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与业的不同作用

每个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当中的人,但是现实当中的自己并不如此,又不知道如何来改变,没有改变的方法。有些人时间长了,就不想去改变了。

这整个改变的过程,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行就是改变自己,修改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才能够有理想的未来,才能够有理想的自己,让自己越来越理想,成为理想当中的人。如果不改变,怎么可能成为理想当中的人呢?所以我们修行,目的就是让自己生命当中的状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可能的事,变成能够。

但是我们的成就,我们能够做到的,不等于说我们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会,那又是不切合实际的。如果认为要学得都懂了,一切都通达了,再来修行,再来工作,再来付出,那倒是成为一种不可能。

所以我们信仰、学佛、修行,必须要非常清楚:哪些是不能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能够的。然后,哪些我自己不能够做到的,变成能做到的,然后我们去做到,这有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自己不断提升的境界,需要自己去努力。

体察内心执着

那我们做不到,做不好,就是因为我们有执着。人有执着,就是想不开,事情做不开,放不下。那就是要破执着。破执着就是佛教教育我们的一种方法。不同的人,不同根基的人,他们的执着是不同的。不同根基不同时期,人的执着不一样;在同一个时候,根基不一样,执着也不一样。比如有些是大事想不开,有些是小事想不开,有些是自己的事想不开,有些是常住的事想不开,公众的事想不开……那这些都是人的执着,这些执着都是自己想象想出来的。

《无量义经》里讲:种种方便,令离诸着。佛陀的种种法门,种种善巧方便,都是要扫除、清除我们脑筋当中的种种障碍。执着就是障碍,障碍清楚掉,我们才有办法让不能的东西成为可能,让可能的东西成为能够。

我们内心中有种种的烦恼、业力,业力成了障碍,业障。烦恼成了烦恼障。业障需要去清楚。要去忏悔过去种种做错的事。但业是非常非常多的,能不能忏悔完呢?真正要忏悔也是忏悔不完的。那怎么办呢?忏悔不完,不一定就是业的力量能够出现。因为忏悔本身就是一种对治,只要没有烦恼的助缘,这种业的力量就不会现起。业的力量要现起,必须要靠烦恼为助缘。

所以我们到寺庙里来,首先要培养觉悟的能力,觉照的能力,自觉的能力。能够让自己觉悟起来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能觉悟,就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障碍、问题、烦恼。只有自己觉悟了,自己觉察到了,自己观照到了,才会有这种能力去想改变。

培植信仰的力量

我们在现在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中,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也非常发达。我们作为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怎么来说明我们信佛?我们如果看了很多宗教的经典,脑筋当中有不同宗教、文化,古今中外的概念,可能都信一点,最后自己的信仰就没有办法归属,信仰的身份没有办法归属,漂泊。虽然好像是信了佛教,最后没办法落地,你没办法融入大众,依然是处在一种离群索居的状态。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都有僧团,然后这些居士们都是依着僧团来学习佛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心感受到稳定的力量,感受到安顿,这是非常重要的。

信仰能够让我们的精神的世界不断丰富,能够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纯洁、神圣,我们内心中会有这种力量来追求成贤成圣。如果一个人的物质财富增长,精神财富缺乏,人的幸福指数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觉悟就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一种内心的境界。内心的一种什么境界呢?就是内心有一种为自己、为他人、为众人、为众生努力、付出、奉献的思想品质、思想的境界,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之后,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形成自己行为的力量。所以我们来到寺庙里信佛,就是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让人有一个圆满、崇高的觉悟的境界。

业力依于烦恼起

修行就是造业。造善业,造能够成就佛道、利益众生的业。业是一种力量,业的力量主要有两种:一种,我们的业,会让我们招感果报,这是什么业就感什么果。同时,我们的业加上烦恼,对我们生命的状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常常讲业力,但是这个业力如果没有烦恼的助缘,也不会产生作用。所以业必须是跟烦恼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产生作用,才能够轮回。

所以我们常常讲要断烦恼,忏悔业障。业障只能忏悔,但是断不了,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但是烦恼可以断,因为烦恼你可以把握,可以控制。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让自己的心少起烦恼,不让它持续,这样烦恼的力量就不会跟业的力量结合在一起。烦恼就是我们当下内心的力量,我们当下内心没有这种力量,潜在的业的力量就不会让它现起来。反过来你如果起了烦恼,也会引发业的力量。如果修行,起了善的力量,念佛、念法、念僧,也会引发内在善的力量,也就是潜能中内在好的力量能够被引发出来,这样就会改变自己的生命,所以需要修行,需要做善事,需要集资粮,才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才会有很好的人生和未来。如果我们没有去断烦恼,没有去对治烦恼,那烦恼当道,这种力量很强,就会引发恶业,修行就修不了。

佛教的因果不是宿命论,宿命论是不能改变的,永远不能改变。佛教里的业果是能够改变的,改变就是从烦恼方面改变,也会让业方面改变。对治烦恼,断烦恼。断烦恼,需要靠智慧,才有办法断烦恼。定还没办法断烦恼,定仅仅是开发智慧的增上缘,它没办法断烦恼。所以修定不等于是修慧,定只能让我们内心保持一种持续稳定的力量,只有慧的力量才有办法真正断烦恼。

