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

《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 《弥陀略解圆中钞》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句经文是说“是人终时”,前面所谈的是临命终时,临命终时就是他进入生命(终结)的那个过程了,临命终时的过程。这个“是人终”,现在讲“终”,就是神识要离开身体的最后的关键时刻了。

一般讲生命有三种要素,就是三元合和构成你还活着。第一是呼吸,第二是身上的暖气,第三就是阿赖耶识。这叫吸、暖、识,三者都存在,那你就还活着。

现在到临命终时,这三要素就要分开了,分开了,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它投胎的时候是先来的,命终的时候是最后走的。所以,这个呼吸停止,暖气没有了,身上冰冷了,正是第八识离开这个身体的时候,这就叫“是人终时”。

一般命终的时候,看他临终的状态,一般就能判断他到哪个地方去了,这就是讲六道轮回了,一般又说五道。

如果生到天界的状态,是这个命终的人,起怜悯心,正念现前,对财宝、妻子不留恋,眼色比较清净,仰面含笑,想念天宫,看到天童。这种人,就能生到天上。

生到人道,也要有柔软心、福德心,身体上没有多大的病苦、障难,但生人道的人还是比较眷恋他的父母妻子,对他的家产要嘱咐得清楚,辞别而去。这大概能生到人道。

如果生到地狱道,那个相就比较恶了,对家亲眷属,他都是恶眼视之。两手抓着空,好像空中都有什么跟他搏斗。大小便溺都不觉得,不能控制,所以身体常常臭秽。不是仰面而躺,他可能扑面而卧,卷着身体,向右面滚,全身关节酸痛。或者他见到冤亲债主现前,冤亲债主现前找他麻烦,他在那里挣扎抵抗,走的时候身体僵硬,如石头一样。这种人,就要生到地狱道里去。

生到饿鬼道,饿鬼道就全身发热,身热如火,常常舔着嘴唇,感到饥渴。临终的时候,就喜欢说一些:我想吃什么,想吃鱼,想吃鸡什么的。张口,大张着口,合不起来。贪恋财物,这口气很难断。开眼,走的时候是开眼而去。《儒林外史》讲一个贡生很吝啬,他临终就很难断气,家里了解他的人就说,他就指着那个灯,油灯,(家人)就说:“那个灯用的灯芯太多了,用了两根灯芯,他就不断气了。”一个家人知道他盯着那个灯,赶紧息灭了一根,他就断气了。这种人,大概就要到饿鬼道去。

那畜生道,就是会生重病,神识昏迷散乱,给他念佛号,他不爱听,怕闻佛号。喜欢吃那些血肉的重味的饮食。你劝他念佛,他听不进去。对家亲眷属非常的爱恋,全身流汗,声音很粗涩,口里吐着泡沫。这种样子,大概是要下畜生道的。

再看净业行人,如果他是持戒念佛,正念现前,预知时至,沐浴更衣,身心柔软,面带微笑,种种瑞相,那肯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最后,头顶是热的。

所以,这些净业行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很重要了!

这个心不颠倒,不容易啊!就是我们平时,都是妄想纷飞,正念提不起来,心都很散乱。平时就没有正念的功夫,那临命终时,那都是阿赖耶识的善恶业种子俱时现前。就是你一生作的善恶业,俱时现前,像演电影拷贝一样。一般的人,造恶的多,一看这个恶的境界多,他就害怕了。但害怕,他的心性是颠倒的,应该入地狱的,本来就是刀山剑树,在他颠倒的眼里看来,就像美好的园林。你要堕到畜生道,钻马腹、钻驴胎,他把马腹驴胎认为是很庄严的殿堂。就是你行了点善,生到人间天上,他也会有颠倒,憎爱父母,这就是俄狄浦斯情节。投生为女婴,排挤他的母亲,爱恋他的父亲;生男孩,爱恋他的母亲,排斥他的父亲。你看,这都是凡夫的颠倒。你就是修行人,菩萨、罗汉,菩萨有隔阴之昏,罗汉有出胎之昧,都不能正知正念入胎出胎,除非是大菩萨和诸佛示现的八相成道,他才会正念。

这些都属于颠倒,乘着这样的颠倒,就在三界七趣,随他的善恶业去投生了。

现在,净业行人由于平时执持名号,一心系念,一心不乱,内心就薰习了一个净业的种子,这净业的种子现前,就是有正念了。

这样的净业种子,就能感得阿弥陀佛兑现他的十九愿,临终前来接引的大愿。这就是前面讲的,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接引。接引呢,阿弥陀佛就会放光,观音势至这些圣众也会加持,甚至会给予恰如其分的赞叹护念,他的心就如如不动,如入惮定,心不颠倒。就“即得”,就是舍这个业报身,随佛(往生)。这时候,佛菩萨是拿着莲台来的,佛光会摄受这个念佛人的神识,安立在这个莲台里面,莲台一闭合,就弹指间、一念间,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这个“即得”,是表明不隔时,当下往生。这就有个叫文成印坏的比喻,文成代表净土的生阴,有没有中阴身呢?他肯定不会滑到中阴身里面,你临终见西方三圣拿着莲台过来的那种景相,就是你往生净土的那个生阴,出生的那个中阴。那你到了莲台当中,即得往生。即得往生,就是你净土的境界现前,说明是文成。文成了,印坏,印坏就好像用一个蜡泥,要盖印,你的蜡泥按下去,印文就成就了。这个蜡泥的印,就好像我们的业报身,业报身当下的终结,净土的那个“文”就成了,这里面是不隔时的。

