心、正义感驱使下,一切都以群众的福利为前提,凡是自己金钱、能力、精神与时间许可的事,无不竭力以赴。对于苦恼的群众,视如父母、如兄弟、如姐妹,或施与金钱的救济,或施与物质的援助。对于贫病交迫的人,施以医药的治疗,甚至捐赠器官与内脏;对于知识贫乏,思想落后的民族,则协助其文化教育的发展,或施以佛法真理的辅导;对于求知欲强盛的人,就用自己的智力与技能,来灌输他人的知识与学问,或用佛法来开发他人的智慧。对于恐惧不安,或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者,则施以无畏的保障,运用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来为他人排难解纷,消除威胁。所以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

一个真真正正实行布施的菩萨,不但要以财施救济人生活的厄困,以法施解除人精神的苦闷,还要以无畏的精神,来保障他人的安全。而又能够破我执,空四相,内不见有能施之我,外不见有受施之人,于其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如是‘三轮体空’,远离名利心,放弃是非念;令人乐意亲近,接受教化,所以布施是摄受众生最好方法之一。

二、爱语:是说些令人喜欢爱听的话。例如:安慰语,祝贺语,诚实语,殊胜语,利益语等。语言对于人生关系至大,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维系,意志的传达,思想的交流,无一不是凭借语言为媒介。若然不善于词令,或口不择言,势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不可不慎。

特别是居心仁慈,志在利巳利人的菩萨,说话更要谨慎小心,避免祸从口出;同时还要随顺世间正法,说契情,契理、契时、契机的话。令众生欢喜信受,去恶修善,调伏身心。否则,当人办喜事,你说安慰语;人办丧事,你说祝贺语;何止词不达意,而且令人反感,你的善意,也就变成恶意了。试问谁会喜欢亲近你,谁肯接受你的教化呢?所以爱语,亦是摄受众生不可或缺的法宝。

三、利行:是一种纯为利益众生的行为。可分为三类:

1.是发慈悲心,用财物布施,积极展开社会福利工作,拯溺扶危,解人困厄,令群众改善现实生活环境,获得安乐与幸福的利益。

2.是运用智慧能力,从事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作育英才;或弘扬佛法,教人止恶行善,改往修来。由于今日所作的善因,引至他日或来生善果的利益。

3.是本著无畏精神,不畏生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而能常住世间,广度众生;劝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或劝人出家修行,主持正法,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于世,指导迷途中的众生,都是属于利益众生的行为。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在行菩萨道时,不但自利利他的事要做,即使利人损己的事也要做。如梵网经所说:‘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这样,本著自我牺牲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来济世益群,令人景仰,令人感动,令人肯接受自己的教化;所以利行,也是摄受众生方法之一。

四、同事:是与众人同事共行。一个以慈悲为怀的菩萨,绝对不会潜迹深山,闭门自修;而应该本著慈悲济世的精神,深入社会,接触各阶层的人物,找寻机会,施以教化。不但要学习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学明、工巧明),还要发展五明的事业,从事五明的工作。

菩萨因为要教导文化教育界的众生,所以在文化教育界服务;为了化导军政界的人士,亦可以弃笔从戎,参与政治活动;为了取消商业场所种种弊端,不妨现身作为一个大企业家;为了提升医学界人士的道德观念,也不妨做个好医生,或发展医药业务;为了协助贫农,解除农民的困苦,又不妨作为一个老农,从事农作业的操作。总之,无论士、农、工、商,科学、哲学、医学、音乐、以及文化教育等,都要学习,都要精通,都要创办。目的是凭借同行共事的方便,给予各行各业人士的影响与辅导;以提高各行各业人士的质素,取消各行各业的积弊,解救各行各业的困境,促进各行各业的成功。令人心仪敬佩,然后方便教导,劝人发菩提心,勤修佛道,谓之同事摄。

菩萨藏正法经说:‘菩萨应当勇猛以四摄事,于长夜中,摄受有情。’菩萨之所以要运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方法来接近众生,摄受众生,无非是想在于生死长夜中,制造教导众生的机会,实行鼓励众生和自己一样,修学佛法,实践慈悲,利己利人,共同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以实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弘愿。

