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慈心不杀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爱护、尊重一切生命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由前面篇章,我们知道修「净因」的第一要,除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外,学佛者还必须学习佛陀的慈悲心——「慈心不杀」。因为一切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凡是有情生命皆怕死,自己如此,众生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就是要有恻隐心;恻隐心就是仁心、爱心、怜悯心。有了仁心、爱心就不会去伤害众生生命,并懂得以怜悯心去爱护众生,同时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佛教尤其讲慈悲,慈悲也就是大爱,它包含一切。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意思就是我们的爱及心量应该包含天地万物、一切生灵;不管是人类或动物的生命,我们都要爱护和尊重。

世上刀兵劫源自口腹欲

佛陀的弟子曾问佛陀:「为什么天下会有战争呢?什么时候才能刀兵息止?天下何时得太平呢?」佛陀回答:「你们若想知道什么时候天下太平,先去听听屠门夜半之声吧!只有屠门不再传出凌厉的哀嚎声时,刀兵之劫才能平息!」

因为以前杀猪都在半夜,不知大家是否听过猪被宰杀时的尖叫声?可能现在听不到这种声音了!现在都采用电动杀猪,将猪赶进屠宰场,一直到作业完毕,连肚肠等内脏都清除干净,根本不需人力。

然而从医学、科学上发现,很多疾病都是从肉类细菌所传染。报纸和电视新闻中也曾报导过,台湾曾因牛只供应不足,从国外进口牛只,但在检疫时,却发现都是带菌病牛,既不能杀来食用,也不能继续饲养以免传染,只好想办法将病牛消灭的烧毁,不但肉不能吃。连细菌都要烧灭。

这是检疫外国进口牛只时,发现带有病菌的情形。而台湾饲养的猪、牛、鸡、鸭有没有病菌呢?答案是一样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最好不要食用。这也是一种恻隐之心,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它活蹦乱跳时,根本不忍心看它被杀、见它横尸;「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经过屠宰场时,听到猪被杀时发出哀嚎声,那天绝对不敢吃猪肉!这就是孟子的仁,他的恻隐之心。

杀生是件非常残酷的事,不论牛,羊、鸡、鸭或是鱼、虾、螃蟹,被人捕捉捆绑即将宰杀时,它们知道将受力刀割火烹之苦,心中的那种恐惧,真是难以言喻啊!而利刃割身之际,更是痛苦至极!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以残酷不仁的手段残害众生性命,使众生血流成河;而它们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既被杀,必含怨,有怨必有报,因果轮回,冤冤相报即化为刀兵之劫,致使人类自相残杀。所以,天下的战乱灾厄如何平息呢?

我们是学佛者,应该具有慈悲的心念,更何况众生常轮回于六道中,说不定餐桌上的猪、鸡、鸭……,就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眷属,我们何忍为了口腹之欲而大食其肉呢?

所以不忍食众生肉即是持五戒,也就是爱心的发挥。五戒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五种戒法,如果初学者认为很难持守,其中的「杀」与「酒」戒要先受持。「十重易犯,且持不杀一门。」「十善」也是学佛者要遵行的十重善法,若认为很难做到,最好先持不杀,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一个人有慈悲心自然就会有善念。

总之,持守不杀戒即是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若能以「不杀」为基础建立十善业,培养慈悲善念,正法即能久住。

爱护、尊重一切生命

放生的意义

「仁」是爱的意思,「爱」就是护生,付出爱心保护生灵,而不是刻意求仁,让别人说我有慈悲仁念,这不是真正的仁。

佛陀教我们「护生」,并不是无谓的放生。放生是「见之而不忍杀之」,所以「放其一条生路」,能同情贫苦的众生,付出爱心帮助他们,同时启发、阐扬人性良善的一面,这样才是正确的护生与放生。

曾经有位弟子的先生往生,我知道她家境清苦,再三交代她:人既已往生,除了要节哀顺变,最重要是要虔诚念佛以慰亡灵,仪式尽量隆重俭省,不要铺张浪费,要多为生者着想!她依照我的话去做,不断地念佛,而丧葬费也很俭省。

但是,后来她不知又听信哪位人士之言,花一万元为亡夫「放生」!她的经济困苦,这些钱对她的家计和孩子的学费应该帮助很大,或者对社会上许多贫病众生帮助很大,可是她却将这笔钱购买鱼鸟放生,这种作法真是颠倒啊!

放生并非坏事,但必须选择正确方式,并非去购买商人刻意捕捉来供人「放生」的动物,因为这样等于间接鼓励商人「捕捉」的行为,反而残害了那些动物。所以我们要分辨清楚真正的护生、放生的意义,同时懂得如何去利济众生、爱护生灵,尊重一切生命,如此才不致于盲从、偏差,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正确佛法。

爱惜生命,即是孝顺父母

生命是平等的,不分贫富、健康或缺陷。只要是生命,都值得尊重。

然而,有些人身体健康却不懂得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

最近社会上时常听闻有些年轻人动不动就自杀、跳楼,我也接到不少有关自杀念头的个案。是不是现在的社会太富裕了,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太高了,所求不得而乱了自心,以致于糊涂地发生了悲剧。

我常说,我们要尊重生命,除了尊重一切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不知道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轻易的就以「自杀」来伤害自己,殊不知自杀所犯的罪比杀人罪业还重!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精母血结合而成,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哺我,花了不少精神,所以我们不可任意毁伤自己的身体。自杀不但是杀生,而且还背负了「不孝」之罪。

自杀所犯的罪业有三:

一、造杀业之罪。

二、犯不孝罪,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

三、犯遗弃父母、丈夫(或妻子)、子女之罪。

死,是带着今生所做的业,开始另一段生命,并不是就此一了百了。所以,自杀而死的人,如果业报未尽,来世仍会继续受苦!

我们既然来到世间,就要珍惜生命的「使用权」,勇于面对现实,不可轻易放弃自己,任何身病、心病都要勇于化解,不可逃避。

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道:「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身体的疾病,不让父母操心烦恼就是孝顺。想想,「杀害生命」就已是造杀业了;更何况「自杀」又加上毁伤父母的心,真是罪上加罪!

人身难得,有了人身的良能就必须为社会付出,不管多大的苦也要忍耐!愈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越有价值,如果动不动就为情、为名、为利寻死,真是太不尊重生命了,也抹煞掉自己的良能。

人生的「乐」与「苦」皆视心念而异,能知足就会知福;以感恩心为人群付出,就能欢喜自在。总之,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良能,把握分秒尽力付出,以大勇大爱来突破心灵困境!

