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114页)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是否真能改变命运?如果能改变命运,那以前所造恶业是化解了...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处理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维摩诘的一段问话。 菩萨问维摩诘说: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不幸福? 了幻法师答: 这是一个被经常问到的问题,提问者...

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我的淫念很多,不自觉就生起,有什么办法对治? 大安法师...

把自己的慈心点亮

我们如果要净化社会,必须要先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净化心灵就是点亮自己内心的明灯,要把自己的慈心点亮起来,才...

说一句「我错了」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顺缘更多的是逆缘,因为每...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

莫把「师父」称「师傅」

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旧时多为对未婚女子的敬称,或者母家的人对已出嫁女子的...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

五祖投胎拜师

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有,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答案都不...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楞严经》所加被的正是我们这些生死凡夫,还有法执特别...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譬如财富是我的,我不拿出来与人分享,幸福是我的,我也不拿...

这个时代要求生净土

在这个时代,要大力倡导求生净土。我们知道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死。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不知道在无量劫轮转的过...

在顺逆境中不为所动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动,确实不容易。 有一次慈济委员联谊会,数千人潮来...

节后上班吃点素

明天,春节假期就过完了,又开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过年的佳肴美食,节假期间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人们的健康...

星云大师新春贺词:心好比什么都重要

2012年新春伊始,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发表新春贺词,为人们开示了新年的意义及龙年的精神,主要内容如下:...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楞严经》在它的开篇,阿难尊者为我们...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好丰富精美的食物,来庆祝这个重要节日。并...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时他有这部分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

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地主对他的佃户很好。有一次,他请了很多佃户去他家里吃饭。还免了他们的租子。佃户们纷纷...

学唱华严字母

华严字母很早就接触过,因为非常好听,所以自己特别喜欢。可是因为四祖寺这边没有人会唱,所以这几年诵《华严经》...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在大陆几乎消失殆尽,民众仅仅是从电影、小说中了解一些佛教...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同理万物茹素护生

1月19日的志工早会上,证严上人感恩地说,岁末年终之际,许多企业界人士举办尾牙以素食请客,「尊重生命,人情...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圣严法师答: 凡是宗教信仰和民俗的现象...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前便要见佛。但印光法师又云,未一心不乱前不求见佛。请问,...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风水地理,又该存何种态度以待? 身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畜生是没有灵性的,既然没有灵性,为什么不可以宰杀它们,作...

出家的几个偈颂

【出家功德偈】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 舍俗入泥洹,...

莲池大师答净土四十八问

问: 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拭令净,偏空自喜,拨无西方。及语心土一如,则曰我心匪石,...

积极而不紧张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的。然而积极的人是否真的都是如此呢? 事实上,积极到了某...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

如何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呢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享受到幸福快乐。如何...

星云大师智慧法语

1、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2、...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 大安法师答: 首先须了解何谓恶业...

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陀再次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因为不明了事理,所以很痛苦的过日子。其实并没有人让...

心力?业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们,难以体会人生之苦;总是当无常发生,受苦、吃苦,才大叹「人生苦」。然而这一切的苦从何起始...

防止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发心真诚 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五和:自心和乐、人我和敬、...

骄傲的孔雀

佛陀为了教导弟子去除贪、瞋、痴等习气,制定僧团生活清规,衣食住行必须节俭、朴素。但僧众来自十方,每个人都有...

五年参访和六年苦修

悉达多太子身披袈裟以后,就安祥徐步地到处去寻师访道。首先走到跋渠仙人苦行林中,见到许多人修苦行,有的披着草...

微笑会给你带来好运

一天,布恩去拜访一位客户,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达成协议。布恩很懊恼,回来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经理。经理耐心...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法师答: 虽然人人本具佛性,因后天的习气深重而迷失了,...

什么让世界如此动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而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翻开人类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战争...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众生...

终日寻春不见春

本句出自一首禅诗,相传为唐朝无尽藏比丘尼所作。 禅宗看起来很玄。寻春怎么会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处是春意...

随喜是修福德资粮

这随喜是很重要。菩萨为什么要有随喜的心呢?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所修的法门,只是无量善法当中的其中一小块...

大醒法师《拜佛要诀》

为什么要拜佛 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还是我们需要拜佛? 佛就是觉者。觉就是对一切事、理都明...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 你的生命怎么安住?这是根本问题,...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千年当中,出现了很多祖师大德;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大乘思...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文殊智慧是虚无?主人底事凭居易,公据何人问大苏?寄语聪明...

