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念观察自国有情种姓伎艺,及诸事业,死此生彼,因果胜劣,差别不同。知彼有情生如是家,其身勇健,或复怯弱,于诸伎艺已学未学,所有事业善作恶作,富贵贫贱,端正丑陋,如是等类,乃至命终。或有自业未尽而死,或有自业已尽而死,或犯王法刑戮而死,或有递相残害而死,或因鞭杖捶楚而死,或因囹圄幽絷而死,或因习学伎艺而死,或因战阵伤杀而死,或因斗诤殴击而死,或因财宝贪悋而死,或因色欲耽湎而死,或因忿恨结愤而死,或因劳倦顿弊而死,或因饥渴乏绝而死。或有过死,或无过死,或耆年死,或壮年死,或幼年死,或作种种善业而死。或作种种恶业而死,知诸有情行善行者,身坏命终,当往善趣,知诸有情行恶行者,身坏命终,当往恶趣。知是事已,复自思惟,我当正勤修身善行,修语善行,修意善行,我当施设种种方便,修行布施,调伏寂静,身坏命终,当往善趣,勿堕恶趣。此刹帝利灌顶大王思惟是已,勇猛精进,修身语意三种善行,常行布施一切所有饮食衣服,象马骑乘,卧具医药,房舍灯明,及余资具。奴婢僮仆,种种珍财,头目手足,乃至身命无所悋惜,及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粗恶语,离离间语,离杂秽语,离诸贪欲,离诸瞋恚,离诸邪见。”

前面讲五种遍行,重新解释一下子。作意、触、受、想、思,这是五种。这五种遍行起的时候是同时起的,没有先后。作意是警觉的意思,这个作意就是说,如果心还没有起的时候,这个作意就是使心能够起,起念就是起境界相。如果心一起了,他就能够引起观境。观就是对境的意思,触是已经对境了。受就是领纳,领纳前境的意思。想就是取这个境界相。思是起心造业。这五种是同时并起的,所以叫遍行。

剎帝利王的第九王轮。这个国王有大智能,他自己先看看那个国家的种姓、伎艺、工巧,这个国家作什么事业,乃至于这个国土的人民,死此生彼,在此处死,生到彼方去。这个死此生彼的智能不是宿命智,他并不是知道在这个世界死了,生到什么地方去,而是根据他们所作的业,根据他们生前所作的事情,就可以判断。他们现在所作的事,就是因。他们将来生到那个彼处,就是他们的果。生到什么处所,他是定不了的,这位国王还没有这种宿命他心智。这是说他观察的时候,就观察他这个国家的人民,种的因好不好,现在他们所受的果,为什么要受这样果?过去所种的因不好,知道他们过去的因果是殊胜吗?是卑劣吗?现在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不同呢?从过去的果,就可以知道今生所作的因。生到一个好家庭、生到不好家庭,什么叫好家庭?什么叫不好家庭呢?并不是以财富而论的。

在印度,生到婆罗门种,那就是好家庭,有知识、有学问。生到剎帝利种,就是富贵家庭。如果生到吠舍、戌陀罗,生到屠户家里头,生到作业的家里,胜劣就不同了。有的人生下来,一直在成长当中,身体很健康、很勇猛、很强健。有的人生下来就病病歪歪的,这就是怯弱的意思。有的人生下来很聪明、很灵俐,技术一学就会,有的人很难学会,很笨的。像过去的时候,技工跟师父学三年,有的人一年就学会了,各各不同。

所以善作恶作,富贵贫贱,生的端正或者丑陋,种种类类,乃至于命终,也就是他的寿命不一样。有的人由于他自己作的业,不该命尽,可是死了,这就是他寿命未尽,却短命死了。缘尽而死的,那就是正死了。俗家是这样的看法。若死于自己家里头,叫寿终正寝。若死到外地,就是你造了业,不能寿终正寝,在流浪当中而死。如果犯了王法,被砍头,或者被判绞刑,这是刑戮而死的。或互相的残害而死,或者鞭杖、捶楚而死,受责罚或跟人在斗恼,或关监狱里头关死了。乃至一生幽黯,死在监狱里头。或者因为学伎艺,不论学哪一行,因为误伤而死的,这样也有。或者两军作战而死的,或者跟人家吵架而死的,或者为了贪恋财宝而死的。

贪恋财宝这件事,我讲一个故事。有位老和尚一生就留有一碇银子,不小心掉到厕所,因为忧郁这碇银子他就死了。命终了,他变成了一只青蛙,就在厕所底下,抱着这碇银子。这间庙里的知客师很有神通,很有智能,他知道这老和尚死的很不正常,就请人掏这个厕所。大陆上庙里的厕所很深,掏起来很费事,就把这个厕所掏干净了,才拿出来。给他念经回向,给他祈祷,就拿那碇银子给他作佛事,帮他超度。这位老和尚幸遇这位知客师,若没有遇着,他就永远堕到那里去贪了。像这种因为贪恋钱财而死的,往往在经济事业上失败,财宝都损失了,或者心爱的宝物失掉了,因为你的心力全部注意在上面,一失掉了,你的命也就尽了。这是贪吝财色而死的。

或者因为色欲而死的。有的人恋爱不成,忧郁而死的。有的人恋爱已成,也因为贪欲而死的。或被人家害了,心里头平不了,力又敌不过人家,就忿恨忧郁而死的。这样子死的,种种类类的。或者劳倦疲弊而死的,或者饥渴乏绝而死的,或者有过死,或无过死。或者老年死了,或者年壮死,或者年幼死了,或者有种善业死的,有作恶业死的。

这个剎帝利王,他就根据种种死的情况来判断。他说这个有情行善业身坏命终,他一定生到善处,生到天人道。如果作的很恶,作恶多端,这个人身坏命终,三恶道等着他,一定下生到三恶道。他看这个社会的事情,看的很清楚。不过,只限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们佛教来说,就不止一个剎帝利王,我们看到世间上,看整个人间,这是属于四谛法。再说,就是世间法,一切佛法是不离世间的。佛所说的佛法是因世间而建立出世间。

