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登三宝殿。可能大家有的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宝殿。一进山门以后的大雄宝殿就是佛宝;后面是法堂,上面是藏经楼,就法宝;再往里边走,一般都是方丈殿,就是僧宝。所以说佛法僧,这叫三宝殿,伽蓝道场。

今天要跟大家说说呢,就是法宝的二层一般就叫藏经楼,大家看到了我身后正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三百余会所说的圣言,和历代祖师们对圣言的注释,还有就是四众弟子们应该守持的律典。这个统称为三藏。可是因为离佛越来越远,大家智慧越来越浅薄,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藏经楼变成了藏(cáng)经楼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束之高阁,没有几个人能够发心愿意看,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

所以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普陀山,叫白华庵。这个地方是我们和尚慈悲,独辟出来这么一个道场,就是安僧,来进行阅藏共修的一个道场。说到阅藏,其实每一个寺院里都少不了藏经楼,主管这个藏经的法师一般都叫做藏主。如果有发心去想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师,就在这个上面来下足了功夫。

刚才讲到越来越少,那么我们如果说,一个叫流通法宝,请来藏经,就是我们其实等于说把释迦牟尼佛所有的法给助印了一遍。阅读藏经,就是等于说亲临释迦牟尼佛的法会现场,把他所有的法聆听了一遍,所以功德是非常之大的。在此也欢迎有缘的,特别是诸位法师来共修阅藏。

当然说到这个呢,今天我特别要说一下,现在我们外边提倡大众阅藏,这确确实实是非常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阅藏也是有讲究的,我个人以为,应该分做两门来看待,一个叫行门,一个叫解门。什么是行门呢?就是其实阅藏它是一个像坐禅念佛打七一样的用功方法。

如果诸位有亲近过《印祖文钞》,他老人家就写过应该怎么样去正确地读诵经典。他所说的读诵跟我们一般的理解的不一样,他认为说一字一句认认真真一个也不能落,然后也不要想它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内容,我有没有看进去,有没有把它搞明白,一概不用想,所有的这些都属于妄想。就用我们的不分别心,一字一字这样贯阅下来,其实正是跟佛的根本智慧是同步的,这是修行的方法,阅藏中。

其次我们再看说,理解佛经的方法。那么从这点来讲,它应该也有差不多的秩序,当然如果说在家人阅藏,还是不要看有关比丘的律典这方面,看经和论为主。那么要看的时候呢,也要不能像这个修行就跟用功的这种看法,也要非常恭敬。

请藏经的时候举过头顶,完了合上再供养一下。那么在阅藏之前一定要洗手,不洁的东西不能跟藏经放在一起,根本的恭敬心要有。

当然看藏经的时候,如果看得相应了,也可以把它记录下来。因为整个一个大藏经就是一座宝山,就是一个大药厂,治我们的贪嗔痴烦恼药的。当然每个人病的不一样,就看哪个药适合你,那你把它随心随分地摘录下来,铭记在心,作为烦恼生起来的勘验,让他顿入清凉。这也不失为阅藏的一种解行并进吧。

当然,如果说我们自受用和弘法来讲也是从两个层面。自己受用的话,有机会的话大家看看蕅益大师的《阅藏四则》,蕅益大师是一位阅藏的公认的一个大德了。他那个真的是掀翻教海,把三藏十二部彻底是吞进去吐出来。

所以蕅益大师给我们开示过,就是我们去阅藏的时候不是图口舌,就是诶呦,今天看了一个什么道理,我终于知道了这句话出自哪里,或者说生起了我慢,我又把什么经多看了一遍。特别是在家的同修觉得可能法师看的还不能比我多,等等诸如此类,那么只能是增加烦恼,而不能够消除这个业障。

所以我们业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管做什么佛事,万变不离其宗是为了了生脱死。所有看的一切与法相应的文义都要字字消归自心,也就是把自己的烦恼对治着,把它摆平。这才是深入经藏的,真正的智慧如海的效果。当然我们现在也有大众的居士来提倡阅藏,那么这里边呢,立一法也生百弊。

我最近有时候也会观察,发现了一个什么呢,就是会提倡说,用一种近现代人的一种功利的心态说,保证你一天就能阅多少,七天阅到什么程度,十五天能够达到什么效果,等等诸如此类。

当然,如果从广学多闻上来讲,这也确实是好事,毕竟他过一遍就熏习一遍。但是最害怕的就是把用心用在那个,我看完以后急功近利的这种我慢心和这个夸耀心上来,这样反而说功还不抵过。

所以希望大家,就是借今天在白华庵阅藏楼,大家看到了我站在这个法宝丛中,也感觉到有很大的加持。这都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一代教法,了生脱死的八万四千法门。如果真正有因缘,福报,能够走入到这个教海中,那么在我们末法时期,其实也为正法久住注入了自己的担当吧。

今天在此借着这个圣地,借着这个法宝的加持,借着我们同修来拍这么一个小片子,供养给大家。希望借机能引发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修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正道,正知正见,让佛法的存在越来越明显,让大家对佛法的认识越来越正确。这才是我们所谓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一个最佳效果。

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