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人的生命究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认识人生的真相?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怎样看待人生的苦乐?怎样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怎样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这些既是世间法的问题,同样也是佛法的内容。它关系到一生的大事因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一、人生真相观清明,学佛悲智利众生

人生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看一个《佛说譬喻经》里的故事: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着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烧然此树。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尔时世尊告言:大王,旷野者,喻于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于异生;象喻无常;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于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尔时世尊重说颂曰:旷野无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无常,井喻生死岸,树根喻于命,二鼠昼夜同,啮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火同于老病,毒龙方死苦。智者观斯事,象可厌生津,五欲心无着,方名解脱人。镇处无明海,常为死王驱,宁知恋声色,不乐离凡夫。尔时胜光大王闻佛为说生死过患,得未曾有,深生厌离,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法义,我今顶戴!佛言:善哉善哉!大王,当如说行,勿为放逸。

经中讲的这个譬喻,用白话文来描述就是这样的:在广阔无垠的荒野中,有一个旅行者在赶路。忽然间,一头凶恶的大象向他奔驰而来,他拔腿就跑,大象在后追逐。正在惊慌失措、走投无路的时候,看到前方有一口井,刚好在井旁有一棵树,垂下一条长长的树根伸到井里面。他毫不犹豫地抓着这条树根爬了下去。眼看大象就要得逞的时候,被他惊险万分地逃掉了。大象并未善罢甘休,还在井边一直狂吼,想要把他勾上来。当他刚觉得可以缓一口气的时候,眼睛朝下一看,在井底有一条毒龙,正张着大口窥伺,如果掉下去马上就会被吃掉。井边还有四条毒蛇,吐着舌头想要咬他。这时他不禁汗毛直竖、全身发抖。更恐怖的是,这条树根的根部,有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在拼命地啮咬。他使劲摇动树根,想把老鼠赶走,可那两只老鼠一点都没有要走的意思,咬得还更起劲。从树根上淌下五滴水,他用舌头去舔一下,发现是甜的,原来树上有个蜂窝,滴下来的是蜂蜜。他就在那里慢慢舔食蜂蜜,暂时忘记了危险。蜂窝被他一摇,蜜蜂就飞下来要螫他,不知又从哪里燃起了野火,烧着了大树……大家想一想后果将如何?这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在这里,广阔无垠的荒野比喻无始无终的无明长夜;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头出头没,无有出期。旅行者比喻我们每一个凡人;一个人走在旷野中是非常寂寞的,这实际上就是人生的写照,每个人虽然都有家庭、朋友、同事,但是内心的贪欲、瞋恚、嫉妒、怀疑、怯弱的想法,以及身心的苦恼、外在的困难,一般不敢或者不愿完全向别人倾诉,甚至对最亲密的人都不敢。我们的心灵是不是非常孤独?大象比喻无常;无常大鬼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我们只是暂时还没有被它抓到而已。井比喻生死,井边的树根比喻我们的命根;人人都想求生存,但我们的命根是非常脆弱的,任何人的生命都不能长久,终究要死亡。白黑两只老鼠比喻白天和黑夜;老鼠一刻不停地啮咬树根,比喻我们的生命在一念一念地损减;世间有句话叫“天增岁月人增寿”,实际上这是很颠倒的说法,与其说人的寿命天天在增长,不如说天天在减少,无情的岁月正在不断地销蚀着我们的生命。井边的四条毒蛇,比喻地、水、火、风四大;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不调时就会生病,若四大分离人就会死亡。火比喻老、病,就像火烧掉树一样,衰老和疾病最终会摧毁我们的命根。蜂蜜比喻五欲,蜂螫比喻邪思;我们对于五欲的追求最终都会产生痛苦,就像被蜂螫一样。凡人一天到晚的所思所想,无非都是要满足财、色、名、食、睡等所有这些世俗有漏的欲望。如果不断贪食这些“蜂蜜”,不知不觉地就会往下堕落,坠入痛苦的深渊。可是我们都不去觉察这种危险,不会认为死亡很快到来,以为时间还很充裕。但事实上死是不分年龄大小,也不管你是否愿意的,说不准哪一天脆弱的生命就完结了。井底的毒龙比喻死亡的结局,这是我们最终无法逃脱的。

人生不仅是无常的,而且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苦恼,古往今来都免不掉。这些忧苦的体现是人们身心的不安稳、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曾经有位大学者,对一位从印度来的高僧说:“我们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上下几千年。”然后就拿着很多史书给他看。这位高僧闻了一下,说:“尽是血腥气!”说的不好听,就是一部战争史。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其它地方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有记载的55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00余次,平均每年2次多。战争是人类根本烦恼的极端表现。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多少生灵惨遭涂炭!近60年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世界性的战争,但是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依然不断,中东一带的局势就一直不稳定。那些天天被战争阴云笼罩的人们,日子会有多难过!

即使在和平的年代,人生还是少不了种种的苦恼。现代社会比起古代,物质生活是丰富多了,但是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大大增加了。大家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整个时代潮流是提倡竞争、鼓励竞争,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如果不去竞争,就很难生存。因为这样的缘故,人就活得越来越累,内心充满了紧张、无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人生的痛苦不仅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减少,反而在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人类面前!