所以,有的人看那个中阴救度经,第一个七天怎么样,第二个七天怎么样,是不是要观想、要持咒什么的。那你看,这个经文告诉我们,阿弥陀佛现前,即得往生,不会有七天、四十九天还在这里转来转去的状态,那就很危险了。

那这里,就看大佑法师对这个经文的解释了。请看疏文: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故云,心不颠倒。

这是大佑法师的疏文解释。意思就是,何能心不颠倒呢?是乘着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的摄持,这样就阻断了平时的妄想攀缘。

这个妄想就是指我们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我们都在无明窟里面、在妄想堆里面讨日子过,从生到死,都是在妄想里面。那这个妄想就会显现攀缘心,“攀”是攀取,“缘”是缘虑。一般讲这个“攀”是指能缘之心,属于八识的见分;“缘”是指所缘之境,三界的五欲六尘,是我们的所缘之境。

这个攀缘心、妄想心,都是虚妄的,都是缘起法,都是了无自性的。但我们就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自性,这就是认贼为子,遗失了我们的妙明真心。所以,楞严经开初就开示,我等众生就是认这个攀缘心,而遗失了常住真心。攀缘心不真,故有流转。

那没有阿弥陀佛的加持,我们临命终时,还是去攀缘的。因为他这个习惯势力太强了,这妄想是烦恼的根源,凡夫天天打妄想,就是缘取三界的五欲六尘种种法来加以分别,哪是善,哪是恶,爱恨情仇。所以,我们里面种种的烦恼,外面生出种种的疾病,都是由攀缘所致的。

这个虚妄的攀缘心,就是我们的妄心,全体的在这里起作用,我们的心不得安宁,燥乱不堪。所以,没有佛力加持,我们基本上做不到正念,都是散乱念头,或者昏迷。

现在的医学,等你临命终时,你很痛苦,给你打麻醉、吗啡,让你昏迷,让你没有知觉。当然,身体的疼痛被你麻痹,好像舒服一点,但是你的心性全体昏迷了。那在轮回的状态当中,你一点觉察力都没有,那就更可怜了,更颠倒了。所以,临命终时,对身体舒服的东西,恰好是很危险的。

这里,真的要感恩阿弥陀佛!我们能够心不颠倒,完全不是自己的功夫。这里,一定要认准这一点!

玄奘大师翻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他就翻译得更全一点,是表达这个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住其前,前来住在这个念佛人的前面,有八个字,在下面的,“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阿弥陀佛现前,以大慈悲心来加持、来护佑,令这个净业行人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有这个“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就更是一目了然。

鸠摩罗什翻译得比较简洁,心不颠倒,可能你还以为:我功夫很好,我能够正念现前,我能够心不颠倒。玄奘大师翻译的直接就把“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给表达出来了。

大佑法师的钞文,对疏文的解释就更明晰了。

娑婆世界的众生,娑婆就是堪忍,这个世间是秽土,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虽然有点善根,信愿称名,平时念念佛,但是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这些祖师讲的话,都是非常精道的。就是说,我等众生虽然天天也念几千、几万声佛号,但是,这个“浩浩”就是非常广多的那种烦恼、妄想,这里谈见惑思惑,实在来说,并没有伏断。

伏断,是两个层次。第一,是伏住见思惑;第二,是断见思惑。那伏住见思惑,都不容易呀!伏住见思惑,在六即佛里面,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也就是智者大师所示现的位次,把见思惑伏住了,不让他起现行,但是没有断,见思惑还在那里。你断了见思惑,那就是阿罗汉的水平。蕅益大师所示现的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就是见思惑都没有伏住。

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念佛,想得那个圣果,你得果位,那是要断见思惑的,初果圣人要断见惑。莲池大师,他生前的时候常常浩叹,深刻的感慨,在支那国,就是震旦国,在支那国求一个初果圣人,不可得啊!那是莲池大师的时代,整个支那国找不到一个初果圣人,那现在更是没办法去找了。

所以,这都是大实话。不要动不动就觉得:我闭三年关,搞个分证即佛没有问题。分证即佛是破无明啊!那不是断见思惑的问题了,那是法身大士了。破一品无明,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有能力能够八相成道,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啊!这不是随便开海口的。

这就是说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你是很难伏断见思惑的。你见思惑伏不断,也就等于临命终时,你一定是很难正念的,心一定是颠倒的。

那现在从经文说,你还能够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正念现前,如入惮定,那绝对不是你自己的功夫所能够办得到的,乃是全仰靠阿弥陀佛,乘大愿船,在我们最困难的关键时刻,来慈悲加佑,来拯救我们的。

所以,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太重要了,他只要一现前,一放光,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光明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从你的自力层面,虽然你会昏迷、散乱、掉举,善恶业种子乱翻,你很难正念。“虽非正念”,也就是说,你自力没有办法正念,但是阿弥陀佛慈悲加佑,佛光注照,能够让你心不颠倒,正念现前。

让你正念,就是你当下的心念都是在出世间法上,都是在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上,都是在一心投靠、南无、归命阿弥陀佛的这个念头上。这时候,你不会再想家亲眷属,不会再想五欲六尘,不会再想哪个冤家对头,“我还没有报仇,我报完仇我再走”,都不会有这些东西的。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所以,这个《圆中钞》还是深服佛意佛心,把这个(义理)揭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