(4)大悲的实践

菩萨在本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实行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时,不但要坚持四无量的心愿,运用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来接近众生,还要实践六波罗密来利己利人,谋求彻底改善人的情,令止于至善。

梵语波罗密,译名到彼岸。因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法门,可以令人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故名六波罗密。又六度能够度脱人心的六蔽:如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智慧能度愚痴,故六波罗密又名六度。

一、檀越波罗蜜:梵语擅越,亦名擅那,译为布施,除了前面所说:财施、法施、无畏施之外,又有净施与不净施两种不同:如果布施的动机,不是为求世间名闻利养,不求人天福报;而以布施功德,回向菩提,助长善根的是净施。反之,志在求名求利,邀誉于人,或求人天福报而行布施,皆动机不正,名不净施。

贤愚因缘经说:布施有五种,一施远来人,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

俱舍论说七种布施:一施作客人,二施旅行人,三施病人,四施侍病或看病者,五施园林,以园林花果布施给佛教寺院,庄严道场。六施常食:用财物或田地产业,布施给现住僧或十方僧,作为常食之用。七随时施:于寒暑风雨时,随人所需而施衣食等物。

杂宝藏经亦说有七种布施:常用亲善敬爱,或悲愍同情的眼神,注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或以恭敬心赡仰三宝,是好眼施。

常用和蔼可亲,面带笑容的态度,对父、母、师长、及一切人,是和颜悦色施。

常用喜欢语,柔和语,安慰语,对待父母、师长,或歌颂赞叹父母、师长、及一切人的功德,是言词施。

对父母、师长、恭敬侍奉,执役服劳;或对需要帮助的人,义务协助,不受报酬,是身施。

用至诚恳切,恭敬友善的心意,对待父母、师长、及一切人,是心施。

对父母、师长,敷座令坐;或敬老尊贤,舟车让座;或舍己床褥,供给父母师长及远至客人享用,是床座施。

舍私人住宅,建立道场,供佛安僧,或布置美好居住环境,供给父母、师长住宿,是房舍施。

可知布施,不一定需要很多的金钱,只要我们乐善好施,肯关怀别人,肯为他人著想,自己的心力、智力、体力,甚至一句说话,一个动作,都可以布施。

布施可以对治悭贪。悭贪,是人类自私自利的根本,亦是世人的通病,芸芸众生,谁能无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我国之富强,贪我家之幸福,贪我个人之享受。在强烈的贪心驱驶下,不但不顾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甚至得陇望蜀,不夺不餍。

其实,即使你富甲天下,拥有良田万顷,试问日食几何?拥有大厦千栋,又夜宿几尺?何必患得患失,惶恐终日,自寻烦恼呢?何况世间财物,五家所共有!何况世事无常,所谓:‘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更何况人命无常呼吸间,当死神降临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障身。’然则,多贪所为何事?不如安贫守己,乐善好施,以发扬人类互爱互助的精神,使自己‘生有益于时,死有利于后。’岂不是更有意义?

所以,佛特别以布施的美德,来改造人类悭贪的心理,取消人自私的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实行慈悲,激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精神,那么,举世都是善长仁翁,社会上何来强夺巧取,偷扼拐骗种种不道德的现象呢!

大般若经教我们:‘应住慈心,与一切有情乐,而行布施;应住悲心,拔一切有情苦,而行布施;应住喜心,庆有情类,离苦得乐,而行布施;应住舍心,于有情类,平等饶益,而行布施。’我们果然能够基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运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方法来实行平等布施,一定可以彻底改善人的情,令人的情到达至善的境界,因此布施,名檀那波罗密。

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为戒,亦名防止。是一种规范人不轨行为的纪律,既可以防非止恶,令人洁身自爱,还可以扩展德性,孕育人至善的情操;所以,人无论是在行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戒律的必要。事实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社团有社团的章则,社会有社会的秩序。

中国古代的人,每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道德纪律,来规范人情感盲目的冲动,的确是有助于人心的改善。可惜,近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礼教’,而妄谈自由之下,放浪形骸,无恶不造;于是道德破产了,作奸犯科可以自由、争权夺利可以自由、扰乱社会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为一己之利益,或私人的仇恨,而残杀无辜亦可以自由。国家法律除了惩罚于已然外,还有甚么办法呢?

