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请合掌,坐下来不要动,跟我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佛友,今天是青年弘法团第二天的演讲,今天结束以后,我在新加坡的行程就结束。明天我要到马来西亚的麻坡镇去,麻坡镇离这边有相当一段距离,有兴趣的可以跟着来,每天所讲的是完全不一样。

会听经跟不会听经是差很多。比如说我们昨天讲到红包的问题,很多人很敏感,讲经的人一点起心动念都没有,结果有的人就产生小小的误会,我说新加坡的红包比较小是那个袋子比较小,不是说你供养的钱比较少,少跟小你华语要听清楚,不相信你把cassette repeat,我说新加坡的红包比较小,没有说钱比较少,少那一画你要弄清楚,不能误会师父的。

我们在台湾一布施都是几千万的,跑来新加坡为了几块钱,这个太小看法师的胸量了,我为什么说台湾的众生供养的红包比较大?是要新加坡的佛友们要起惭愧心,你看人家尽心尽力在护持三宝,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而不是说台湾红包比较大,新加坡红包比较小,会听经的人知道师父是鼓励我们发大心,不要悭贪要不怕布施,这样才对嘛!怎么想歪了呢?

我离开新加坡以后,你们学佛不可以断掉,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亲近这一些新加坡的法师们,我把任务交代给你们这些在家众,你们要护持他们。我走了以后,你们除了要护持他们,你们要亲近他们,要多来听经,有空要多听录音带,这样子就会开大智慧。knowledge is power,智慧就是力量,没有智慧没有办法的,给你当总统、当皇帝,你也很痛苦的,真的。

今天,我们进入新加坡最后一天的上课,明天早上我们就要前往马来西亚,那么我们昨天谈到人生最起码的要求,应该让自己活得比较通畅,比较安祥。也就是摆脱生活当中所发生不必要的苦恼,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人生最彻底的觉悟。

我那个时候发心要出家的时候,因为家里栽培,我书读得比较多,读了二十年,那么家里的指望在我的身上,所以那个时候发个心说要出家,家里人反对。大哥说:“奇怪,我躺在床铺上想了一个礼拜,就想不通你为什么要出家?你书读了那么多,为什么要出家?”所以我心里就告诉他:等你想通了,你就跟我一样剃度一样出家了,你就是看不开,你才不出家,看开了没有人要结婚的。后来我大哥同意我的看法了,为什么?结婚了夫妻会吵架,吵架起来白天在上班,晚上孩子哭起来,呜……孩子哭泡牛奶,哦……尿尿又要换那个纸尿布——这一个人睡觉多好,半夜也不必泡牛奶,也不必换纸尿布,这个真是enjoy。

所以说,知道人生的人,你要会享受这个人生,不懂得人生的人,人生对你来讲是一种惩罚。你每天都在发脾气,为了一件小事情痛苦不堪,不满这个,不满那个,一天到晚都是内在里面凝聚了那一种无明,可是你又想尽办法摆脱不了。所以我们内心里面要有禅的功夫,那个清静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我们为什么会苦?我们世间的乐是无常的,无常而乐消失了就会变成苦。我们有生那么就必须死,所以与其说你讨了一个老婆,多了一个人,那不如说你家多了一个死人;你生一个人,不如说你家多了一个死人。这种观念对世间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佛法就是要揭开那种生命虚假的面纱,它不容许你迷糊,他要教你很清楚的去看透每一个动点所发生的真实相,这就是禅。

所以我们参禅学道,最主要的目标,应该就是说要得到那一种法,真实的法!而这个真实的法,又运用在人,意思就是这个法可以用人格化的东西把它表现出来。

简单讲佛是个智者,是个觉者。智者跟觉者是理性的东西,一定要运用在事相上,这个事相就是我们的人生。人不能离开人生,你必须每一分每一秒去面对它,你有好多事情没有办法去处理它,其实那个都是简单后的复杂化,因为本性是很简单的,放下,可是我们把放下变成口号,又变成负担。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法句譬喻经》里面,就有一个譬喻,他说:有一个愚痴的人在路上挑着担子,他没有智慧,他走了几步就检一块石头起来,人家告诉他这块石头卖不了多少钱的,你应该去那边开采金矿,那个愚痴的人就执著这个石头好,然后一路挑、挑、挑,然后捡了前面、后面满满的,很重一直挑,挑到家里值不了多少钱。

佛说众生就是这个样子,他不肯放下,说什么他也不肯放下他对金钱的执著,对生命渺茫,对这个名利、权位的眷念,怎么样他都放不下,就像捡那个没有价值的石头一直往身上压,压、压、压·······所以我们每天过的日子变成什么?变成捡了那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痛苦,没有他的事情他也生气,不应该执著的他也执著。所以捡了好多好多石头,就把我们本性给盖住了,本来有的东西显现不出来了,就像一面镜子被抹黑掉了,完全丧失了光明。

佛说人是愚痴的,应该把那个石头抛下,佛告诉我们放下,可是放下谈何容易?很多人都会说:“师父,你不了解我的立场,如果你了解我的立场,你是怎么样又怎么样,你也是放不下。”每一个人都会替自己的立场作一番圆融的解释,其实这个圆融的解释也是一分执著。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最彻底的人格,是清静的本性,但是由于我们后天的这个业,karma force,这个业卡住了,这个业是什么呢?What is karma force?什么是业力?譬如说一面镜子,你把它倒了一瓶墨水,业就像清静的镜子被染上了墨水。由于染上的这个墨水有深有浅,所以每一个人的标准散发出来的就不一样,每一个人散发出来的智慧也不一样。

所以在座诸位面随心转,你造什么业你就什么脸,一个常常生气的人,他这两个眉毛就越长越合起来,所以说没有修行的人,是可以貌相的,真的!女孩子大眼睛双眼皮的人,就很有感情,可是很会哭,很喜欢哭;那个单眼皮的人是很有理性,但是脾气很坏,胸量很小,尤其金钱都不肯布施。那个男人这个骨头很宽的人,他就比较有属于部长级的,你看我们台湾的那个部长级的,那个都是大头大脸的,林洋港、李焕,那个林洋港都大的,我们李登 辉脸都很大的,真的。所以说面相像师父这样的,不是说我啦,办事能力都很强,但是很自负,如果不学习谦虚,那就死路一条,所以还好我们有碰到佛法!