我们有很多人活了六十几岁了,经历过世间好多事情。这经上所说的各种死,就是说寿命不一样,有各种的死。那个时候还没有车祸,要是有车祸,一定会有因车祸而死的。车祸有种种,也有因飞机而死的。那时只有船,过河被淹死的,这个是有,但是过河的工具不一样。像我们坐的大轮船,有机器的轮船,那个很好,以前的木轮也不错。如果在大家在西藏,在康西过河的时候,要是坐船,会把你吓死的。那是什么船呢?牛皮船。一层牛皮拔下来,用四个木棒绷起,把它晾干,就拿这个过河。他就这么划,一边手一个,往这边去他拿这边划,往那边去,他拿那边划。坐在里头会把你吓得发抖,浪一来,打起来很高,浪一下了,就落低。如果碰到急迫的浪,水就漫过了,就淹了,淹了也没有办法了。

这是讲各种的死,死有种种样样的。这个剎帝利灌顶王,他修福的时候,观察这个国界里的种种现象,他就思惟了。他说:“生命无常,不能作坏事,只能作好事。我应当依着正确的道路,勤劳勇敢的去修行。”“我当正勤”,正者是正确的,不是邪魔外道的。自己来修身善行,身善行就是身业,善行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修语善行就是口,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这就是修语善业。修意善行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另外,还要作种种的布施,施设种种的方便。修布施也要方便善巧,调伏自己的心。他能够得定,就是调息心静下来,这样子到了身坏命终,可以生到善趣,不堕恶趣。这位剎帝利灌顶王思惟这件事,以后他就勇猛精进。修身语意三业的善行,行善道。常行布施,布施什么呢?饮食、衣服,一切交通工具,象马车乘,乃至于睡眠的卧具,乃至有病的医药,布施房舍,布施灯明,乃至一切的资生工具,随力量而行。

剎帝利灌顶王,他有这个力量。但是现在他还没有当国王,这个时候他是修行人,因为他这个修行,这个思惟,这个施舍,不造诸业了,所以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也就是离了杀盗淫。身不作杀盗淫,口离虚诳语,粗恶语,离间语,杂秽语。杂秽语就是我们所说的绮语,离间语就是两舌,粗恶语就是恶口,虚诳语就是妄语。离诸贪欲,离诸瞋恚,离诸邪见,也就是离贪瞋痴。

“由是因缘,此刹帝利灌顶大王,当获十种功德胜利。何等为十?一者具大名称,二者具大财宝,三者具妙色相,四者具多眷属,五者少病少恼,六者朋友眷属聪慧多闻,七者正至正行亲近供养,八者广美声誉流振十方,九者大威德天神常随卫护,十者身坏命终当生天上,常居善趣安乐国土。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九王轮。”

由于十业清净的因缘,剎帝利灌顶大王获得了十种殊胜功德。不止他,任何有情众生,如果是行十善业,看他十善业行的如何,有深有浅,像我们受五戒,离邪淫戒,如果他持戒,连正淫也不淫,他就可以生到梵天。他不说假话,说真实语,不挑拨离间,尽说好话,给人家和善。那就翻过来了。这就是他的功德,人人都称他是大善人,名声好。由于他的布施,能得到大财富,布施的果报就是得到财富。我们认为舍了就没有了,恰巧相反的,未来你能得大财宝。有些财宝是福德感招的,是修行感招的。你的福报没有了,这一切财宝都不属于你的。

大家知道满清末代的皇帝宣统,后来他坐监的时候,只有一个甥儿跟着他,那甥儿一直跟他到底,坐监也跟他在监狱。他的甥儿并没有犯什么罪,从小就在身边照顾。跟着他坐监狱,可以照顾他的生活。他跟他叔叔藏了很多宝贝,从在宫中出走就一直藏着。到了苏联,乃至归国,苏联没有没收,共产党也没有没收,叫他拿着,看你卖给谁,后来他全部交公。我去年回南普陀,就碰见他。他现在学画,姓爱新觉罗,变成一个画家。

溥仪往生之后,共产党对他也宽大了,他在艺术学院毕业,当了画家。他在南普陀,我遇见他。我说:“你回到故宫的感想如何呀?”如果溥仪不死还做皇帝的话,他就算太子,溥仪死了,就由他接班。他说:“一切无常,也不属于我们的,这究竟属于谁呢?”他学佛学了很久,他懂得这个道理。我拿他当例子,因为好多人都是求财宝,说这个东西是宝贝,值好多钱。你马上会有不同看法,你会特别保护它,害怕失掉。其实,这不是你能保护得到的。

现在故宫的珍宝散布于全世界。那些珍宝是怎么来的呢?一代的帝皇有福的时候,在海里头掏出宝送上来的,也有从外国进贡来的。龙王鬼神都变现成普通的人,来给他进宝。当福报失掉了,什么都没有了,恐怕连饭碗都成问题了。什么是珍宝?吃饱饭就是珍宝。

溥仪的大哥,在北京都叫大阿哥,他以前烧鸦片烟,抽白粉面,都还可以维持,不至于垮得那么快。可是,他赌钱,一夜之间大洋一万两万的输,赌大钱,把大王府大宅子都卖了。输完了,没钱干什么呢?那时候北京讲拉黄包车,他得去拉黄包车。谁都知道,这是大阿哥拉黄包车。那个时候,他是亲王,当你失掉福报,什么都没有了。这不是你用脑筋所能积聚的,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具妙色相”,人长得美,谁看见谁都欢喜,而且非常恭敬。有些人他就是丑陋,人家瞧不起他。如果他有内德,那还可以,如果内德也没有了,就不受人恭敬。妙色相是殊妙的色相,不是一般的。就是说这个国王,如果能够作这些善事,十善业作得好,乃至于又行布施。他现生就得到十种好处,具大名称,具大财宝,具妙色相,眷属很多。眷属的涵义,大家不要认为非得是自己的子女、六亲,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是佛弟子,我们都是佛的眷属,释迦牟尼佛的眷属。我们要是生到极乐世界就变了,就是阿弥陀佛的眷属,那也是佛的眷属。三宝弟子,不管破戒,乃至背弃三宝,佛还是摄受你,还是佛的眷属。你要是持清净戒,依着三归,行十善,那就是好眷属了。佛的眷属不一定每一个都是大菩萨。在末法,佛的眷属四众弟子,有很多是坏的。但是佛不舍弃他,善根将来总是要被摄受的。所以,这个国王要作这么多好事,国王的眷属特别多,这个国家的国民都是他的眷属。