事实上,人们追求的目标,如果都只在物质方面定位,而心灵方面仅仅满足于自己的贪欲、瞋恚、愚痴、寂寞、恐惧等各种烦恼情绪的发泄,那么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非常有限,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比老虎闹市吃人还严重。老虎吃人是有限的,人若是害人,受其害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两个,而是百个、千个,甚至千万人。例如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的南京大屠-杀中,就有30万中国人遇难。现在人类又发明了导弹、生化武器、核武器等现代化的战争工具,其力量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科技文明片面、畸形发展下去,难保最终的结局不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那么佛法如何看待人生这些问题呢?佛经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无常的,但生命也是无限相续的!在地狱、饿鬼、旁生、人、阿修罗、天等六道中不断头出头没。在六道轮回的无限生命中,得到人身是非常希有和珍贵的,应该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这就要学习佛法!如同一个偈颂所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佛教告诉我们世间上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人心,人生有这么多的忧苦、困惑,其原因是人们内心被无明所迷惑,充满了烦恼,使内在的灵性不能得到解放,使智慧之光不能发挥。佛法的信仰正是帮助我们从内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无明烦恼去掉了,所有的痛苦、困惑就解决了。

具体该怎么办呢?佛经里面讲: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智慧的核心是通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只有将人自身身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重重缘起观察清楚、洞达无余,我们的邪见才会破除,正知正见才能建立。反过来说,人之所以有邪见,就是因为不能深入缘起性空,仅仅看眼前的表象,不能看到背后更宽广的因缘。实际上我们往往不想去看,也不想去了解、接受和面对,而计较的都是些非常渺小的、甚至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事情。只有智慧才能解决自己内在的三毒。有了智慧才不会做损人损己的恶事、错事,才容易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孙中山曾说:“佛法是救世之仁。”佛教慈悲为怀,慈能与乐,能够给众生快乐;悲能拔苦,去除众生的痛苦,所以救世济人就是以慈悲心普度众生!要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让人性的尊严得到体现,那就要承担责任——普度众生。所谓普度众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心跟一切有情的心相联系,把我们的生命跟所有众生的生命相联系,去实践人溺己溺的精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佛教里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是没有条件的,不依赖于人为设立的种种关系,平等地对待众生;大悲是视自他为一体,没有远近亲疏之分,爱护任何众生都是与自己无二无别的。这些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我们学佛的人可以随顺实践、必应达到的精神境界。

二、了解理解除误解,体验佛法辨真伪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世界上三大宗教都是发源于亚洲,但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其中基督教、天主教成了西方盛行的宗教,伊斯兰教、佛教也在西方有所弘传。佛教流传到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入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深受佛教的影响,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安顿心灵、涵养道德、济世利人的信仰中心。一个真正信仰佛法的人,或者说有佛教信仰的人,肯定是一个对社会有帮助、有利益的人。佛教非常注重自我完善、断恶修善、调伏烦恼、发菩提心、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等等,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不仅能够让个人得以道德完善、心灵提升和生活幸福,而且对社会国家都是非常有好处的。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对佛教很陌生,同时又有很多误解,不知道佛教是怎么一回事,乃至于把佛教和迷信混为一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佛教增加了解和理解,消除误解,进一步再去学习、体验佛法,得到真实的受用,并将佛教在中华大地重新发扬光大。

佛教创立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佛”也称“佛陀”,意思是觉悟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释迦牟尼为了寻求宇宙人生的真谛,放弃了世间五欲出家修行,并最终在菩提树下觉悟真理而成为万众敬仰的佛陀。释迦牟尼佛有很多弟子,其中象舍利弗、目犍连等经常跟随在佛身边的出家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另外还有很多出家、在家的弟子们遍布在恒河两岸。佛陀及其弟子们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用慈悲和智慧帮助了许许多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带给他们无比的温暖和无限的光明。佛陀游化的足迹遍布古印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度完有缘众生之后,于八十岁时示现涅槃。佛涅槃后,弟子们将佛所说的经典结集起来,并继续依法修行,代代传承着佛陀的教法。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在公元67年,汉明帝派人从印度请来佛像、经典及高僧二人,并在洛阳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如《历代法宝记》记述:“后汉明帝永平三年,夜梦见金人身长一丈六尺,项背圆光,飞行殿庭,于晨旦问朝臣是何瑞应?太史傅毅奏曰:西方有大圣人号曰佛,是其像也。明帝曰:何以知之?太史傅毅对曰:《周书异记》曰:昭王甲寅岁佛生,穆王壬申岁佛灭度,一千年后教法流于汉地。今时是也。明帝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使于天竺国,请得佛像菩萨形像,经《四十二章》;得法师二人:迦叶摩腾、竺法兰。明帝请升殿,(为)供养故,洛阳城西创置白马寺。”

从此以后,佛教经典就源源不断地从印度传到中国。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西行取经必经九死一生,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超强的毅力是无法做到的。法显大师、玄奘大师、义净大师等就是为后人敬仰的西行取经、译经高僧。由于翻译梵文佛经的难度极高,加上印刷术不发达等原因,取来的佛经往往不能普遍流通,因此学习佛经需要有相当大的福报。译经工作大多由帝王护持,第一个有福报看到汉译佛经的人往往是当时的皇帝。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艰辛努力和无数佛弟子的默默付出,饱含着佛陀无量悲智的佛教种子不仅在中华大地扎下根来,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还进一步远播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