人是有先天性的业力来牵引着,那个嘴唇厚一点的人,都比较老实,但是也不能太厚,厚得像牛,厚得不像样子,那就变成愚痴,太厚了是吧!你注意看那个嘴唇比较薄的人,那个讲话很厉害的,但是打妄语脸不会红的,很会讲话但是很会骗人,很会乱盖是不是?人是不可以貌相,但是一个人受到业力的支配的时候,他某一些还是会显示出来的,不相信你看,那个鼻子特别大的男人,你看看他的脾气坏死了,你不相信慢慢的观察看看,回去一直看,看你先生的鼻子,你先生说:“奇怪,你精神有问题,听经回来一直看我的鼻子?”所以说命相算命会准,就是因为我们受到前世的业力的牵引,我们的心造什么因,我们得什么果报都逃不掉的,除非你有修行,修行以后就会慢慢、慢慢的改变,不过也不容易,不容易!

因此后天的业就是一种色彩,业就是一种迷茫,业就是一种无明,业就是一种惯性意识,业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思想。我不想去打妄想,可是它一直冲上来,我很不愿意去做这个事情,可是我又没有那种能力去控制它。

譬如说我们平常在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捡这个钱,大家都会梦到捡这个钱,还愈捡愈多,我就梦过二十次以上了。“这个钱拿习惯了,不拿很辛苦的。”我们台湾一个法师讲的。我觉得他这一句很有意思,不过菩萨拿钱是去救众生。

这个业变成把我们束缚在一种形式的东西,不但我们的肉体受这个业的束缚,还有这个心也受到业的束缚。譬如说一个人前世杀业太重,今生今世他就没有健康的身体,业障重的人一投胎,捕鱼,每天都捕鱼。有一个人他在家的时候射这个鸟很准,他有一天出家了发心出家了,他就开始参禅悟道,开始一直参禅一直参禅,参到最后他看到了一群鹤飞过去,你说他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对,要是能射一只下来烤一烤不错,所以人那个业那个习气很难很难的,非常难的,生死为什么这么难断?譬如说饮食,哪一个不吃饭的?很难断,我们人一出生就是饿病,就是带病来,你不吃你就生病。所以出家人晚上吃饭叫做药石,吃药,为了使这个身体继续延续下去,所以晚餐在出家人讲,不能说吃晚餐,说吃药 。我们一出生就有饿病。

再来,男女,这个哪一个人骗得了谁?包括出家人也是一样,不可能完全没有念头,那完全没有念头就是证阿罗汉果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除了证阿罗汉果,否则没有办法的,这个是人类无能为力的事情,只能什么?只能远离。我们有时候去泰国,我们就对这个女众比较严格远离,你也只能这样,你说每一个出家人都不想这种东西,真的吗?那他是圣人了。除了释迦牟尼佛,我们也是凡夫,完全断是不可能,知道吗?你们断的举手,举手你不要客气,我马上跟你下跪顶礼,真的你举手你不要客气,除了神经病的人 、你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讨论这种敏感的问题,男女这个很肮脏很不清静。佛法不能让你迷糊的,要很清楚的,这确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远离,所以说慢慢,慢慢的。

在《佛遗教经》里面告诉我们;“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不可以相信自己,因为你没有那个定力去降伏那个欲望的。控制自己,那个业力在牵引,一点办法都没有,谁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做事相的远离,再来做内在的回光返照。所以为什么说你要出家,你尽可能男众跟男众出家,女众跟女众出家,为什么这样子?比较没有麻烦,所以说不要骗人,你不要骗自己,你说我都不爱钱,我都不好色,我都不爱吃,你跟鬼讲,鬼也不相信。

所以说人一出生就受了无量亿劫以来业力的牵引,这种力量强得让你没有办法控制,你明明知道,就象人家持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他明明知道对不对?他过午不食,晚上人家去绕佛,他也去绕,他绕什么?他绕冰箱,不吃,看也好,没办法,过午不食,也知道不能吃,去绕绕冰箱好了。「南无阿弥陀佛,电冰箱」,没办法,这个太饿了。人的这个欲很强,饮食、男女。人都是伪君子,偷偷的做,又不敢讲,晚上持午是吧!偷偷的吃又不敢讲,没有这个必要,晚上我吃饭就吃了,没有什么,我很惭愧我没有这个能力持午,我就公开了对不对?不要吃太多了就好了,对不对?不然要怎么办?

所以我们因为业力的形成,人变成一种虚伪的动物,他隐藏自己的缺点,然后又不肯发露自己的缺点。他一直挑剔别人的缺点,又造业,又一直继续地重复地犯错,重复地造业,重复地轮回,没有办法脱离。内心明明知道,来听讲佛法了,脾气学好一点了,三天,Three days。来听师父讲经说法的那个女众,回去一个礼拜都不发脾气,然后她老公就跟她讲:“碗去洗一洗。”因为已经一个礼拜了,她老公以为压得了她,“碗去洗一洗。”“我已经忍耐七天了,再来就不晓得老娘有多重,怕了是吧!”所以说人这个业力,她知道她不要生气,要听师父的话。有一个女众她生气以后就跑来师父面前哭:“师父我很忏悔,我明明叫自己不要生气,可是我儿子读书读不好,我又打他了,所以我又重新诵《金刚经》: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可是我什么相都有,真是的,没有办法。”You can’t,没有办法,业力太强了。