第五种的功德就是少病少恼。很少生病,很少烦恼。乃至于外边的所有境界都不惹他生气,使他少烦恼。他正念现前,当然少病少恼。他的朋友、眷属,都是有智能的。又多闻,多闻是指闻法说的。我们把它扩充一点,有世间的伎巧工艺,各种的技术,通通学得到,他聪明,多闻就是多闻法。正智正行,他所作的都是好事,都是正常的行为,都不离开十善,总说是这样子。亲近供养佛菩萨,供养三宝,乃至供养施舍一切人。

“广美声誉流振十方”,这位善王到了现在我们还流传,像阿育王造的八万四千座佛塔,遍布于这个娑婆世界,天上人间、龙宫都有。人间还算是很少的!在人间,我们的国家只有宁波的阿育王寺,其它的地方也说是佛舍利,并不可考。现在佛牙还可考,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还可考。佛舍利,只有阿育王造的阿育王寺,只有那一颗。但是在我们人间的佛堂里头,佛舍利太多了。这也是佛舍利,那也是佛舍利。

我在台北的时候,有位弟子说,有人拿佛舍利要卖给他,他买了很多佛舍利。有一瓶之多,供在那里。你作佛舍利供养也好,连纸像都是佛舍利,但是,眞实的佛舍利只有一颗。名望声誉,我举阿育王为例子。像唐太宗,大家都称为他贤君、圣君,唐朝佛法持别兴盛,在近代比较享福的皇帝就是乾隆,作了六十年的太平天子,什么事也没做,就是作作诗,旅游,看看风景,这就是他的事。这个皇帝作的很好,他的下一、二代也还不错,这就是广美声誉的报酬。

“九者大威德天神常随卫护”,有威德的天神,他是见不到的。北京经常讲乾隆的故事,关圣帝君到处都有庙,那是乾隆颁布的政令,订成国家的法律,每个县每个乡村都修关帝庙。为什么修关帝庙?那是在乾隆的时候才兴起的,以前并没有,之后你到每个村镇上都有关帝庙的。关帝圣君也显圣的,因为关帝圣君护持乾隆。有一天他上朝的时候,他听到后面有武器的声音,他不认为有人会刺杀他,知道这是神来保护他。他说:“何人护驾?谁来保护我?”他后面的声音答:“二弟云长。”他就知道自己是刘备转世的。皇帝都是很聪明的,他就问:“三弟何在?”关公答说:“镇守辽阳。”也就是东北辽阳。不过,那位镇守辽阳的将军没有福报,乾隆一听说,就调他进京,心太急了,用金牌调。接到金牌之后,立刻就动身,昼夜兼程的来,这叫金牌调。这一调,那位将军以为自己犯了很大错误了,不然怎么会用金牌调呢?他服毒自杀了。这只是故事。这就是“大威德天神常随守护”。

像我们受戒的时候,你受了三归,受了五戒,就有护法善神护持你。你一破戒,他就离开你。凡是受过三归五戒的人,他遇到的危难很少。北京那时候,有吸鸦片烟的和尚,死的时候还是死在庙里头。那个时候,日本侵略,占了北京之后,我还在北京,好多和尚吸鸦片烟,庙里也有钱,没有钱就一处一处的卖庙,这些庙都很大,随便卖点土地,都够他烧一两年。但是他也不会死到街上潦倒。

在我们家乡有一个传言,冬天零下几十度,大葱是冻不死的,还是照样生。有多少灾荒,多少灾难,还没有看见潦倒的和尚,俗语说:“饿不死僧,冻不死葱。”所以有人说没饭吃,出家当和尚去。在北方,这种的风俗很重,那个时候农村的庙,和尚不吃素的,都是吃荤的。虽然庙里头不准和尚娶妻,但是他也没受戒,还有外家,什怎么叫外家?他的家在外边,不在庙里头,这叫外家。末法就是这样的。

面对这种现象,佛不准谤毁他,不准刑戮他,不准用国法制裁他,因为他是三宝种姓。你要是作善业,就有威神来护法你。当你身坏命终,就生天上,常居善趣,安乐国土,就是天上人间。这就是剎帝利灌顶大王成就了如是第九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善男子,如是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死生等事,谓如实知若诸有情,成身恶行,成语恶行,成意恶行,谤毁贤圣,具足邪见,邪见业因,身坏命终,堕诸恶趣,或生地狱,或生傍生,或生饿鬼。若诸有情,成身善行,成语善行,成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身坏命终,升诸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或尽诸漏。如来如是如实知已,于彼众生起大慈悲,勇猛精进,现三神变,令彼众生,归趣佛法,教诫安置,成立世间出世间信。”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这个国王就很好了,不但他好,这个国界里头没有作恶的。“善男子,如是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死生等事”,像这种事,以佛的智能如实了知,就是称性而理解的。对于生死,作好事作恶事,佛都知道。在十种智,善知一切众生的生死去处。要是这一切有情,他的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也就是身口意三恶恶行都成就了,恶业成就了,有这些恶行的众生,他是谤毁贤圣,对于贤圣有德的人都谤毁,具足邪见。由于这个邪见的因,他死了之后,就堕了三恶道,就堕入地狱鬼畜生。“或生地狱,或生傍生”,傍生就是畜生。或生饿鬼,就是三恶道。

如果反过来说,这些众生要是身善行成,语善行成,意善行成,他成就了身善行,成就了语善行,成就了意善行,不谤毁贤圣,也就是正知正见,不是邪知邪见。以这个业因,他身坏命终,他生的去所,就不同了;生善趣,生到人间,享受富贵荣华。生天上呢?比这个人间更好。“或生天上,或生人中”,这就是不定的意思,看他善业恶业的大小,如来都如实而知之。“于彼众生起大慈悲,勇猛精进,现三神变”,佛如实了知。这一类作善业的众生,佛生起慈悲摄护之心。怎么样摄护他呢?令这个众生以如来的神力,这个好的众生,善业成熟的众生,趣向于佛法。佛怎么样教诫安置他?成立了世间出世间信,在世间而信出世间法,先建立信心。

“何等为三?一者神通变现,二者记说变现,三者教诫变现。由是三种变现威力,劝发有情,教诫安置,成立世间出世间信,令于一切有趣死生皆得解脱。”

三种神变,“何等为三?一者神通变现,二者记说变现,三者教诫变现。”教诫他,好好增加善行,超出十善业,修习禅定,乃至给他授记,变现神通,记他在将来,示现神足通神境通,使他信心增长。如果我们得了不治之症,你念得诚恳,这么一求,地藏菩萨给你治好了。你不但生起净信,连周围的亲友都会生起净信。