仁心爱物而仁着

做人以仁爱为自己的本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心,对有生命、有气息的众生,我们应该付出爱心,更要尊重其生命。一如与我们生命共同体的地球,它也和我们一样需要健康、需要呼吸,地球的呼吸仰赖于树木,因为树木能吐新纳垢、过滤空气中的浊气,转化清新的氧气供给人类吸收;所以为了人类健康,就必须好好照顾地球、保护山林,维持地球的良能。

最近我在杂志上看到一桩令人欣慰的真人实事,这是一个大自然「起死回生」的故事——

在南部嘉义地区有个农场,它的农地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地呈现一片死寂,感觉不到任何的生命迹象。因为如果不使用农药会引来更多的虫害,这些虫害就会影响周围农作的生长,而招来邻地农夫的抗议。

所以,这位学佛的农场经营者从前一任的经营者手中接手后十分困扰,眼见不使用农药的蔬菜被虫子吃得一塌糊涂,所有的辛苦全都泡汤,内心真是矛盾和懊恼!但是他的师父告诫:「唯有坚持不杀的理念,业才有转变的机会。」每当他对虫子啃蚀蔬菜的瞋恨心生起时,师父的话就在耳际响起;心渐渐平静下来,他用大悲水灌溉蔬菜,并试着以平等心、爱心去对待虫子,代他们皈依、祈求、回向,无形中消弭了自己与虫子对立的心。就这样,虫害情形减少了,种的菜也有所改善。

才半年,小小的农地恢复了生机。首先出现的是蚜虫,慢慢的又有了瓢虫、蚂蚁,不久又见草螟蛉、蜘蛛,最后布谷鸟、麻雀、白头翁都跑来作客,田蛙也在菜园呱呱呱,六百多坪的农场鸟叫虫鸣,花香、菜香,生气盎然!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又在这土地上重新活跃。

这一切的转变,令这位学佛者对佛法更具信心,对师父的大悲心更加赞叹!也令附近的农夫加入这种「有机」农作的耕种行列。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也各有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木。

除了有生命者,甚至连一切无生命的物质,我们都要有一分爱心,小如你周遭身边的随身用品,大如公共场合的公物,因为你爱惜物品,自然动作轻柔,能用心地好好维持它的寿命;例如开门、关门这件事,在公共场所出入的门很容易损坏,为什么?因为大家没有好好的使用它。如果人人在日常生活中,皆抱持着「手在动作时,心就在手上」的态度,轻轻开关门户,自然能维持它的使用度,善加发挥它的功能。

所以,在平常时日我们就应该学习培养对人、对物的爱心与仁念,如果对一切无生命的物质都能轻柔细心,更何况是对人呢?若能如此,你就是仁者,不需要求仁而得仁,仁心自然显著!

四.修十善业

三皈五戒是学佛根基

十善是为人的根本 

三皈五戒是学佛根基

珍惜得以听闻佛法的福缘

世间的苦难灾厄,总是诉说不尽啊!透过传播媒体,我们知道——有的国家经年战乱,人命如草芥;有的国家旱潦连年,饥馑困顿;或是突遭灾变,人民生命、财产毁于片刻之间。相较之下,台湾地区可说是丰衣足食、物质不缺。

所以,希望大家在爱护尊重一切生命同时,也能够知福、惜福——珍惜生于富足国度并得以听闻佛法的福缘,赶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直往成佛目标迈进,令过去所种的福因开花结果,绵延不尽。

人生多苦,众生皆受业力牵引,迷茫流转。我们既发菩提心,就要及时依照佛陀教理了彻人生之苦,抛开欲念、贪爱、瞋恨、疑惑、愚痴等等使觉性迷乱的因素,力行菩萨道,堪忍世间的苦难及折磨,为众生付出,藉人与事的磨练来洗炼心地。

修菩萨行,须先「皈依三宝」——佛、法、僧;次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渐修「十种善法」——身三善法、口四善法、意三善法;圆满「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首先,谈谈皈依三宝与持守五戒的意义。

一心皈依佛、法、僧

要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必须精勤持戒,而持戒之前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皈」字是两个字组合而成,一字是反,一字是白。「反」是「返」的古字,两者意义相通;「白」代表清净、光明、善良。「依」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就是舍弃过去不正确的观念和不正当的行为,一心依靠佛、法、僧,诚恳勤勉地修习善法,回归人人本具的清净佛性。

为什么每位佛弟子都应该皈依佛、法、僧呢?因为——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了彻宇宙究竟真理的大觉者,他所宣说的教法,能作为我们身心的依靠;我们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修练心性,遵循佛陀所定的戒规,就能启发本具的佛性,具足大慈悲与大智慧。所以,佛陀是我们身心所皈依的人。

虽然佛陀已经离开人间两千多年,但是他所开示的教法仍然留传于人间;只要我们衷心信受,就等于佛陀亲自教导我们。这就是皈依法。

佛陀的教法精深,一般在家学佛者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无法全心全意修学佛法,所以必须依靠专门研究佛陀教理,而且过着严格修行生活的僧伽来引导;更何况僧伽是佛陀法脉承续者,担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使命,所以应该要皈依僧。

能受三皈依,才是真正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正信佛弟子;之后,必须进而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也就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每位学佛者应守的戒规,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则。

持戒不杀,不求仁而仁着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已将「慈心不杀」的因果剖析明白,知道「不杀」乃「五戒」之首要,「不杀生」即是「仁」。

人皆怕死,难道其它的生灵不怕死?人知道痛苦、害怕痛苦,难道其他生灵不知痛、不怕痛?孟子曾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不忍见众生承受惊忧、恐怖、惧怕之苦及椎心刺骨之痛,就是「恻隐之心」,也就是「仁心」。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留心护惜生灵,就是仁者,不需求仁而自然得仁。

持戒不盗,不忻义而义敷

「不偷盗」即是「义」,如果能守好不偷盗戒,则不需刻意追求,义理自然显现在言行举止中。

学佛的人应该看淡物质享受,专心修习佛法。平日生活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稳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可贪求的?何必为了名闻利养去做不义之事?学佛者若能调伏欲念,简朴度日,并进而喜舍布施,利益人群,不需要刻意追求,即能将义理广泛地流布弘扬。

不淫者,不忻礼而礼立

儒家五常中的「礼」即是佛教五戒中的「不邪淫」,也就是男女之间的礼节。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须守清净不淫戒;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则应遵守一夫一妻制,丈夫忠于妻子,妻子恪守妇道,彼此负责,并且共同担负教养子女的责任。

如今社会上男女之礼衰微,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报纸上曾经登载,一个年仅九岁的孩童,原本跟随父亲在台东生活,后来自己流浪到花莲,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而学会偷盗。一日被警察抓到,询问之后,才知道他流浪来花莲是为了寻找母亲——他的母亲原是有夫之妇且育有子女,后来与他的父亲发生了不正当的感情,同居而生下他后,将他丢给他父亲抚养,自己回花莲与丈夫及孩子一起生活。

像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中真是时有所闻啊!这就是废弃了男女之礼,才会造成家庭及社会问题。若学佛之人个个守好不邪淫戒,而社会大众也重视男女之礼,则我们的社会就能礼立义扬,清净祥和。

不妄语者,不慕信而信扬

一般人说话常常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在世间,必定要言而有信、守好口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敬仰与爱护。所以只要守好「不妄语戒」——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就能自然而然建立起诚信的品格与名誉,受人信任与尊敬。