所以说我们人受前世的业力牵引,还有今生今世及后天的。一个人刚出生下来,连他爸爸妈妈father mother他都不会叫,只有本能的反应,本能就是会吸奶、吃,我们出生就有饿病。脑子是一片空白,因为先天带来的业力,就是这个躯壳,男的女的定位了,然后就是饿,开始一直吃,这个时候他脑筋一片空白,接触美国人他就讲美语,接触英国人就讲英语,若是生在法国就讲法语,生在中国就讲中文,然后他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学,然后再成为片语,就一直开始执著,开始执著。

所谓的色,就是外境、境界,开始染污先天性带来的业力。带来的空白的脑筋里面,一出生本来什么都没有,开始孩子接触这个色法,他知道这个分别了。这个小女孩一唱歌、一跳舞:“哥哥爸爸真伟大。” “妹妹你跳得真好!”她就摇得更厉害,然后如果说那个妹妹跳完了,你跟她讲:“你跳那个什么舞这么难看?”坐在地上就拼命地哭了,从小就知道人家在赞叹她,人家在批评她,那个强烈的自尊就慢慢的形成,就奠定这种主观意识形态的基本状态,人的后天的人格化就变出来了。我们本来的清静的本性,全部由无始劫来造的业,跟后天培养起来的这些境界完全迷失了。

再来就是执著这个名,执著名字。当然,今天如果说李光耀总理要来,这还得了,赶快排两排,一听到「李光耀」这个名字会发抖。如果说明天有一个乞丐要来,随便,随便,乞丐那没有什么,没什么了不得。听到慧律法师要来,排两排,这个名字很管用。你不晓得台湾很多人用我的名字,他去素食馆吃饭,吃完的时候发现忘记带钱,他说:“对不起,我今天忘记带钱。”“你在哪里拜佛?”“我在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那边。”“免费,免费。”好了,好了……很管用,你知道吗?这个慧律法师这个名字很管用,奇怪!不过用我的名字去敛财,你麻烦大了,而且还会下地狱,这个真的。

有一次,我为了赶时间,在台湾的高速公路开车,开那个一百三(公里)的,台湾的高速公路也是很严格,赶时间,旗子,警察的红色旗子一弄起来,就知道很远要停车了,就停到旁边来了,一开车门,慧律法师,“师父你好!”竟然是我教出来的徒弟。然后他给师父叫来旁边,“师父对不起!我穿这个警服不能够跟你顶礼,旁边有人在看,我不能跟你顶礼,下次再补。”“好、好、好……”所以这个徒弟多也不错。我是赶时间才开一百三,你知道开一百三都是念《大悲咒》的才敢开一百三——‘南无喝啰但那,多啰夜耶,南无阿利耶……’,开一百以上就要念《大悲咒》了,就要小心了,要小心了,Becareful,(众笑) 。所以我们人对这个名字也很执著,一般世间人,很不容易突破这个名。

再来就是妄想,我们的妄想。妄想是从无始劫以来那一种冲动性,那一种力量,没有办法,无能为力,所以这个就象电脑一样,电脑这computer core,你没跟它输入这个资料,它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我们现在从小就是接受,把这个脑筋当做电脑,接受这个名、色、妄想、执著、分别,就一直接受这一些。

所以,我们的教育叫做累积错误束缚的教育。什么叫做累积执著束缚的教育?我们从小这个education,这个教育就是一种执著。你说那是一棵树,从小就是一棵树,那就不是一朵花。你说这个是电风扇,它就是电风扇,从小这个idea里面,脑筋里面就记住是电风扇,所以我们从小一直累积的接受这外境,而没有办法把本性显露出来,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一种累积,一直读、读书。小学、senior、school、high school、university一直教育,要到master or doctor,但是接受这么多教育,哪一个人解脱呢?

佛法它是一种解脱离执的教育。什么叫做解脱呢?它告诉你名字是假的,语言是假的,不要因为人家的语言、谩骂伤害动摇到你的清静心,原来如此!文字是借我们用的,用文字来悟本来就是实相,如果你会运用这个文字,看了以后会合你的心境。文字就是一种工具,解脱的工具叫做文字般若。要是不会运用文字,愈看就变得愈执著。

为什么说佛法是一种解脱教育呢?它都告诉你我们要修空、要观空、要观无常,要放下,不要执著。烦恼起于无明,没有人叫你烦恼,也没有人叫你痛苦,那是因为你常常不满这个现实,不满人家的作风,因此烦恼。如果我们回光返照,我改变自己,我从现在以后我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惯别人,我现在尽量学习看习惯别人,尽量这样子,你会很好过日子。就像我现在也是这样子,我现在都是用这种方式在修行。

一个太太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厉害。最近泰国有一对夫妻吵架,结果跳进鳄鱼潭里面,被鳄鱼吃掉了,泰国有个鳄鱼潭的。有对夫妻吵架吵得很厉害,来到我那个地方就痛哭流涕,然后她就告诉我:“我恨他,想当初他那么爱我,说没有我他会死,现在有我他会死,碍手碍脚的。”说她很恨他。“师父说,学佛不可以发脾气,我知道,可是我这个恨,我明明知道,但是放不下,我真想拿一只支刀子把他干掉。”你不晓得那个女人化妆起来是很漂亮,但是可以看,不可以接近,接近她你就麻烦大了,让她发火了,发火就是说你让她发无明,就麻烦了。我就告诉她:“你现在恨你的丈夫,你又不认命,这样对你有什么帮忙?”“我恨他我快乐。”我说:“你妄语!恨一个人不可能快乐。”“虽说那样,我就是要继续恨他。”我说:“那随缘,那你就好好的恨,按照三餐恨,早餐、午餐、晚餐。”你要恨他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叫你不要自杀,叫你不要恨人家,叫你不要忌妒人家,释迦牟尼佛也只能这样子教导你。