也有见着这种境界,他还是谤毁的,恶劣性的众生,他就是这样子,如果你说某某人因着念《地藏经》而得到菩萨加持,病好了,或者他的处境转化了。不信的人就说,哪有这种事,那病本来就可以好的。也有不信的人,不信的理由就是恶根性的。善信的人,有他善信的理由。

所以,用那个神通异变去骗人家,因为这是众生的爱好。而正信的,他不堕邪知邪见,虽然也赞叹随喜,但是认为这不是究竟的,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要这样的劝发有情,安置他成立出世间法,令一切有趣死生,皆得解脱。有趣就是有生死苦轮的六道众生,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有趣,就是有六趣,这是指恶趣。有生死的,未得解脱的,让他们都得到解脱。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九佛轮。由此轮故,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我说的法都是正法,像师子吼似的,邪魔外道闻到,都摧伏了。就是这个涵义。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为除四洲无量有情,种种身病,弃舍王位。以诸香汤沐浴身首,着鲜净衣,端坐思惟,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慈悲护念,为令解脱一切病故,以其种种香花伎乐,及余供具,供养一切大威德天神。尔时,一切天帝龙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知是事已,各相谓言,此刹帝利灌顶大王,具诸功德,有大威神,应作轮王,统四洲渚,我等宜应共往建立,令复王位,统四洲渚,令诸众生,无病安乐。时诸天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即便共往,立刹帝利灌顶大王转轮王位,令具七宝,统四大洲,皆得自在,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摧怨敌跨王大地,亘穷海际,谪罚皆停,刀仗不举,咸修正法,普受安乐。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十王轮。由此轮故,于四大洲,爰及八万四千小渚,安立其中诸有情类,十善业道,善守护身,令增寿命,身坏命终,当生天中,受诸妙乐。”

这是第十个王轮,最好的世间法。这个剎帝利灌顶大王,他为了要去除四大部洲众生的病,“弃舍王位”,用这个香水,沐浴他的身体,着一个鲜净的干净衣服。他就思惟了,思惟也就是观想,对四大部洲的有病众生,怎么样除掉他的身病?为什么有身病?身病是由于他过去多生的杀业重,所以身体才有病。

还有,身病好治,心病不好治。怎么办呢?给他说法,他是为了解除这一切四洲的有情种种身病。他思惟了之后,就供养大威德的天神,这是指玉皇大帝说的,也是指第四天说的,并没有包括梵天,因为供养天帝是指第四天说的。还有龙王的龙帝,乃至八部鬼神众,乃至于大蟒神的神帝,莫呼洛伽是蟒神。他供养这些神,让这些神,以神力消除一切的众生病,这只是身病,并没有说法。

这位灌顶大王,他的功德具足了,有大威神,应该作转轮圣王。这个转轮圣王是指金轮圣王说的,要王四部洲。四部洲,金轮圣王是王四部洲。银轮圣王,是王三部洲。铜轮圣王,是王两部洲,铁轮圣王,只能王到一部洲。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圣王了,这个时代也不像有圣王的业轮,国家无道,灾害频起,大家念《仁王护国经》就知道了。因为他的功德、福德,这些天神天帝龙帝乃至蟒神的神帝,八部鬼神的神帝,共相的聚会,讨论研究这个轮王,可以让他恢复王位,可以作灌顶大王。就立他为剎帝利灌顶大王,转轮王位,让他王四部洲,七宝具足。这个七宝不是金银玛瑙宝珠,而是四大部洲的七宝,一个是轮宝,这个轮王如果他的福报感于金轮王,这些鬼神天地就建设一个金轮。这轮有多大呢?最大的总统车也没有他大,比那大轮船还大。他的眷属、四大兵种,七宝都在这个轮子上。七宝都是轮宝。他可以乘这个轮子飞行四大部洲,东胜身洲、北俱卢洲、西牛贺洲,我们只能在南瞻部洲,因为在太阳的南面,太阳的北面是北俱卢洲,太阳的西面是西牛贺洲,太阳的东面是东胜身洲。

这是神话,佛经就引用这个神话来说明金轮王。我们不要说四大部洲,一个南瞻部洲有多少种族,多少语言,多少生活习惯。每一个部落有一个部落的生活习惯,已开发的国土,他有一种沟通的语言。未开发的地方,飞机都飞过,也有飞机到不了的地方。特别是海里龙的种族,海里的有情众生,有多少类?王大四部洲,你得通一切语言。第一个是生活习惯。他有不同的风俗,要想统一,有那么容易?统一四大部洲可不容易。他有这个神力,这是轮宝。

还有象宝,象跟凡象不同,也没有普贤菩萨所骑的象那么大的神通,而是一般的象宝。象宝就是象中之宝,这个象是宝象。还有,马宝,天马行空,就是马宝的意思,天马能飞。还有珠宝,珠宝就是如意宝珠。轮王所有的宝贝,跟我们的不一样。我们没有夜明珠,黑夜得用灯光。如果有颗夜明珠,这间屋子就亮了。还有我们也没有避水珠,无论你走到江湖河海,拿避水珠,那水就两面分开了,你就可以走过去。刮大风不论台风,不论什么风,你拿定风珠,往那一搁,风都没有了。轮王有这个宝贝,本来具足,我们没有福报见。不过,这些宝珠,都不如地藏菩萨手上的如意宝珠。修成跟地藏菩萨一样,你就可以得到如意宝珠。

这是七宝,还有女宝。女宝,也就是美女,这些美女并不是贪欲的美女,而是很清净的。大家听讲《维摩诘所说经》,天女挖苦舍利佛,那是菩萨化现的。但是这位轮王,虽然是有德的,还未感到是菩萨化现。歌女、妓女,大家可不能想到是唱歌的,要是想成我们人间的歌女,那就不成宝。在人间,什么是宝?宝就是尊贵、稀少。因为这个涵义,所以说女宝。

还有总理统率军队,都在金轮上。那个大臣的威神不可思议,可以摧伏一切的怨敌。到了那个时候都是持戒,行十善业。哪里有怨敌呢?国王的轮宝所到之处,都是清净的,立他为灌顶大王。七宝具足了,统四大部洲,皆得自在。凡是一说到剎帝利王,这轮王具足千子,一千个儿子,但不是同一位夫人生的,或者无量的夫人,但是这种的情况,不能以一夫一妻制来论断,这是不可行的。他的寿命极长、勇健,又有千子,而是行清净行的。转轮圣王,如果是邪淫,是不可以的,他也当不了转轮圣王。这是意境。有时候是化生的,而且千子都是勇健端正,能摧怨敌。

