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本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因为一念的妄动,才产生的三界的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整个生命的现象是由一念妄动产生的。那么现在怎么办呢?要了生死,要把生死的业力的种子从根斩断,就是逆向操作——回光返照。

你看清朝有一个居士,在那个《净土三要述义》里面说,有一个叫王鼎实的居士,这居士从小非常聪明,他十五六岁就考上了乡村的功名,到十六岁呢他准备到中央去考这个中央的这个功名,考完以后呢,他生了一场病,他就写信跟他爸爸妈妈说,他说:“父母亲啊,孩儿不孝,我这场病治不好了。”他说:“其实我前生是一个径山寺的老和尚,我不应该来这次的。因为他径山寺的老和尚修行的时候,他除了平常闭关以外,他就拿着念珠到处走走。走到大殿前面啊,他看到两件事情让他心动:

第一个少年登科者,他看到年纪轻轻就考上功名,大家敲锣打鼓,那骑在马上啊,非常的荣耀啊,来大殿还愿的时候,他“仁者心动”,动了他的“行蕴”的执取。

第二个,他看到那些富贵人家来山上礼佛的时候啊,那带着很多的资具来供养三宝时候,他“仁者心动”,他动了两个念头。所以他说啊,我要为这两个念头来酬偿两次的生死。这一次为了功名而来,他下一次呢还要为了富贵而去,他还有一世酬偿富贵的念头。

你看!后来你看那个《净土三要述义》那个作者后面说啊:“他以前是径山寺的大修行者,修持数十年,几成大道”几乎成就大道,合理的推论,这个人应该是加行位的菩萨,有三昧,有禅定力的,要不然怎么叫几成大道呢?与那个大道几乎相应啊,动了两个念头,所以他没有把这个“消我亿劫颠倒想”,没有把生命归零,临终的时候产生了一念妄动。

所以,如果我们有志于求生净土,不是只有念佛而已啊!你要注意这个生死业力的问题,生死的业力是被执着这个行蕴的执取牵动的。所以你一定要把这个生死的根斩断,你才能够把生死业力的力量慢慢把它调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