所以一般人来讲佛陀你度我,佛没有办法度众生。只有你按照佛讲的真理,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好好的修行。佛不能度,只有你能度你自己,你要弄清楚。你今天你不修行,谁也没有办法,你一定要恨别人,那你就好好地恨吧!我满你的愿,随缘,对不对?所以说不要这样子。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他就像一个老师,他教你这样做,你又不要这样做,那他也没有办法。

所以说我们本来没有的东西,就是我们本性没有这一些争执、嫉妒、恨、贪、嗔、痴,这一些肮脏的东西,我们本性本来就没有,那我们本来就没有的这一些错觉。六根、六尘、六识,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观念,本来就没有这一些,那是我们后天愈装愈多,那么本有的清静本性就遭到埋没了。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本性就被埋没了。如果你有一天,你也修到像佛一样,放下,而且仁慈,对每一个人都慈悲,那你可以坐在中间(指佛殿中间),水果拿起来就吃。

这个中间不一定是释迦牟尼佛坐的。你要发愿:“佛陀,有一天我要坐你的位子。”这就对了。你不要永远说,佛陀我永远礼拜你,你为什么不发愿说:“佛陀我有一天要坐你的位子。”那就是说要成佛。我慢不可以有,佛慢不可无!人不可以骄傲,是我慢不可有,佛慢就是对成佛肯定的信心,叫做佛慢。我慢不可以有,佛慢不可无。你要坚持你的心地,你有一天也会成佛!

把你本有的无量的般若智慧显现出来,我们现在显现不出来,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于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自我的形成当中,就迷迷糊糊的把自他不二的真我迷失了。我们人本性是绝对的平等,你我都是平等,慢慢、慢慢来从以前到现在,从出生到死,一直接受这一些色、名、妄想的执著,然后把它分裂成对立的思想。

本来民胞物与,本来清静的佛性,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孕育于内在,可是我们现在强烈的把他分成两种,那是因为我们有先天的业力,再接受后天的这一些妄想、执著、分别,一直累积,一直积压,这一些语言、名字、文字、美丑、善恶、好坏、正、邪强烈的对立的观念,一直压抑,把我们清静的本性都压下去了,所以我们现在说看到的都是二,不是不二。

《维摩经》讲的,烦恼当下悟道就是菩提,善恶同一体,正邪同一体,真假同一体,好坏同一个体,有为、无为同一体,这个就是真我。那么自他不二,要是悟到究竟,你就找到了真我,真正的我。我们现在是假我。

所以我们要学禅。参禅、悟道很简单,就是要恢复我们心底的原态,要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这个就是必须要靠锻炼了,然后慢慢的去除杂质,达到即心即佛,全心即人,全人即佛,佛法人格化的境界,让这个佛法在现实的社会当中,妙有的产生运用无穷,你就活生生的体会出禅是一种洒脱自在,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既平凡又不平凡,既不平凡又平凡。

烦恼当下悟道即是菩提,有为悟道当下就是无为。你就会发现真正的生命是什么?所以说禅是一种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圆满的现量。

我们一般人看经典常常会误会,「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来考试看看,你们新加坡的佛学常识,「烦恼即菩提」,对不对?「菩提即烦恼」,对不对?(众无声)不敢了?·····在关公面前不敢耍大刀,还是要听听师父的看法。在孔子面前不敢卖文章,就像昨天有的人鼓掌,看隔壁都没有鼓掌,吓一跳“怎么别人都没有共鸣,只有我在鼓掌。”这个听经也是很可爱的。有一次夫妻来听经有很可笑的事情,有一次我就问他们,男众要出家的请举手,有一个男众就举手,他太太在旁边就‘嗯’,他就(缩一半手):“我不知道你在后面,你怎么不早讲?”咳一声就少一半,我说,那你举一半算什么?出一半吗?头发剃这一半,这一半不剃?讲来讲去还是怕老婆。

「烦恼即菩提」是对的,烦恼即菩提,不是说烦恼就是菩提,意思是说烦恼当下悟道就是本性,是一体两面的东西,烦恼如果是手背,悟道就是手心,同样是手知道吗?意思就是说,你烦恼也是这个思想,你改过这个思想,你悟道你还是一个思想对不对?意思就是思想和善恶都在一念之间,并没有一个实体的分开来,这是烦恼,这是菩提。

「菩提即烦恼」就错了,就不对了,菩提怎么会是烦恼呢?那么意思就是佛就是众生——菩提就是佛。那你讲菩提就是烦恼,那变成佛就是众生了,开玩笑,佛修三大阿僧祗劫还当众生,它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菩提即烦恼」,就是佛菩萨的悲心已经觉悟了,开采这个菩提的清静的自性出来,那么他怜悯众生。佛菩萨没有什么烦恼的,姑且说他烦恼众生,他烦恼众生是烦恼什么?烦恼你们不学佛,不修行。你说慧律法师你有什么烦恼?我有烦恼。你烦恼什么?我烦恼新加坡的佛法不兴盛。这个是方便简单说烦恼。所以说「烦恼即菩提」,这是对的,但是说「菩提即烦恼」,这是不对的!不要傻呼呼的人家讲你就跟着讲,不要这样子。

今天、昨天我们所讲的禅,是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悟道当下就是。我们人很容易受文字的搬弄,文字里面它就写这个生灭法里面,悟道就是不生不灭法,然后有很多人他就在拿这个毛巾:“奇怪,哪里有不生灭?”他不懂得这个不生不灭的道理是什么,人家讲了他就用这个观念。这是毛巾,这个毛巾纵横的线所构成的就是毛巾,这个毛巾你把它分析就是丝,再把它切成碎颗粒,那就是分子、电子、质子、中子,再来把它分析,那就是无常的能量energy——这是对比较差的根器的人,用分析的方式,让你觉悟到世间没有真实性。