凡是他所统率的四大部洲,亘穷海际,海际是很不容易穷尽的。太平洋、大西洋,这是我们所见到的,而须弥山的周围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外面是咸水大海。有句俗话,三山六水一分田,田地占一份,三分是山地,六分是水地,能种的田只有一分。谁也没有去量一量太平洋究竟有多大?还有五大洋!不只是一个洋,还有印度洋,还有南冰洋,北冰洋。亘穷海际,就是连海的边界都穷尽了。这是说统率之广,大地之外,一切的诸山诸海际,到他这个时候没有刑罚,没有责备,一切刑罚都停止了。也没有责罚的刑具,刀杖不具,咸修正法,普受安乐。所以这个灌顶王成就了第十王轮。

由于这个轮的缘故,于四大洲,遍及八万四千小渚,就是小洲。八万四千个小洲,小国家,有八万四千个。这是举其大数,安立其中。这些有情类都行十善道,都守护自己的身,寿命增长,身坏命终,没有堕三恶道。那个时候金轮王所统率的人民都是行十善业的。命终了都生天上,不会堕三恶道的。这只是在佛经上这样说,究竟有好多个金轮王出世,并没有记载。起码在我们这个国土里没有记载,铁轮王也没有。那个时候,只是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仅仅是黄河两岸而已。三皇五帝,他所统率的地点很小很小。那是坐井观天,不知道人家外面的领土有好大,是这样的涵义。懂得这个涵义就行了。

这就是用佛眼观的。那个好的国土里头,好的四大洲时候,或这个洲建立的好多万万年。佛出世八万岁的时候,有的佛住世一劫的时候。那些都是金轮王护法,可能有。但是释迦牟尼佛,他的愿力不是这样子,人的寿命只有百年,国家是战乱频繁。佛在世的时候该没有战乱?佛在世的时候也一样。

如果研究印度历史的话,看看印度是什么情况,一样的。而且释迦牟尼佛所化导的只是恒河两岸,你到印度看佛的圣迹,只在恒河两岸。尔后,佛法传布到整个的四大部洲。除了北俱卢洲不信,其它都有,乃至于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但是就我们所居住的国土,就我们所能见着的,就我们所了解的也是如是而已。这四大部洲像神话似的,因为没有记载,意识当中没有留存这种回忆。或者前生有,现在都迷了。但是你要修,你勇猛精进的修,会得到神通,都有的。

所以有些大德,他入定观察,能观察到许多世界,他为什么不说呢?他说了谁信吗?还会说他疯了,精神错乱。所以必须是平等的,佛示现在人间,他并没有比人家高超好多。《阿含经》就说他跟人是一样的,他也托钵乞食,生活起居是一样的。因为要度化人,他要是示现特高的,一般人就会感觉到高不可攀,我们怎么能学得到?所以有人说像你们和尚,那些戒条,我们怎么受?也有人看到,甚至于认为不吃肉还行?有人说:“我也想当和尚,要是他要我不吃肉,我就不当。”这种种的要是随着欲望来认识,这是不可能的。要这样来认识,王轮也如是。

“善男子,如是如来昔菩萨位,知自他身有无量种诸烦恼病,以定香水,洗浴其身,及以谛法大慈大悲,灌沐其首,着惭愧衣。十方一切诸佛世导,以诸静虑,等持精进,方便智意,慈悲护念,咸作是言,如是大士,是大福慧庄严宝器,堪容一切三种不护。四无所畏,如来十力,及与十八不共佛法,堪得无上一切智智,大慈大悲,无不具足,常欣利乐一切众生。是求佛宝商人导首,能救有情生死众苦,能施有情涅槃大乐,我等一切诸佛世尊,应以诚言与其所愿,令成如来应正等觉,得无上法,为大法王,我于尔时依福慧力,勇猛精进,于四圣谛如实知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善男子,如转轮王统四大洲皆得自在,如是如来于四静虑,四无色定,四种梵住,四无碍解,四圣谛观,四无所畏,如来十力,及与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种智皆得自在,如转轮王具足七宝,如是如来成就七种菩提分宝,如转轮王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伏怨敌,如是如来有阿若多憍陈那为最初,苏跋陀罗苏剌多为最后。诸大声闻,从佛心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诸漏永尽,各为勇健,具四梵住,名为端正,能伏一切天魔外道异论怨敌,如转轮王化及八万四千小渚。如是如来于百俱胝南赡部洲,于百俱胝西瞿陀尼洲,于百俱胝东毗提诃洲,于百俱胝北俱卢洲,于百俱胝诸大溟海,于百俱胝诸妙高山,于百俱胝四大王天,于百俱胝乃至非想非非想天,于百俱胝大轮围山,于此高广一佛土中,言音施化,皆得自在。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十佛轮。由此轮故,如实了知自身他身诸漏永尽,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以下说佛轮。“善男子,如是如来昔菩萨位”,过去佛在兜率天行菩萨道的时候,只是亲身经历跟众生的一道,知道自身、他身,也是就佛行菩萨道的时候,在因地的时候,没有成佛之前,知道自己和一切众生的身,都有无量种种的烦恼病。这不是灌顶大王的身病,他知道无量的烦恼病。佛用定香,除烦恼得用定除,定能生慧,用定香才能去除烦恼。以这个定的香水,来灌沐其身。甚么灌沐呢?谛法,谛法是理法。香水洗浴是世间法,世间用香法,最干净,最清净,最香洁,洗身病还可以,但是洗众生烦恼病不可行。这个谛法,可以说就是心法,就是理法,入理,就是明心见性。以这个行大慈大悲,也就是救护一切众生的意思,悲能拔苦,慈能与乐,给众生快乐。拿大慈大悲水来沐浴其首,沐浴头部。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降生的时候,他的父王取四大海水来灌顶,那是世间法。他怎能取得呢?是龙王取的,他来供养佛的。