佛教,不但以因果定律来规范人的心,使人防患于未然;更制定许多戒律来规律人的身,令人远离邪恶,增长善行,正行,胜行。使人在戒律严格规范训练下,不但消极地禁止做恶,身心都不犯罪;更令人积极地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都要努力去做。

行住坐卧,一举一动,皆如音律的节奏,吻合道德的轨则;一进一退,都如军队的步伐,契乎公理,合乎正义。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肯信受佛法,知因果,守戒律,止恶修善的话,社会一定不治而安;而人类的情,亦不改而善,自然远离毁犯的陷阱,进入幸福的乐园。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佛法可以弥补法律之不足’。

佛教的戒律,有在家、出家、世间、出世间、大乘与小乘种种不同。小乘戒:指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四级;其中五戒、八戒,是在家佛弟子应守的戒律,受持清净,可保持人身不失,或得生天界,属于世间戒,亦即是定共戒。沙弥十戒,与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是出家佛弟子应守的戒律。持戒清净,可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故名出世间戒,亦名道共戒。

此四级戒,又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佛制种种戒律是戒法;师资传授,领纳于心,能生防非止恶的功德,是戒体;受持戒法、戒体,如法做作,令三业止恶向善的行为,是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的不同,是戒相。

大乘戒又名菩萨戒。大乘经典说菩萨戒的数与类,各有不同:

梵网经说:菩萨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菩萨善戒经说:菩萨有九戒。

华严经说:菩萨有十种戒。

菩萨十地经说:菩萨有十种尸罗波罗密。

文殊千钵经说:大乘有十种清净戒。

佛说菩萨内戒经说:菩萨戒相有四十七种…。

但总括而言:不出善戒经所说的‘三聚净戒’。

小乘四级戒,大乘出家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及在家菩萨的四重二十八轻戒,只是三聚净戒中的摄律仪戒。菩萨除了要严持摄律仪戒,调伏身心外,还要受持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一切时、一切处,愿断一切恶(摄律仪戒),愿修一切善(摄善法戒),愿利益一切众生(饶益有情戒),若但求自利,不能利益众生,即是犯戒。

发菩提心经论说:“

持慈心戒,救护众生,令得安乐故;

持悲心戒,忍受诸苦,拔厄难故;

持喜心戒,欢喜修善,不懈怠故;

持舍心戒,怨亲平等,离爱恚故;

持惠施戒,教化调伏,诸众生故;

持忍辱戒,心常柔和,无嗔碍故;

持精进戒,善业日增,不退还故;

持禅定戒,远离不善,长禅定故;

持智慧戒,多闻善根,无厌足故;

持亲近善知识戒,助成无上菩提故;

持远离恶知识戒,舍离三恶八难处故…。”

我们果能如是持戒,则世世生生,常生善处,舍诸恶行,三业清净,成就自利功德;若能自行化他,令他人调伏烦恼,三业清净,即是利他;以此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无上菩提,是为究竟,名尸罗波罗密。

三、羼堤波罗蜜:羼提译忍辱。是一种能够忍受一切苦乐,不为外境所动的精神。一个慈悲的菩萨,除了要忍受他人无故毁谤辱骂外,还要忍受逆境的逼害,与顺境的诱惑。不因众生毁谤辱骂而生嗔恨心,不因众生恭敬供养而生欢喜心;对于顺境或逆境,都能忍受,安然不动,名生忍。