在中国历史上,从东汉以后直到清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佛教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很多高僧会被尊为国师、帝师,从帝王、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愿意信佛学佛。如《归元直指集》说:“空谷曰:若说古今学佛者,不可胜数,今以简略言之。唐太宗笃志尚佛,迨无加矣!玄奘法师没世之日,高宗顾左右曰:朕失国宝矣!辍朝三日。若谓二帝泥于佛法,然则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虞世南、褚遂良、李靖、董常诸公何不力谏?盖为君圣臣贤,咸知佛法正大之道,其有补于政化,善利于人,所以同遵尚也。凡造寺译经,所有记序,若非御制,则系房、杜、魏、虞、褚作,其文章之谨严、敬佛之诚笃,可谓至矣!玄宗、肃宗、代宗、宣宗,尚佛尤甚,代宗指南阳忠国师曰:国中无宝,此僧乃国宝也!宋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诸帝,尚佛其尤甚焉。上古历代明君,敬佛尤甚于此:隋文稽颡昙延,梁武投诚宝志,姚秦拜首罗什,齐主师崇上统,苻坚礼敬道安,晋主虔恭慧远。呜呼!古今圣主尚乃诚信归佛,况吾辈乎?相国韩公琦,侍郎欧阳修、张端明,秘书关彦长、章表民,员外郎陈舜俞等,未读佛书,未知敬佛,逮乎明教嵩禅师并《镡津集》一出,无不敛衽,迭称赞曰:不意僧中有此郎,非唯空宗通,亦乃文格高。良史之笔,大公之道也!诸公自此敬佛。后有好佛之甚者礼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岂不其然乎?自晋以来,谢安石才德之量,经纶之手,孰能加焉?王羲之识量高古,才思逸群,孰能加焉?陶渊明性情之正,去住之高,孰能加焉?谢灵运风规潇洒,文章之精,孰能加焉?崔公群相天下,而天下贤之,孰能加焉?衡阳庞蕴识见之高,道学之胜,孰能加焉?裴晋公树大勋业,著于盛唐,孰能加焉?颜鲁公具大节义,文章书法,孰能加焉?相国裴公文章之古,道学之至,孰能加焉?二苏子、黄山谷儒学之至,禅学之胜,孰能加焉?陈忠肃公道学致事,高识美德,孰能加焉?学士王日休博学智识,高明正大,孰能加焉?未暇广而论之,略言此诸名贤,笃志尚佛,天下孰不知之!此诸名贤道德明敏,岂不逮于晦庵乎?岂不逮于后世排佛之人乎?盖为意诚心正,公而无私,重于佛圣,人之至道也。晦庵多注书故,后学敬之,矧不识其心病,故不择其言、皆从其说也。”(卷下)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为什么会如此地兴盛?这是因为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

中国过去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有不少与佛法相通之处,诸如提倡孝、悌、忠、信等美德,就与佛法的十善相通。另外,古代中国的社会非常注重祭祀,祭祀天地、祖先,甚至还祭祀一些民族英雄。祭祀就是祈求保佑,不仅保佑自己、保佑家人,还要保佑整个国家和人民,过去的帝王都很注重这些。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讲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寺院里每天做功课、放蒙山,每天早斋、午斋前上供,供养诸佛菩萨,就会把这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众生,回向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等等,就像在早课里念的“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这些都是非常伟大、非常崇高的志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人们很容易接受。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佛教的思想跟其它宗教的思想一样,是由许许多多的观念构成的。佛教里很多观念,都是原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所没有的,诸如因缘、报应、平等、慈悲、中道、圆融……,它们传入中国后,普为众人喜好,便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且促使大家根据这样的一套佛法观念去思惟,使这些佛法观念逐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现在很多的概念、词汇都来源于佛教,如宇宙、觉悟、实际、法宝等等。

但是到了近代以后,佛教渐渐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佛教徒出家考试制度在清朝被废除了。其实中国早在唐朝就开始设立了“试经度僧”的制度,如《佛祖统纪》记载:“唐中宗始诏天下试经度僧,是犹汉家以科举取士,最可尚也。”(卷第四十五)要出家的人首先要经过官方的考试,通过后由朝廷给牒,才可以剃度出家。历史上“试经度僧”的一些情况,如《佛祖统纪》记载:“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经度僧。山阴灵隐僧童大义,诵法华试中第一。肃宗勅白衣诵经五百纸,赐明经出身为僧,时僧标试中第一。代宗勅童行策试经律论三科,给牒放度。敬宗勅僧背经百五十纸,尼百纸,许剃度。宣宗勅每岁度僧,依戒定慧三学,择有道性、通法门者。梁末,帝勅天下僧尼,入京城比试经业。唐末,帝诞节度僧,立讲经、禅定、持念、文章议论为四科。周世宗勅男子十五诵经百纸、女子七十纸,郡考试,闻祠部给牒。宋太祖诏沙门殿试经律论义十条,全中者赐紫衣。太宗雍熙诏天下系帐童行并与剃度,今后读经及三百纸,方许系帐。至道(至道年间)诏两浙、福建路,每寺三百人,岁度一人,尼百人度一人,诵经百纸,读经五百纸,为合格。真宗诏释、道岁度十人,特放一人不试经业。诏天下童行,试经业剃度。仁宗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得度,参政宋绶、夏竦监试。孝宗,上竺(地名)訥僧录乞行试经度僧。”(卷第五十一)