“着惭愧衣”,穿的衣服是惭愧衣,有惭有愧。惭者,就是自己有了过就忏悔,总感觉自己不足,没有憍慢懈怠。精进勇猛,没有贡高我慢的思想。自己要是作了坏事,要愧对人家。惭是自己内心,愧是行为。如果是思想起个坏念头,感觉有害于众生,不论起什么念头都有害于众生。同时,对自己也不利,这对修道不利,他所穿的衣服是这样的衣服。衣服是保护身体的,用惭愧来护法身,使法身永远清洁。十方一切诸佛世尊,都是“以诸静虑”,静虑还是定,就是思惟修。思惟修又叫三昧,又叫定。

“等持精进,方便智意”,等持是平等,戒定慧三学都是平等的受持,对一切众生也是平等,没有取舍。这样的精进是作什么呢?要求方便智能。要想利益众生,必须得有方便慧。关于谛法之理,必须有方便善巧。有这个慧,用那个慈悲护念,护念哪些个人呢?就是有诸烦恼病的人,有这些烦恼病的人,慈悲护念他们。

“咸作是言,如是大士,是大福慧庄严宝器。”他说,我在因地当中行菩萨道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一切众生对我称扬说,是有大福慧,是庄严的宝器。那个宝是庄严的宝器,那是什么呢?是福慧。这个宝器是承盛福慧的。他像宝一样的,像宝器一样承盛珠宝的。那个宝器,堪容一切三种不护。三种不护,有几种的解释,或者是说不护念的三涂也可以,或者是没有护念的三宝之心也可以,或者地狱饿鬼畜生是三种不受保护的,不护念他们的。那么我发菩提心的时候,乃至作到能够容忍、堪容,就是可以令这一切众生,不护的众生,我都要护念他。这是反过来说的,容这个三种不护的,也就是可以护他们。

“四无所畏,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前面讲过了。如来十力跟十八不共法,过去很少讲,只是提个名词。这个名词的涵义是很深的,我还是略略讲一讲。哪十种十力呢?就是如来的十种智能,由智能而产生的力量,由力量而产生利益众生。

这十种智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佛的智能知道一切众生,他的生处,过处他处。从那个处来,再去其它的生处,处非处智力。

二者业异熟智力。业因感的果报,这中间有异熟果,他的因错综复杂。例如在这一生所作的事业,有善业有恶业,有善大恶小,有恶大善小。这种种的业,哪一个先成熟了,就先受哪一个报。佛是清清楚楚,有这种智能。这是指一切众生,不是一个两个,一切众生就包括太多了。

第三种,静虑解脱等持之智力。能达到各种解脱,解脱就是定,静虑就是定。我们说百八三昧,三昧就是静虑,静虑的定,定静虑的过程也很多,在佛就是平等的持受。像我们受持了几部经,每部经的一品,你是《法华经》的<普门品>,也算是受《法华经》。但仅仅是《法华经》二十五品当中的一品。而<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是八十一品的最后一品,也算诵《华严经》了。诵一品等于诵全部经,是一样的。要体会到这层意义,我们没有这种心量,是不能平等的。持是任持的意思,以这种智能对待一切的三昧,能够使众生解脱。

第四种,根胜劣智力,上根下根或者中根,这个是对机说法。这十种智力是对众生说的。十种智力是对众生说的,他知道他们是上根人,还是下根人,知道他们的根有没有成熟。佛有这种智能,叫智力。

第五种,种种胜解智力。一切法一切事物,一切理法,一切事法,佛有种种的胜解,超世间,超过二乘,超过菩萨。这种的智力超过十地,佛的十种智力是唯佛具足的,究竟圆满的。

第六种,种种界智力。这个界是生长义,这个县跟那个县、这个村子跟那个村子的交界处,知道一切众生的种性。在《华严经》讲法界,界生种种法,所以叫法界。这个不说法界,叫种种胜解智力,有这种智能。

第七种,遍趣行智力。我们刚刚解释了五种遍行,但是那仅是初起念的时候,能够普遍的知道众生所作的业趣向哪一趣。十法界,我们经常说六趣,没说圣人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也趣向。如果我们现在的行为是趣向佛法界,就是佛,你现在的用心,现在的思惟,现在的所作,这就是因。你向那个道上走,就在你作的时候,已经分别的趣向,这就很清楚了。如果是修苦集灭道法,你就趣向声闻,学的是缘起十二因缘法,就趣向于缘觉法。修六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修六度万行,那就趣向于菩萨法,菩萨就能究竟成佛了。这个是遍趣的。

第八种,入随念智力,也就是说宿命通。佛是究竟的宿命,知道一切众生的宿命。知道过去的一切无量劫众生,每个众生的无量劫事,佛都清清楚楚,乃至你现在的心念想什么,从你现在起心动念,念你过去的无量劫,佛都清清楚楚,了如指掌。在《金刚经》上,佛比喻恒河沙一沙一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微尘,再作一个恒河沙一个恒河沙的沙子累积的,有那么多的佛国土,每一个佛国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佛都知道他们的心念。无量无边的众生心里想什么,那比我们现在的地球六十亿人,不晓得多出千千万万倍。所以,我们的心念,佛都清楚。这就是念智力,这是不可思议的。最后,佛说,所有众生心,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佛是这样了解你的心念,剎尘心念可数知,剎尘的心念,佛都一个一个知道,念什么,都给你数出来。这叫随念智力,随你想什么,你只要一动念,佛都知道。

第九种,死生智力。死此生彼,死彼生此。生生死死,生生灭灭。

第十种,漏尽智力。佛是究竟漏尽,二乘人也叫漏尽了,再不作了,在那个时候只是不漏落三界。佛这个漏尽就是再不落漏九法界,也再不回转菩萨。他也可以示现一切众生,因为他漏尽了,漏尽了才能够示现。因为示现,才能度这些众生。这就是十种智力。

这是笼统的说一说。但《华严经》讲十种智力又不同,讲的又更深一点,但是各部经讲的十种智力,讲深讲浅,认识的深浅,随各人的智力。譬如大海水,味道是都是咸味,你舀一杯也是咸味,就是这个涵义。学佛法,只要你进入佛门,乃至于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就是修行。

在受三归的时候,我经常这样来祝福大家。我说:“你就念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睡觉的时候要念,早上一醒的时候要念,这样就具足一切佛法。”虽然你没有这么详细的分别。总的来说,佛、法、僧,我们讲的是法。法是谁说的?佛说的。谁传的?和尚,僧人传的。你一念佛法僧,这部经你具足,那部经你也具足,这法就具足一切法,十方一切法藏。在拜忏的时候不是这样求吗?这样忏悔吗?你要这样理解十佛智。理解了之后,你多作回向。