要是大智慧的人不需要这样子,大智慧的人一看到这个毛巾,就知道这根本就是假的,因缘和合的,有一天它会坏掉,因为因缘生灭,当下悟道没有真实体,就进入不生不灭了,而不是生灭法里面,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那就是说我要去一个生灭里面,去找一个不生不灭,这变成两种东西,这个比较深,你慢慢去体悟。

所以禅是绝对的独立、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是可以证明的,是可以自己亲自去体悟的。禅是理性与智性的登峰造极,昨天有讲过,但是讲的并不深入。我们说佛的定义是什么?佛的定义就是感情与理性达到balance point,就是平衡。凡夫的心就是忽高忽低,高低高低,变成曲线形的状态。感情高,理性就低;理性低,感情就高。变成理性是水,感情是火,这个水火不相容。

当两个人谈恋爱,谈到极点的时候都忘我了,她爸爸妈妈告诉她,这个男的很坏怎么样,她打得很热的时候,她不会管父亲母亲,什么道德观念还是什么都不管,先结婚再讲。一个人这个感性,一发挥出来完全丧失理性,你那个时候你再怎么劝告她都不会听。所以我这个人很聪明,我劝她她不听,我就让她去死,等到有一天被丈夫打得头破血流,她就会回来,知道师父讲得对。

教育有时候需要时间,你现在告诉她这样不行不行,她思想不成熟,她没有办法体会成熟的人讲的话,她一定要经过很长的波折。所以每一个波折都是成熟的过程,每一种创伤都是开悟的过程。创伤不是不好,但是不能堕落,不过太强烈的波折会承受不了的。因此我的教育就是你要这样子,那你就去做,你有一天你就会来告诉我你错了,我再教导你。现在都是这样子,没有几个有理性的。

佛就是感性跟理性达到最高超的平衡点,佛就是这样子。他也不会因为今天谈恋爱谈得昏头转向,也不会执著他的儿女,也不会执著他的王位。但是他会对每一个众生又是这么的慈悲,人家看到这个佛陀那一种威严,你看到他就自然向他下跪顶礼,他也没有教你跟他顶礼,你就自然跟他下跪顶礼,他修到那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看他很威严,可是一接触,感觉有无量的慈悲心。

有一次佛陀出去托钵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子在玩土沙,因为她很小,她跑向佛陀来了,说:“佛陀来了,佛陀来了,我们去供养。”就拿了沙土,把它倒在佛陀的钵里面,佛陀很欢喜,很欢喜。佛陀的徒弟就堵住了,小孩子怎么可以对三界的至尊,这个无上的佛陀,这样没有礼貌?因为孩子还很小,佛陀告诉他:“不要阻止她,她有这一念供养的心就不得了,我入涅磐以后经过一千多年后,她会在震旦就是东方出生,她会变成一个女王,就是武则天。”拿那个一点沙,还不是饭,倒下去就作女王,这个供养的功德还真是不是简单。这是供养圣人,供养我没有功德,我没有修行。不过你不要拿土沙来,我不吃那个。

所以说,你不要小看这个缘。佛陀的慈悲,那一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是凡夫做得到的。提婆达多从山上推下石头,要把佛陀打死,佛陀的脚趾被他打得流血了,佛陀还发愿,将来他下地狱我还要去地狱度他。我们现在的人不可能,你在路上走的时候,啪……,然后他就说我今天是吃素的,不然你就该死!忍不住,他哪里有办法像佛陀这样子容忍、慈悲,任人家侮辱,没有办法,他不悟到感情跟理性,他没有办法平衡,对不对?没有办法,没有这种能力,想作也没有那种能力。

所以说我们一个修行人,感性要受理性的支配,理性要受智性的支配,而智性要与空性会合,就是感性、理性、智性、空性。你悟到空性你就无我,你就没有执著,你就知道世间是幻化的,刹那生刹那灭没有实体的东西。

我们每一个人常常讲自己有理性,佛教讲理性要受智性的支配。为什么要加一个智性? Why?靠理性,两个人会吵架,那是因为,两个人每一个人都觉得他对,他才会吵架,我觉得我有理性,你也觉得你有理性,对不对?两个人都觉得有理性就干起来了,就吵架,所以理性这种东西是不可靠的。你从小接受这种教育,你的background,你的背景会影响你的思想,你的教育会影响你的思想,会影响你的看法。人因为长时间的接受后天教育,会把我们本性的智性掩盖着,然后透过主观的色彩,就是业力,然后去丑化跟扭曲一切。所以由我们这个没有破掉执著的人讲出来的话,没有几个是正确的,都是不公正的,每一个人都自私。为什么?他要爱护自己的儿女,他要爱护自己的面子,他需要金钱,他哪里会去为众生呢?佛菩萨刚好颠倒,他牺牲生命都是要为众生。

所以佛菩萨没有六道轮回,就是舍得、放得下。而凡夫没有办法跳出六道轮回,就是执着、放不下。所以这个理性看法统统不一样。在台湾这个立法院是有名的打架地方,不晓得你们新加坡的TV有没有报道?在台湾立法院有民进党的,有国民党的那打得扭成一团,那不能带枪进去,否则要在立法院闹出人命来,那个领带这样子拖,那个头发这样子抓。所以有人叫我当做宗教的代表去参政去,进入立法院-打架,normal没有毛,一抓抓不到,他们都是博士,在立法院,那些立法委员都是博士,两个人看法不同,他认为他的看法是对的,他也认为他的看法是对的,两个都觉得很有理性都是博士,那个能够竞争到立法委员的都是得到法学博士,台湾大学的法学博士,威斯康辛的法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的什么博士,史丹佛大学的博士,康乃尔大学的博士,都是这一类的,可是一讨论起来就打起来了,电视就是这样一直报道。然后在台湾的小孩子看久了,就问妈妈说:“妈妈,立法院是不是大人打架的地方?”很严重,这个很严重。