当然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滥度出家的情况,但是总体上讲,因为有考试的制度,出家人的素质是很高的,进止威仪堪为人天师表,自然就能够住持正法,化导众生。如《勅修百丈清规》说:“程明道先生一日过定林寺,偶见斋堂仪,喟然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矣!”(卷第八)

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他们的军事、经济和文化都强有力地冲击着亚洲一些封闭的国家。清末,当中国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开始是闭关自守,抵制、反抗,但由于朝廷腐败无能,最终都难以奏效,反而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怎么办?只好打开国门跟西方学。经过一百多年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到了今天,学校里面中文程度好、古文水平高、汉字写得漂亮的学生,寥寥无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们现在学的大多是西方的知识,很少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举个例子:中医中药,过去西方人是不承认的,说这不是科学。中医说我们人生病是因为阴阳、五行不调,弄些草药来,用水煮一煮,吃下去就能治病。西方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不相信中医的这一套理论。中国人本来千百年来看病吃药都是靠中医,但中医大夫良莠不齐,一些良医妙手回春,一些庸医欺世害人。自从西医传进来以后,医药有一套明细的技术标准,很多人对中医轻视、否定,中医就渐渐地没落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慢慢地世界上许多国家才承认中医跟中药是科学的、有效的。在过去,中医在西方不能行医,现在已经得到了承认。东方的宗教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综合国力、文化力量很衰弱的时候,会被人家看不起。不仅是外国人看不起,就连我们自己也没有信心,所以都跟着西方学。现在很多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因为大家已经形成一种观念:国力强表明文化也先进,国力弱表明文化也落后,所以就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而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过去一些人反对佛教的理由,是说佛教拜佛、拜菩萨是偶像崇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看到父母、长辈或者一些伟人的照片时,就会肃然起敬,乃至于引发很多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因为它有见证意义,见像如见其人。佛像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和功用。其实佛教并不是所谓的偶像崇拜,在禅宗里有著名的丹霞烧佛的公案。丹霞禅师冬天把佛像劈来烤火,寺里住持呵斥他说:你怎么能把佛像拿来烤火呢?他说:烧舍利。住持说:你怎么这么荒唐,佛像里怎么会有舍利?他回答说:既然烧不出舍利,它就不是佛。所以佛教真的是不崇拜偶像的,但也不是说就可以随便毁坏佛像,就像国旗也不能随便烧毁。丹霞禅师是在示现逆行,破除一些人的著相偏执。举这个公案的目的也并不是比较哪个宗教崇不崇拜偶像,而是说虽然佛教里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因为晚近以来我们国力比较弱的原因,慢慢地很多人就误会、误解了佛教。

总的来讲,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对佛教了解极少而误会却很多的原因,在于人们所接受的佛教方面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负面的、似是而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也很简单,比如明末抗清大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猜疑记恨,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等罪名处死,当时京城百姓听说后,对袁崇焕恨之入骨,用钱买他的肉生吃,明朝的很多书籍骂袁崇焕是误国之臣,直到一百多年后清朝乾隆皇帝才给他平反,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清高宗实录》)乾隆帝修订《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说:“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普通人对佛法的误解也是一样,绝大多数是接受了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自己没有亲身去了解和验证,就人云亦云,所以误解就越来越深。其实佛法是有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我们该如何验证、判断佛法的真实性呢?如同科学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佛法是通过身心的体验,让大家去感受到佛法是正确的、是真实的。

如何去体验佛法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竟之玄术。”(卷第一)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体验到佛法的真实性,必须首先有一定的信心,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学得进去,然后再步步深入。如《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说:“是知放下屠刀,千佛一数,为有信故。毁訾不轻,千劫堕落,为无信故。信为入道之门,岂虚言哉!”(卷第二)

《大智度论》说:“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复次,经中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袈裟。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卷第一)

有人会说,你必须先把佛教的道理都讲清楚,我才会信,否则我就不信。其实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我们可以仔细看一下,世出世间的事情,哪一样是你把道理全都搞清楚了才去做、才去学的?小孩子大多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你是先搞清楚妈妈的奶有营养才去吃的吗?等到上学以后,老师、家长就会教育我们:今后要想有出息,就要上大学!我们就会努力地学习,拼命地去考大学。你是等到把大学里是怎么回事都搞清楚后才去考大学的吗?没有一样例外,你想要学一样东西或者做一件事情,总归要有一定的信心,你才会去学、去做,否则一开始一点信心都没有的话,你就肯定会排斥它,那就一切免谈了。为什么小学生学东西比较快,老师也容易教,因为小孩子单纯,对人容易有信心,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学;越大就越不容易教,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到各方面的信息也就越多,人的烦恼越来越多,疑惑、慢心越来越重,自己的见解也越来越强,就不容易产生信心。所以有句话叫“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踢足球、学电脑都要从小孩子抓起。学佛也是一样,越早越好,越单纯越好。