还有,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是身无失,口无失,意无失,三业无失是三个。意就是念,就是身无失,就是身无过。那么,佛的身跟一切众生的身,乃至于菩萨都不共的。这是说佛的十八不共法,跟诸大菩萨共就不对,是不共的。佛的身而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心常在定中,乃至于示现化身,利益众生都是在定中,没有不定的时候。“那伽常在定”,就是这样的一个涵义。没有未经过佛智能照了,无论哪一法,没有一法不照了的。七欲无减,就是度生没有厌倦。八精进无减,永远精进,永远精进。九念无减,念念不忘利益众生。念无减,没有说一念失掉了利益众生的。

所以我们也要念念不忘三宝,一念都不失掉。我们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好多念呀?所以我们跟佛距离有好远就知道了。你说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好多念没念三宝?你有好多念念三宝?自己很清楚。你念的是什么?财色利禄,功名富贵,自己的家庭眷属。我们和尚念寺庙道友,乃至于包括你念佛经,念佛,这都包括在内。你要是有贪着,心会不平等。我们有大小,从这到那都不成。像我们一睁开眼,一看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分别相很多,这念都失了。欲无减,就是度众生无减。精进无减,没有一念退失的。

一切智能相应无减,就是永远不退。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身业随智能行,口业随智能行,意业随智能行,知过去智无碍。过去还有过去,过去还有无碍。无无碍,无障碍,知未来智能无碍,知现在智能无碍,一共十八。这叫十八不共法。这是不与一切菩萨共的,我们更说不上,不与我们共。唯佛与佛共同之法,这叫作十八不共法。

十力、十八不共,包括一切,这样才能堪得无上一切智智,大慈大悲,无不具足。常行利乐一切众生,常时心求。心乐,高高兴兴的利益众生,我们都要学佛,学什么呢?不要看这个丑,那个好,那个漂亮。漂亮的,你就很高兴亲近他,那个丑八怪,你看见不高兴,离远一点,跟你说话,你都不大耐烦,心不平等。

还有你厌恶的,还有害过你的人,怨敌,你第一个发心要度跟你作对的人,就是你的冤家。你要是能把你的冤家度了,你的六亲眷属自然都度了。你的烦恼就少了,怨恨心也没有了,憎恨心也没有了。他害过你,他用那个害你的心,你用慈悲心来跟他对照。

我讲一个故事。我们在纽约的时候,有一位马来西亚的小姐,她在那儿打工,在邮政局里头的同事当中,有一位白人小姐,对她简直是处处刁难,两个人共坐同一个办公桌。她在我那儿拜忏,就气到不得了。想请假,不干这个事,但是又考虑到邮政局很难得进入。到了邮政局,劳保、福利都特别的好,想用诅咒来咒那位白人小姐,让她倒霉。我说:“妳不要咒她,咒她更坏。你拜忏给她拜,求她转变思想。”她说:“她那么害我,我还给她拜,还给她回向?”我说:“这就是佛法的妙方法,用慈悲来对待怨害。过去,你一定跟她有因缘,不然不会的。你试试看。”头一回不干,说了两三回,我就想出个方法。我说:“你去买咖啡,你多买一杯,中午都是喝咖啡吃点面饱,你买一份给她买一份,你对她特别好。她越对你不好,你越对她好。你作这么十天八天看如何?”后来照我的建议做了,那位白人小姐居然对她好起来了,以前要停车,那位白人小姐特别把车停着,让她停不进去。后来,对她特别好。

这是小事,也就是彼此没有多大怨仇,说是这么随便一下子就转了。像有大怨仇的,你对他怎么好,他还对你心理一直不信任你。甚至母女、妯娌、弟兄,这种现象都有。是什么原因呢?过去世有结。哪个结呀?那个疙瘩没有解开。现在你就用善的方法,求佛菩萨加持他,来解这个结。我们解了,才能够证得菩提。对于冤家,你要特别给他回向。所以你要平等对待,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们作法师的,对道友不要起分别心。或者这个道友智能大,我一说他就会。我谈的都很合得来,就对他特别好一点。另一位道友他对我很远,心里头看到总是不如意,这可不成。这不是起大慈大悲心,越是这样的道友越要对他特别好。他越是不上进,不精进,懈怠,要特别慈悲他,要原谅他,不要让他懈怠。

我们有一位道友,在大陆上,归依佛很多年,满口荤味,骂人都带脏字的。这就要不得。说话不开口还可以,一开口,这个道友那个道友怎么样,搬弄是非,这叫说三宝过。对出家人就说僧人的过,甚至于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药师佛,他都有评价的。他还是学佛好多年,分别心太重。我们要把每位道友,都看作是释迦牟尼佛。他用药来救度众生,这么作,那是药师佛。那是阿弥陀佛,那是不动如来,你也可以这样讲。五十三佛利生的方便不一样。他们证得的根本智是一样的,跟我们的具足法身是一样的,但是方便善巧不一样的,一定得懂,道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善男子,我成如是十种佛轮,本愿力故,居此佛土,五浊恶世一切有情,损减一切白净善法,匮乏所有七圣财宝,远离一切聪敏智者,断常罗网之所覆蔽,常好乘驭诸恶趣车,于后世苦不见怖畏,常处遍重无明黑暗,具十恶业,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我于其中成就如是佛十轮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降诸天魔外道邪论,摧灭一切诸有情类,犹如金刚坚固烦恼,随其所乐,安立一切有力众生,令住三乘不退转位。”

这是佛的十轮,最后一段是总说。佛是对地藏菩萨说的,这位善男子,称的是地藏菩萨。我因为成就了以上所说的十种佛轮,又加上本来的愿力,本愿力故,要生这个五浊恶世,度脱一切苦难的有情众生。对于这个善法,白净是形容善法的,白者是对黑来对比,善对恶来对比,净对垢来对比。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行的都是黑法,都是垢染法,都是不净法,匮乏

七圣财宝,圣财宝跟前面七宝又不同。什么是七圣财宝呢?信、戒、惭、愧、闻法、布施、智能,七财宝。匮乏就是没有,缺少。对一切有聪慧明智者的善知识,远离这个五浊恶世,要是有智能的人,所遇到的是愚痴的、浑浊的,都是恶业的众生。