所以说理性,这种东西是不可靠的,对不对?他一定要用智性、用智慧来支配理性,它才不会偏差,智性就是我们智慧的本性。再来,智性一定要会归到空性的东西,如果智性会归,不究竟的空也是有法执,他认为他有智慧。

空就是绝对的平等。所以我们修学佛法有四个步骤:感性、理性、智性、空性。所以我告诉诸位,世间人最懂得感情的,不是在家人,是我们出家人,你相信吗?在家人他哪里懂得感情呢?两个人很好,是不是?两个人很好,就不能发生一点点事情,吵架。师父对众生好,我没有什么目的的,我对你们好哪有什么目的,顶多你们给我一个红包,给我一个红包我又不能花,你以为拿你们红包做什么?我一天吃的不到三十块台币,真的,我吃的都是两汤匙的半碗,我的胃我持午持了八年,因为持午本身是很好,可是因为我持午持了八年,我没有那个体力吃得又少,以前都过午不食,八年,到后来胃酸过多、十二指肠溃疡、幽门阻塞,一直呕吐,一直呕吐,现在一天要吃五、六餐,都吃一点点,一点点,没有办法,对不对?所以说要看自己的身体。

空性的东西才是究竟坚固的,我希望诸位要好好的去悟道。所谓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无常;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放下;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绝对;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平等;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自由;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独立;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洒脱自在;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无所着、无所住,空一切法不立一切法,就是佛法。就是一尘不染,就是一丝不挂,所以空是很好用的。

你今天你就是空不掉,今天你恨一个人,你就是缺少什么功夫?「空」!你空不掉你的思想,你今天贪,你就是缺少什么修养?「空」!空掉那个贪。空可以把它解释作除掉,可以把它解释作放下,可以把它解释作洒脱、自在、清静、平等、独立、自由,统统可以用一个「空」字来解释,你要慢慢的去体会。空的最方便法就是观无常,没有实体的,没有实在的,这个是假的,不要被骗去了。

有很多人听了师父的演讲,如饮甘露,三天七天不生气,经过七天以后又恢复原状。《心经》讲的不生不灭,脾气还是很大,后来他就来问师父了,说:“师父我都有听你的cassette tape,听这个录音带,可是我都很清楚,为什么还生气?”我说谈何容易,知道是一回事,证悟是一回事。

佛法分解悟跟证悟两个阶段。解悟是说你了解本性是什么,你了解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要放下得失的观念,不要受虚妄之相所左右,这个是解悟而已,你只有了解没有用的,还要怎样?下功夫去修行。修到事理圆融,真正的定慧均等,那才是真正本来的面目。讲大家都会讲,谁不会讲,我也会讲,只是做不到而已。但是虽然说做不到,可是我们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对不对?我们知道怎么样下手,所以禅是佛所传的本心,以心印心就是传这个。禅就是佛法的真正的慧命,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在灵山会心一笑,只有摩诃迦叶也笑,以心印心不在语言。所以禅的根本精神就是正见和正受,希望诸位菩萨你要觉悟。(休息)

你一定要用心的听我在讲什么!在很短暂的时间里面,把禅宗的精髓分析,你要好好的听,不管你听得懂跟不懂,统统要讲,我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

【至道无难,唯嫌捡择,但莫真爱,洞然明了。】

解释一下,你要达到究竟的解脱之道并不困难,就怕你选择这个又择那个,选择那个又选择这个,只要你的心放下,不要去恨一个人,也不要去爱,就是执著任何一件事情,你清清楚楚,慢慢你就会知道本性是什么?

【毫厘犹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修行如果亲近了善知识却弄错了,把本性弄错了,差一点点就天地之别,正确的知见可以悟道,差一点点的知见却会走错路。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你想本性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不能因为顺境而产生欢喜,也不能因为逆境而产生烦恼,顺、逆都是一种自然,必定会发生的,只是迟跟早而已,迟会发生,早会发生,不一定的。

【实不是徒劳念境,】你不了解本性是什么?以为跑到山上去静坐着就会开悟,那只是身体的休息,不是见性。见性是妙用无穷,于动态中二十四个小时里面安祥自在。

【违顺相诤是为心病。】

我们的内在里面常常有人违背我,我就与他为敌,他就与我为敌,有人顺从我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换句话说,内在里面存在着不是敌人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叫做违顺相诤,是为心病。心里最大的病就是一下子是敌人,一下子又是朋友,一下子顺境,一下子逆境,内心里面错纵复杂,一直痛苦的挣扎,不能放下。

【原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我们的本性就像太虚空一样这么大,本来也不欠缺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就是不增也不减。只是因为我们有执著,还有一直坏的东西想要舍掉,取跟舍,所以不如,是因。所以没有办法如如不动,没有办法相应这个本性。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你不要追逐这一些缘起幻生幻灭的假相。勿住空忍,当你在忍耐的时候,你不能有忍耐的观念,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圣者。

所以【一种平怀泯然之境,】

你只要放松自己,放下一切观念性的东西,你自然就会除掉一切。但除妄想,放下妄想,莫作圣解。是一种平怀泯然之境,你只要把你的心安住在无所住,平淡的地方、平实的地方、平凡的地方,你慢慢的,妄想就会没有。

所以说【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为止两边,宁止一种。】

就是你想要停止这个动,那个动停止的那个念头还是动,你想要停止这个妄想,那个那一念想要停止,那个妄想也是动知道吗?希望你慢慢体会。说我现在在妄想,我动一个念头要把它停止,那个也是妄想。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你想要止住它,它就愈动得厉害。为止两边,宁止一种,你不入空,要不然就入有,不入动就变成入静,不入正就入邪,还是两边,不能达到绝对的一种。