乱发脾气是显示自己无能

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献扑满,我问孩子:「这些钱要做什么?」有孩子说:「给师公盖医院。」有的说:「给师公救苦难的...

不要小看这五分钟、十分钟,三年下去就不得了

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出一个观念,它说初学者修学法门,一开始我们的心比较粗重,不要有太大段的时间。譬如说...

专访净慧长老:信仰就是生活本身

净慧长老在佛界可谓德高望重。他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4岁在武昌三佛寺拜...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事务该如何处理。请问师父:要怎样才能用心?」 证严法师答...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 文远便去彼中立,...

腊八节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传统的腊八节,佛家的佛成道日。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

出家的含义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因而臆测错误...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在女人分上,实有最大之关系,而且了无形迹。世之治乱...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有:多财鬼、少财鬼、饿鬼、恐怖鬼、厉鬼、孤独鬼、啖血鬼、...

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观...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大安法师答: 做人要有真诚心,如果带着虚伪的心来做人...

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好

一九四九年元月,我来到台湾,看到当地社会经济萧条,生活落后,与我过去生长的南京、上海的繁荣景象比起来,可说...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来勇往直前,而且能够贯彻到底。 缺乏自信心的人,做事则容...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大安...

人生的愿望和最快乐的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不相互攻打讨伐,常互相友好往来,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长的国王...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白话解释

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精辟圆顿,事理兼备,悲心痛陈戒杀放生之利害,唤起众生慈悲好生之本性,是一篇绝佳...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是消极的讯息?是骂人的话语?还是自我认命的咒语?业障到...

念佛念经时流泪是好是坏

原文: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令如是,必著悲魔。悲魔既著,终日悲痛,或至痛死。此种皆由...

富贵人多病的原因

原文: 富贵人多病,一则一事不肯操作,血脉便不周流。二则多食血肉诸品,若遇一有毒者,则其祸不小,或致殒命。...

被人「利用」开拓了无限的「价值」

刚来台湾的最初几年,我居无定所,因此经常随喜帮助别人,有人兴学,我帮忙教书;有人办杂志,我协助编务;有人讲...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达出来,所谓身、口、意三业平行,所以起心动念,对日常生活...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尚。我是厦门大学的,现在读研快要毕业了,我是学化学的,工...

信佛与学佛的差别

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言,成佛是学佛终极圆满之归宿。信佛与学佛略有前后的差别,...

净土法门是不是恶人当机

问: 请教法师,我听人说净土法门恶人当机,佛又偏怜罪苦众生。是不是越恶越光荣,越恶越容易往生呢? 大安法师...

有播种,才会有收成

记得一九五一年,我在新竹「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书时,有一次在路上,一位正在扫地的沙弥来问我:「我常看到有人送...

人生三百岁

最近常有信徒对我关心,他们有两种问候方式,一种是:「师父!你要保重啊!」此话听来,好像人生垂垂老矣,但也只...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到电话或来函问候,随著年龄渐增,我的身体状况更是成为彼此...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生都觉得自己无用,我没有语言天分,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学过...

如何看待各地盖庙成风的现象

记者: 很多佛教徒都认为造大佛、盖寺院的功德最大,以致各地盖庙成风。法师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 济群法...

宁可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一九九二年,与佛光山合办敦煌古展,在筹备工作上十分尽心卖力的胡嘉华小姐曾对我说:「大师!您是因为慈悲才到红...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且举出许多西哲的谚语来诠释「爱」为何物,例如:莎士比亚说...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的几点建议

问: 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大安法师...

没受戒念佛能往生吗

问: 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法师开示受居士戒的重要性。 大安法师答: ...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揭秘骗术之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 出家人修寺院,目的是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搞好自身修...

自己就是苦难的众生

「心里若是烦恼纠缠,自己就是苦难众生。」上人表示,众生之苦在于烦恼多,心结打不开,不但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也和...

禅修需调五事

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心;第四,调身;第五,调呼吸。 第一,调饮食。 在我们初...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铁匠把一根铁条插进炭火中烧得通红,然后放在铁砧上敲打,希...

戒律的作用和意义

真正迈向解脱,必须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佛陀制定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