不妄言是不说虚假、欺骗的话,也就是「能说能行,言出必行」。不恶口是怀仁厚之心,口说和雅温柔之语,使人内心喜悦而真诚地信服。绮语是好听却不诚恳的话,就是所谓的「巧言令色」,《论语》学而篇中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卫灵公篇也提到:「巧言乱德」,可见说了动听却不诚恳、不切实际的话,会丧失操守、惑乱人心!两舌则是曲解事实、搬弄是非,将原本单纯的事变得复杂,不但伤害别人的心,使别人起冲突,更会造成人心不安,破坏团体和谐的气氛;所以希望诸位莫有「两舌」的行为,并进而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来圆融人事。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学佛若想得正果,对于「因」的造作必须非常谨慎!所以对人说话要审慎思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可得意忘形,随便乱说。

「不妄语者,不慕信而信扬」,一个人若谨慎于言语,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则不必刻意去呈现「信」,信的德行自然能弘扬起来。

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

众生皆有佛性,原本具足无量的清净智慧,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众生都是昏昧无明呢?原因在于迷乱了心性,使智慧之光被层层心垢掩盖,以致隐晦不显。

什么最容易迷乱人的本性呢?就是酒。心性一乱,智慧就迷了!所以要开显明睿的智慧,首先必须守不饮酒戒,保持本性的清明。

或许有人会说:「我根本不喝酒,为什么智慧仍然很浅薄?」今生今世是没有喝酒,但是可能在过去生中有这种习气,致使今生不能拥有真正清朗的心性。过去生中既然有这种习气,此生一定要好好守持戒律,绝对不可饮酒乱性;如此一来,智慧自然能慢慢地开显、明朗。

如斯修因,不期果而果证

以上是五戒,也就是五常、五德——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要得五德,必须先持五戒;戒是因,德是果,只要好好修因,自然能证果。

可是修因不是一开始便能得果,我们应以农夫耕种的精神,专心一意地用心修持五戒,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能存着还没种因,就想结果的心理。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将全部精神放在眼前应该做的事情上,不执着过去、不妄想未来,自然能够身心轻安,将来必有所得——获得真诚而深厚的品德涵养。

十善是为人的根本

大家知道学佛根基乃由持守「五戒」做起,「五戒」就是防止我们犯错;持守了「五戒」,等于是力行了「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延伸,乃身、口、意三业所行的十种善法,与「十恶」是相对的,离十恶则成十善。

十善包括:「身」三善法——以「护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戒淫」离「邪淫」;「口」四善法——以「诚实语」离「妄言」、以「柔软语」离「恶口」、以「调和语」离「两舌」、以「质直语」离「绮语」;「意」三善法——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瞋恨」、以「因缘观」离「愚痴」。

身、口、意朝善的方向,则可以行十善法,累积福德智慧;若偏向恶的方向就造十恶业,将来苦果难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行动、语言及心思,远离十恶,成就十善。

护生、布施、戒淫

「身」三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杀生戒、不偷盗戒及不邪淫戒。

「不杀生」是不伤害众生的生命,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的本性原都具有「慈悲」,犹如明月常在虚空中,可惜往往被乌云——「无明」习气遮蔽,不仅对众生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为了私欲残害众生的性命。如何才能让本性中的慈悲显现出来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体会众生的痛苦,就能逐渐启发心中的慈悲——大爱,不仅不忍心伤害众生,更会积极地救生、护生,这就是仁心、菩萨心。

「不偷盗」是不取不义之财,除了不偷、不抢之外,对社会人群有害的事业也不能去做;并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积极地布施行善,造福人群。

「不邪淫」是比丘、比丘尼须守清净不淫戒,一般社会人士应遵守一夫一妻制,妻子恪守妇道、丈夫忠于妻子,彼此相互敬重,共同负担家庭责任。只要社会大众重视男女之情操、礼节,就能减少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以「诚实语」离「妄言」

凡夫容易因「声」与「色」的迷惑而心乱,「声」就是语言声音,所以必须修口的善业,以免自误误人。

「口」四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妄语戒,即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妄言是虚假、欺骗的话;自己不曾做过或没有办法做到的事,却说得天花乱坠,就是妄言。

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一些「未得谓得」的弟子,说这种行为是最大的妄言。所以大家应该时常反省:告诉别人的事,确实有做到吗?有没有夸大、虚伪的成分?希望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做得到吗?平时有没有鞭策自己身体力行?做承诺之前,可曾深思熟虑是否自己确实可以做到?是不是信口开河?

除了平日待人处事必须「口出有实」——说诚实语之外,讲经说法也必须如理如法,并且身体力行。古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体悟并力行佛陀的教法之后,才能谈论自己的经验,不可「未得谓得」,自欺欺人。

总而言之,能够做到「能说能行,言出必行」,才是诚信负责的人。

以「柔软语」离「恶口」

恶口就是口出粗鄙不善之语,使对方感到苦恼;柔软语则是温柔和善之语,能安抚人心,使人衷心喜悦而真诚地信服。

许多人都知道谩骂、侮辱别人是不对的,却时常「得理不饶人」而不自觉。如果因为自己的见解比对方正确或自以为有理,就「理直气壮」,愈说愈大声,随意批评人,甚至开口骂人,这也是恶口!

此外,也不能「自我诅咒」。例如人家如果说:「你真好命啊!」一般人就会回答:「没有啊!我哪有多好命?」这是自我诅咒!大家应自我祝福、自我鼓励,朝善的方向好好努力。

口出莲花度人入善门,或口吐毒蛇与人结恶缘,只在一念之间。若能改掉说话大声、言词粗鄙的习惯,以柔言爱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情谊,并且「理直气和,得理饶人」,自然所说的话都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所说的道理也能使别人欢喜接受。

以「调和语」离「两舌」

心怀仁厚,以「调和语」连系人的感情,圆满人间的事相,就是口的善业;若搬弄是非、到处加油添醋,破坏别人的感情,或使原本单纯的事变得复杂、难以解决,就是口的恶业。

种了搬弄是非的因,将来会得到烦恼的果报——子女不听话,周遭的眷属时常争斗……,因此若希望将来得到善果,必须非常谨慎,多种好因,不可离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制造是非。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牢地记住因果观念,时刻圆融善解别人的过失、隐恶扬善,促进人与人之间良性的互动;如此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并且协助团体维持清净祥和的气氛。

以「质直语」离「绮语」

绮语是好听却不真实、不诚恳或没有意义的话;质直语则是朴实正直的语言。

如今社会中许多人迷恋于声色之乐,喜好谈论风花雪月、玄奇神妙之事,不喜欢听正直纯朴的言论,也不喜欢听朴实无华的道理;如此不但误了自己,也会影响到周遭的人,形成恶的循环。

其实,很多人习于「绮语」而不自觉。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平日与人相处时,是否经常随口说些好听的话来讨人欢心,可是内心并不真诚?是否经常以男女情爱、美色名利……,作为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别人谈论鬼怪神通之事时,自己也曾去凑热闹?是否曾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随口说些不真实的话来敷衍甚至欺骗别人?……这些行为,都是误人又误己啊!

「四摄法」中的「爱语」,与绮语完全不同。爱语是温和慈爱的言语,发自于内心的慈悲与智慧,目的在于引导众生走上光明善良的道路;绮语则是为了满足私欲,以甜蜜而不诚恳的话语来迷惑别人。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希望大家以「开口即是纯良正直之言,动舌即是温和慈爱之语」来自我期许,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用心!

