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不一样。就是说,你读《阿含经》,它文字当中所释放的信息,就是告诉你这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它是描述生命的无常相、无我相,趋向于空性。但是在空性当中如何来建立相续的生命、建立万德庄严,这一部分提得很少。就是它只探讨生命的无常,很少探讨到生命的相续。

但是,你要读《法华经》,那就更明显了。你看《法华经》它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种话小乘经典看不到的。就是说,有一个人,他还不是真的有心到佛堂,他只是路过三宝地,他想进来歇一歇。一进去佛堂以后,依止这个散乱心,看到佛像的庄严,合掌,“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成就成佛的因种。

这个种子种下去了,这个功能生生世世地跟着他,直到他成佛为止,会引导他来生继续地学佛、再继续地学佛,那个光明不断地累积。所以,在大乘经典当中,对于修善这种成佛种子的栽培非常强调。而在小乘的经典当中,对于破恶非常强调。当然这个就是在思考上有所不同。

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大乘佛法在调伏烦恼方面要共声闻人修学,这是事实。就是说,大乘菩萨在走过最初的过渡阶段,调伏粗重欲望的时候,我们也修无常观、无我观,对的!但是在思考上不同。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成长的过渡时期。我们对来生、对生命的未来有成佛的理想,有追求一个更美好生命的期望。

小乘修无常、无我观,他只想要趋向空性而已,心中的爱取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小乘的学者他一直只观前六识的生灭。这样子,这个人对生命很难有所谓的相续的思考。你看你观心,小乘学者观的心就是观到第六意识,他不可能观到阿赖耶识。这样子就很难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思考,就是我赶快离开生命就对了。当然这个就是他的知见不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