“断常罗网”,断是断见,常是常见,都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善恶果报的。不是偏于断,就是偏于常。或者认为人死了,就断灭了。常见如是,一切法常见如是。这就是覆蔽他自己的智能心,覆蔽明了的心。他所好的是什么呢?是住恶趣,“常好乘驭诸恶趣车”,他常作恶业,善业很少。乘恶趣车说达到的就是恶趣,这个恶趣是纯指三恶道说的。因为他不相信因果,对未来的受苦受乐,他不相信。他既然有断见的思想,不相信未来的苦,所以不生恐怖之心。如果对未来的苦,生起恐怖之心,作这个恶事,作一件害人的事情,或者损人利己的事情,一定要受恶的果报。要是生起这个畏惧之心,他就不会作了。说害人者终害己,他不相信这个话,当然要得到现前的安乐,不管后果。

所以,他对后世的苦,他不恐怖,不怖畏。他所注重的、所行的,完全是黑业。被无明的黑暗覆蔽了,他就造十恶业。十恶业就是杀、盗、淫、贪、瞋、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都是恶业,也就是十恶业。五无间罪,五无间罪是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要是犯了这五种罪,下地狱就像射箭那么快。毁谤正法,行邪见,佛所教诲的正法,他毁谤不信,不信就是毁谤。所说的是毁贤圣,破坏三宝,谤毁三宝。

谤毁佛所说的法,毁呰这些贤圣僧,这也是毁谤,涵义是一样的。对于善法,距离就远了,“离诸善法”。他所作的都是恶法,“具诸恶法”。这是形容说,这个五浊恶世的有情,他的身口意都是怎样作的,他所作的是恶业。善法没有了,损减了,损是损失,或者是减少,不是完全的毁灭了。因此,在五浊恶世的有情众生,他所驾驭的都是恶趣的车,不是善趣的车。乘恶趣的车就是行十恶业,就会得到后世的苦果。他所处的,无论所处的时间、住的处所,所行的一切事,都是无明黑闻。所谓无明黑暗者,就是没有智能。因此,他具足十恶趣车,甚至比十恶还重的,要造五无间罪,毁谤正法,毁谤贤圣。五浊恶世的时候,我之所以能在得安隐住,所依据的就是以上所说的十种佛轮。

“我于其中成就如是佛十轮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降伏诸天魔外道邪论”,这一类众生的烦恼,像金刚一样坚固,很不容易转变。我们每个人的烦恼是不是很不容易改变?很不容易改变,烦恼包括很多。因为我们没有智能,看不清楚一切事物;我执我见总是很深,稍微不顺自己的心,就产生烦恼。这类事很多,有轻、有重,要想断除这种烦恼,很难。

所以佛说,要想在娑婆世界度众生,娑婆世界刚强难调难伏,很难度脱。他的烦恼就像金刚一样的坚固,在这种情况之下,佛还是随他所喜乐的。这娑婆世界还是有好众生,不完全都是这样子,还是有智能类的,或者想出离三界的,想求三乘果位的。那就随他们所信乐的,安立一切有情众生,给他们说法,令他们住三乘不退转地,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不再退堕六道了,不在六道中轮转。不退位是指六道说的,不退于凡夫。

“尔时会中一切菩萨摩诃萨众,一切声闻,一切天龙,广说乃至一切羯咤布怛那众人非人等,皆大欢喜。同唱善哉,雨大香雨,雨大花雨,雨众宝雨,雨大衣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动,闻说如是十种佛轮。于众会中,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获得种种诸陀罗尼三摩地忍。复有无量无数有情,初发无上正等觉心,得不退转。复有无量无数有情逮得果证。”

他说,从天龙乃至乾达婆、阿修罗,乃至人非人等,闻到佛所说的轮,皆大欢喜。在会中的这些人就是四众子弟子,有菩萨,有声闻,也有缘觉,他们因为佛所说的法,引起他们的欢喜。“同唱善哉”,也就是赞叹,同时,在这会中雨香雨,“雨大花雨”,就用香花众宝来供养。数字用“雨”来形容,像普降甘霖那样子。在这个时候,一切大地六种震动,地都震动了,也就是佛在说这个法时所感召的,地都震动了。闻说如是十种佛轮,闻到这个佛轮,这个会中的听闻法者,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萨摩诃萨,“那庾多”是兆,“俱舍罗”是亿,也就是亿兆。在这个会中证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有好多呢?八十四百千那么多兆的菩萨,得到无生法忍。

“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获得种种诸陀罗尼三摩地忍”,证得无量三昧,“陀罗尼”是总持,总持着一切法。“复有无量无数有情,初发无上正等觉心,得不退转。”有些众生在这会中发了菩提心,得到信不退位。不退转是指着信说的,信了之后而后发心,发了心再也不退失他的信心。还有,无量有情得到果证,这个果证,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缘觉。这种专指佛说十轮的时候,就有这么多的菩萨,这么多的有情,有的发心了,有的证果了,有的证了无生法忍的位子。就是最后说得益的部份。第二卷<十轮品>,就讲完了。

五浊恶世的刚强众生,像金刚那么坚固的烦恼,大家可能有所体会。不过,杀佛出佛身血是不可能有的,但是纸像或泥塑木雕的像,破坏佛像,相应的有如是的罪。破法、谛法、谤僧,在僧中挑拨离间,破和合僧,造两舌,搬弄是非,那个罪就大。这不是说是他以口业搬弄是非,而是破和合僧的罪,成为逆罪。现在的情况,恐怕还不少。作这类业的众生很多,不过,过去很少听说有杀父杀母的现象,现在这类的犯罪案件也不少。为什么呢?业重了,众生的福业愈来愈轻,乃至于没有了,所以社会上才出现这些现象。佛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前面用佛的十轮对照世间的十轮,剎帝利王的十轮,就是世间法,世间的现象,佛从世间,超出于世间,达到出世间。这仅仅是佛说的第二品。

从第三品开始,就广泛解释佛十轮的意思,那也是剎帝利王世间法的意思,两个互相的情况都存在着。不过,现在的当前情况,世间法中,作十恶业的众生比较严重。作十善业的很少,也不是没有。归依三宝的弟子都是作十善业的,但是就整个世界五十七亿人口的比例来说,还是少数的,乃至证果成道,得到诸陀罗尼三摩地的菩萨,可能没有了,既使有了,要是我们的福慧不具足,也见不到。发了菩提心的,能够一信了,再也不怀疑了。对佛法僧三宝,信了之后能够起行,依照佛所教导的法去做,这样的众生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