以「不净观」离「贪欲」

「意」三善法包括——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瞋念;以因缘观离愚痴。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的原因,在于「明争暗斗」——不仅是明处争权夺利,暗地里也勾心斗角;民间如此,官场也是一样,多数人都在争斗中求生存,实在令人感到心痛!为什么争?为什么斗呢?原因只有一个字——「贪」。因为贪图财色、名利、地位,所以你争我夺,不得安宁!

世间大部份人都是为了满足「身躯」的享受而产生贪念——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为了这个污臭不净的身躯,不知造了多少恶业?

为什么说身躯不净呢?《水忏文》中有一段话:「九孔常流不净物」,人身是由一层皮肤包着骨肉脓血,从九孔流出来的都是屎尿痰涕。大家想一想,人身有哪一处是干净的呢?何必为了它与别人斤斤计较、造作恶业?

身躯虽是不净物,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分非常清净的宝物,那就是「佛性」。此身能造恶,亦能修习善法,所以大家应该时常「观身不净」来摒除贪念,并且利用这个身躯积极地布施行善,开启心中的「佛性」。

除了身外财物的布施,这个身躯也能布施。佛陀《本生经》中有割肉喂鹰的故事,在《无量义经》中也说「头目髓脑悉施人」。现在医学非常进步,不只可以在往生后捐赠器官或遗体,活着时就能捐血或捐髓,既能救人又不损害自己的健康。我一直在呼吁器官捐赠、骨髓捐赠,以及遗体捐赠,因为这个身躯迟早会败坏,何不在它还有用的时候赶紧布施出来帮助别人呢?

学佛要看淡名利、地位,修行是为了众生,一切劳动也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心中常存此念,就不会产生贪欲。

若执着于此不净之身而造作种种恶业,实在可悲可悯!唯有善加利用此身,积极行善、精进修行,才能提升人格、增进道业,不枉来此人间走一回。

以「慈悲观」离「瞋念」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动怒,时时予人亲切和蔼的感觉,则必须拥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源自于「慈悲」。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罗睺罗出去托钵,受到一群无赖汉戏弄,有人把泥沙放进舍利弗的钵内,有人打了罗睺罗一拳,血从面颊流了下来,但他俩都不理会那些无赖汉的欺侮,迳自走了。舍利弗告诉罗睺罗:「你不要生气,我们要怜悯众生,起慈忍心,这是佛陀教我们的:这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

罗睺罗流着泪回答说:「我没有生气,也不埋怨!我很感谢佛陀,教导我慈悲的心念与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为了众生辛勤地教化,而众生却仍如此顽劣,心中充满憎恨,逞强欺弱。社会的动乱与天下的灾祸,就是起因于众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为悲悯他们才流泪啊!」

大家若像舍利弗与罗睺罗一样,以慈悲心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自然拥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忍耐,不现怒容、不出恶言;并且怜悯那些造作恶业的人,而不生瞋怒之心。

若社会上人人都以慈悲心与忍辱行相互对待,哪还会有动乱与灾祸呢?必然是人人幸福、处处吉祥啊!

以「因缘观」离「愚痴」

世间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迷于因缘,则随着业力流转于六道之间;觉察因缘,则能放下执着,解脱烦恼缠缚;把握因缘——珍惜并善加运用修学佛法与救度众生的因缘,就是福慧双修的人间菩萨。

许多人学佛只为了自己,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度了脱生死,却疏忽应该学习佛陀的慈悲与勇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救度娑婆世界苦难众生为修行的目标。如果每位学佛的人都只想自利而不愿利他,则如来家业就无法延续下去,苦难众生也就无法得度。

唯有启发心中的长情大爱,把握帮助众生的因缘,才能彻底远离愚痴,得到真正的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持戒律、严护戒根,不要因为小善就不愿意做,小善积多了也是大善啊!也不可以认为小恶无所谓,只要忏悔就没事了!大家要知道,悔而不改,一犯再犯,罪业永远无法消除,而且「坠露成河」——小恶积多了也就成大恶啊!

总而言之,种了善因,不怕得不到善果;所以除了守好五戒,还要用心行十善。如果人心清净、社会祥和,就能呈现一片万善和融的景象,如此,娑婆世界与佛的净土还有什么差别呢?

「用心」行十善

以上就是身、口、意所行的善业与恶业。身、口、意奉行善法,则智慧福德与日具增;造作恶业,则苦果业报逐日累积。人生方向应该向善还是向恶,相信大家心中都明白。

远离十恶,奉行十善,会很困难吗?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多用心」——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动、言语及思想,审慎思惟是善还是恶?若有恶的成分,赶紧改正过来,朝善的方向去做;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身、口、意就会愈来愈诚正、清净。

一个真正肯用心的人,才能深切体会佛陀的教法,并且以坚强的决心与毅力身体力行,逐渐「超凡入圣」;而不肯用心的人,日子过得迷迷茫茫,造了什么业自己都不晓得,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吗?所以,我平时总是一再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用心」啊!

律己防非,严护戒根

我们如果精进修行,切实持五戒、行十善,除了自律之外,还可以助国弘扬礼义文化。

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合而成,想要社会和睦安定,一定要从人人本身开始做起。一个人若是乱了行为,一家就乱了!若是家家乱了,社会也跟着乱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轻视自己,只要每个人都守好规矩,就是帮助社会国家弘扬礼义。

整个佛教的前途,与我们每个佛教徒息息相关!身为佛弟子,必定要善加注重自己的身、口、意业,好好保持自己的气质和品德,自我修持、端正行为,待人接物谨慎诚恳,如此周遭的人就会受到我们感化,也趋往善的方向;如果每位佛弟子都能这么自我要求,何惧我们的社会不能清净祥和呢?

净因第二要

一.爱持三皈

僧是佛陀嗣法人

佛门六和敬的意义

僧是佛陀嗣法人

修净因首先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有孝养父母的心,就有孝悌、恭敬与慈爱的心,自然可以培养「不杀」的慈心,进而能够「修十善业」。

除了做到以上所说之第一要因之外,还必须:「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想要入佛的法门、学佛的规矩,就必须修学这第二要因。

皈依三宝是入佛之基

正信的佛弟子,入佛门的基础就是「三皈依」,亦即「皈依三宝」。

「皈」这个字,是由一个「白」、一个「反」字所组成,就是反黑归白。白代表无邪的清净业,黑则指染污的业;也可以说白就是良善、光明正大的心,黑就是暗昧、不清净的心。

既然要学佛,就应该消除暗昧之心,朝向光明正大、清净的道业精进。而清净道业的第一个阶段,必定要反黑归白——去除过去的黑暗,面对光明的一面,这叫做「皈」。

「依」就是依靠,我们要向良善、光明的道路走,就应先依止「佛、法、僧」三宝——「佛」是人天导师;「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延续佛陀慧命法身的出家宗教师;唯有皈依三宝,才能从凡夫地直趋圣人的境界。

皈依佛——佛是指引众生的眼目

佛陀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圣人,他是应众生之需而示现人间;他示现与众生相同的形态、相同的生活,然后出家、修行,说法四十九年而成就;以凡夫的形态进取圣贤的果位,指引众生。

