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63页)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喜欢讨便宜,而不喜欢吃亏。...

被「鬼压身」该怎么办

问: 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佛、诵经,但隔三岔五就会有鬼压身,而且都是在刚入睡的时候。这种情况以前就有,该怎么...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

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

灵山只在汝心头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什么相应。 每天忆念财富,心...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此文讲解除三毒的苦。上...

父母亲属杀生食肉不听劝,该如何对待

昨接来书,不胜叹息。汝十数年来完全不在自己心地上用功,但于表面上强支持。人生世...

婚姻的美满之法

有一个女众结婚十年,她觉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但是突然之间她的丈夫就提出来...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们皈依三宝了,成为佛门弟子了,那么就应该用佛法规范净化...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的要求生活。今天很多人对...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功夫。 他问佛陀:我常需...

如理如法的放生心态

这个世界每年被宰杀的猪有将近五十亿头,鸡鸭鱼虾更多。我们人和人之间比较容易产生...

有舍方有得,财富青睐有德行之人

人生在世,多少人为了财富而奔波忙碌。对财富的追求,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灵魂深处。...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

求戒容易持戒难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的种种烦恼,就像海底世界,...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间法的特点,就是讲真为生死...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升恩斗怨,老话或说成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中国人特...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就是报,因缘果报就都生起来了...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叫我受戒我很害怕,我觉得我做...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父亲节...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了三件怪事。 一个农夫在耕地...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入中论》 轮...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 一、为...

听经闻法要防止三种过失

现在很多人虽然皈依佛门很久了,但有的法没有很好地听过,不知道怎样如理地听法,在...

何人肯向死前修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 或有贪欲瞋...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形,如谷答响。 印祖曾在《上...

改恶行善,罪自消灭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肯承认错误,生惭愧心,深信因果,便要痛改...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

恳切至诚念佛诵经,决定可以消除宿业病苦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赵某长斋奉佛,其妻绝无信心。...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约平时说。以五逆罪大,谤法...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贵地人以橘为出产,倘能以至...

绝不能把佛舍利当成商品买卖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令人感慨万分,须知佛舍利之神...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下,频惊粗食压山来。 声...

持戒摄身心惟念功德事

戒是佛给我们的一种方便,这种方便只要守持都可以得解脱,所以叫三根普备。上根利智...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这样的...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德。诚明互彰,便可参赞天地、...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

盘点所剩的资产,看看何去何从

学佛,必须意识到人身的可贵。就像我们有一笔资金,应该怎么投资呢?如果是聪明的经...

莫因无知而无畏

在《道次第》中,念死和念恶道苦虽然是下士道的修行内容,但对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而我每天在外拼命奔波,天天千辛万苦的过日子,但是结果不但...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修学佛法,不仅是研究佛法,而且真的是身体力行。其中有一位非常...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 答:万物都是无常的,一切有因有果,亲人去世了,也...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名修行,中品中生那是易如反掌...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

净土居士楷模--刘遗民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是汉代楚王的后裔,曾任九江柴...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

切莫想要升官发财

汝之穷妄想,打得很光明宏大。而不知其皆是向下走,不是向上走也。当此时世,你有何...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

印光大师对恐惧症患者的开示

原文: 九月接汝兄书,言汝有病,心志不定。或急于求医若不暇待者,或医来开方不肯...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 (《俱舍论...

净土法门不谈风险很大的转世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行菩萨道,度...

龚老居士往生的殊胜事迹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常殊胜。 那时我们正在打冬季...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问: 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好的事情。...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我们在使用微信时,...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 谓努力掌握...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禅、教、密等各...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须抱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慧广法师答: 恕我直言,若您是修行人,您眼中...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定、心不知足...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论》 不...

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

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于是放心恣意地杀生,普广地聚积罪恶的...

生死无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我听她的声音有些异样,以为她有了什么烦事,想找我讲讲。...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那你说信佛不让供仙,为什么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注...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看唯识所现: 这个唯识所现这...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后又去到哪里,在世上几十年有...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的无知和愚痴。无知在生命是相...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我记得,2007年陈...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事长远旅行的客人,他经过长远...

阿弥陀佛的无条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纯粹的三个条件:只要你信、愿、持名。而且这里对你持名没有提很高的要求...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好,在山里一边读书还能帮着...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就是,这一生,无论你过得得意还是落魄,最后,都要死去。...

遇到逆境你会用哪种思想去面对

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就叫知见。这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或者讲修习唯识止观,它...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正念!第一念的正念不容易做到。诸位你相信你临终的时候是...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说学了这么多年佛,没找到一个正法,现在...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按照唐义净三藏翻译的《浴佛...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

「五福临门」从何而来

古人视五福临门为祥瑞。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和善终。 一是长寿,福...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觉悟者。他已经...

神通本从自性来

六种神通分开来讲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神足通又名神...

当代佛教徒要具备这3种意识

忧患意识 在佛教的经典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末法时代。我所理解的末法是人们不相信...

佛陀降生利人天

当本师佛在兜率内院准备降临人间时,兜率天宫的天人都哭泣不止,我们菩萨要离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