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过程中的作用;知道了拜经能实现忏悔、舒展我们的筋骨、帮助克服我们的业障、实现在坐上好好用功的目的。为什么拜经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这可以从科学和佛教等多方面来解释。

因为从西方心理思想的角度来解释忏悔来说,忏悔可以获得“不压抑”、“坦诚”、“开放”、“告解”、“诉苦”的功用,与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的“告解”具有相近的效果。在西方的耶教体系中,告解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心灵宽慰术”,在没有心理医生之前,它扮演了心灵解心师的功能,一位牧师、一个半透明的窗棂、一个赎恶者,就构成了一个仪式疗法。

丹麦哲学家索仁·科克德(S.Coocord)说过:“完美的爱是为了爱一个人,而使自己快乐。”他问道:“有谁是不能宽恕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个被普遍不能原谅的往往是自己。

临床的研究实验工作证明,人的心病回复到原点直指“憎恨自己”,觉得做错了一件事,满腹懊恼,又不承认错误的“罪恶感”。实验指出,“死不认错”与 “无法认错”的人,心里最苦,怪不得杀人者会在投案的一瞬间说:“自首真好”。因为投案自首把杀人与偿还建构成一条“抵销作用”。

忏悔的人说出了承认自己的平凡、会犯错的实情,“说出来”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涤心作用”或“涤尘效果”。忏悔正是宽恕,使自己在忏悔之后得到心情的宽解。

忏悔与宽恕的精神,为沮丧、焦虑、疾病等麻烦找到一处心灵出口。忏悔的过程犹如心中有一桶毒药,被一杯一杯地挥发掉一般,转化成心灵的平衡。宽恕可以让人从地狱脱身而出。所以,忏悔是生活中的一剂贴心的心灵处方。拜忏、拜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从医药的角度来说,医药很重要一个作用是转变心态。而养病的基本心态就是平静乃至能够以坦然、洒脱的情怀去面对疾病。拜经这一忏悔的方法,正式给予我们身心恢复平静、坦然和洒脱的机会。同时拜经还有让我们的身体得到运动的作用,达到消除体内垃圾的目的,是身心同时得到释放的过程。

佛法中的拜经、拜忏正是佛法修持中的一种,叫做忏悔法门。通过专注地拜佛的适当体力活动,得到心的平定与平稳,就是我们修行中所说的安心作用。而这种安心作用就是通过不断的拜经、拜忏而累积来的,这种平静的心态必然会导致身体的转化,这与科学的忏悔目的是一致的。

从三界的四禅八定来说,当你从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进入色界第一个定——初禅的时候,因为欲望而带来的困惑、烦恼、疾病的等自然消除。专注地拜忏,拜经能够让你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入三摩地,让你入禅。所以,能够给你带来身心愉悦和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事情。

所以,认真地拜经、拜忏能够使得我们身体健康,减少一些我们的身体疾病,甚至消除一些我们平时发现不了的身体问题。何况这些运动是在诸佛菩萨的关注下面进行的,必然会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效果。在我们面临打七等严酷修行方式的时候,拜经这一手段就显的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