他是三界导师——可以引导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离苦得乐。因为不只生活在世间的人感到痛苦,其实三界六道的众生皆是苦啊!人间只是三界中「欲界」里的一道,在三界中皆有不能断除的无明染着;不能去除无明染着,自然无法从轮回中解脱,仍要受业力的牵引而去来。我们若能回归清净无污染的本性,才是成就真正的佛性,也才能跳脱三界轮回。

众生之所以沉沦六道中,就是因为欠缺一分清净心,多了一点污染心。佛是觉醒者,为众生倒驾慈航来到人间,引导我们如何起步、如何行菩萨道、如何体会宇宙人生实相,达到修行成佛的目标。

学佛离不开菩萨道,这条路非常长远,一定要有一位真正的觉者与智慧的导师来指引,才不致有所偏差,才不会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不得解脱!而佛陀是真正的三界导师、众生的眼目,我们若依照佛陀的指引行走,一定能朝向光明的道路迈进。

皈依法——依佛陀教法进取慧命

佛教有四众弟子:即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弟子。出家有出家的戒法和应积极进取的慧命,从过去延续到现在,从无间断。在家男女二众,同样要守在家人的戒规——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善尽本分与责任,进取成佛的慧命。

佛陀所说的教法和所制定的戒规,两千多年来皆无间断,虽然佛于人间入灭,但这不过是物质的消灭、躯体的消失。其实,佛陀的精神——法身慧命,还是存在我们心中,因此要皈依法——依照佛陀教法,进取恒长的慧命和常存的法身。

众生常常是知此不知彼,看近而不能见远,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无法将心比心,忽略因缘果报的循环,于是人我之间的计较、纷争也随之产生,这都是因为我们尚未透彻真正的道理。只是一味的口头上长篇大论,却无法真正力行、贯彻,一旦面临真人实事,就无法以正知、正见相对待,以致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导致迷茫的人生。

佛陀以超然的见解和观念,明白、正确地辨别人生方向、道路的正或邪,所以是众生的「眼目」,我们要以佛陀的教法作为正确道路的指引。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佛陀的弟子,要用功学佛。然而,常常只在书本、三藏十二部经等文字上了解很多,却在人事上无法依照佛陀的教法——舍弃我执,汎爱众生。

我们若能依照佛陀的教法、三藏十二部经的法理力行,弃执我见、随顺众生,才是真正精进于佛陀所指引的道路。学佛一定要有这分胸襟,不可执着我知我见、我行我素。

皈依僧——僧宝耕耘众生心地

僧,即是出家人,舍名、舍利、辞亲、割爱,以佛陀的精神、教法作为依止,延续佛陀的慧命。所以我们要以敬佛、奉佛、拜佛的精神与恭敬心,同样的敬僧、奉僧。

僧,显现出家相,荷担如来家业,佛法能否正确的弘扬人间,全视于僧众所肩担的弘法利生责任,因此说「僧乃六和上士,并为真净福田」。

僧的日常作为就像农夫耕田一样——杂乱的土地,无法栽种出优良的作物。于是农夫在满布乱石杂草的土地上,一定要先拔除杂草、剔除乱石;将荒土开垦成纯良的土质,才能播下种子。

而僧即为「福田僧」——耕作众生的心田。每个人的心像一畦田地,当杂念产生时,就像杂草萌生一样。杂草乃园地中一大患,就如同我们的心有杂念,就会破坏道心慧命,所以修行人常将用功称为「耕作心田」。

人应该时时刻刻清除心田杂念,若常常停滞于过去,则无法向前迈进。过往的人生,要像我们两脚行走一般,踏出了前脚马上再举起后脚,才能一步接一步往前行进,否则便会寸步难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冲突,而修行者的心念要像手画虚空,画过无痕;要让所发生的烦恼事,片刻都不停留于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留下好的种子、去除坏的种子,这就是「耕耘心田」。

反之,好事不常顾念,坏事却停滞心中,就如他人对我们的恩惠我们不知报答,然而对他人稍感不称意,我们便常常记恨在心,这叫做邪见,易生烦恼心;也就是好的种子不留下,杂草却任其乱生。

所以如果能依照教法,努力奉行、精进修持,则内心的精诚会发出一股威德力量,就好比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种神圣的威力,看起来很温和却含有慑服众生的德行。

以爱以敬成就「和」

「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意思是和合众——人群和合在一起便称为僧。僧也代表众的意思;一、两个出家众住在一起不能称为僧,要三人以上才能称为僧众。

在一个丛林团体里,人人都是来自十方,各有各的不同生活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心念、修养;而不同习气的人要聚在一起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

「僧乃六和上士」——上士是表示无上、崇高的人格者,亦即「人上人」的意思,要如何才能做到人上人呢?一定要彼此和敬。

中国大陆有不少丛林聚集了几百、几千人以上的僧众,而佛陀在世时,僧团人数更是数以万计。要集合几百、几千、几万人在一起,并且能让大家真正和睦相处,就是靠一分学德的修养;而这分学德修养最重要的即是「和敬」——彼此和气,彼此敬重。

古德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际关系最美的形态,就在一个「和」字。和也可以说是爱敬之意,若能秉持佛陀教法,以大爱的胸怀普爱一切众生,这分宽阔的悲心、慈念,无形中化解了人我是非的计较;若没有计较之心,彼此间自然也就没有纷争的产生。因此大家若能心念一致,和睦、融洽,彼此就会相互敬重、关爱对方;有了爱与敬,就能更加和气,在良性的互动中成就「和」。

团体中要做到六和敬

生活在同一个团体里,不管是在静思精舍修行的同修,或是投入「济贫教富」志业工作的慈济人,都是为了「予乐拔苦」的共同目标和使命,期望苦难众生能离苦得乐!因此,我们一定要和合在这分同敬、互爱而和睦相处的行动中。

能使我们同敬互爱而和睦的,即是「六和敬」。「外同他善谓之和」,一个人若能外表与内心和齐,就叫做「和」。在一个团体中,最容易让他人感受的即是声与色的表现。比如今天我有一件特别繁重的工作,就可以互相提议说:「我这边的工作很忙,您是否可以帮忙我呢?」那么,另外一边的人就要衡量轻重缓急,暂缓一下不急的工作,帮忙比较急切繁重的工作,彼此分工合作。若执守「我做我的事,我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我不管别人的事。」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身体、工作、行动皆一致,这才是和。

好的事我们要响应,叫做「善之和」;而对于不好的、错误的事,则要善尽提醒与劝勉之责,赶快共同停止它,这也叫做「和」。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意见不和,若别人不顺我意,我就马上显露在外表上,将会影响了团体的和睦。在大家欢笑、慈爱的一团和气中,只要有一个人的形态不好看,就好像一张白纸上有了黑点,这种不愉悦的面容,在和睦欢笑的团体中,显得极为不协调。

总之,一个团体就是要大众和敬、互爱,将心中和善之念显露于外。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自我警惕,如果感觉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就要赶紧自我反省、修正,才可以做到「和」。