所以【一种不通,两处施工。前有莫有,从空背空。】

你第一种弄不清楚了,你用两个方式把它产生更加的矛盾。你要除掉这个有就会被有所迷惑。你要从空去破除又执著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讲得太多考虑得太多,反而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只要你不执著世间的文字语言,包括任何一个人谩骂你伤害你,语言用笔攻击你都要放下。绝言绝虑,绝虑,这是思想除掉那个妄想,不要让它起心动念。无处不通,这个时候,你所到之处统统是本性。

【归根得止,随照适中,】

你只要悟到这样放下,你不要认为有佛道可乘,这个就是根,放下就是佛道,佛道不必追求,放下就是。如果你继续追求一个佛道,那还是执著。所以,求法者无法可求,就是真正的佛法,知道吗?(众鼓掌)

【须臾返照,顺境全空。】

你在刹那之间好好的就回光返照。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前面的空你把它转变了,空本来是放下的东西,而你把空一直想要用空的思想去破除,因为这个念头就不是空,都是因为妄见。不用求真,你不必去求一个真实性的佛性,不必去求它。

唯须息见,平息你这个见地。眼、耳、鼻、舌、身所产生的妄想,这个见,你只要息掉,不要求真,就是你不要一直追求。我要追求一个佛性,我要追求,我要追求……单单这个追求的心,还是执著。但是不追求,又不竟进,求法、求法、求法……但是求法就是无法可求,求到无所求,就是佛性。所以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你只要停息你的错觉。

【二见不住,】

见跟不见,统统放下,不要安住在相对立的见跟不见。取、舍、善、恶、好、坏、是、非、正、邪,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你不要去求,如果再追寻,再追就是【挖肉成疮。】

古来高僧大德禅宗讲得很了不起,放下就是。禅就是放下,我追求这个禅,有追就失掉这个宁静的内在,求,就变成挖肉成疮。这只手本来就很漂亮了,你看这手漂不漂亮?很白对不对?我现在要给它更好看一点,追求好看一点,用一只刀子一挖下去,把他美容变成不好看。你们看过那个土著没有?非洲那个土著,本来这个脸蛋黑黑的还满不错的,他用这个抹得像斑马样的,又贯穿这个鼻孔两个耳朵,越装饰就越不好看。佛性就是你放下就是,什么就是这一只手不加任何修饰最漂亮,不加上任何的东西,它就很漂亮。意思就是佛性,你不加任何的东西,放下它就是本来面目。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你只要内心里面动一个念头是,动一个念头非,纷然失心,你的本性就失掉。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二是由一来的,连一都不可以守,那个才是一不立的不二法门,如果守一,其他的就不是了。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能够不生心不起见,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万法自然就融通,没有什么过错。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内心里面不要常常责备自己的过错,适可而止就好。你内心里面不要常常赞颂自己的功德,歌功颂德。无咎无法,本来没有也无法可求,也不生,也没有任何的心,不必去找。所以说既然没有病,那就不必下药,真的离念,就不必觅心。为什么?不生不心嘛,不能产生主观的意识去攻击客观,客观的角度不能攻击主观,如果用客观的角度攻击主观,客观就变成主观,如果用主观的意识去攻击客观,就会产生主观的强烈对立,如果主观容忍客观,主客二观是平等,客观容忍主观,主观客观都是平等。

所以【一直两断,掩饰一空。】

你要知道,两边它本来都是一个空字。一个空字,就同样任何的主观客观。【能所物移,一空同两。其含万相,】当体就是空,因为万相森罗就是空无自性。

【不见精粗,宁有遍计。】

佛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男、女、善、恶之别。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佛性这个东西这个本性是无量无边的虚空,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没有所谓的易,也没有所谓的难,难易都是凡夫之见。你讲很难就很难,因为你找不到本性,你讲易就是很容易当下悟道就是。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你执著你就失去真正的佛法,你一定入这个邪路,放下这个就是自然,本性本来就没有来跟去。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

你任这个自性合真实之道,你不要去执著不要去取舍,你自自然然的就可以破除烦恼。

【系念乖真,昏沈不好。】

你动一个念头,我想要控制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也不对。本性没有所谓的控制和放下的东西。本性当下、不住、不来、不去的东西。「系念乖真,」你只要动一个念头,我要把这个念头安在本性,单单这个念头就错,因为系念也是妄想,就违背了真如。昏沈不好,不要昏沈。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其实修行很简单,放下就是,不必劳你伤神,他与我有冤放下,他与我有亲放下,他与我有爱放下,他与我有恨放下、嫉妒放下,单单一个放下,放久了清静的本性自然显现不要求真。「不好劳神,何用疏亲。」哪里有这个比较亲的,比较远的?

【与其一乘,勿恶六尘。】

你想要得到究竟的本性明心见性,千万不可以抛弃这个五欲六尘,因为五欲六尘就是本性,本性就在五欲六尘里面。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六尘并没有很坏,因为你心坏你执著它,所以六尘就变成六恶。六尘我若不执著它,六尘就是正觉就是佛,很简单,是不是?你一直逃避六尘,那你要逃到山上去?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本来没有好跟坏。钱放在那边,你哪里有好跟坏,你说?我会运用钱就是好的,我不会运用钱就是坏的。所以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在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当下就是佛。(众鼓掌)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有智慧的人当下放下就是无为,愚痴的人自己捆绑自己。

【法无一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法本来就是平等的,可是我们用一个法又另外去解那个法,变成两种法,这不对的。放下就是自然、平等跟自由。所以法无一法,枉自爱着,你自己贪爱这个法,贪爱那个法——法执,贪爱这个、贪爱那个,自己捡择。将心用心,岂非大错,本来就是妄想,你又用妄想的心,去执著这个妄想错中又错。