学佛决不是只让我们相信就可以了,由信入门以后,就要不断地学习,通过闻思修、戒定慧的用功做身心的试验,慢慢地增长智慧,开启心性,破除对佛法的迷信和邪见,所以叫“智为能度”。因此佛法绝不是迷信,而是讲求正信,即要由初始的敬信趣向觉悟的智信。佛法不是不准有疑问,恰恰相反,在学佛的过程中,鼓励自己去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禅宗的修行讲要对自己的生命起疑情,才能最终破迷开悟。如《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说:“参话头,不外起疑情,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疑,即参也。夫疑之之念,固为觉体之障,而因其势而善用之,则反可假之以为破障之术。盖以疑之与悟,其机相待,其势相因,故求悟者,必贵疑也。夫人心之机不凝结,必不能开豁。如隆冬闭塞,实酿泰元,若气泄而不完,则其发生也必无力。故贵疑者,疑则凝结也。法界之源不深研,必不能远到,故凡疑者必深研也。是知疑为悟因,悟为疑果。殆若暗必有明,吸必有呼矣。可无疑乎!”(卷第八)

佛教是非常注重实证的宗教,经典中所描述的心灵境界,都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证得的。不管是学佛教的哪一个宗派、法门,只要依照佛陀、祖师大德、善知识的教诲去实践,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如《归元直指集》说:“太原曰:师谓佛法利益世人,不知有何利益?空谷曰:参禅悟道者,得明心见姓之益;穷究经教者,得明通玄旨之益;依法修行者,得渐入菩提之益;持戒念佛者,得生净土之益;持戒禅定者,得生天上之益;归依信受者,得善根福慧之益;善心敬佛者,得善因福果之益;依信不作恶者,得不烦刑法之益。佛法行于世间得阴翊。”(卷下)

学佛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利益,但是由于心灵的世界是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佛法的体验对于现代人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现代西方化的教育都是物化的、实际的,时代的潮流都是引导人们向外驰求。要想转变方向向内求,在佛法“内明”之学上做功夫,对物质文明的偏失做一个深入的省思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三、物质文明片面化,人心灵性难启发

近代科学和工业文明,非常注重文化———物质化的文化,专门研究物质,并且过度、片面!这种过度重视物质化文化的发展过程,刚开始是创造可以节省能源、替代体力劳动的工具,比如自行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缝纫机等帮助人提高劳动效率的工具;后来慢慢影响到人的感官,如收音机、录音机、CD、VCD、电视、电影等;发展到今天,电脑、网络的出现,大量替代了人们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比如靠电脑来做设计、处理信息等等。所计较、追逐的都是物质的层面,跟我们的心灵没什么关系,只是一味刺激人的感官、满足物欲,不能解决我们身心的苦乐问题。正因为这样,人心才越来越苦闷,越来越躁动,不得安宁。

现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不依靠电脑的。电脑也普遍运用于交通、通讯、商业、办公、学习、娱乐等各个领域。电脑比人工便捷,就好比一个是走路,一个是坐飞机。但电脑用得多了,生活也就跟着机械化了;生活机械化了,心灵也就变得机械化了,人慢慢就变成会使用电脑的机器了。其实中国古代一些有远见的人,就曾经批评过这个问题,不赞成把人心搞成机械化。中国春秋时期的大寓言家庄子,他甚至连辘轳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用来打水的机械装置都反对。因为用机械容易让人培养机心,人就会向心外去求,追求物质方面的方便、享受等等,所以他就不赞成。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复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种种的缘起,也有它的必然性,关键是要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看清楚物质文化过度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想办法去改善。在当今亚洲国家中,日本人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影响和毒害最为突出。日本经济非常发达,科技也很先进,并且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至少不输于欧美。日本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真的是用分秒来计算。早晨上班前,地铁车站里满是奔跑着赶点上班的人。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程序化、机械化的,不能乱来,连开会都必须走固定的程序。因此日本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很多人整天陷在苦恼当中,自杀率很高。在机械化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越接近机器人,有可能生产效率就越高,但是接踵而来的苦恼也越多,内心的孤独感也就越深,这是成正比的。这些苦就是现代物质文明片面发展所带来的。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社会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无论是社会经济结构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与传统的农业社会有很大的不同。最近二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伴随出现了许多副作用,人们在精神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怀。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作“职业枯竭”。什么叫职业枯竭呢?不是说找不到工作,而是说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身心非常疲倦,长期下来,人变得越来越不想动,没有了理想,也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只是天天在硬耗,对人的热情、慈悲、智慧等慢慢地都枯竭了。

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许燕曾对此作过调查,结果发表在2004年8月15日《中国青年报》上,调查显示这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人大部分是教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医护人员,甚至包括心理咨询师。其中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十年前缩短了5.18岁。这说明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承受的压力太重。这些人表现出的症状是: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减、价值观降低、人性化淡薄;甚至出现精力不济、极度疲倦,乃至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等。另外,不久前北京安贞医院公布了其历时10年在70万人中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死,35岁年龄组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了136%和220%;急性冠心病,45~49岁年龄组的男性增加了50%,55~59岁年龄组的女性增加了32%。

所有这些都说明社会压力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要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得到一席之地,绝对要承受这么多压力,否则不会有一点点成就。这种现实状况谁也没有办法否认,因为大家也没有办法不去工作,但是你干着也没有意思,你的生活没有热情,没有希望,这样就造成职业枯竭,身心的能源枯竭掉了。

这些状况都是人为造成的。整个世界的潮流都在往这方面发展,因为不可能不用电脑、网络、手机,不用它们是不现实的。只要人们的心中希求方便、快捷的工具,类似的东西就会被发明出来,并不断地更新换代。电脑、网络、手机的普及,也就是短短十到二十年间的事情,现在世界上哪里有一举一动、一点点小事情,就会影响到全球,真的成了“地球村”。而这些新的传媒、通讯工具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忙,一天到晚都被各种信息所包围。

