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经(大藏经) > 佛经注音版本 > 正文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普贤行愿品...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大爱道比丘尼经(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律宗新学名句卷上 一律 事钞四分一律宗是大乘。 一人 羯磨序意唯拯拔一人。 一师 戒本同一师学如水乳合。 一心 律云...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上(并序) 大宋余杭沙门释元照撰 出家之士禀戒为体聚法居身。行必据体而修。故因名随行身必称...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佛说浴像功德经...菩萨五法忏悔经...毗尼日用切要...佛说心明经...
善生经...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译 我豆那掘多,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如来。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祇...大方等陀罗尼经护戒分...施食获五福报经(亦名佛说施色力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众...诸佛要集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竭国柰丛树间,于其乡土北有山,名因沙旧(晋言帝树石室...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生。上通贤智。有死者。咸畏其死。下洎蜫虫。由是善逝随事而修...起世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阎浮洲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罗石室。时,诸比丘食后...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海龙王宫,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与众...径中径又径卷一 起信法 醒迷门 浮生若梦。一切皆空。人皆知之。亦能言之。而终日营求靡己。曾不醒悟。大率以为死后即...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方能缵步。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有些初信佛的人好像很不顺。天天求地藏菩萨、求观音菩萨,乃...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禅师回答:道就在你的眼前! 僧人不解:那为什么我看不到? 禅师...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复由有心,用到无心。无心,无世界身心一切心,至此绵密不稍间...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殊胜...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佛陀、烦恼与菩提也是二边;以及《六祖坛经》里所举的三十六对...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都叫做有情。关于有情的层次,有四点看法: 娑婆因有情渐成国...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万法唯心造,差别对错都是自我分别所呈现的。同样,面对外境应...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你就依着你所学的教义,依着经,圣教量,依着佛所说的。就是依...某法师有一天由某一处所,正要开门出来,不料,迎面撞进一位彪形大汉,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碰的一声,刚巧撞在法...
【注音版】佛说戒香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法贤
【经文和注音仅供参考】
上篇:【注音版】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 | 下篇:【注音版】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佛说无量寿经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无量义经
【注音版】大爱道比丘尼经
律宗新学名句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注音版】佛说浴像功德经
【注音版】菩萨五法忏悔经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佛说心明经
【注音版】善生经
【注音版】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说文殊师利行经
【注音版】大方等陀罗尼经护戒分
施食获五福报经
诸佛要集经
护命放生轨仪法
起世经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径中径又径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无你无我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