我们一个人内心当中有业的种子,如果没有外在的烦恼的助缘,如同一颗种子发芽,没有水分、阳光、雨露,这个种子依然不会生长、开花、结果。所以我们就是要认清楚什么是烦恼,什么是业。烦恼的作用,业的作用。我们主要对治的是什么?我们主要要对治的是烦恼。如果烦恼不现起,善法现起,佛的觉悟的能力现起,那么每个人,无论是学习、工作、修行也好,都会有很高的热情。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兴趣,就说明人有问题,就是迷惑、烦恼,乃至非常消极。就说明内在觉的力量很弱,乃至没有。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物质可以分为可燃,不可燃,自燃三种,比如柴火,需要火种引燃就可以烧,需要别人的帮助,才会有这种生命力,才会有这种热情;还有一种是永远也烧不了的,比如石头,顽固不化,你再怎么烧也烧不着;还有一种,自己有这种力量,只要开关一开,告诉你方法,你自己一发心,这种热情、力量、智慧、觉悟就会出现。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是有自燃的能力。自己燃烧自己的能力,就是自觉;需要靠别人来燃烧,点燃,就是他觉;还有一种,你再怎么烧都烧不起来,是不觉。

一个寺庙,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家庭,总是希望一个人有能力、有热情,一个人去善待别人。这种人就是非常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内在有这种能量,这种善心,这种强大善法的力量,才会有热情。我们现在这种力量比较弱,怎么办呢?就是不断到寺庙来充电,来增强我们自己生命当中的热量,让自己升温,让热度不断升温。这样,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才有办法去观照。

让内心产生趣向佛果的力量

业,不是说用数量能够计算的;也不可以说体积有多大。它是一种力量,是善的是恶的,能够引发我们成圣成贤,或者升天、做人,或者下三恶道的推动力。善业,无漏清净业,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光明、快乐,如果是恶业,就会引发我们的痛苦,引发我们的烦躁,引发我们种种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潜在会有这种力量。

色界、无色界众生是不动业,三恶道的众生是非福业,欲界的众生是福业。不动业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它虽然是善业,但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修行,恰恰注重的是动业,而不是不动业。动业,就是我们业的力量在我们的身心里,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的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去培养、努力、积聚。积聚内在的福德、智慧、慈悲、喜心、舍心,六度万行,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成佛的资粮。这种资粮够了,力量够了,慢慢就会聚沙成塔,慢慢就会百川归流。所有的河流、池塘,水都流到大海,就是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在寺庙为什么每天要回向,就是让自己点点滴滴的善法能够汇归大海,成为成佛的资粮。

修行不是跟佛菩萨做交易,你说我念多少经会怎么样,磕多少头会怎么样,念多少遍咒会怎么样,那都完全搞错了。业是没有数量、体积的,就是你内心当中,能不能形成这种力量,趋向圣贤、趋向佛果的力量,他是从这方面来培养的。

祈求的原理

我们不容易培养,就是因为没这种环境,或者说环境不理想,所以要培养这种持续善法的等流就不太容易。你到寺庙里来,助人为乐、自利利他,大家做得都很自然,互相关心、帮助就很自然。你换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当中,大家都是在竞争,你去帮助别人,别人会认为你这个人很怪异,都是有可能的事情。这种环境本身就不是修行的环境,你看到别人都那样,心就不容易发起来。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修行需要一种修行的环境,寺庙就是一种修行的环境。这种修行的环境是多少人共同营造出来的,才会有这种环境。

我们营造出这样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环境对我们就有帮助,就有加持力,这种加持的力量,就是我们自己对佛菩萨,对圣贤,有希求心,因为你有希求的心,希望得到,这样我们内在觉悟的大门就会打开,就会启发我们内在的善根。每个人都有善根,内在善根——善法的根启发起来,那么善法有根,就容易成长、壮大,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去实践就更加容易。如果不明白,那我们祈求,可能时间长了,会成为一句口号。所谓一句口号,就是你喊了这句口号是不用心,这种作用的力量就弱了,就是脱口而出,不是发自于内心,不是从心里头发出来的,这里面就有差别了。

不是说听了很多道理(就)能够让自己善良起来,明白道理不等于能够做得到。懂得道理,要做得到才是真正懂道理,如果我们懂得了道理做不到,那么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懂了道理,无论是世间的道理还是出世间的道理,能够真正去落实才是关键的。所以修行就是实践,实践佛法。实践佛法要通过自己的身语意来实现,通过身语意来造作,就会有很多实践出来的成果、成品,实践出来的一些现象和状态。例如大家在这里念经、参加法会等等,这也是实践出来的结果。

因为要去实践、要去落实,所以我们就需要做一个很好的规划,整个流程怎么设计、安排,需要去考虑很细致,很周密,然后还要有人来付出,有下面做具体工作的义工,要有人来指挥、来调度、来观照,有什么问题,及时调整,这些都是我们发菩提心的具体的体现。做任何一件事情,它的发心很重要,也就是说它的动机很重要,动机就能决定结果的性质。动机就是你种的因,你种了什么最后就会收成什么。

拔除内心烦恼的杂草

发心发好了,整个过程就变得很重要,整个过程我们不能起烦恼。我们做事的过程当中,办法会也好,平时的护持也好,刚刚开始发心是正确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起了烦恼,就是发心的力量断了,善法的力量断了;那么起了烦恼又引发内在的其他的业种,业的力量,其他的种子的力量又起现行。就犹如说这块田地本来很好,让你来耕种,你耕种的过程中起了烦恼,又种下一些其他的草,其他与农作物无关的东西也种在地里面去,你种多了,地里面草就比粮食还多了,那是很有可能的。为什么有人到了庙里面,时间一长了,没有动力了,心发不起来了,问题成堆了,就说明说内心的草比内心的庄稼多。所以先要把内心的草去掉,最后才会有庄稼、有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