处处有「我」便无「人」

学佛者常言「功德」。何谓功德?内能自谦谓之功。「功」字,一个「工」、一个「力」,两字合写为功,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下功夫将贡高我慢心去除,内心常常保持谦虚。

一个人如果骄慢,即会产生排斥别人的心理。如此表现于外的言行态度,当然也会成为别人排挤的对象。

世间比我们贤能、有德的人,比比皆是。因为学无止境,德无止境,道也无止境,所以更要时时刻刻自谦。

有的人说:「这是我的习气。」你、我、他各有不同的习气——有我见、我思与我行;不思反省而全部归纳为「我」的习气,这就是不肯用功,任贡高我慢、瞋恨的心理继续产生,终致不能自制。

前面曾说过,一畦田在耕耘播种前,一定要下功夫去除杂草、乱石;而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必定要先清除心田中最容易使我们陷于罪恶深渊的「贡高我慢心」,将自我缩小到得以进入别人的眼里,而不碍到别人的眼睛,进而能镶入别人的心中而不碍到任何人。想要有那分可爱与可敬,一定要自谦自卑。我们能做到对人有敬爱之心,自然回报于我们的,也是别人对我们的尊敬。

希望镜中人笑,自己要先笑;要镜中人可爱,自己要先表现可爱。所以,我们要外同他善——和;内要自谦自卑、对人敬重,这样才可称为六和僧,这也是学佛的初步。

总之,要和合大众,外在的身体行动要与人和,内在也要时时自我警惕,用功去除贡高我慢,时时缩小自我,扩大心胸,如此人际间才能一团和气。

佛门六和敬的意义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续慧命,而僧伽团体中,出家弟子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种和敬——据《法界次第初门》六和敬初门第五十之记载:「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见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

(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六和」为: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说「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戒」是佛陀为弟子制定的规矩,大众之间彼此要能够共同持守,方能成立一个清净和睦的教团;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众。在家弟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应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则有五百戒;戒律确实繁多,但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勤、息」——「勤」是殷勤,「息」是息灭,亦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人我之间所以争长论短、斤斤计较、不能和气相处的原因,在于凡夫贪、瞋、痴三毒炽盛。既然志愿修学向道,首要功课就在于息灭贪、瞋、痴这三种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争斗。

因此,不论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持守戒法,就能通达人事习俗,同时亦能透彻了解佛陀所说的真理。看开一切,那么人我之间还有什么是非对错可计较的呢?

曾经有两位年轻的比丘尼问我:「在修行期间是否遇过任何困难或烦恼阻挠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过自己有什么烦恼。因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清目标——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家;既然认清目标,也了解从凡夫的起点要追求圣人的境界,其间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经历人事的磨练;而人事的磨练,正是开创康庄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难是理所当然,自然也可顺藉逆境以增上缘,哪还有什么烦恼阻挠呢?」

所以,一般人的烦恼皆来自不能「看开」,若能够明白真理、看开一切,就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乖」字是相互违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陀教法,既然目标相同,彼此间的意见不相违背纷争,即能同心、同道、同志,相互勉励,彼此没有违背乖离的情形,这就称作「戒同和敬」——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须知众生与我们平等,不只我们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实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同样能证得菩提。所以,我们应该敬重一切众生如敬诸佛。这就是「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

《法华经》提到,「常不轻菩萨」每见到人就恭敬礼拜,有人觉得他非常奇怪,因此轻视他、辱骂他,甚至认为他好欺负,还以脚踢他、用杖打他、拿石头丢他……。但是他仍然以欢喜心接受,口中常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将来皆得作佛……。」即使面对欺负他的众生,他也恭敬如是。

我们应学习常不轻菩萨的精神——常礼敬众生,则无名利「贪」着心;不轻视一切众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则无「瞋」恨心;任人打骂而不计较,则无「痴」迷念。这就是息灭贪瞋痴,亦是修忍辱戒,此即僧团和睦的泉源。

学佛的目标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与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须努力下功夫!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过于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我们一定要相互鼓励、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才能成就一个圣洁和睦的宗教团体。

见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见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一个圣洁的教团首重和睦与融洽,同修间因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道理透彻、目标专一,见解也不会纷歧;见解一致则能相互尊敬,相互赞叹;彼此宽恕与礼让,这分和合的气氛自然让人生出恭敬心,也能吸引大众加入这个团体。

出家众的责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还要能令他人对僧团产生欢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现出和睦的气氛,使身形、动态与声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须「扬善」。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可一天到晚言说是非,应该多赞叹、多表扬善事,常常赞扬他人的长处,藉此以鼓励大家多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胜人,人不能胜我」、「只想赢人,不让人赢」的心理——他人比我优秀,我便尽量遮掩他的优点,而极尽所能去渲染他的缺点,以表示他不比我好;这就是凡夫。圣人则不然,他能忍一切恶、看淡一切恶,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认真推动,此即是圣者之所以为圣者啊!

我们既然是佛的弟子,当然也要学习圣者的行谊,以善巧方便的言谈举止度化众生;无论是相互对话或彼此相处,总要表现温柔和善的态度,广结众生缘,作为佛教度人向善的桥梁。这就是「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

路是人走出来的,佛是众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脚踏实地,步步向前精进。

学佛必须从行动中展现修养,因此称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不断往前向圣人境界迈进。

出家众的任务除了自修、自证,亲自体会佛陀的教理之外,还要领导众生向佛的目标迈进。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实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正确的见解与行为。我们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导他人行正道;彼此鼓励共行善事,步伐整齐划一,就不会相互违背、争斗。要劝告思想不端正的人改善观念,勉励行为错误的人尽快改过,面对有邪知、邪命、邪业……的人,要立即点化对方、唤醒他的良知;而在点醒他人之前,自己一定要先觉醒,时时自我警惕,这就是「同修诸行」。

将善念化为行动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予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

佛陀说法,不离「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广大心怀;我们的心量要宽广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众生,使普天下众生皆能得到安乐。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还要能付诸行动,实际以身体力行去利益众生。我常到慈济医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对待病患,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和好友一样,亲切柔和的鼓舞、安慰,使病房增添几许慈爱的气氛。这种温暖亲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济医院内,使患者在病苦中减少许多烦恼、沮丧,此即称为「予乐」——在身体行动中,表现出一种给人快乐、消除他人痛苦的形态。

学佛一定要能学到「慈于内」、「行于外」——要时时将这分慈心铭刻在自己心版上;要时时将快乐的心态,表现在日常的行动上。大家若能共同发挥这分慈心,身体力行去予乐,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须要好好修持慈念,身体力行;而「予乐」也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予人喜乐,千万要依礼而行,决不可非分越礼。有的人个性非常直率,与人交往经常熟不拘礼,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尽管言者无心,但是听者有意。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必须时时自我警惕,谨守分寸,言行合礼,才不致失礼越节,能彼此和敬相处。

我们要时时刻刻将快乐种子散播给众生,使一切众生皆大欢喜,无违佛所说的「身慈和敬」,就不会有乖诤。

以「说法」洗炼众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不同的习气、不同的形态,我们在言语中应该多多宣扬好人,时时表扬好事;设若他人有缺点,我们也要善意地引导、不加以渲染,所说的言语,一定要能利益众生。

曾有人问我:「师父,什么样的人您不能原谅?」我想,做错事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只要知过能改,就值得原谅;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诚实,造作「恶口」业,就不可原谅了!所谓恶口,就是妄言、绮语、两舌。

妄言——就是说谎话。说谎者多数会掩饰自己的错误,有很多事情他根本不知不见,却颠倒是非,强词夺理!一个人若会说谎,行为必定会偏差。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语业者,是不可救药,不可原谅的!

