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念业成」,不必执着到底几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复非无间。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念之多少?

答曰: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如言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知者言之耳。十念业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但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何暇须知念之头数也。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依何可得记数疑,第八个问题。众生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心想其他的境缘,把它摄过来,可以知道能够记这个念有多少;如果念是不间断的,或者全心都在注想某个境缘,依什么方法来记这个念头多少呢?

昙鸾大师这个回答很有智慧。经典当中讲这个十念,不要执著念的数量多少,它只是在阐明一个道理。往生的这桩业事,就是净业的事情成办了,至心称念佛号跟阿弥陀佛感应上了。就被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摄取,往生的事情就成功了。这里,或者是十念,或者是一念,或者是三念,这里不是在具体数字上来说的,所以就不必要知道到底有几个数量。

进一步,就为什么不要知道这个数量呢?因为这也不是你能知道的。这就是说“蟪蛄不识春秋,伊虫岂知朱阳之节乎”。这个是用了一个典故,《庄子·逍遥游》里面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这个朝菌就是早上的细菌,它是见到阳光就死的。这种菌它是不知道一天的时光的。蟪蛄,这是蝉——知了的一种,它是春生夏死——春天生夏天就死的。

所以,它是不知道一年的情况的,蟪蛄是不知道冬天的情形的,这就叫小年。实际上是说我们众生被我们的认知、我们的寿命、我们所处的空间……,井底之蛙,被井里的那个环境所局限,是不了解大海的;你是短时间的一个生命体,你是不了解无量长的时间段的这种情形的。

伊威虫也是这样的。伊威虫是生在夏天和秋天相交的那个时候,一般生在墙脚底,或者盆盆罐罐底下的湿地。所以生在春夏之交的伊威虫,它是不知道夏天三伏天那种骄阳烈日当空的节气的。他用《庄子》的,包括《诗经》里面所说,说明我们业力凡夫认知上是有缺陷,是有局限的。对这个十念往生的本质含义,不要用你的心意识,用你的常识、经验去执著它。知者言之耳,就是说蟪蛄不了解整个一年的情况,但是有一个更高的生命体,他能了解。

十念净业成就,亦复如是。这是“通神者”,能够跟神妙的那个净土的境界能够相通的人,才能知道他的本质义。总的来说,就是只要把这个念头相续,不系缘其他的事情就可以,不必一定要知道念数的数量。但众生还是执著:我还是想知道,到底几念才能往生?那昙鸾大师在这个情况下也只有幽他一默:“如果你必须要知道的话,我也有方便,但必须口耳相传。机密不传六耳,这必须口授,不能写在文字上,什么时候我单独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