现代社会上的信息量不知比古代要大多少倍,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无形当中,我们人的智慧,反而显得越来越不够用。社会的变化很快,人的思想、观念也常常会发生问题,变得错乱、混乱,自己主宰不了自己。这样下去,就会非常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了。很多年轻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不知道怎样抉择,更进一步来讲,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观如何来认识、如何来诠释,人活在世上的意义究竟何在等搞不清楚。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追逐功利的价值取向愈演愈烈,整个世界的潮流都是如此,无疑会把人塑造成机械化、物质化的人。所有这些,对我们心灵的影响乃至摧残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社会的问题、心理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痛苦。为什么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痛苦却越来越多?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因为人性里头有一部分不是机械性的东西,属于灵性的方面,被埋没掉了。人虽然有机械的一面,就象我们脑神经当中的组织,以及生理上的种种反应,这和物质有关;但还有另外一种不属于物质的,属于心灵方面、灵性方面、悟性方面的层次,这方面懂的人就不多了。而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佛教、儒家还是道教,都非常重视在心性上做功夫,从中开发智慧的宝藏。如《佛祖历代通载》说:“是故诚者,圣人之性也。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不处极也。复其性者,贤人循之而不已者也,不已则能归其源矣。圣人知人之性皆可以循之其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安于仁乐之本也,动而中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和鸾之声,行步则闻佩玉之音,无故不废琴瑟,视言行循礼法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道者至诚而不息也,至诚而不息则虚,虚而不息则明,明而不息则照天地而无遗。非他也,此尽性命之道也。哀哉!人人可以及于此,莫之止而不为也,不亦惑耶!”(卷第十六)

不幸的是,在一味塑造物质的机械文明里头,什么都是物化的,连人际关系也是物化管理,就是把人当成机器、物质来管理,不讲什么人情,更不讲什么人心、人性,把人的各种行为都变成物化的指标来计量。当人被这样来计算和管理的时候,还有什么灵性可言?还能有什么快乐呢?人的灵性怎样来计算呢?没办法计算。比如我们现在考试里的选择题填A、B、C、D就行,可以用电脑来快速地判卷;但是如果你写一篇文章,让电脑去阅卷、去评判,它哪里会知道你写得好不好?文章虽然由文字组成,却是人灵性的一种展现,所以电脑是判不了的,人灵性的部分是没办法用物质的概念来规范化、标准化的。不要说宗教,中国文学也是很了不起的,过去有唐诗、宋词、元曲,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这些境界,你要电脑怎么评判呢?这是一种感悟、一种境界、一种心灵的美,一种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啊!其实人的心灵是非常敏锐的,有时候即使不用说话,甚至不在一起,都可以感受到别人的心。孔子的弟子曾参是有名的孝子,一次他外出时,他的母亲想他,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参马上就感觉到了,知道是母亲在思念他,就赶快返回家中。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说:“如曾参之母啮指,曾参心痛,知母唤而还。母实无言,但有念子之意,风云相感,其子心疼变似母唤之相,急归,果如所说。”(卷第一)这个公案对现代人来说,可能只是当作故事来看一看,能够相信的人是不多的,因为现在人的心越来越麻木了,不仅对于自然界、对别人不敏感,连对自己的身心都麻木了。人灵性的部分越来越被压抑埋没,有灵性的人越来越少了。

但事实上,人们又很喜欢灵性,觉得它很美、很真挚,很有这种需要。比较一下小学、中学、大学生,小学生就显得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很有灵性;书越是读得多,中学、大学一路往上,人就变得越发呆滞,越来越不能真诚地待人,而小朋友对人就可以很真诚,有什么就讲什么。为什么书读得越多,人的灵性越埋没,心灵反而变得枯燥、机械,对外封闭、不接纳呢?这是因为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高度机械化的社会里,我们接受、熏习的概念都是物化的,关于心灵、灵性方面的东西很难学得到。

一般的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无非是麻痹自己。所谓麻痹,就是不承认有灵性的存在,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物质的,只是一堆原子的排列组合,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用什么方法来麻痹自己呢?首先,拿一套理论、说词把自己蒙蔽掉;其次呢,追逐种种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物质享受;第三,用小说、电视、电影、唱歌、跳舞等声光色来陶醉自己;再下面,就是用种种迷幻的工具了,抽烟、喝酒、吸毒等,高度地麻醉自己。轻一点的就吃安眠药,吃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吃多了也就吃死了。现在吃安眠药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要麻醉自己呀!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了,需要短时的麻痹、麻醉,不然就支撑不下去。这种糊里糊涂过一生的状况,只要稍微清醒地认识一下,就会觉得非常可笑———我们整天拼命地工作,到头来为了什么?为了去吃安眠药?