对于自然界的风雨寒暑,以及生理上的老病等苦,能忍而不怨,对内心的烦恼忧愁,能忍而不弃;一心办道,不为境转,名法忍。

进而了解诸法自性,原无生灭去来,何来能忍所忍?而能安住于无生理,不为境所动,名无生法忍。

发菩提心经论:教初发心修的人,不止身要忍,口与意都要忍。

能够忍受他人恶意的侵犯与伤害;见诸众生,危急恐惧,以身代之而无疲怠,是身忍。

对他人的讥诮怒骂,默然不语;被人非理呵斥,或横加毁谤,皆能忍受,不与人争论辩护,是口忍。

遇见曾经逼害自己的人,心不怀恨;对于他人的讥毁怒骂,心亦无怨,是意忍。如果我们想成就身口意三业忍辱的功夫,非炼习以下六种修养不可。

一力忍:是对逆境之来,能够极力忍受,不思报复。明白‘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然则,退一步,让三分又何妨?

二反忍:面对逆境,应该反躬自问,自己是否有错?若然自己没有过错,一定是宿世恶业所追,理应忍而无怨。

三忘忍: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何必斤斤计较,自寻烦恼?故于逆境,不止忍让,还能不记恨在心,处之泰然。

四观忍:提高理智,观察世间事物,皆幻妄不真,不生执著。

五喜忍:当被人侮辱逼害时,内心应生欢喜;因为逆境能助长自己忍辱的德行,所谓:‘吃亏是福’,既然有利于自己,为甚么不喜欢接受呢?

六慈忍: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理念,不仅要原谅侮辱自己的人,还要慈悲爱怜,誓必度之。

初发心菩萨,在逆境当前,能产生以上六种心理反应,自然可以止息心中愤怒,而得清凉自在,成就忍辱功德,令身口意三业都清净。

至于深位菩萨,进趣佛道,修忍辱波罗密时,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是仁王般若经所说的伏忍、信忍、顺忍、无生法忍、寂灭忍等五种。

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菩萨,未断无明,但已经调伏内心,令烦恼不起,名伏忍。

初二三地菩萨,得见法性,深信不移,是信忍。

四五六地菩萨,分断无明,分证法身,能随顺菩提道,趣向无生果,是顺忍。

七八九地菩萨,悟证诸法无生理,安住于无生法中,是无生法忍。

十地等觉菩萨,无明尽,法身显,入妙觉位,证得涅槃寂灭理,名寂灭忍。

总而言之,菩萨修忍辱行,无论是在上求佛道时,经历五十五位菩提路所得的法喜,或是在下化众生时,所遭遇种种障碍与成就,皆能安然忍受。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在自利利他的过程中,所发生一切苦乐顺逆等境,悉皆安然忍受不动,不为顺境而喜,不为逆境而悲。直至二利究竟,觉悟成佛,就是忍辱波罗密。

忍辱波罗密,能治人的嗔恨心。六波罗蜜经言:‘譬喻世间阿伽陀药,能除自他一切疾病毒;菩萨亦尔,忍伽陀药,能治自他,一切嗔恚,烦恼毒病。’

嗔恚,是众生心中最恶毒的病态,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世间的一切斗争与罪恶;甚至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六亲眷属的不和,人与人间彼此的残害,无一不是导源于人心的嗔恚。我们为了建立友谊与和平,为了消弭人间之战祸与灾难,诚应该运用忍辱波罗蜜来对治嗔恨心。

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我们不但要守护嗔心,不许妄动;同时也要控制喜悦的情绪。因为喜与嗔,同是人类的心理毛病,令人内心无法平衡与宁静。故学佛的人,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其赞我者,奚以喜?其毁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毁誉由人,这是改善人的情感最好的方法。

古代的布袋和尚,传说是弥勒菩萨的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常持布袋,寝卧随处,出语无定。常受一般人的取笑辱骂,不以为逆。反而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让它自干了;我自省气力,他亦无烦恼。’

又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但世人多颠倒,同是一人,同是一事,每因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吗?做错了也是对的。憎吗?做了好事,也要说他的坏话;这就是众生的颠倒相。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他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唱唱诗,幽默忍辱外,还暗自觉得好笑呢!如果每个人都向布袋和尚学习,那么,我们的心灵世界,自然充满喜悦与和谐,嗔恨与斗争的污染,也就消失于无形。