两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学佛一定要学「说法口」——以言语净化他人。我们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教育众生,使人愿意向善,使彼此仇恨的人沟通感情;若能时时刻刻宣说佛法,洗炼众生的心,就称为「说法口」。与说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说成「是道理」。若以一张利口东家长、西家短,使本来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间的感情受到伤害,甚至暗埋仇恨种子,这就是以「两舌」造作口业!如果用言语反复搬弄是非者,实在不可原谅!

绮语——就是口是心非、内外不一,擅于说好听的话,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甜言蜜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言词巧妙动听的人,很少是有仁心的,常常能说不能行,颠倒是非,花言巧语,迷乱人心;所以有人说:「口蜜腹剑」——口如甜饴蜜糖,但每一句话却似暗箭伤人,像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原谅的!

人生教育的授与受,大都靠声与色的传达。口是声的代表,我们学佛要声色兼备,若修身而不修口,则修身之行也难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并行;想令人起欢喜心,当然要用「说法口」来接引对方。

慈济志业起源于我当年的一念悲心,然后以「声」苦口婆心地呼吁众人,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传,声声相连;从近到远,由少至多,都是以「声」呼吁,才有今天的「慈济」。而全省慈济委员无论走到哪一个角落,也都是以慈济之声,成就了无数善行,净化了无数人心。

声色和、言行合,则事功可成。因此我们一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团体。

调和心念,随顺众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予众生乐,而无有乖诤。

「意」指心念。人的言语、行动,主要是由心起、由意发;心意的产生最快速,所以大家平时修行,一定要从心意修起,要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常存「慈悲」之心,对待众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疏我亲的分别。

佛陀言:大地众生,皆为我亲,皆是我的眷属;老者是我的父母长上,同年者是我的兄弟姐妹,幼年者是我的子女。我们要将小家庭扩大为大家庭,将我们小范围的爱,扩大成对普天下众生的平等大爱。

佛陀是出世圣人,为了度众生而入娑婆世界,化为与众生相同形态,随顺众生的生活;菩萨倒驾慈航,为了救济苦难众生而显现多种身相,才能顺应众生进而度化众生。我们学佛,也要知道众生诸根性欲,时时调和自我、适应他人,为众生解除痛苦,让众生快乐。

长养慈悲心念成就诸行

「六和敬」中前五项——同戒、同见、同行、身慈、口慈的总根源,其实是在于意念——「意慈」,修身之前要先修心,扩大心胸、缩小自我,长养慈悲的心念,进而身体力行,成就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励,人人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二.具足众戒

以大乘心圆满三聚净戒

以大乘心圆满三聚净戒 

「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三者聚集大乘诸戒法,聚集世间一切清净善法,所以称为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是以「严防」为体,严格防范错误的心念与行动,禁止一切恶事,具足庄严威仪。摄善法戒是修习一切善法,摄众生戒是利益一切众生,后二者皆以「勤勇」为本,必须精进、勇猛,不可逃避、懈怠。

该持而不持是犯戒,该禁而不禁也是犯戒。所谓「大圣度人,功唯在戒」,「戒」是佛菩萨最主要的度人方式;换言之,舍弃戒法即非真正的学佛者。

严防诸恶摄律仪

「律」即戒律,是约束、禁止的意思;「仪」是仪态,是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与形态。摄律仪就是摄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积极推行该做的事,严格禁止不该做的事。

「摄律仪戒」以严防为体,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防范不正当的心念及行为,将贪、瞋、痴、慢、疑等种种不好的习气断除干净,并且积极培养良好的观念与行为;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唯有四(有四项要义)——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他人;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也。」

以感恩心成就诸善

「摄善法戒」即修习一切善法,包括身、口、意所行诸善,及闻、思、修三慧、六度波罗蜜等诸善法。

以「感恩心」待人处事,就能成就身、口、意的善法。例如,吃饭时专心吃饭,并且深思这碗饭从何而来——粒粒稻种需经过许多人流汗耕种,才能结成累累稻穗;可是稻谷不是拿来就能吃,要用器具碾压,才能脱去谷壳,将糙米变成白米;而白米仍不能直接食用,必须以种种厨房用具炊煮……。总而言之,经由社会中无数农民、劳工、商人劳心劳力、分工合作,我们才能享用到可口营养的饭菜,怎能不珍惜、感恩呢?

不但在食的方面当思来处不易,穿衣服时,也应用心思考这件衣服的来源——许多工业界人士、裁缝师及商人互助合作,才能制造出一件完整的衣服;所以,穿衣买衣应该节制,不能浪费。还有,我们走的道路、住的房子,也是许多人劳心劳力的成果。

一个人若时时抱持感恩的心,自然成就身、口、意的善业——对众生常怀感恩,所行的必是报众生恩的善行;所讲的必是劝人为善、教人向善的善言;所思的必是仁慈宽厚的善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感恩心行善、言善、念善,就是大善啊!

修三慧,行六度

三慧包括「闻、思、修」,是获得智能的根本方式。

学佛是为了启发智慧,要启发智慧就要用心听法。可是听法不是盲目地听,而是认真思考所听到的法,能不能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善的方向走?能不能教导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发挥人生良能?以实际行动利益人群?法若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接受,否则就不能接受;这都要靠思维、智慧去选择。

所以听法时要认真地听,听完后好好地思考,确实是正确、富教育意义的佛法,我们才能付诸行动。

我常说,佛法不是只用讲的、不是只用听的,说法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听法的人一定要真正用心去学、用心去修。何谓「修」呢?就是用心学之后能说给别人听,不但能说给别人听,自己也能身体力行。

「修」的意思也可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琢磨、鼓励、启发。所以,不要把人事当是非,应该将是非当作修练的机会。

凡夫大多太爱自己,所以事事多疑,怀疑别人所说的话是不是批评自己?别人所做的事是不是对自己不利?把人与事当作是非而处处起疑心,以这种心态来生活会很痛苦。所以修行时,即使是真正对己不利的是非,也要将其善解,化是非为修行,决不可将人事当成是非。

所以「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后,对佛法有了认识,再深入去思考。如同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一再温习、反复思考,一面听、一面思考,自然融合成为我们的智识,同时也启发我们的智慧。

而且一切佛法一定要身体力行,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到底是热的?还是冷的?你要自己喝才知道。修行也是一样,要体悟佛法、开悟证道,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觉悟,故称闻、思、修为三慧学。

六度则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精进修持就能将我们从凡夫的此岸度到圣人的彼岸。做菩萨必须具备这六种善法,这些善法全部包含在摄善法戒里。

慈悲喜舍,善导众生

众生心非常复杂,有人心善,有人心恶。

「摄众生戒」就是将一切众生不同的习气、心念,导向同一个目标——止恶行善、转迷成智。

例如「慈济」将近几千位的委员与数百万会员的心,聚集在一起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为佛教、为众生」,这就叫做「摄众生戒」。将众生的心凝聚朝向同一目标,故称为摄一切众生。

摄持众生有四种方法——慈、悲、喜、舍。

「慈」就是予乐,发挥爱心与智慧,使一切众生快乐!

