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星云法师 > 正文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研读,三次讲说,深感论中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的最好...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这是你修行不可以逃避,不可以回避的一个问题。不是说你拿一本经念一念,然后...
印祖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一个死字,告诫我们净业行人修道并无奇特奥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念念不...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才能做的。如救护病危的人,成全他人,扶失明人过马路等等,而...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 我们刚...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因缘和合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因缘...「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已经讲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活,今天我仍然要讲佛教与生活。为什么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讲佛...你会生气吗?你会发怒吗?你会骂人打人吗?你会怨天尤人吗?如果有,那就是瞋恨!瞋恨之火,能烧功德之林!我们很多...「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名词而已!」 印顺长老四十年前刚从香港来到台北时,曾经...(术语)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观为唯识言之,观第五之无为法,即圆成实性,此谓识为实性之唯识也。唯识论七曰:识...(术语)苦之最终。受生死苦最后之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大部补注六曰:婆...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师:禅师!你看一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禅师仔细端详说:...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经》圆发三心首提即是至心,亦是此义。 慧远大师在东林寺30年影...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 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 这么穷,还晒太阳,怪...
作为肉类的替代品,仿荤实物似乎是素食餐厅的必备。仿荤味道很好,也不真是肉,为什么要拒绝呢?今天我们从常见的五...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食上研究,证实肉食对人体健康确是害多利少,而五谷、杂粮、蔬...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望、慰问。诸菩萨、佛陀弟子及天人等,悉知此二大士相见...
平凡却不平凡的念佛人 当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烦恼时,有些念佛人的典范常能发生安定鼓励的作用。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在...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智慧很猛利,就像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阿弥陀经》要...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法。不要忘记修行,尽量定时定量完成日课。 有弟子问:师父,弟...
星云大师《面对问题,不要退缩》
星云法师 2010/11/05
已删除
上篇: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 下篇:星云大师《残缺就是美》 |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不食人间烟火的风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念死无常应该如何修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三》
星云大师《瞋恨之害》
星云法师:修行的真义
【佛教词典】识实性唯识
【佛教词典】苦际
修行,从心开始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仿荤素食不是肉,为什么也要少吃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出家人的三衣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香积法味供养

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