这种物质文明的过度发展,不仅对个人的身心造成了摧残,而且对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比如我们现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就造成了对土壤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极地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种种对地球、对生态、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而且非常严重,如果不加以节制,地球很快就会被人类自己永不满足的欲望所摧毁。

四、无限人生有宗旨,为利有情愿成佛

既然物质文明的误区这么大,那什么才是人生真正应该追求的?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前面已经谈到了人生是无常的,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死亡的结局,那人死了以后会去哪里呢?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终归要死,那活着的时候所作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值得每个人去认真思考的问题。佛教,或者说所有的宗教,就是要说明和解决生前死后的问题。生从何来?死归何去?人生何去何从?一般来讲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生命是自然的。也就是认为我们人,生也好,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就这样来到世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日子,死了以后也不知道会去什么地方?反正顺其自然。这是比较多人的一种认识。

第二种说法:生命是靠非自然力而存在的。也就是认为我们生命的来源,是靠神创造的,死后的归宿也是神来给我们安排的。

第三种说法: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主体,它的来去靠一种力量来推动,用佛教的观点来讲是“业”。我们常常讲:业感缘起。生命的推动力量就是业力,业是我们自己造作的,我们无限生命一生一生相续的过程,都是业的力量在起作用。业的力量有世间业的力量,还有出世间业的力量。随顺世间轮转的业力,都是从无明出发,所有的造作都是生死轮回的推动力,我们就在无明长夜当中不断地轮回,流转不息。如《毗婆尸佛经》说:“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集成一大苦蕴。”(卷上)

如果我们不想在世间当中轮回,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逆生死流。就是用智慧来观照我们的生命,指导我们的行为。智慧推动力所产生的结果跟无明推动力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佛法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通过戒定慧的修习,逐步净化我们的烦恼,最终破除无明,就可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如《毗婆尸佛经》说:“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一大苦蕴而自不生。”(卷上)

这是对生命的来源以及何去何从的三种说法。

知道了关于生命的三种说法以后,我们要从哪一种层次上认识自己的生命,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就是很重要的了。我们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地生活,还是要为自己的生命,不仅是今生,而且是为无限生命负责任地生活?我们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幸福快乐而生活,还是要为帮助更多的人离苦得乐而生活?在这方面,佛法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导,因为释迦牟尼佛是觉悟了真理的圣者,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告诉了大家:我们的生命既不是无因而生,也不是由超自然的力量支配的,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我们有信心,照着佛法去实践,每个人都能够走向觉悟,得到生命的解脱。

过去很多人认为佛教讲因果是宿命论,让人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不思进取,是消极的,这是在因果、业力的概念上产生了错解。佛教讲因果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帮助改善我们的生命。如果学习了业果,认为自己今天的生命呈现这样一种状态,是业果决定的,没办法改变,那反而被束缚住了。因为你不知道因果的话还会拼命去努力,了解业果反而认命了,这是对因果一种消极的误读。真正学好了业果就会知道一切都是业感缘起的,就会不断去调整人生的目标,去追求人生的觉悟。

其实人类本来就有觉悟的能力,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被无明所迷惑。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时的第一句话就讲:“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内在本来就有佛性,就有灵性,它需要慢慢地来启发。

如《注华严法界观门序》说:“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之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甚矣!众生之迷也,身反在于心中,若大海之一沤尔,而不自知;有广大之威神,而不能用;觳觫而自投于笼槛,而不自悲也。故世尊初成正觉,叹曰: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令一切众生,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而证法界也。”

当我们自身的灵性得到完全解放时,就能摆脱烦恼和业力的束缚,超越生死的苦海。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发心去修行,不仅今生要修,而且下一生、再下一生……生生世世都要去不断修行,直至到达解脱的彼岸。

修行所要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无限生命的宗旨,大小乘佛法有不同之处。小乘的声闻乘、缘觉乘,修到阿罗汉、辟支佛这个程度就好了,只管自己解脱生死轮回,不管其他的众生。大乘的菩萨就不一样了,他在世间修行,累劫修六度万行,做了无量无边的善事、功德去利益众生,最后福慧圆满成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是由于人的根基和认识的差异造成的。

如憨山大师说:“佛初出世,只是教人了悟此心而已。以迷之既久,不能了悟,故佛设方便,先教人知此身是苦本,其苦因贪、瞋、痴、爱烦恼所集而生,故要人先断烦恼,其苦可出。有中下根人,依之修行,断了烦恼,果然得出生死之苦,是称声闻、缘觉,为下、中二乘。因他但能自度,不能度人,不知同体之意,只得一半,故名小乘。及有大心众生,既能自度,又能度人,自利利他,广修六度,谓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此六行,其心广大,是名菩萨,故名大乘,又云上乘。”

修行大乘道的菩萨成了佛以后做什么呢?因为有菩提心的力量,所以还是一样来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就是菩萨的愿心:回入娑婆度众生。所以佛就有很多人真心去供养、礼拜。佛指舍利2004年四月初八赴香港供奉十天,超过一百万人去瞻拜。为什么会影响那么大呢?原因就是:释迦牟尼佛累劫修行,不但给众生带来很多的利益,还留下了可以让我们得到真正解脱的佛法。所以听闻佛的真身舍利来到香港,信仰佛教的人、不信的人,甚至信仰其它宗教的人都去瞻礼。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如果不去,以后可能没有机会看得到。为什么佛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二乘的阿罗汉拜的人就很少,就没有听说阿罗汉的舍利有影响很大的。因为阿罗汉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而佛菩萨大悲遍转,普度一切众生,拜的人就非常多。比如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三岁小孩都知道。据统计,整个亚洲有一半以上的人信仰观世音菩萨。当遇到苦难的时候,很多人虽然不信佛教,但是他信观音,求观音菩萨来护祐。许多人并不一定晓得观世音菩萨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佛菩萨的名号就有这种功德,一听到这个名号,他内心里就起信、安宁、清净,就觉得比较安稳、有保障,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因此我们要想让自己的生命究竟圆满,就要立志成佛。二乘的阿罗汉果是不究竟的,阿罗汉最终还是要在佛的加持下回小向大,去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究竟成佛。因此我们要想不走弯路,在修行的一开始就要发愿成佛。成佛不仅是让自己得到彻底的解脱,还要去帮助所有的众生都能解脱。成佛的内涵就是我们常常念的四弘誓愿,如紫栢大师说:“凡菩萨欲成佛者,必以四弘誓为椎论。舍是而修,则小道矣。”憨山大师说:“四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者,乃吾佛弟子修菩萨行者之所发也。然菩萨非别人,乃大心凡夫,于尘劳中有志上求作佛者。承教有言,若要上求佛果,必须下化众生;欲化众生,必先志断烦恼;欲断烦恼,必先广学法门;故此四事相与而有。众生乃佛之对也;烦恼者,众生之本也;法门者,治烦恼之药也。以众生无边者,因烦恼无尽也,以烦恼无尽,故法门亦无量也。难度者愿度,难断者愿断,难学者愿学,三者既能,则佛道虽无上,亦可成矣。”