所谓「施比受更有福」、「助人为快乐之本」,唯有贡献人生良能、为众生服务,才能感受到深刻而恒久的快乐。所以,不但要解除众生身体上的痛苦,使他们获得健康安乐,更要启发他们慈爱的心念,使他们获得欢喜、安详的心境。

「悲」就是怜悯;拔除众生的痛苦,即是悲悯众生。

若没有怜悯心,就会认为别人生病是别人的事,与我何干呢?穷是他穷、寒是他寒、饿是他饿,这些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漠视众生的态度,实在很残忍。大家应该要发挥不忍、恻隐之心,也就是怜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

悲也是「济」的意思——弥补、救济众生所缺少的。所以,「慈济」两个字就是予乐、拔苦,以慈爱、悲悯之心,弥补众生的缺陷——例如缺乏物资者,就济助他物资;如果心灵空虚者,就启发他的爱心。从表相上看起来是在造福众生,而实际上拔苦予乐者却从身体力行中开启智慧;所以慈即修慧,济即修福,同步并行称为「福慧双修」,故知「慈悲」就是慈济的基本精神,故称慈济人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无常,今天能付出力量为人群服务,就要及时去做,莫待明年,更不能等到自己的家庭、事业责任结束时才开始做,因为人生的责任结束时,就是生命功能停止之时。虽然现在很平安,但是谁知道几分钟之后又是如何呢?

总而言之,既知人生无常,就要赶紧行善、修行。而且,若能起怜悯心,悯念一切众生的苦,自然会好好把握时间、积极从事救度众生的工作,而不会浪费任何时间于无意义的事上。因为时间可以累积道业、累积功德。

慈悲是观音,喜舍名势至

「喜」即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慈济人济贫教富很辛苦,但也非常欢喜自在!当贫穷、饥寒、病苦的众生,由于我们付出的爱心帮助,而能吃得饱、穿得暖、摆脱病痛折磨时,不仅他们离苦厄得安乐,我们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这分温暖而深刻的喜悦,不是任何世俗玩乐的短暂快乐所能比拟的。

至于富有的众生,我们将慈济精神介绍给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参与救济贫病的工作——「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以佛陀的教育引导他们舍迷得智,转烦恼为菩提。

引导这些富有的人发挥爱心与良能,帮助世间苦难众生,如此就是教他们种福、修慧,并且让他们得到心灵的踏实感与欢喜轻安,我们当然深感庆幸啊!

天下事一个人做不完,世间布施行善的人当然愈多愈好!所以我们不但要尽心尽力服务众生,见到他人发心行善也要鼓励、赞叹,并随分随力助他成功,这就是「随喜功德」。

有一句话是「喜舍名为势至,慈悲就是观音」,意即人人都可以做菩萨,以慈悲心利益众生,当下就是观世音菩萨!众生需要什么,我们能付出多少,就尽量付出多,少,以精进勇猛的毅力喜舍布施,则当下就是大势至菩萨!

为了帮助众生,除了要舍财、舍力、舍时间,同时必须具备「三轮体空」的精神;不能做了一件好事就常常放在心上,以为自己很善良,布施的东西很多、很珍贵,或者认为对方欠自己一分恩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做了以后也不要以为有什么,这才是「无量」的功德。

舍弃执着,无憎无爱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投缘或不投缘的人。与自己不投缘的人,不论他说什么或做什么,都觉得听不顺耳、看不顺眼。若有这种分别、执着之心,就无法平等普利一切众生。

学佛就是要学得「众生平等」、「无憎无爱」之心,不特别喜爱某人,也不特别排斥某人,而以平等、平常心来帮助众生,并且「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除了自己以平等心为众生付出外,还要教育众生与我们一样舍弃执着、无憎无爱。

如何舍弃执着?例如「持戒」,修行人不可有执着之心,修行持戒固然非常好,但是切莫执戒;若持戒又执戒,就会产生很多痛苦和烦恼!比如佛陀制戒「日中一食」,是因为印度当时出家人托钵乞食,路途遥远、无车可乘,步行往返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修行时去除了杂念,没有烦恼少费心神,也极少消耗热量,所以一日之中吃一餐足以维持身体所需;此乃因时因地所制戒。

但是很多佛教徒听戒之后,因害怕犯戒而过午不食,结果饿出胃溃疡等毛病,引起家人先生、子女的反感。所以持戒一定要适合目前所处的环境,符合正常生活的规范,不可因为执戒「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吃」。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赐,要善加珍惜和利用,发挥救人的良能,才是正确、智慧的持戒。

有的人常不舍烦恼,什么事都舍不得放下,我就告诉他:「你的心不如你的脚!你的脚不管踩了多脏多污秽的东西,洗一洗就干净了!可是你的心听法之后无法消化,一直积压变成烦恼,这样你的心就不如脚了!」

所以我们学佛若要进步,一定要舍,要持戒但不执戒就是「舍」。

若能以此四字——「慈悲喜舍」,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一切善事而喜,持戒而不执戒,人与人之间以平等心相对待,即以诸善法摄诸众生,此即「摄众生戒」。我们如果想度化众生,一定要做到这四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如此,不但能摄持人,甚至一切的蠢动含灵众生,也都能被我们感化。

以大悲大勇担负众生苦难

总而言之,学佛要禁止做一切恶事,奉行一切善事;「诸恶莫作」就是摄律仪戒,「众善奉行」就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是以严防为体,不去犯戒;摄善法戒与摄众生戒皆以勤勇为本,必须精进,具备毅力、勇气。

三聚净戒可以摄持大乘一切戒法,如能力行此三种戒法,当下就是菩萨!

因为众生的根机参差不齐,所以佛陀开示很多方便法门,先描述三界六道中种种险恶与痛苦,根机较低的人听了之后害怕六道轮回,为了避免痛苦,就会赶快修行;此乃趋向了脱生死的修为,称为小乘。

然而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只为自己修行,而不知发大乘心度众生的声闻小乘弟子,说他们是佛教中的焦芽败种,不能延续佛陀救世的精神。现在的社会,不是独善其身的小乘佛教能够改善的,若不随顺人群,根本没机会度化众生。因此,学佛一定要趋向大乘佛法,这才是佛陀来人间教育我们的本怀。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种下菩萨心、佛心的种子,将来必定成就佛果。我每天为大家开示,一再鼓励诸位好好利用身体、时间来利益人群,我期望人人,不论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皆能学习佛陀的精神,以大慈悲心及勇猛精进的毅力、勇气与信心,从凡夫地走入菩萨的道路,担负起众生的苦难,勇往直前、不退不惧,直往成佛的目标迈进!

(编者按:《法苑珠林》内容读者可参阅《大正藏》第53册之受戒篇第87的戒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