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无益的苦行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

这个精进,“精”就是不夹杂,“进”就是不退转。那么我们修行趋向这种佛道的时候,修诸道法,修诸道法都要趋向佛果这个目标。这时候一心精进,不疲不厌,但是要善能觉了,慧照分明。怎么样呢?不错修无益苦行。我们精进是要把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显发出来,但那种精进苦行是要对这个达到目标是有益的。就好像佛在前面赞叹摩诃迦叶头陀行,有头陀行我法久住,他那种抖擞身心,远离这种尘劳,以他的精神来使佛法的精神,僧团的力量更为强大,这个是有好处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苦行都是值得赞叹的,如果它对于趋向佛果是没有利益的,没有好处的,你就不需要。

印度的九十五种外道有很多都是修苦行的。事火婆罗门,还有些持狗戒、牛戒呀,身体怎么倒立。它有很多这样非常苦行的手段,但是它不是解脱的真因。不是越苦越好的,还要有中道。那么我们也看到我们有些修行人,他也非常修苦行,修苦行有时候真的是他过分了。比如他打个佛七,他就是打饿七,不吃,不吃饭,甚至不喝水。他就标榜这个东西,这是属于无益苦行了。你是凡夫,你七天不吃饭你也没有力气念得动了。

上次去温州,就听一个法师告诉我们,说一个老居士,就是打饿七,打了饿七出来,就站立不稳,“砰”的一下就摔到地上就没气了。所以佛教经典并没有说你打饿七非得要不吃饭,最多提倡八关斋戒,你过午不食就可以嘛,你还是要吃一点嘛,你凡夫离不开饮食啊,离不开水呀。

还有一种就是,去年我听一个比丘尼说她们那边奉行一个什么修行方法,也是行般舟形式。行般舟她不是慢慢行,她是在那个原地踏步。踏步,你想想,踏步,又昼夜踏,又是几个月,搞得最后身心非常疲劳。我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她说:这个踏步就是脚板就能够作用于五脏六腑,就排病气。这个病气排完了,临命终时就能够自在往生。我说这个知见从哪来呀?它有什么依据呀?我说毫无道理的事情啊。

这个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谁叫你排病气呀?然后她几个月就这么踏步,你说那是很辛苦的,就是像那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叫一边用力踏,她当然受不了。受不了我就劝她你赶快终止,不要再这样踏步了。她也听了招呼,准备停下来。停下来,过了几天又打电话来,受不了,睡不着。因为踏了几个月,形成条件反射,她不踏还不行。就好像我们原来看那个卓别林的戏剧,他在流水线上拧那个螺丝形成了习惯,以后见到就拧螺丝。她形成这个非踏不可。这都属于无益苦行,也没有经典的依据,他就怎么,一个法师自己想出来这个方法,想当然地这么一推广,据说很多地方还非常流行。

所以我们净土一法,你首先要在信愿上下功夫。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弥陀要解》?蕅益大师真的是开佛之见。这个净土一法你深信切愿念佛,你就是十念乃至一念都能往生。如果你不具足信愿,你纵然把这名号持得风吹不落雨打不透,如银墙铁壁那样的,也无得生之理,也不能往生。这唯有祖师才能这样斩钉截铁地把它说得这样的肯定。所以要离开那些无益的苦行。现在都有些地方就标榜这些苦行,没有必要这样去(做)。所以我们是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就是我们的心要恒常地,要有恒心,要常常地在真正的道法当中,这样去精进。那么我们按照经典说,为什么我们要盖点关房,我们按经典说,克期取证,你若一日到若七日,或者十天闭关,或者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乃至百日,这是经典当中都有依据的,我们去做。佛说了的我们去做。