我们佛教徒发四弘誓愿,为利有情愿成佛,这就是我们应该确立的无限生命的宗旨。有了宗旨以后,如何去实现它?还得要有正确的次第和方法。什么是次第和方法呢?比如我们要完成一项科学实验任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首先要确定实验的目标,要将卫星发射到距离月球多远的地方,它的轨道是什么样的;其次就是要规划好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做,这就是次第。次第步骤不能有丝毫的紊乱,一般必须上一步完成了才能进行下一步,有一点差错就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有了次第之后,每一步具体如何去操作,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如卫星怎样发射、怎样进入轨道等等,方法也不能有错,否则实验同样也会失败。

其实世间做任何一样事情都不例外,目标确立好之后,就要按照次第,用正确的方法去逐步地实现。我们要实现成佛的宗旨,就要依着佛道次第修学。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将成佛的道次第分成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修行的内容都不一样:下士道是求后世安乐,讲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和业果;中士道是发出离心求解脱,讲苦、集、灭、道四谛和十二因缘;上士道是发菩提心,求成佛利众生,讲六度万行等。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每个阶段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指标。在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如何依照这些方法去修行,层层上进、步步踏实,最终成就佛道呢?这就必须依靠有经验的人———善知识来指导。因为佛陀已经灭度了,虽然佛经、祖师大德的论著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我们也看到了,但是看到了文字并不代表就能懂得里面的内涵,也不一定能够依照这些内涵去修行用功。现代社会跟古代毕竟不同,佛世的时候,没有现代文明的这些问题,人心都很淳朴,学佛修行比较容易。现在我们受物质文化的影响已经很深了,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都是物化的,对于接受和理解佛法就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那怎么办呢?这就要靠现代有修行、有智慧的出家人作引导和指导,我们才能弄清楚、搞明白怎么学佛、怎么修行,才能知道如何用功、如何去对治自己的烦恼,以及如何解决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注华严法界观门序》说:“夫求道者必资于慧目,慧目不能自开,必求师以抉其膜也。若情膜未抉,虽有其门,亦焉能入之哉?”在佛法上真正有修证的人,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个历程,因此是完全可以指导后学者的。作为后学的人,要有希求善知识的心,善知识能够根据我们的根性和因缘去引导我们,慢慢地把我们从凡夫带到佛地。

我们真正去修行的时候,除了要有善知识的指导以外,修行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个好的道场。不要认为道场可有可无,道场很重要。对于出家人而言,道场就是安心办道的家园,在一个好的道场里会遇到很多的修行人,这样依众靠众,修行才容易进步。若没有一个能够安住的道场,在这个庙里住几天,又到那个庙里呆几天,人的心就不安,心不安就没办法很好地修行。

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想保持学习佛法的欢喜心、好乐心,乃至于步步深入,也必须要常常来到寺庙里。因为在社会上,在单位里面,那种氛围跟寺庙里的氛围不一样。在社会上,它受社会种种业力的影响,大都很杂染,在寺庙里面,业是清净的,才容易用功修行,不容易退心。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寺院里用功、做事都比较容易提得起精神来,可是一回去就不行了,很容易放逸懈怠,学到的佛法也往往不容易用得上。因此,居士们要常常到寺庙里来学一学佛法,自己的思想就跟佛菩萨的思想接上轨了,然后慢慢地、一天一天地来熏陶。这样,我们自己身上也就会有佛菩萨、圣贤的一些气质,慢慢自己也就成了圣人,至少我们能够信仰佛教,愿意做佛菩萨、圣人的弟子、学生,那也是非常幸运、非常有福报的!值得好好地随喜自己的善根。

从个人放眼看世界人类,做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信仰对世界的稳定与和谐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亚洲,佛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信仰的主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心灵的充实更加渴求,佛教的信仰在未来必将更加普遍,佛教必将帮助更多的人走出生活的误区、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走出人生的失败,迈向人生真正的成功,走出生命的迷茫、找到正确的生命方向。

在物欲蒙蔽人心的现代物化世界中,我们能够遇到佛法、信受佛法,是很有佛缘、很有善根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有的因缘,积极创造将来的因缘,以我们有限的人生,来实现无限的生命价值,这样就一定能够拥有福慧日增的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