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是忆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忆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早在《阿含》类经,已列它为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十二经)或十念(加定方便、安般、身、死四种念,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广演品》)之一。经上说,修习此法门的人,应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系念佛的十号,或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佛的十力、四无畏、五分法身等诸功德。依此修习,除诸乱想,其心正直,得如来法,于如来所生随喜心,欢悦安稳,于凶险中无诸障碍,入法流水,乃至证沙门果,疾得涅槃。经又说,若人一心念佛而取命终,能离三恶道,得生天上(见《长阿含经》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力品》)。这都是以此世界的教化佛为忆念对象的。以后,忆念对象更扩大到他方世界,象《般舟三昧经》提倡系念他方世界现在诸佛,说西方世界须摩提国阿弥陀佛有诸相好威仪,巨亿光明,今在众中说法。若人依所闻系念彼佛一日夜至七日夜,思惟观察了了分明,能于定中或睡梦中面见彼佛,因而称此法门为思惟一切诸佛现前三昧。此经还说到,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到了《阿弥陀经》,就特别提倡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念佛法,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把念佛法门和求生净土的思想结合起来,修习的方式和所预期的胜果都有了发展。最后,《华严经·入法界品》(晋译本卷四十六)载功德云比丘为善财童子说普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列举了圆满普照念佛三昧门、得一切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得一切力究竟念佛三昧门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门及其功德,更丰富了念佛法门的内容。

  印度的念佛法门逐渐传入中国以后,一般以和净土思想相结合的持名求生极乐世界的信仰最为流行。这大概由于受了龙树《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以念佛法门为修菩萨行速至不退地的方便易行道说法的影响。明代智旭曾说过,执持名号,念念即佛,不劳观想,不劳参究,当下圆明无欠无余,最为直捷(见《弥陀要解》),可以代表这种信仰的看法。中国各宗派一向重视念佛法门。相传隋代天台智顗撰《五方便念佛门》,说称名往生、观想灭罪、诸境唯心、心境俱离、性起圆通五种念佛三昧。唐代贤首系澄观,倡说缘境、摄境唯心,心境俱泯、心境无碍和重重无尽五种念佛门(见《华严疏》卷五十六)。宗密说称名、观像、观想、实相四重念佛门(见《行愿品别行疏》卷四)。此外,属于净土宗系统的怀感,说有相、无相二种金佛三昧,以念法身佛为无相念佛,念报、化身佛为有相念佛。飞锡提倡通念三世佛法门,说念现在佛,心专注一境,念过去佛,了因果相同,念未来佛,于一切众生起等同想,速成三昧。宋代禅师延寿则主张净、禅合一,亦特赞扬持名念佛法门。天台系传灯主张以现前一心无法不具为本,即本此不可思议之一念念佛,有念自佛,念他佛和自他俱念三种念法 (见《生无生论》《楞严圆通疏》卷五)。后明代智旭特弘其说,认为念自佛在观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横遍竖穷,百界千如种种性相自然具足,与三世佛平等无二,如此观察功深力到,得豁破无明,顿入秘藏。念他佛者,以弥陀果德庄严为我所念之境,或念其相好,或念法门,或念实相,总名念他佛。自他俱念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知众生是诸佛心内之众生,诸佛是众生心内之诸佛,托彼果上依正,显自身之理智,此即我心性本具之功德不可思议,而诸佛果中之威力亦不可思议,是故感应道交,自他不隔,极果与圆因,称理而映发(见《灵峰宗论》卷七)。清代华严学者彭际清著《华严念佛三昧论》,说念佛法门略有二种,一为普念,一为专念。如《观佛相海》、《佛不思议境界》等经但明普念,《药师琉璃光如来》、《阿閦佛》、《无量寿》等经特明专念,惟《华严经》明一多相入,主伴交融,即自即他,亦专亦普,最为圆融。他标举五义以贯释全经,即一、念佛法身,直指众生自性门;二、念佛功德,出生诸佛报化门;三、念佛名字,成就最胜方便门;四、念毗卢遮那佛,顿入华严法界门;五、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普贤大愿门。最后结论,针对教、禅各系思想设问:“如上五门,为当从一门入,还是五门并入?”他自作解答道:“上根利智了得自性弥陀,全显自心净土,举一法身,摄无不尽。”华严教旨,十住初心即同诸佛;然五位进修,不无趋向,未到妙觉,仍分阶次。直到菩萨十地,始终以大愿力不离念佛,于一念顷见多百佛,多千佛乃至无量数佛,所住之地即随所见之佛而分差等。至一般行人,纵能伏惑发悟,而未证无生,宁逃后有,不依佛力,功行难满,必待回向极乐,亲承授记,净诸余习,成满愿王,这才是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其或粗窥向上,未尽疑情,尤须专一持名、发愿,加以教观熏修,助发胜智,感应道交,功无虚弃,则全凭一念统摄诸门。从历代各家的主张里,可以看出中国所传念佛法门,不论为哪一宗派所采用,都是和持名求生净土的思想相结合的。这对印度原来的念佛法门说来,也可算是适合中国情况的一种发展。
  (游 侠)