还有,精进包括正道,还有助道,助道我们的三福、六度、四摄、十大愿王,这些也要去精进。比如说我们这个念佛行人要不要做点劝进行者的工作?传播佛法的工作?就是发菩提心。有很多很有道心的人,他马上一来就是,我就光管我念佛,什么事情都不关我事。那么我们知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无量寿经》的纲宗要领,这是佛说的呀。那么上辈往生,特别是对出家众,舍家弃欲,行作沙门,修诸功德,以此回向。他要你修诸功德呀。你如果出了家,你一辈子一点功德都没有修,那你上辈往生缺了一个条件,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资粮。那你往后退,你一点功德都不修,试问你受三坛大戒是怎么受的?三聚净戒呀,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我们看到那么多苦难的众生,他需要我们这些出家比丘去救度,难道我们这颗心不要发起来吗?所以只要对佛教有利,对众生有利,一定要把一个小我放下,这才是菩提心。

所以为什么无论是净土宗祖师还是宗门教下的祖师,天天要讲要把这个菩提心如何发起来。“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你这个菩提心都忘掉了,都失去了,你还修什么?你修得一切都属于魔啊,魔业。这是《华严经》的一句话。但这个事情确实是需要精进心才能发起来的,他不容易。因为出家人离开了名利,他靠什么再出来做事?他唯有靠菩提心,不靠菩提心他是没有道理出来做事的。因为他对名不感兴趣,对利不感兴趣。所以我能理解这种心理,什么都不想干,有时我也什么都不想干,太累了。但有时当我不想干的时候想到:哎呀,还不能这样,如果你也不干,我也不干,这个佛教总得要有人来干一点事啊。所以今天早上我去拜韦陀菩萨,我都说:韦陀菩萨你加持我,让我增上菩提心吧。没有菩提心也是很难走下去。

所以这个精进修诸道法时,不仅是念佛而且是助道法,这里每个五根五力它都包含助道法,就像红花也要绿叶来陪衬一样,一定要有助道法。就是我们讲一定要有福德,你有福德才会扶持你的智慧。那么我们教内的那些长老,有时候给我们作开示、讲经验的时候,他都会讲:要培福呀,培福载道啊。原来我在中国佛学院,我没有出家的时候,那个白光长老我就记得很清楚,他就告诉我:要培福载道。我说这个老法师非常慈悲,如果你一点福都没有培到,你这个道你就没有载体。

有的人说我要闭三年关,好,你一点福都没有修到,你闭三年关,第一,谁给你提供条件,谁给你送三年饭。这是第一。第二,你没有福,即便让你到关房里去,你也呆不住啊。真的,我就遇到个法师,他发心要闭三年关,结果闭半年就出来了,他为什么闭不住?闭不住什么原因?昏沉,昏沉他没办法解决,因为关房太安静了。他就拜佛,那拜的还真有意思,吃过早饭一拜下去,就听到打梆的声音了,就在蒲团上三个多小时过去了。而且不是一次,就是常常出现这个情况,他还闭什么关呢?闭睡觉的关。他就出来干事了,倒也好,你闭不住,你就出来为众生做点事。做事就是培福德,福德培好了,你那个闭关才能够闭得有成效。

那出来做事要有精进心的,你看出来做事确实,第一很忙,第二很琐碎,有时候很多很多要让你生气的事情,有时候都不能安心。他这个地方做一点事情都是困难重重。所以上次我说通过出来做事才对这个世间成就了厌离心,有很多事情你都不可理喻的。但是怎么办?这个末法时代,五浊恶世,娑婆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对佛教也还得要去做啊,也还得要去推动啊。这真是一个法弱魔强的时代呀,他真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还要去做。这种做真的要有一种精进觉分哪,去做。

那么我想我们一切苦心,上次我们到雪窦寺,那里的方丈和尚他也说做得很苦很累。那怎么办?有时候只有晚上向弥勒菩萨来倾诉倾诉。说得很悲壮啊,我也是觉得我很能理解他。这个时代是没有办法的。但你要丛林还必须要存在呀,但一存在就很麻烦,很多事情。所以这些,我们菩萨的六度里面也有精进。所以为什么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胜过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百年?这佛是说得太清楚了。因为这个世间难修啊,难修你还能去修,这就难能可贵呀,价值量就上去了。它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