四、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纯一无杂谓之精,勤而不懈谓之进。精进是人们一种意志集中、勤奋向上的力量。大凡德行之实践,佛法之进修,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都是以精进为本;特别是好事多磨,自古已然,于今尤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处身于魔影幢幢的现实环境中,欲想成就道业,非勇猛精进,不屈不挠不可。

六波罗密经说:‘菩萨有四种精进,所谓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己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难舍能舍,难作能作,精勤勇猛,心无懈倦。’又说:‘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令得解脱。’

准此可知,佛教所提倡的精进,除了勤于断恶修善外,还要勤于利生事业,不畏生死苦,常在六道中,出生入死,教化众生,令诸有情,断恶修善,以达到‘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的弘愿,所以大般若经说:‘久处生死,修诸功德,心无退转,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密。’

五、禅那波罗蜜:禅那亦名三昧,译名静虑,亦名正定。功能停止妄念,摄心不乱;是将人散漫杂乱的心,集中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众生的妄想识心,都是心猿意马,何止精神无法集中,妨碍工作,影响健康;而且忽善忽恶,致令人在妄想识心操纵下,可以成为仁慈的天使,亦可以变为凶恶的魔鬼。因此佛特别教人修习禅定,澄清杂念,控制妄想,回复身心的宁静。不过修习禅定,并不是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培养精神去积极承辫一切事业的原动力。

也许有人说:在这尘嚣的都市,欲想修习禅定,谈何容易?但素有修养的人,是不会为外境所动的。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多么到家的工夫?我们果然能后像古人那样,‘运水搬柴,不离三昧’,那怕环境的嘈杂呢?

禅定的种类很多,有世间禅,也有出世间禅;有凡夫禅,也有外道禅;有二乘禅,也有菩萨禅;还有最上乘的如来禅、祖师禅等不同的名称,都是根据修禅者不同的层次而定其名。

凡是厌弃人世间的苦恼,希望得生天国享福的人,修学世间的四禅八定,而得生天,但未能断烦恼,出三界,证圣果,故名凡夫禅,又名世间禅。

若布畏生死苦,寻求解脱的快乐,而修习九次第定,经历观、炼、熏、修的层次,最后引生无漏智慧,断尽见思烦恼,终于觉悟我空真如理,与真谛理相应,证得阿罗汉果,是二乘禅,又名出世间禅。

若以菩提心为因,慈悲心为本,依一乘教,修三摩提(禅定),直至二障齐断(烦恼障、所知障),二空全彰(我空,法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是菩萨禅。在菩萨持地经中说:菩萨禅有九种:

一自性禅:是一种称性起修,定慧均等,止观双运,唯内观实相理,不向外求,而能与自性相应的禅定。

二一切禅:修此禅定,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

三难禅:是深妙难修的禅定,能出生无量不可思议甚深三昧,能趣向佛果菩提。

四一切门禅:一切四禅八定及无量三昧,皆由此定出,为一切三昧进修之门。

五善人禅:为大善根众生所共修的禅定。

六一切行禅:修此禅定,能含摄大乘一切法门,能离相清净无染,能出生一切神通妙用。

七除恼禅:菩萨修此禅定,能灭除一切众生内心烦恼障蔽,救护一切众生饥馑疾病,消除非人恐怖等苦。

八此世他世乐禅:修此禅定,能现通说法,令一切众生,改邪归正;今生安稳快乐,来生得生善处。

九清净净禅:此三昧能断尽见思、尘沙、无明烦恼,智慧圆满具足,得根本胜进清净,能现神通变化,于诸静虑,入、住、出、舍,清净自在,速得佛大菩提的净报;进而连清净之相亦不执著,因名清净净禅。菩萨修习以上九种禅定,速得佛果菩提,故名为出世间上上禅。

此但约菩萨修因言,若论果位,出世间上上禅,该是诸佛所证的清净如来禅,亦即是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王大定。诸佛证此大定,能得佛道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能起一切无作妙用,利益一切众生,异于凡夫,外道,二乘,以及菩萨所修的禅定,故名如来禅。是最上乘的心法,能得一切三昧的根本,能出生无量百千三昧。古人说:达摩门下,展转相传的,就是‘如来禅’。