【迷深极乱,悟无好恶。】

迷了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就会产生乱,要不然就产生静,悟了的时候没有什么好跟坏,

所以【一切两边,良由斟酌。】

两边,就是善恶两边、空有两边、有为无为两边、烦恼菩提两边、正邪两边。良由斟酌,是因为我们内心自己分别,自己执著。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这个本来就是空中的花,空中哪里会开花?是眼睛有毛病,水中的月。我们人生就像空中的花,水中的月,水中的月本来就是假的。[何劳把捉。]何必你去抓呢?去执呢?因为你根本抓也抓不到,执也执不到。空中的花本来就不实在,就是人生本来就是不实在的。

【得失是非,一时放下。】

得失的观念放下,是非的观念放下。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易,万法一如。】

眼睛如果不睡觉,就是你的心清清楚楚,没有无明,有大智慧,[诸梦自除],一切的梦境,人世间的六根、六尘、六识,这些都是梦幻泡影的,诸梦自除。[心若不易,万法一如],你只要保持这个不执著、放下的心,永远如此,万法就是一如,心境合一。

【一如体缘,悟而忘缘。】

本性本来就是如此,这样子安住在清静的本性,放下的自性,那么你就会忘掉这些不必要的缘,不必要的执著。

【万法齐观,恢复自然。】

你这个时候用清静的平等心,放下,那一切境界统统是平等。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如果你可以除掉放下这些一切的因缘法,你不要用任何的比喻,任何的比较。你不要讲:我比你伟大——就是还有人比我更伟大;我行别人不行——那这样我还是不行。因为我还有一个比较,所以运用比较的方式,你永远没有办法进入佛性。「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你想要停止这个动,其实本来就不动,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动。你想要动到停止的这个本性,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止。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动,也没有所谓的止,都是你的念头。

【两极不成,一合犹尔。】

两者一切对立的东西,同时放下什么都没有。

【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你到达究竟的空性,那一切就没有所谓的轨则,就是标准。你有你的标准,他有他的标准,明心见性的人,天地万物都没有所谓的标准。这样看是善,这样看就恶;这样看是正,这样看是邪,是不是?我们看慧律法师是正,外道看慧律法师是邪,外道没有办法了。所以说正邪都是放下,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众鼓掌)

【既行平等,所作既息。】

你用平等心,放下平等,你所作的不落两边。

【无疑尽静,正信调止。】

你的疑问当下就除掉。正信,就是不偏不移,清静的本性自然显现。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一切都放下,就是一法不立,不能动到一个念头,去执著对错、是非、善恶、正邪,全部放下。无可记忆,想都不要去想它。

【虚名自然,不劳心力。】

清清楚楚自然本性就显现出来。不劳心力,不必‘我要观照,我要观照’有能观就有所观。

【非思量处,事情难测。】

这不是用思想可以去衡量,可以去执著的。

【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清静的真如法界,没有所谓的他,也没有所谓的自己,自己和他人都是自己的分别。你跟他,他跟你,都是你自己产生的分别。

【要即相应,归元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如果你要在修行里面相应,就是得一点消息跟功夫,那么你就要学不二法门,爱恨放下,正邪放下,善恶放下,清清楚楚。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可以包容一切。

【十方智者,皆入此中。】

所有十方的大智慧诸佛菩萨,都必须按照禅宗这个修持法来。当然你凡夫,你要一心念佛也可以,但是一心念佛,也要有禅的功夫,你没有学放下,你佛念不起来的。所以净空法师教人家一心念佛是正确的,到最后跟禅还是一样。

【终非触缘,一念万缘。】

这个禅宗修持法门是超越时间跟空间的,只要用一个念,就可以超越几万年的修行。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你无在无所不在,当你放下的时候,你走到哪里统统自在。随便铺个地毯,你也睡得很好。十方一切的智慧,十方一切的境界,统统全部现前。

【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小的就是跟大的一样,因为你这一念智慧就等同虚空。虚空那么大,就等同你这一念智慧。忘绝境界,除掉放下这个境界。极大同小,境界放下,大的就跟小的一模一样。不见边表,就是不见内也不见外。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

有的东西眼睛看的到最后就变成无,无的东西你产生智慧,大智慧的妙有就常常现前,意思就是无尽藏,智慧就是无量的宝藏,用不完。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什么叫做不二法门的准则呢?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个清静心就表无量的法界,一个空性就表无量的佛法,修行一个佛法空、放下,一个放下也可以成就,一个不执著也可以成就,一个空也可以成就,用一个清静心也可以成就。一就是代表一切,一切的法会归到最后,就是这一念无所住、放下的念头。

【但能如是,何处不避?】

你只要能如此的修行,你自然走到哪里统统没有危难,统统是究竟的。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你对你自己要深信不疑。心就是法,法就是心,一切法都不能离开心,一切心都不能离开这个法。你对于这信,自己要肯定自己。还有心就是不二,意思就是自信,对自己很有自信,自信自己有本性,所以叫做信心不二。因为心外无法,相信你这个心是不二的,没有两个,相信我们的心是不二法门。不二信心,就是这两个当下就是我们的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用语言,言语道断,要去讲讲不出来,因为自性本空。非去、非来,也没有所谓的去,也没有所谓的来,去来都是对立的东西。

最后,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简单的把禅宗的精髓,在二十分钟里面就把它解释一次,因为很多人听经以为慧律法师只会讲笑话,不知道功夫到哪里。但是因为我度众生都要看根器的,那么今天是最后一天,讲深讲浅你已经来了,反正笑也笑得很够了,不讲一点水准一点的,你不知道老僧的厉害。(众笑,鼓掌)所以这个录音带回去,要好好听重复地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