如来禅是直接传授于释尊,据佛经记载:‘昔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如今付与摩诃迦叶。’因此,迦叶尊者成为禅宗初祖。后来,迦叶传阿难,阿难传商那和修,如是祖祖相传,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因观中国大乘根器成熟,故航海东来,为中国禅宗始祖。传说达摩祖师,是在梁武帝时来中国,由广州至金陵,因与武帝问答不契机,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遇志切求道,立雪断臂的慧可禅邱,然后传授衣钵。后来,慧可传僧灿,僧灿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慧能就是由肉身供养在曹溪南华寺的六祖。传说弘忍传慧能心法是金刚经,并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故祖师禅,传至慧能为止。祖师禅是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至深,唐宋以下的学者,皆混合祖师禅的思想于其学说。

菩萨修习禅定,善摄身心,不为妄念所动,得正定胜妙乐,是自利;以自己所修清净三昧,教化众生,令断烦恼,是利他;因修禅定自他俱利,得八解脱,出生无量三昧功德,庄严佛道,疾证菩提,故名禅那波罗密。

六、般若波罗蜜:般若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中的慧学,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但这种般若智慧,是由最上乘的如来禅诞生。因为修习最上乘的禅定,一心三观,圆修圆证,般若真智现前,彻照诸法实相理,智理合一。这时的智慧,就是最彻底、最究竟圆满的根本智。由根本智,所起方便教导众生的智慧,作为承办利益社会事业的能力,名差别智;亦即是亲证根本智后所得的智慧,故又名后得智。

根本智,是诸佛的实智;能证知众生与万物缘起性空的真理,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理。后得智,是诸佛的权智;是从根本智所发起的智慧;能够辨别众生不同的个性,知道众生不同的思想与欲望,投以适合的法药,达到拔苦与乐之目的。

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真理如何,就证知其为如何,后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证真理而发挥,不违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别作用。能明乎此,才是真实的智慧;能本乎这种智慧去利益众生,拔苦与乐,才是真实的慈悲。

智慧可度愚痴,一般人以为愚痴,只是指那些没有学识的文盲。其实,即使是满腹经论的人,又何尝不是愚痴的众生?因为不管世间人的知识,如何渊博充实,亦少有能通达宇宙万物的真理,而获得真知灼见;因为普通人每于主观偏见支配下,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觉。这种错觉,是无法通达事理的真相,不能辨别是非曲直与邪正,更不能知道宇宙人生有一定的因果法则,故佛教名之为愚痴。

在愚痴统治下的人生,越来越糊涂,也越来越苦恼。佛为拔除众生的苦恼,故教人修习禅定,从定生慧,使人人本具的佛性显现,心光照耀,不止照耀自己,也照耀别人。使所有人内在的智慧,都发热、发光,都懂得驾驶般若的慈航,冲破烦恼的波浪,横度生死苦海,到达真理彼岸的故都,结束多生多世流落六道生死的苦恼生活,故名般若波罗密。

菩萨发心修行,一定要本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无我精神,发起慈悲喜舍的心愿,运用摄受众生的方法,切实修学六波罗密的法门,不断改善自己的情,大公无私的去爱护一切众生,教导一切众生,使自己和众生都身心清净,都离苦得乐。所谓:‘自利利他’;直至二利究竟,就可以成就佛果菩提。

故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止是通往佛果菩提的响导,亦是改善人类情感的法宝,是净化人类身心,消除社会毒素的无上妙药,也是制止暴力,取消战争,建立和平最犀利的武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习菩萨无我大悲的精神,利己利人,就可以令自己与他人,化私情为大公,转私爱为博爱,进一步提升只限于人类的博爱,变为无止境、无限度、至善至极的爱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人畜,平等爱护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则人类社会,将充满欢笑与和谐;而世界亦充满慈爱与关怀,何来斗争?怎不和平?末悉各位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